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电凝及超声刀止血方式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性激素近期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止血方式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性激素、近期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5例,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单、双极电凝组(n=53)、超声刀组(n=52).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卵巢功能[最大直径(MOD)、窦卵泡计数(AFC)、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LH、FSH及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H、FSH较术前升高,及E2水平均显著变化较术前降低,术后,单、双极电凝组LH、FSH、E2差值高于超声刀组(P<0.05)6术前两组MOD及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前后A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OD、PSV较术前降低,术后,单、双极电凝组 MOD、AFC及PSV差值高 于超声刀组(P<0.05).术前两组CD3+、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3+、CD4+、CD8+较术前降低,术后,单、双极电凝组CD3+、CD4+、CD8+差值高于超声刀组(P<0.05).超声刀组月经周期异常发生率低于单、双极电凝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止血方式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性激素、近期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均有一定影响,但超声刀止血方式不同类型、规模的手术,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玄地滋阴合剂治疗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女童199例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玄地滋阴合剂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PP)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身体质量指数(BMI)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236例CPP阴虚火旺证女童,均给予玄地滋阴合剂口服治疗,每次30 ml,每天2次,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患儿体重、身高、骨龄,计算BMI和BMI标准化值(BMI Z值)、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B超检测子宫卵巢大小,计算子宫容积(V子宫)、双侧卵巢容积(V左卵巢.V右卵巢)、双侧最大卵泡直径(r左卵泡及r右卵泡);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包括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子宫容积变化的影响因素.患儿根据基线BMI分为正常体重组及超重/肥胖组两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骨龄、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V子宫及BMIZ值.结果 最终199例患儿进入统计分析,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儿骨龄、BMI及BMI Z值增大,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中医证候积分、V子宫、V左卵巢、V右卵巢、r左卵泡、r右卵泡减小,血清FSH、LH、E2、T水平下降(P<0.05或P<0.01).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变化与LH、V子宫呈负相关(P<0.05),子宫容积变化与LH呈正相关(P<0.01).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正常体重组(100例)患儿骨龄、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BMIZ值明显小于超重/肥胖组(99例)(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骨龄增大,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V子宫缩小(P<0.01).进一步对两组患儿△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V子宫比较(△=治疗后值-治疗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玄地滋阴合剂治疗CPP阴虚火旺证女童可降低患儿骨龄、性激素水平,减小卵巢和子宫体积,改善临床症状,对超重/肥胖儿童效果亦佳,对CPP女童骨龄的抑制作用不受BMI影响,且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卵泡周围血流参数与IVF-ET卵泡发育、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卵泡周围血流参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卵泡发育、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12例接受IVF-ET的不孕患者资料。使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卵泡周围血流参数,即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end diastolic velocity,S/D)、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共提取1 156个卵泡,依照卵泡发育情况划分为优质卵泡组( n=208)和非优质卵泡组( n=948),依照胚胎质量划分为优质胚胎组( n=161)和非优质胚胎组( n=995),依照妊娠结局划分为妊娠组( n=37)和未妊娠组( n=75),比较不同组间的S/D、RI、PI、PSV。