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夏秫米汤对痰湿内阻慢性失眠模型大鼠5-羟色胺受体及5-羟色胺、5-羟基吲哚乙酸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半夏秫米汤对痰湿内阻慢性失眠模型大鼠5-羟色胺1A受体(5-HT 1AR)、5-羟色胺2A受体(5-HT 2AR)及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的影响,探讨该方化痰通利、引阳入阴安神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半夏秫米汤低、中、高剂量组,地西泮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单平台水环境法”制备痰湿内阻慢性失眠大鼠模型,半夏秫米汤低、中、高剂量组灌胃半夏秫米汤4.69、9.38、18.75 g/kg,地西泮组灌胃地西泮水溶液0.52 mg/kg,1次/d,连续灌胃2周。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qPCR法检测大鼠脑干5-HT 1AR、5-HT 2AR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中缝核5-HT 1AR、5-HT 2AR蛋白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检测大鼠脑干5-HT、5-HIAA含量。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半夏秫米汤低、中、高剂量组及地西泮组5-HT 1AR mRNA水平升高( P<0.01);半夏秫米汤高剂量组、地西泮组5-HT 2AR mRNA水平降低( P<0.05),5-HT 1AR、5-HT 2AR蛋白表达升高( P<0.05或 P<0.01);半夏秫米汤中、高剂量组及地西泮组5-HT水平升高( P<0.05或 P<0.01);半夏秫米汤各剂量组及地西泮组5-HIAA水平升高( P<0.05或 P<0.01)。 结论:半夏秫米汤可能通过调控5-HT 1AR、5-HT 2AR、5-HT、5-HIAA对痰湿内阻慢性失眠模型大鼠进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Rorα/Bmal1信号轴探讨半夏秫米汤对慢性失眠大鼠睡眠稳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引阳入阴"代表性方剂半夏秫米汤对慢性失眠(CI)大鼠生物钟基因Rorα/Bmal1信号轴的影响.方法 SPF级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半夏秫米汤低剂量组(BXSM-L组)、半夏秫米汤中剂量组(BXSM-M组)、半夏秫米汤高剂量组(BXSM-H组)、地西泮组(DZ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复制CI模型大鼠.BXSM-L组、BXSM-M组、BXSM-H组大鼠分别灌胃4.69、9.38、18.75 g/kg半夏秫米汤水煎剂,DZ组大鼠灌胃0.52 mg/kg地西泮水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 d.给药结束后,用16道生理记录仪监测脑电波,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视交叉上核(SCN)、大脑皮层(CC)的Rorα和Bmal1基因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干与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 模型复制成功后的大鼠皮毛暗淡无光泽,精神萎靡,易激惹,对周围声、光刺激敏感,昼夜节律消失.空白组α波、β波频率均低于造模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统称为造模组)、δ波频率高于造模组(P<0.05).空白组β波波幅低于造模组,δ波波幅高于造模组(P<0.05).模型组的α波、δ波频率较空白组均下降(P<0.05),β波频率较空白组上升(P<0.05),半夏秫米汤不同剂量组及DZ组α波频率较模型组均上升(P<0.05),β波频率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BXSM-M组、BXSM-H组及DZ组δ波频率较模型组均上升(P<0.05).模型组的β波波幅较空白组上升(P<0.05),8波波幅较空白组下降(P<0.05),半夏秫米汤不同剂量组及DZ组β波波幅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8波幅较模型组均上升(P<0.05),BXSM-L组α波波幅较模型组上升(P<0.05).模型组血清、脑干Glu、GABA含量较空白组均升高(P<0.05),半夏秫米汤不同剂量组及DZ组血清Glu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BXSM-M组、BXSM-H组及DZ组脑干Glu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半夏秫米汤不同剂量组及DZ组血清GABA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BXSM-L组、BXSM-H组及DZ组脑干GABA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模型组血清、脑干NE、DA含量较空白组均升高(P<0.05),半夏秫米汤不同剂量组及DZ组血清、脑干NE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BXSM-M组、BXSM-H组及DZ组血清DA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BXSM-H组和DZ组脑干DA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SCN、CC的Rorα与Bmal1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下降(P<0.05),BXSM-M组、BXSM-H组及DZ组SCN、CC的Rorα与Bmal1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均上升(P<0.05).结论 首次从生物钟基因角度揭示了半夏秫米汤"引阳入阴"改善CI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Rorα/Bmal1信号轴调控睡眠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徐凤芹从"心主神明"辨治失眠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失眠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脾、肾.心神失养或实邪内扰、心神不宁皆可导致失眠.临证宜分清脏腑病位、标本虚实.肝郁血虚、心神失养者,常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解郁合欢汤加减;痰热内盛,扰动心神者,常以半夏秫米汤或十味温胆汤加减;心脉瘀阻、心神不宁者,常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老年人作为特殊的群体,失眠病位多在心肾,常合并脾胃虚弱,可选用交泰丸或合用归脾汤加减,并强调对于原发病的治疗和药物因素.失眠患者也需适当使用安神药物.