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纹状体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密度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s)和纹状体部位的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前瞻性招募29名健康受试者[男16名,女13名,年龄(48.8±14.2)岁]和67例PD患者,PD患者包括31例改良Hoehn-Yahr(mH-Y)Ⅱ期患者[男16例,女15例,年龄(53.4±8.5岁)]、36例mH-Y Ⅲ期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63.1±8.2岁)]。所有受试者均行 18F-氟丙基-(+)-二氢丁苯那嗪[ 18F-FP-(+)-DTBZ , 18F-AV133]PET/CT检查,以枕叶皮质为参照区,测定纹状体各亚区的特异性摄取比值(SURs)。PD患者的NMSs通过临床量表进行评估。组间参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 t检验),最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来评估纹状体SURs与临床NMSs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NMSs统计结果发现,改良mH-Y Ⅱ、Ⅲ期PD患者之间抑郁[(3.51±1.34)与(11.36±3.87)分]、焦虑[(2.35±1.45)与(6.00±3.32)分]、睡眠障碍(132.90±12.26)与(110.34±19.69)分]及生活质量[(7.58±3.37)与(24.01±10.15)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10.573~5.439,均 P<0.05),但2组间认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67, P>0.05)。健康受试者纹状体SURs为1.28±0.22,mH-Y Ⅱ期与Ⅲ期患者纹状体SURs分别为0.65±0.16和0.31±0.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3.11, P<0.05),mH-Y Ⅱ期与Ⅲ期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t=9.116, P<0.05)。除认知评分外,PD患者NMSs其余评分均与纹状体SURs相关( r值:-0.647~-0.426,均 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纹状体SURs是预测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及PD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评分的最佳变量( R2值:0.234、0.378,均 P<0.001),对侧尾状核SURs是预测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 R2=0.402, P<0.001)的最佳变量,对侧壳核的SURs是预测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评分( R2=0.204, P<0.001)的最佳变量。 结论:PD患者纹状体VMAT2减少与NMSs之间具有相关性,提示多巴胺供应减少可能在PD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脾止动汤对Tourette综合征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及纹状体多巴胺突触囊泡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健脾止动汤对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及纹状体内多巴胺(dopamine,DA)突触囊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采用亚氨基二丙腈腹腔注射法建立TS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中药组、泰必利组,每组10只,另取体质量相匹配的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中药组、泰必利组大鼠分别给予健脾止动汤(1.6 g/100 g)和硫酸泰必利混悬液(2.1 mg/100 g)灌胃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d,持续4周。采用自主活动程控仪监测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纹状体DA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2,VMAT2)以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4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比较,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F=184.354, P<0.001)。灌胃1~4周,模型组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中药组和泰必利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5),且中药组和泰必利组在灌胃1~4周的自主活动次数均较造模后减少(均 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组大鼠纹状体的α-syn( H=29.098)、DAT( F=54.632)及VMAT2( H=18.98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中药组和泰必利组大鼠α-syn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0.39(0.36,0.51),0.39(0.36,0.50),0.62(0.50,0.70)](均 P<0.05);中药组DAT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且低于泰必利组[(0.37±0.06),(0.26±0.07),(0.49±0.09)](均 P<0.05),VMAT2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ELISA结果显示,4组大鼠纹状体D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5.370, P<0.001)。模型组DA水平高于对照组[(7.65±0.72)ng/L,(3.71±0.59)ng/L; P<0.05];中药组[(3.92±0.81)ng/L]、泰必利组[(4.40±0.53)ng/L]的DA水平低于模型组(均 P<0.05),中药组和泰必利组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健脾止动汤可改善TS模型大鼠的抽动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α-syn过度释放、提高DAT及VMAT2表达、改善DA突触囊泡循环,从而降低大脑突触间隙内的DA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8F-FDG联合 18F-DTBZ PET/CT显像对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 18F-FDG脑代谢联合 18F-9-氟丙基-(+)-二氢丁苯那嗪[FP-(+)-DTBZ,简称DTBZ]脑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PET/CT显像研究伴或不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的帕金森病(PD)患者显像的特点,分析其对此类PD的应用价值。 