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卒中及共患疾病诊疗模式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及共患疾病的关注逐步提高,但由于多病共存的特殊性和异质性,针对此类患者的诊治仍存在诸多不足和挑战.卒中及共患疾病的诊疗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医疗机构的神经系统专科技术水平和多学科协同救治能力.构建多学科协同诊疗模式是卒中救治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医疗机构应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优化要素配置和运行机制,建立高效的多学科协同诊疗模式,从而实现卒中及共患疾病整体诊治水平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以为推动一体化医疗服务开展提供信息支撑.方法: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一体化网络管理体系、一体化应用管理平台、一体化应用系统、一体化安全策略机制4个部分.其中,一体化网络管理体系主要是从架构、虚拟局域网、性能、拓扑、告警等方面对全院网络进行统一管理;一体化应用管理平台主要利用虚拟化平台、超融合平台等将各应用服务端进行集中管理,共享信息,提升资源管理效能;一体化应用系统主要是各院区和门诊部部署相同的医院信息系统、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及门诊和住院等应用系统,避免数据格式、标准不一致;一体化安全策略机制主要是按照三级等保2.0标准,从设施、策略、主机、数据等方面加强医院信息安全建设.结果: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解决了多院区之间网络连不通、系统不统一、信息难共享、安全无保障等一系列难题,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增强了信息安全.结论: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实现了医疗业务跨院区协同,为实施一体化医疗提供了信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年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最为严重的颈椎病亚型,具有临床症状重、致残率高、预后不确定等特点,给临床诊治带来巨大挑战.中西医结合治疗在CSM不同阶段可发挥协同作用,大量研究已证实其有效性.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立项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莫文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袁文教授共同牵头,组织本领域专家制定《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作为全国团体标准发布,编号为T/CAIM018-2021,得到业内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进一步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分级体系,构建CSM中西医结合诊治的临床关键问题,并广泛征求国内中医骨伤科、脊柱外科、中西医结合骨科、康复科、循证医学等领域专家意见,制定《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并通过全国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核,于2023年5月31日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联合发布(中西会发[2023]93号),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嵌入式协同管理模式在河南省某公立医院"一院多区"门诊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门诊管理质量同质化是公立医院推进"一院多区"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关键性的基础问题,传统的封闭式门诊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基于嵌入式协同管理模式,以河南省某大型公立医院一院四区门诊管理实践为例,对医院门诊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在一院四区实施制度嵌入、功能嵌入、资源嵌入、机制嵌入、认知嵌入的嵌入式协同管理,实现门诊各要素的整合,构建"一院多区"门诊管理与服务体系,有效提升门诊管理和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嵌入式协同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为"一院多区"门诊管理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医疗设备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医疗设备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和特点,为相关主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1984-2022 年 CNKI 数据库收录的医疗设备绩效评价相关文章,运用 CiteSpace 5.7R5 和 VOSviewer 1.6.19对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59 篇,我国医疗设备绩效评价研究的发文量可分为萌芽期、起步期、爆发期和完善期4 个阶段,与国家政策演进间呈现协同关系.研究力量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未形成显著的合作网络.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发现,研究热点聚焦在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公立医院、风险评估等方面,不同阶段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从宏观的设备管理、配置评价逐渐延伸到微观的经济效益、设备管理等,后又延伸出效率评价、卫生技术评估等数学模型评价方法或具体维度.结论:我国医疗设备绩效评价领域研究合作网络有待加强,需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设备的多阶段管理是未来评价研究的新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广西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实施困境及其对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梳理广西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困境,为进一步完善"乡聘村用"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 年7-8 月运用目的抽样对广西3 个镇的37 名乡村医生和9 名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结果:经过编码提取了13 个副范畴、7 个主范畴以及职业适应、治理失效、制度缺陷3 个核心范畴,总结出"乡聘村用"政策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的运行机制,宏观层面的制度缺陷、中观层面的治理失效影响微观层面乡村医生的职业适应,并最终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结论:"乡聘村用"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制度缺陷、治理失效、职业适应 3 个方面的困境,建议持续提升乡村医生的薪酬水平,建立适度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竞争机制.增派县域医共体中的县级医疗单位人员协同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绩效考核,出台文件明确界定乡村医生发生医疗纠纷和工伤事故后乡镇卫生院的权责.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助推乡村医生更好地提供连续性卫生服务.细化乡村医生职称评定倾斜政策,缓解乡村医生角色超载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科普基地化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儿童青少年近视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加强眼健康科普教育,提升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管理水平,改善眼健康行为,是有效降低近视发病率最根本、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科普基地化教育模式是以医院专业技术为支撑,整合社会科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医院之间的协同合力,共同做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管理工作。该模式以温州医科大学眼健康科普馆建设实践为起点,以科普展教、互动体验、信息化平台建设、分层分级培训等方式逐步实践,实现了全国眼健康科普基地化教育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分级诊疗体系和谐共生机制的理论探索与研究路径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分级诊疗制度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一项基础性、关键性的重大制度,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挖掘分级诊疗体系供需侧多元主体和谐共生机制,促进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就医秩序形成,已成为亟须回答且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公共命题。作者围绕当前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现实问题并基于文献综述发现的学术议题,以和谐管理理论与共生理论为指导,遵循"利益相关主体界定→和谐共生要素分析→和谐共生机制梳理→和谐共生效应阐释→和谐共生理论模型构建与验证"的逻辑思路,提出分级诊疗体系和谐共生机制形成的理论构想与未来研究路径,以期为学界探索分级诊疗体系和谐共生机制铺设道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协同护理对甲状腺恶性肿瘤切除行 131I治疗患者的心理痛苦及自我护理管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甲状腺恶性肿瘤切除患者行 131I治疗的患者的心理痛苦及自我护理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核素病房甲状腺癌术后行 131I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使用心理痛苦温度计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痛苦情况及护理后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行为,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评价护理质量满意度。 结果:出院时两组显著心理痛苦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入院时,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降低的更显著;干预组患者服药前准备充分、服药后完全依从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出现的并发症有恶心、呕吐、颈部肿胀、腮腺肿胀,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协同护理有助于减轻甲状腺恶性肿瘤切除行 131I治疗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患者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项目整体风险评估视角看器官机械灌注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器械研发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器官移植领域中供体的缺乏是全世界面临的困境,从传统的静态低温保存技术到近年来逐步进入临床应用的体外机械灌注技术,不断提高供体器官(如肝脏、肾脏、心脏和肺脏等)的保存和维护成功率,并拓展至其他器官的保护以及联合治疗性目的、特殊紧急场景的应用等。随着该技术应用于器官的获取、接收、分配、转运和移植多个临床环节,多种因素会引入风险或影响最终效果评价。本文从项目整体风险评估的角度,梳理器官机械灌注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以及未来项目开发和临床研究的挑战。来自监管方、研究机构、企业等组成协同网络,将从政府监管决策和项目管理人主导的技术决策层面,推动项目的实施和应用,最终提升我国作为器官移植大国和制造强国的地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