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亚滨教授以"安、补、通"治疗思想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是心血管病科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防治本病的优势逐渐显现.周亚滨教授认为络脉受阻、心神失养为最关键因素.周亚滨教授以"安、补、通"的特色治疗思想应用疗效颇佳,其中"安"为安神宁心,临床常用药组为茯神、首乌藤;川楝子、郁金."补"为补脾、补肾、补虚滋阴、补肺,临床常用药组为薏苡仁、山药;附子、肉桂;百合、生地黄、知母;浮小麦、香附."通"为通脉化瘀,润肠通便,临床常用药组为丹参、川芎;火麻仁、郁李仁.临床可改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症状等,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王秀娟运用和法论治手汗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王秀娟教授认为,手汗症病机多与局部郁热蕴蒸、经络瘀滞不通有关,主要辨证分型为:肺脾不和证、中焦郁热证与心神失养证.王教授擅长运用和法,从脾胃治疗手汗症,手心汗出过多的肺脾不和证,常运用和脾胃、健脾气或补脾益肺为法,以复肺气之宣肃;中焦郁热证,常用和肝运脾之法,以疏肝泻火、健脾运浊;心神失养证,在补益心脾的基础上侧重健脾益气,中气和则五脏调.王教授治疗手汗症,注重整体辨证,阴阳表里寒热并重,重视中焦气机失调之病机,同时关注情志因素,遵循李东垣"内伤劳役伤脾气,饮食伤胃伤其形"之脾胃观,不忘将现代社会压力下人们的身心疾病因素考虑在内.在用药方面,王教授注重整体观,遣方用药以和为主,重在调和气机,辨证运用和肝疏郁、调和营卫、和解少阳等治法,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之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和胃针法治疗失眠理论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总结马睿杰教授运用和胃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阐释和胃针法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思路.[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并查阅中医典籍和现代医学对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从马睿杰教授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和胃针法的组成及取穴依据、和胃针法治疗失眠的理论及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马睿杰教授对本病的辨治思路.[结果]马睿杰教授认为,人之寤寐由心神主导,依靠营卫阴阳调节,与脏腑功能相关,其中脾胃功能的失常与失眠的发生密切相关.治疗本病,重视经络病候理论和中焦脾胃气机,认为足阳明胃经经气逆乱、营卫失和,脾胃亏虚、心神失养,升降失常、斡旋失司是失眠发生的重要原因.和胃针法是马睿杰教授以天枢、足三里、内关、公孙为主穴治疗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此针法通过调畅脾胃气机、健运脾胃功能、平衡机体阴阳等改善失眠.[结论]和胃针法在失眠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取穴精简、疼痛感轻、远期疗效好的特点,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失眠具有切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徐凤芹从"心主神明"辨治失眠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失眠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脾、肾.心神失养或实邪内扰、心神不宁皆可导致失眠.临证宜分清脏腑病位、标本虚实.肝郁血虚、心神失养者,常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解郁合欢汤加减;痰热内盛,扰动心神者,常以半夏秫米汤或十味温胆汤加减;心脉瘀阻、心神不宁者,常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老年人作为特殊的群体,失眠病位多在心肾,常合并脾胃虚弱,可选用交泰丸或合用归脾汤加减,并强调对于原发病的治疗和药物因素.失眠患者也需适当使用安神药物.在安神药物配伍上,多基于辨证论治角度,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精妙施用安神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形气神一体观构建冠心病的病机理论体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形气神一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气、神三者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分析形、气、神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从形气神一体观的角度探讨形、气、神与冠心病的关系,阐述冠心病病机.冠心病形的改变以心血不足为主,而痰浊、瘀血为主要致病因素;气的变化包括气虚、阳虚和气滞等方面;神的异常以由于心神失养造成的狭义之神调控情志、认知、思维等精神活动功能失常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溺窍辨治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编辑人员丨2024/7/6
