-
痛风达标治疗人群用药真实情况分析: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结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方法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探索痛风达标治疗人群的治疗特点和规律,并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痛风的达标、安全治疗及管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临床真实世界数据,收集多家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痛风为诊断的门诊治疗患者,将其在门诊治疗中产生的临床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及Excel软件,采取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总结经治疗后达标的痛风患者的治疗措施特点及规律。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AE)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痛风患者3 287例,随访诊次9 861个。其中治疗后血清尿酸(SUA)达标诊次占比为7.01%(691/9 861),关节疼痛表现视觉模拟评分(VAS)达标占比为59.81%(5 898/9 861)。治疗后SUA控制达标诊次691个,降尿酸药物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非布司他,其次为苯溴马隆。高频治疗措施中,使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挖掘分析,发现6组治疗方案:①中药饮片-中医技术-生活干预措施-中成药,②阿魏酸哌嗪片-NSAIDs,③别嘌醇-碳酸氢钠,④苯溴马隆,⑤激素-秋水仙碱,⑥非布司他。同时,采取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关节疼痛表现VAS评分控制达标诊次共5 898个,使用频次最高的控制症状药物为NSAIDs。高频治疗措施中,使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挖掘,发现5组治疗方案:①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技术-生活干预措施,②NSAIDs-秋水仙碱-激素,③别嘌醇,④苯溴马隆,⑤非布司他。整体治疗过程中共有59例AE发生。结论:本次研究显示痛风患者的SUA达标率很低,关节炎控制欠佳,治疗中降尿酸药物使用率偏低,降尿酸治疗和抗炎处方模式均与国际指南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加强痛风患者规范管理。同时生活干预措施在有限的达标人群治疗方案中均占有一席之地,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1/6
目的:探讨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慢性肾脏病(CKD)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接受别嘌醇片治疗的CKD高尿酸血症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接受大黄牡丹汤加味联合别嘌醇片治疗的CKD高尿酸血症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酸水平,临床疗效,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尿酸(UA)等肾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42/46)和66.66%(28/42);肾功能指标SCr分别为(98.21±14.01)μmol/L和(121.52±29.14)μmol/L,BUN分别为(7.56±0.63)mmol/L和(9.24±0.98)mmol/L,血清UA分别为(681.43±106.73)和(549.63±87.49)μmol/L,GFR分别为(28.97±9.23)mL/(min·1.732)和(24.56±8.44)mL/(min·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代谢指标分别为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1.01±0.87)g和(1.94±1.12)g,24 h尿酸水平分别为(398.31±32.47)μmol/L和(456.32±40.5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分别为(45.27±5.93)μg/L和(88.62±8.71)μg/L,IL-6水平分别为(41.73±6.21)ng/L和(82.56±8.98)ng/L,CRP水平分别为(7.97±0.38)mg/L和(14.22±1.8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CKD高尿酸血症患者经大黄牡丹汤加味联合别嘌醇片治疗比单纯别嘌醇片治疗疗效更佳,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桑黄发酵产物多糖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究桑黄发酵产物多糖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ICR小鼠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氧嗪酸钾(300 mg/kg)与次黄嘌呤(250 mg/kg)联合灌胃给药 7d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成功者随机分为模型组,别嘌醇组(别嘌醇片 12 mg/kg),桑黄发酵产物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0、200、300 mg/kg),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每天 1 次,连续 14 d.给药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UA、CRE、IL-6、TNF-α水平及肝脏中XOD水平,观察肝脏、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HMGB1、RAGE、NF-κB p65 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UA、CRE、IL-6、TNF-α水平及肝组织XOD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肾组织中可见嗜酸性物质并且HMGB1、RAGE、NF-κB p65 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小鼠血清UA、CRE、IL-6、TNF-α水平及肝组织XOD水平降低(P<0.05,P<0.01),肝组织中炎性细胞和肾组织中嗜酸性物质减少(P<0.05),肾组织中HMGB1、RAGE、NF-κB p65 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桑黄发酵产物多糖可通过调节HMGB1/RAGE/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平胃散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平胃散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脾虚痰浊阻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别嘌醇片,100 mg/次,3次/d,饭后服用;血尿酸正常后,以100~200 mg维持.急性发作期采用尼美舒利缓释片,0.2g/次,1次/d,口服.观察组采用平胃散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治疗48周内的急性痛风发作次数;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各测量1次血尿酸水平,并计算尿酸达标率;进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和脾虚痰浊阻滞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IL-1β,IL-8,IL-17和TNF-α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55%,对照组为79.7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x2 =4.105,P<0.05);在48周内观察组急性痛风发作(1.78±0.89)次,少于对照组的(3.67±1.35)次(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破坏和关节腔狭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4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血尿酸达标率为85.92%,高于对照组的69.57%(x2=5.42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压痛、屈伸不利及脾虚痰浊阻滞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IL-8,IL-17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较,平胃散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脾虚痰浊阻滞证患者能减少痛风发作次数,降低尿酸水平和提高血尿酸达标率,减轻临床症状,并能减轻炎症因子反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6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中可疑致敏药物分别为别嘌醇12例,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4例(氨酚加敏2例、保泰松1例、氨酚伪麻分散片l例),中成药4例,抗癫痫药3例(卡马西平2例、奥卡西平l例),甲硝唑、磺胺类药(柳氮磺吡啶)、美西律各l例.