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利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淀粉样变性继发急性脑梗死的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淀粉样变性是一组由错误折叠的淀粉样蛋白细胞外沉积引起的疾病,心肌淀粉样变性是淀粉样变性心肌受累的表现,以限制性心肌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心肌淀粉样变性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较为少见.目前淀粉样变性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且合并急性脑梗死西医治疗上有一定的矛盾之处.现介绍 1 例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心肌淀粉样变性继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疗过程,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其治疗方法.高利教授结合临证经验和疾病特点,以及中医标本虚实理论,以健脾涤痰通络为核心治疗原则,结合临床案例进一步介绍心肌淀粉样变性继发急性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疾病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真实经历,以期为临床更好地开展过渡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真实经历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提炼出48个研究结果,归纳为9个类别,综合为3个整合结果:出院准备期处于矛盾之中;出院后生活发生改变,存在多种过渡障碍因素;积极应对疾病,经历自身成长.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家庭过渡期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时期,医护人员应加强过渡期出院准备服务的实施,加强医院与家庭和社区衔接,关注患者心理体验,以帮助脑卒中患者实现从医院到家庭的顺利过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不应被过度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日,甲状腺癌“过度诊断”的话题再次引发医疗学术圈的争议,也引发了来自患者以及普通人群的广泛讨论,在一定程度上,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被过度解读了。本文从甲状腺外科医师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正确理解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进行详细论述。笔者认为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发生存在的两个要素为人体内存在大型的惰性肿瘤“沉默库”和提高检出率的医疗手段。近年来,甲状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增加最快的恶性肿瘤,指数型的增长方式使得甲状腺癌被过度诊断,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但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与甲状腺癌早筛早诊并不矛盾。关于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要被科学看待、理性思考,尤其要避免过度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2020年)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康复医学以改善患者的功能为主导,可以有效减轻或避免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1]。康复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康复服务供给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仍是制约我国康复医疗发展的主要矛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右心声学造影检测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向左分流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右心声学造影检测心内或肺内右向左分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行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的肺动脉高压患者74例临床资料。根据右心声学造影结果分为三组:心内分流组(<4个心动周期左心发现微泡)、肺内分流组(>4个心动周期内发现左心微泡)和声学造影阴性组(左心未测到微泡),比较各组间临床表现、功能分级、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同时分析各组间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74例患者中右心声学造影阳性28例(37.8%),包括心内分流11例(14.9%),肺内分流17例(23.0%)。心内分流阳性患者中有5例(6.8%)经胸心普通超声检查为阴性,2例肺内分流患者证实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1例为不明原因的肺动静脉畸形(PAVM)。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心功能分级、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O 2)、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房压(RAP)、肺血管阻力(PVR)、心排血量(C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5例(6.8%)患者存在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4例(5.4%)脑梗死、1例(1.4%)癫痫,其中2例患者临床评估脑梗死为心内分流继发的矛盾性栓塞。三组比较,心内分流组患者存在神经系统合并症比例更高( P<0.05)。 结论:右心声学造影检测右向左分流对肺动脉高压的病因诊断有补充价值,是否存在分流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影响,但合并心内分流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矛盾意向疗法对PCI患者应激反应和舒适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矛盾意向疗法在PCI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PCI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矛盾意向疗法。采用心理应激指标(血压、心率)、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最终试验组纳入53例,对照组纳入55例。