在安神药物配伍上,多基于辨证论治角度,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精妙施用安神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脑-肠轴探讨半夏秫米汤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半夏秫米汤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就诊的慢性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半夏秫米汤治疗组及枣仁安神颗粒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4周后、8周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PSQI、AIS评分,在入院后及4周治疗后行多导睡眠监测、血清脑肠肽SP、NPY及5-HT检测,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 在治疗4周及8周随访时,两组PSQI、AI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PSQI及AIS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及睡眠效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且在改善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及睡眠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脑肠肽SP、NPY及5-HT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在改善SP、NPY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SQI评分与脑肠肽SP存在正性线性回归关系(P<0.05),与NYP及5-HT存在负性线性回归关系(P<0.01).结论 半夏秫米汤可明显提高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总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及睡眠效率,其机制可能与调整脑肠肽表达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加味半夏秫米汤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食欲素及其受体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秫米汤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的失眠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地西泮组,每组8只.造模前连续7d,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加味半夏秫米汤进行预防性治疗.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构建PCPA诱导失眠模型.第1天造模后,各组继续对应给药,连续7d.监测体质量,进行旷场试验行为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中食欲素A(OXA)和食欲素B(OX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下丘脑食欲素受体1(OX1R)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下丘脑的病理变化.[结果](1)造模前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趋势平稳,组间无明显差异;造模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速度减缓甚至下降;给予加味半夏秫米汤14d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上升显著(P<0.01).(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旷场中活动总距离、中央区域的活动距离及进入中央区域的次数增加(P<0.01),血清OXA和OXB含量显著升高(P<0.01),下丘脑OX1R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HE染色显示下丘脑胶质细胞轻度增生;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剂量组和地西泮组大鼠在旷场中活动总距离、中央区域的活动距离及进入中央区域的次数减少(P<0.01),血清OXA和OXB含量显著降低(P<0.01),下丘脑OX1R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HE染色显示大量神经元周围间隙增大,局部胶质细胞轻度增生.[结论]加味半夏秫米汤可通过下调血清中OXA和OXB的含量及下丘脑中OX1R的表达来改善大鼠失眠,减轻大鼠焦虑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从"厥气"论治心系疾病
编辑人员丨2023/8/26
"厥气"之名出自《黄帝内经》,是一种从肝肾逆上的内生邪气,其有寒热之分,且稽留日久易生痰饮、瘀血而成积聚之候.心为君主之官,处胸膈之上,而"厥气"具上逆之性,故心易受其犯,引起心胀、心痛、不寐、噫气等心系疾病.针对"厥气"为病,治疗可以祛邪疏利为主,同时辨别"厥气"寒热,临证时慎用攻下、兼顾补益.热厥心痛急用金铃子散,后予枳术丸;寒厥心痛予术附汤、乌头赤石脂丸等大热之剂.心胀予离照汤化裁;不寐予半夏秫米汤合桂枝汤加减;噫气当以旋覆代赭汤治之,若噫气见于心痹,还应结合痹之本邪,并根据风、寒、湿邪气夹杂的不同选用不同方剂,如瓜蒌薤白白酒汤、桃红饮、苓桂剂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论夏枯草代半夏秫米汤中秫米之妙
编辑人员丨2023/8/6
半夏秫米汤首载于《黄帝内经》, 为治疗失眠的第一方, 立法用药精妙.但秫米究竟为何物, 至今仍是不解之谜.秫米与粟、稷、黍是否相同, 有的医家认为秫米就是黄黏米, 有的医家认为秫米是高粱, 有的医家认为秫非高粱, 亦非黍非稷.然而临床上也曾用薏苡仁代替秫米, 似有不妥.现多以夏枯草代之, 窃以为甚妙, 正切失眠的病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半夏秫米汤历代方证演变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方证对应是中医临床实用的论治方法,研究以半夏秫米汤为基础方的方证在后世的演变,对于认识中医方证发展历史、掌握方证演变规律,乃至中医理论传承创新,均有指导意义.半夏秫米汤的源流变化有一条比较清晰的线路,后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接力式地递进发展.该方的药味组成变化由晋代到明代较原方增加,清代又回归原方再创造;其主治范围也随之变化、拓展,由单纯的不寐到多种睡眠障碍再到精神变化,方随证变;其病机认识亦不断丰富,由阳不入阴到胆腑病机、中焦病机变化,体现了中医理论基于方证实用为特征的发展规律,对半夏秫米汤的病机认识也不断丰富,逐渐精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邦才教授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王邦才教授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病症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王师门诊,抄录处方、记录相关医案,分析王师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等方面论述其治疗经验,并举验案以佐证.[结果]王师认为,脾胃引起的不寐有虚实之分,实者饮食不节,肝胃不和,上扰心神;虚者脾运不健,心神失养.王师常通过调理脾胃治疗心神疾病,健脾化痰、养心安神运用最多.王师提倡辨证辨病结合、标本兼顾,总结出调理脾胃治疗失眠四法.临证常以半夏秫米汤合黄连温胆汤及酸枣仁汤,三方合用疗效显著.验案中患者痰热扰心、脾胃失和,治疗后睡眠正常,诸症均消.[结论]王师采用标本兼顾,调理脾胃的方法显著改善了患者失眠症状,提高了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魏勇军教授运用加味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 (或) 睡眠的维持发生障碍, 导致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 并且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加味半夏秫米汤是魏勇军教授在《内经》"半夏秫米汤"的基础上,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创制而成, 其方中重用半夏为关键点, 临床各型失眠加减用之, 取效者颇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