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 18F-FDG、 18F-DTBZ PET/CT显像且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PD患者50例,其中伴RBD的PD患者18例[PD-RBD(+)组;男16例、女2例,年龄(59.2±9.3)岁],不伴RBD的PD患者32例[PD-RBD(-)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57.7±10.2)岁],同时纳入与PD患者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0名[男5名、女5名,年龄(60.3±9.6)岁]。以枕叶皮质为参考脑区,获得双侧纹状体、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伏隔核、黑质等脑区的 18F-DTBZ特定摄取值比(SUR),纹状体前-后摄取梯度与其他半定量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最小显著差异(LSD)- t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Bonferroni法校正)、两独立样本 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行相关性分析;另行ROC曲线分析;应用统计参数图(SPM)比较伴或不伴RBD的PD患者全脑葡萄糖代谢差异。 结果:与PD-RBD(-)组相比,PD-RBD(+)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PD睡眠量表(PDSS)评分均明显降低( z值:-3.12、-3.08,均 P<0.01),其肢体症状重侧的对侧纹状体前-后摄取梯度也明显降低( t=-2.73, P=0.009),SPM分析显示其对侧前额叶葡萄糖代谢升高( t值:3.11~3.57,均 P<0.001)。2组在双侧纹状体、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伏隔核、黑质的SUR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F值:6.24~147.61, H值:8.66~24.43,均 P<0.05;事后检验:LSD- t检验及Bonferroni法校正,均 P<0.01)。在PD-RBD(-)组中,对侧纹状体前-后摄取梯度与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评分及改良Hoehn-Yahr (mH-Y)分期呈负相关( r=-0.35, P=0.048; rs=-0.39, P=0.026);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对侧纹状体前-后摄取梯度鉴别PD-RBD(+)和PD-RBD(-)时的AUC为0.706(95% CI:0.562~0.851, P=0.016),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9.4%(19/32)、16/18。 结论:PD-RBD(+)组患者的对侧纹状体VMAT2前-后摄取梯度降低更明显,且2组脑代谢存在差异,提示伴与不伴RBD的PD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病理改变和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18F-DTBZ PET/CT显像可为疾病亚型的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缩短PET/CT采集时间对帕金森病诊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缩短氘代-氟[18F]丙那嗪(18F-D6-AV133)PET/CT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及帕金森病诊断效能的影响,减少长时间显像造成的运动伪影.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帕金森病患者27例与健康对照者24例,受试者注射示踪剂 18F-D6-AV133(371.04±16.30)MBq,60 min后进行图像采集,时长10 min.应用CT衰减校正重建为采集时间3、5、7、10 min的4组图像,对所得PET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纹状体相对枕叶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SUVR),2位医师分别对不同组图像进行定性分析.比较不同采集时间SUVR、视觉评分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获得SUVR最佳临界值.结果 2位医师图像质量视觉分析一致性较强(ICC=0.853,P<0.001),采集时间为5 min的图像能达到临床工作中普遍的质量水平,占78.4%(40/51).图像质量半定量结果显示,采集时间5 min和10 min所得SUVR与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1,P=0.069),且两组最佳临界值一致,均为3,即适当缩短采集时间对帕金森病诊断结果无影响.结论 随着技术设备的发展进步,PET图像质量逐步提高,扫描时间逐渐缩短,可以将 18F-D6-AV133采集时间从常规的10 min缩短为5 mi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小鼠未定带至PAG腹外侧区特异性神经元通路的形态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利用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ires-cre、谷氨酸脱羧酶2(GAD2)-ires-cre和羟色胺转运体(Sert)-ires-cre小鼠结合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技术,研究未定带(ZI)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特异性神经元之间的纤维联系.方法:首先将辅助病毒注入转基因小鼠右侧vlPAG内,两周过后将重组狂犬病毒(RV)注入相同区域.一周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RV标记的突触前神经元在ZI内的分布.结果:将RV注入vlPAG后,在VGluT2-ires-cre小鼠ZI的吻尾方向上均可观察到逆标的突触前神经元分布;GAD2-ires-cre小鼠逆标神经元只见于ZI吻侧部,但Sert-ires-cre小鼠ZI内少见RV逆行标记的突触前神经元.结论:ZI神经元发出投射至vlPAG,作用于其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或GABA能神经元,该通路可能参与了疼痛或恐惧样行为的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5-羟色胺转运体敲除对小鼠大脑皮层谷氨酸能和γ-氨基丁酸能系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研究5-羟色胺转运体(5-HTT)敲除对小鼠大脑皮层谷氨酸(Glu)能和γ-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的影响,为探索抑郁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基因分型将5-HTT敲除的雄性实验小鼠分为5-HTT-/-(纯合子)、5-HTT+/-(杂合子)及5-HTT+/+(野生型)3个实验组,每组8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小鼠大脑皮层谷氨酸能系统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GluNl)、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1(GluR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EAAT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AAT2)和GABA能系统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囊泡 γ-氨基丁酸转运体(VGAT)和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mRNA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上述分子蛋白水平.