术前1 d、手术当日和术后1 d,试验组收缩压为(129.58 ± 13.89)、(132.08 ± 12.28)、(125.58 ± 12.28)mmHg(1 mmHg = 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137.22 ± 11.18)、(138.35 ± 14.94)、(132.35 ± 14.8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4、2.38、2.59,均 P<0.05);术前1 d、手术当日,试验组心率为(74.17 ± 4.18)、(76.39 ± 5.14)次/min,低于对照组的(76.62 ± 5.19)、(78.78 ± 6.2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9、2.17,均 P<0.05)。干预4周后,试验组SCL-90中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因子得分及总分分别为(1.25 ± 0.19)、(1.42 ± 0.23)、(1.19 ± 0.28)、(1.20 ± 0.16)分和(121.66 ± 9.66)分,低于对照组的(1.84 ± 0.25)、(1.68 ± 0.37)、(1.84 ± 0.39)、(1.73 ± 0.33)分和(146.47 ± 8.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45 ~ 14.08,均 P<0.05)。试验组GCQ中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10.89 ± 2.22)、(24.49 ± 4.92)、(77.91 ± 6.20)分,高于对照组的(8.51 ± 2.27)、(21.84 ± 4.61)、(72.09 ± 6.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0、2.89、4.69,均 P<0.05)。 结论:矛盾意向疗法可有效缓解PCI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减轻其术后不适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传染病患者就医行为预测与优化建模研究综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病患跨区域就医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体现,新冠疫情最大程度上暴露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短板与漏洞,也深度考验了各级政府就医需求应急的治理能力。本文以传染病"医患复杂系统"中"就医行为"为切入点,指出了就医行为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分析评述了就医行为时空预测、优化调控建模以及公共卫生医疗系统韧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国家新突发传染病应急管理和医疗卫生资源服务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恶性肿瘤患儿死亡后父母心理调节方式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儿死亡后父母心理调节的方式与不足,为指导患儿父母心理调节提供借鉴措施。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6—12月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所医院的病历或随访资料中,选取已死亡的恶性肿瘤患儿病例,联系其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最终完成访谈共11名。对访谈内容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主题提炼。结果:11名被访谈者年龄为28~42岁,男3名,女8名。恶性肿瘤患儿父母面对患儿死亡的心理调节有多种方式,主要包括5个主题:自我调节可促进积极应对,但缺乏坚定理念;专业人员的指导能缓解茫然无措和矛盾心理,但专业人员对哀伤辅导缺乏关注;家庭支持可缓解负性情绪,但缺乏长期支持;同伴支持可促进情感表达,但缺乏可及平台;社会团体可给予疏导支持,但缺乏足够资源。结论:恶性肿瘤患儿死亡后其父母心理调节方式多样,但存在不足,医务人员应根据心理调节方式的不足,制订针对性的哀伤辅导支持,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作出一定总结,以期提高对这类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方法:对贵州航天医院2021年11月14日收治因乏力、呕吐2 d,加重伴意识模糊1 d入院的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随访情况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通过联合的方式评估容量状态并进行恰当补液、降糖、抗血小板、抗凝及抑酸等治疗后,其酮症酸中毒及上消化道出血得到纠正,血糖逐渐稳定,且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及心衰标志物N末段脑钠肽前体转为正常。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它们之间在治疗上存在矛盾,分析此例患者的诊治过程,对提高这类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降低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间隔旁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儿童间隔旁道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9月至2019年3月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拟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共626例患儿,对其中74例间隔旁道患儿的临床及射频消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4例患儿中,男45例,女29例;年龄(7.8±3.5 )岁(10个月~13岁);体质量(27.7±14.4) kg,其中3例<15 kg。5例术前超声提示室壁矛盾运动,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69例患儿行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消融;5例患儿接受传统两维射线下标测后,最终3例接受消融。74例患儿共标测到间隔旁道74条,包括右侧间隔旁道66例,左后间隔旁道8例;显性旁道48例,隐匿性旁道26例;旁道分布于前间隔28条,中间隔18条,冠状窦10条,右后间隔10条,左后间隔8条。共72例患儿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67例消融成功,即时消融成功率为93.1%。消融功率(18.0±1.8)W,射线暴露时间(4.7±2.7) min,手术时间(151.5±58.6) min。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5例合并室壁运动异常患儿的心室运动及大小在消融后恢复正常。随访(23.8±10.8)个月,4例患儿发生预激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三维标测系统下儿童间隔旁道经射频消融安全且有效,但永久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仍不能忽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