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患者血清PGRN、LCN2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肺结核(PTB)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脂质运载蛋白2(LCN2)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127例肺结核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n=78)和重症组(n=49),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PGRN和LCN2水平;Spearman法分析血清PGRN和LCN2水平与Bandim结核病(TB)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PTB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GRN和LCN2水平对重症PTB的诊断价值.结果:重症组血清PGRN和LCN2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P<0.05);重症组糖尿病史占比,Bandim TB评分,IL-10、IFN-γ、PCT、CRP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血清PGRN和LCN2水平与Bandim TB评分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428、0.420,均P<0.001);PGRN(OR=1.576,95%CI:1.112~2.234)和 LCN2(OR=2.163,95%CI:1.320~3.545)为重症 PTB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PGRN和LCN2水平联合诊断重症PTB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3,敏感度为91.84%,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二者联合-PGRN=2.327,P=0.020;Z二者联合-LCN2=2.061,P=0.039).结论:PTB患者血清PGRN和LCN2水平与Bandim TB评分呈正相关,二者血清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清肾颗粒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患者血清microRNA-21、Wnt4及β-catenin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湿热证患者血microRNA-21、Wnt4及β-catenin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KD湿热证患者,最终完成6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CKD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证候疗效,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微炎症、营养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血清microRNA-21、Wnt4及β-catenin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UN、SCr水平,eGFR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lb、PA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hs-CRP、Alb、PAB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i-croRNA-21、Wnt4、β-cateni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icroRNA-21、Wnt4、β-cateni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改善CKD湿热证患者肾功能及微炎症、营养不良状态,减轻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icroRNA-21表达水平,靶向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痛风克颗粒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痛风克颗粒联合中医外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湿热蕴结证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AGA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各48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片,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痛风克颗粒(每次1袋,3次/d,口服)、中医外治法(1次/d)、移动性延续护理干预.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主要症状积分、血尿酸(UA)、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与负性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情况,监测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试验组45例、对照组47例.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5.6%(34/45),对照组为63.8%(30/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度、关节触痛度、关节肿胀度、关节活动受限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关节疼痛度、关节触痛度、关节肿胀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UA、ESR、CRP、PLR水平明显下降(P<0.01);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UA、ESR、CRP、PL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ESCA、GSES、SAS显著改善(P<0.05,P<0.01);对照组ESCA显著改善(P<0.01);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ESCA、GSES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克颗粒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AGA疗效显著,可降低UA水平、改善炎症反应,具有抗炎消肿止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腰痹康颗粒联合塞来昔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及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腰痹康颗粒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以及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 将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最终中药组35例、对照组34例完成随访.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腰痹康颗粒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血清细胞凋亡相关指标[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的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3)]水平,两组患者髓核(nucleus pulposus,NP)区、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区MRIT2值.结果 与术后1 d比较,术后1周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比对照组降低或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与术后1周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比对照组降低或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与术后1 d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Bcl-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中药组血清Bc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Bax、CASP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中药组血清Bax、CASP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NP区、AF区MRI T2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中药组患者NP区、AF区MRI T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痹康颗粒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提高血清Bcl-2水平,降低血清Bax、CASP3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肝爽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肝爽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医院收治的11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酒精性肝病基础疗法结合肝爽颗粒治疗,肝爽颗粒温开水冲服,1袋/次,3次/d.观察组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肝爽颗粒治疗,肝爽颗粒服用方案同对照组,同时注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 g+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1次/d.