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 将5-HTT+/+组mRNA和蛋白表达量标准化为1,小鼠大脑皮层谷氨酸能系统相关分子变化为,与5-HTT+/+组相比,5-HTT-/-组GluR1、EAAT1、EAAT2mRNA水平较高(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8±0.57、1.73±0.52和1.41±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HTT+/+组和5-HTT+/-组(5-HTT+/-组EAAT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13± 0.28)比较,5-HTT-/-组EAAT1蛋白水平较高(相对表达量为1.62±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ABA能系统相关分子变化为,与5-HTT+/+组相比,5-HTT-/-组VGAT和GAT1 mRNA水平较高(相对表达量为1.36±0.44、1.47±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HTT+/+组和5-HTT+/-组(5-HTT+/-组VGAT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02±0.13)比较,5-HTT-/-组VGAT蛋白水平较低(相对表达量为0.74±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HTT基因缺失可能激活皮层谷氨酸能系统并且抑制GABA系统,导致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失衡,可能与抑郁的发生发展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Valbenazine (Ingrezza)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首个获批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治疗药物valbenazine
编辑人员丨2023/8/6
Valbenazine是一种选择性的囊泡单胺转运体2(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 2,VMAT2)抑制剂.2017年4月,FDA批准valbenazine用于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针对此适应证的药物.Valbenazine由丁苯那嗪的代谢物酯化而成,较丁苯那嗪的半衰期长,无需频繁给药.其疗效明确,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valbenazine的药理学特性、药动学、临床研究等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单胺类囊泡转运体2抑制剂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esia, TD)是一种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严重药物副反应,其主要临床症状以口-舌-咽三联征以及躯干肌张力增高和躯体的舞蹈样动作为主.虽然很多研究显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TD 的发病风险,但是美国的 CATIE 研究的结局不支持此结论[1].TD 临床发病率依然较高,显著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与转归.2017年美国FDA 批准了首个适应证为TD 的新药戊苯那嗪(valbenazine).该药是一种单胺类囊泡转运体2(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 2, VMAT2)抑制剂,此类药物在以TD 为代表的锥体外系反应和以亨廷顿病(Huntingtonˊs disease, HD)兴奋性运动障碍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前景[2].本文针对VMAT2抑制剂治疗TD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抑制单胺囊泡转运体功能在豚鼠屈光发育及形觉剥夺性近视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球旁注射单胺囊泡转运体2(VMAT2)非竞争性抑制剂丁苯那嗪(TBZ)探讨胞外多巴胺水平下调对三色豚鼠屈光发育以及近视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152只正常3周龄豚鼠,随机分为正常视觉环境(NV)组和形觉剥夺(FD,右眼单眼剥夺)组.NV组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n=18),溶剂对照组[注射二甲基亚枫(DMSO),NV+DMSO,n=18)],低剂量TBZ组(NV+30 ng,n=22),高剂量TBZ组(NV+300 ng,n=20).FD组又随机分成单纯FD组(FD,n=17),FD+溶剂对照组(FD+DMSO, n=18),FD+低剂量TBZ组(FD+30 ng,n=21),FD+高剂量TBZ组(FD+300 ng,n=18).溶剂注射组和TBZ给药组每天右眼球旁注射0.1%DMSO或者相应剂量TBZ 100 μl.实验前、实验后2周和4周分别检测屈光度和眼轴相关参数.实验4周后采用过量10%水合氯醛处死豚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多巴胺受体下游信号分子p-CREB的变化.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在正常视觉环境下,TBZ注射2周可诱导豚鼠产生近视,NV+DMSO、NV+30 ng和NV+300 ng组双眼屈光度差值(右眼-左眼)分别为(0.04±0.31)D(、-0.90±0.84)D和(-0.75±0.66)D(F=11.133,P < 0.001),同时伴玻璃体腔深度加深,3组双眼玻璃体腔深度差值分别为(-0.01±0.03)mm(、0.02±0.03)mm和(0.02±0.04)mm(F=6.001,P=0.004).注射TBZ 4周豚鼠的近视量没有进一步加深,3组豚鼠双眼屈光度的差值分别为(-0.06±0.41)D、(-1.14±1.61)D和(-0.84±1.41)D(F=3.569, P=0.035).正常屈光发育的豚鼠注射TBZ 4周后,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的p-CREB表达下调(t=4.825,P=0.003;t=8.109,P<0.001).TBZ注射对FD豚鼠2周和4周时的屈光和眼轴都没有影响.结论:通过TBZ抑制单胺囊泡转运体功能可诱导正常豚鼠出现近视,但对形觉剥夺性近视没有显著影响.单胺囊泡转运体功能受抑制可能通过使单胺类递质的释放减少,引起相应递质,特别是多巴胺水平的降低进而诱导出近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