从溺窍的角度辨治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UTI),提出尿路属"溺窍"范畴,认为排尿的生理过程与溺窍的功能密切相关.从窍体、窍枢、窍神三个维度架构了溺窍与五脏功能的生理联系,即肺热阴伤邪侮则窍体失养、心火灼燔神乱则窍神不利、肾虚肝郁脾滞则窍枢不利.rUTI初期以窍枢不利为主,当标本兼治,虚实兼顾,注重伴随症状的治疗,常根据辨证选用滋水清肝饮、肾着汤加减;中期窍体失养与窍神、窍枢不利同时存在,治当利窍通淋,常以清心莲子饮加减;后期以窍体失养为主,需进一步养窍体以防复,常以五子衍宗丸合二仙汤加减.同时针对窍体、窍枢、窍神选用特色药物,以祛外邪、扶正气以养窍体,畅情志、通气机以利窍枢,通心肾、养心神以安窍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血脉理论辨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焦虑抑郁
编辑人员丨2024/7/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焦虑抑郁是PCI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的转归,西医治疗主要以传统抗精神类药物治疗为主,但患者接受度差.中医认为焦虑抑郁状态与"瘀""郁""虚"关系密切,解郁通脉、益气养血是治疗焦虑抑郁状态的关键,"血脉理论"以"气-血-脉"为理论体系,在心-血-脉系统中,心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是心主血脉的基础,维系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该文以"血脉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PCI术后焦虑抑郁,"血脉痹阻,气机郁滞"和"血脉亏虚,心神失养"为该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从"行气解郁、通利血脉"和"益气养血安神"两大治法出发,方选临床常用方金铃子散、解郁合欢汤,在"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模式的基础上,发挥中医治疗优势,为中医药治疗PCI术后焦虑抑郁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理论辨证论治特应性皮炎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临床常见皮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常伴慢性湿疹,瘙痒剧烈,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已经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的身心疾病.文中基于《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中医理论为切入点,从心为火脏、心为血之主、心为神之居这三个方面探讨AD的病因病机,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导致心火上炎、心血失养、心神失调,从而引起或加重AD相关症状、睡眠障碍等异常精神状态.基于此,AD从心论治,基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提出清心泻火、培土济水,养血活血、疏肝健脾,镇心安神、重镇止痒等治则治法,身心同治,多脏同调,形神兼顾,并举医案一隅,以期为中医药治疗AD拓宽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马林教授治疗斑秃的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运用"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2.5)"软件,对马林教授治疗斑秃的处方用药进行数据挖掘,总结马林教授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2022年9月-2023年9月马林教授于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皮肤一科门诊治疗的斑秃患者的门诊病例及处方,将其录入"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2.5)"软件,运用其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以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方法对研究证型、用药频次、常用药对、药物组合、潜在新方进行分析挖掘.结果:共获得处方113首,涉及中药64味,药性以平为主,药味多为甘、苦,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为肾经、脾经.单药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当归、甘草、木瓜、酸枣仁、桑椹、女贞子、何首乌、黄精、山茱萸、山药;共演化得到潜在新处方2首.结论:马林教授治疗斑秃主要根据脏腑、气血辨证进行论治,认为斑秃的主要病机在于肝血不足、肾精亏虚、心神失养、脾失健运,在治疗上以滋补肝肾为主,佐以养心安神、健脾除湿,并根据患者寒热虚实属性之不同,结合体质情况酌情加减药物,寒热平调,攻补兼施,从而调整机体气血阴阳之偏颇,达到生发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国医大师刘祖贻基于"气阳主用"治疗小儿痫病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小儿痫病是小儿常见神志病之一.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脾肾亏虚、心神失养为痫病病机之本,风痰为病机之标.脾虚生痰,痰扰元神;肾阳虚衰,酿生痰浊;肝风夹痰,蒙蔽脑窍;心神失养,神机失用均可导致小儿痫病发生.论治痫病重在攻补兼顾,以补为主.气阳在小儿痫病的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刘祖贻教授提出"气阳主用"学术观点,治以健脾助运化、温肾济水火、调肝止风动、养心以开窍.并附验案 1 则加以阐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