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指标[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移酶(GGT)、胆汁酸(BA)]、肝纤维化指标[脯氨酸肽酶(PLD)、Ⅳ型胶原(Ⅳ-C)、Ⅰ型前胶原氨端肽原(PINP)]、炎症介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DBIL、GGT、B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DBIL、GGT、B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LD、Ⅳ-C、PI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LD、Ⅳ-C、PI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P-10、CXCL1、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 P-10、CXCL1、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3%(7/55)、9.09%(5/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50/55)、74.55%(41/5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肝爽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病效果显著,可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状态,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治疗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贝达喹啉联合肝爽颗粒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及减毒作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贝达喹啉联合肝爽颗粒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应用效果及对γ 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γ inducible protein-10,IP-10)、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1)的影响.方法 按1:1倾向性匹配原则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四科收治的144例MDR-TB患者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联合组,各48例.3组均在予以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1组予以肝爽颗粒,对照2组予以贝达喹啉,联合组予以肝爽颗粒和贝达喹啉.比较3组治疗第4、8、12、24、36、48周痰菌转阴率及中位转阴时间.比较3组治疗48周后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第8、24、48周血清炎症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P-10、SOCS1]水平及受试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2组、联合组第4、8、12、24、36、48周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1组(P均<0.05);对照2组、联合组中位转阴时间均早于对照1组(P均<0.05);对照2组、联合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3.75%、95.83%,均高于对照1组56.25%(P均<0.05);对照2组、联合组空洞改善率分别为95.83%、95.83%,均高于对照1组62.50%(P均<0.05);联合组第8、24、48周IL-17、TNF-α、IL-4水平<对照2组<对照1组(P均<0.05);联合组第8、24、48周IP-10、SOCS1水平<对照2组<对照1组(P均<0.05);对照2组、联合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6.67%、12.50%,均高于对照1组(0)%(P均<0.05);联合组肝损伤和胃肠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分别低于对照2组12.50%、16.67% 和对照1组14.58%、14.58%(P均<0.05).结论 含贝达喹啉治疗方案能提高MDR-TB的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痰菌转阴率,抑制炎症反应,联合肝爽颗粒虽未增强疗效,但能进一步改善炎症反应,减少肝损伤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有助于增加患者贝达喹啉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盐酸拉贝洛尔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子痫前期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盐酸拉贝洛尔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子痫前期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108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以盐酸拉贝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评估2组临床疗效、胎盘血流灌注参数、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参数、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4%(49/54),高于对照组为74.07%(40/54)(P<0.05).治疗后,观察组胎盘血流灌注参数血流指数(FI)、血管化指数(V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NO)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指数(PAG)、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低于对照组(P<0.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7/54)、9.26%(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 盐酸拉贝洛尔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子痫前期患者,增加胎盘血流灌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过度活化,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花藤子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对荨麻疹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花藤子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荨麻疹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2例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花藤子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免疫功能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补体C3、补体C4、嗜酸粒细胞计数(EOS)、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短期复发率.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瘙痒、风团数量、红晕程度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血清IgE、EOS、CRP水平降低,补体C3、补体C4水平升高,且观察组血清IgE、EO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补体C3、补体C4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周,观察组短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870,P=0.027).结论 相较于氯雷他定片单药,联合花藤子颗粒治疗荨麻疹效果更佳,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降低短期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寒湿痹颗粒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寒湿痹颗粒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寒湿痹颗粒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血清炎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好转54例,无效10例;观察组好转61例,无效3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61/64)比84.4%(54/64)](x2=4.195,P=0.041).治疗后,2组患者VAS和BASF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5,P=0.676).结论 在塞来昔布的基础上联用寒湿痹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能快速改善腰背痛、晨僵、关节痛等临床症状,降低VAS、BASFI评分和体内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症状轻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家族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一家系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家族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FVA)一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转甲状腺素蛋白( TTR)基因突变特点。 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方法,分析2005年5月至2019年3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汉族FVA一家系20名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眼科常规检查。其中5例9眼患者先后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对病变玻璃体采样行刚果红染色,并观察术后1周和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前节及眼底表现。抽取该家系20名成员外周静脉血各4 ml并提取DNA,先证者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对发现的变异位点进行包括先证者在内的所有受检者的Sanger测序验证。采用ACMG指南对发现的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5例9眼患者中术前6眼BCVA为0.1~0.2,3眼为数指/50 cm;平均眼压为(15.18±1.32)mmHg(1 mmHg=0.133 kPa);9眼玻璃体絮状混浊;9眼晶状体后囊膜有白色"足盘样"点状颗粒附着。术中玻璃体切割标本经刚果红染色证实为淀粉样变性。术后1周,8眼BCVA为0.8,1眼为0.6;术后6个月6眼BCVA为0.8,2眼为0.6,1眼为光感;术后1周和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5.32±2.11)mmHg和(16.13±1.25)mmHg。玻璃体切割术后3~14年,8眼发生继发性青光眼。15例30眼未发病成员中2例4眼检查不配合,其余13例26眼BCVA为0.8~1.0,平均眼压为(15.52±1.15)mmHg,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20名家系成员基因检测发现15例受检者 TTR基因发生杂合突变(p.Gly103Arg)。根据ACMG指南,该变异评分为PS1+PM2+PP3,为可能致病性变异。 结论:FVA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发病率较高。 TTR基因杂合突变(p.Gly103Arg)可能是该FVA家系的变异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