发疹潜伏期为13~60d,均伴肝功能异常,伴发热18例,伴浅表淋巴结增大者19例,肾功能异常者15例,白细胞升高者25例,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者24例.结论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多样,若病程中出现发热、皮损伴有内脏受累、血液系统损害等应警惕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大剂量冲击治疗对药物超敏综合征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别嘌醇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资料患者,男,79岁,因"咳痰伴胸闷气急半月"于2016年3月25日来我院心内科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自述规律服药,近期自行停药,血压控制的具体情况不详.入院后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物重整,追溯患者既往用药史,得知患者3周前因高尿酸血症曾在外院就诊,遵医嘱服用别嘌醇片[世贸天阶制药(江苏)有限责任公司,规格:0.1g,批号:20141215]0.1 g,po,tid,服用7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NALP3、IL-1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 (NALP3)、IL-1β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ALP3、IL-1β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A、NALP3、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NALP3、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NALP3、IL-1β的水平,疗效较别嘌醇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肺脾肾三脏并调疗法对痛风慢性期患者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肺脾肾三脏并调疗法对痛风慢性期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痛风慢性期患者78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含3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并口服别嘌醇片,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肺脾肾三脏并调疗法,治疗2周后比较2组疗效,症状评分,尿酸(UA)、尿素氮(BNU)、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7.44%,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以及关节屈伸不利的评分均分别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各项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的UA、BUN、ESR及RF水平均分别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7.69%,较对照组的25.64%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脾肾三脏并调疗法能够有效治疗痛风慢性期患者,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非布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DN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6例)、B组(47例)、C组(44例).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A组患者口服别嘌醇片,起始剂量0. 05g,bid;2周后增至0. 10g,bid.B组患者口服苯溴马隆片50mg,qd.C组患者口服非布司他片,起始剂量40mg,qd;2周后增至80mg,q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尿酸(S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组各有4、6、3例患者脱落.B、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 8%、85. 4%)显著高于A组(76.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3组患者SUA、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4周,3组患者S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其余指标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12周,3组患者SUA水平均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显著降低,且B、C组显著低于A组;A、C组患者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组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B组显著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3组患者Scr、BUN水平与治疗后4周比较,B、C组SUA水平比较,A、C组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 20%)显著低于A、B组(25. 58%、24. 3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非布司他降低2型DN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SUA水平的效果优于别嘌醇,且对肾功能的影响小,安全性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痛风宁胶囊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小鼠主要脏器病理损伤的改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痛风宁胶囊(TFN)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小鼠血清中尿酸(UA)、肌酐(Cr)、单核趋化蛋白(MCP-1)、肿瘤坏死因子(TNF-α)、黄嘌呤氧化酶(XOD)和尿素氮(BUN)水平以及小鼠肾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环氧化酶2(COX-2)活性的影响,分析其对痛风性肾病小鼠肾脏、脾脏和胸腺病理变化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联合乙胺丁醇片制备小鼠痛风性肾病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200 mg·kg-1)、中(400 mg·kg-1)和高(800 mg·kg-1)剂量TFN组,别嘌醇片(50 mg·kg-1)和痛风舒片(TFS)(600 mg·kg-1)阳性药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UA、Cr、MCP-1、TNF-α、XOD和BUN水平及小鼠肾组织匀浆上清液中COX-2活性,HE染色观察小鼠肾脏、脾脏和胸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UA、Cr、BUN、MCP-1、TNF-α和XOD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匀浆上清液中COX-2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对照组和高剂量TFN组小鼠血清中UA、Cr、BUN、MCP-1、TNF-α和XOD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脏组织匀浆上清液中COX-2活性明显降低(P<0.01),低和中剂量TFN组小鼠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小球萎缩,肾小管和肾间质出现大量的尿酸盐结晶;胸腺皮质和髓质分界不清晰,细胞稀疏;脾脏红髓与白髓分界不清晰,脾小结不同程度缩小,脾窦出现充血现象.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对照组和各剂量TFN组小鼠肾脏肾小球萎缩、脾脏脾窦充血和胸腺皮质与髓质分界不清等病理变化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TFN对于痛风性肾病引起的小鼠脏器病变及各生化指标异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