对比不同卵泡周围血流PSV峰速间相关指标,以Pearson法分析非优质卵泡组、非优质胚胎组、未妊娠组中PSV与卵泡发育、胚胎质量、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结果:优质卵泡组PSV[(11.26±0.94)cm/s]明显较非优质卵泡组高[(10.31±0.78)cm/s, P<0.001],两组间S/D、RI、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优质胚胎组PSV[(13.38±1.19)cm/s]明显较非优质胚胎组高[(12.02±0.85)cm/s, P<0.001],优质胚胎组、非优质胚胎组间S/D、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妊娠组PSV[(15.14±1.25)cm/s]明显较未妊娠组[(8.27±0.75)cm/s, P<0.001]高,妊娠组、未妊娠组间S/D、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不同卵泡周围血流PSV峰速间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Gn使用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优质卵泡数、优质胚胎数、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V<9 cm/s:(1.05±0.23)个、(0.73±0.14)个、(3.05±0.61)U/L;PSV 9~10 cm/s:(1.35±0.35)个、(0.85±0.16)个、(22.14±5.78)U/L;PSV>10 cm/s:(2.01±0.41)个、(1.12±0.20)个、(71.33±8.63)U/L;均 P<0.001];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非优质卵泡组、非优质胚胎组、未妊娠组中PSV与卵泡直径、胚胎质量评分、血β-hCG水平呈正相关( r=0.767, P<0.001; r=0.750, P<0.001; r=0.700, P<0.001)。 结论:卵泡周围血流参数PSV与IVF-ET卵泡发育、胚胎质量、妊娠结局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评定卵泡发育、胚胎质量、妊娠结局提供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体重指数对卵泡期长效长方案IVF/ICSI治疗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年轻育龄期(20~35岁)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妇女首次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IVF/ICSI治疗的7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0~35岁,均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按患者助孕治疗前体检时BMI值分为四组:消瘦组(BMI<18.5 kg/m 2 72例)、正常体重组(18.5 kg/m 2≤BMI<24 kg/m 2 455例)、超重组(24 kg/m 2≤BMI<28 kg/m 2 161例)、肥胖组(BMI≥28 kg/m 2 59例),分析各组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过程中相关指标及新鲜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差异。 结果:消瘦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的年龄、不孕年限、原发不孕/继发不孕比、基础促卵泡激素水平、窦卵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四组间促性腺激素(Gn)用药时间、扳机日直径≥14 mm卵泡数、扳机日雌激素水平、获卵数、双原核数、成囊率、移植率、全胚冷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Gn用药总量分别为消瘦组(2 374.5±892.5)U、正常体重组(2 643.8±1 213.5)U、超重组(2 950.5±1 156.5)U、肥胖组(2 949.8±1 030.5)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优胚数分别为消瘦组(3.06±2.50)个、正常体重组(2.96±2.16)个、超重组(2.45±1.96)个、肥胖组(2.39±2.0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5)。四组间无胚率随着BMI增加而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9)。四组间移植胚胎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中期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接受卵泡期长方案助孕治疗的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中,BMI的上升可明显增加Gn用量,降低优胚数、增加无胚率。虽然不同BMI组的鲜胚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期或中期流产率均随着BMI增加有上升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枸橼酸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枸橼酸氯米芬(CC)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80例PCOS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nRHa组和HCG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C联合HMG促排卵方案,当优势卵泡平均直径为18~20 mm时,GnRHa组采用GnRHa 0.1 mg诱导卵泡成熟,HCG组采用HCG 10 000 U诱导卵泡成熟。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率。分析GnRHa、HCG在CC联合HMG促排卵治疗PCOS不孕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LUFS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GnRHa组OHSS率低于HCG组[0比15.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C联合HMG促排卵治疗PCOS不孕症时,GnRHa诱导卵泡成熟OHSS发生率较HCG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对卵子和胚胎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及卵泡液氧化应激水平与卵子及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访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治疗的67例PCOS患者(PCOS组)和66例单纯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的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取卵日血清及直径大于18 mm卵泡的卵泡液。比色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分析氧化应激指标与卵子质量、胚胎培养结局和移植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血清SOD水平[(22.11±3.70)U/mL)]显著低于对照组[(25.70±3.32)U/mL, P<0.001];PCOS组的卵泡液TAC水平[(0.62±0.05)mmol/L]、MDA水平[(16.64±3.85)nmol/mL]和血清MDA水平[(18.20±4.68)nmol/mL]显著高于对照组[(0.53±0.04)mmol/L, P<0.001;(13.74±2.28)nmol/mL, P<0.001;(15.37±5.34)nmol/mL, P=0.008];PCOS组优质胚胎率[34.1%(341/1 000)]、着床率[49.5%(54/109)]、临床妊娠率[60.9%(39/64)]和活产率[50.0%(32/64)]均低于对照组[41.7%(306/733), P=0.013;58.7%(54/92), P=0.023;70.3%(45/64), P=0.006;59.4%(38/64), 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卵泡液TAC水平与优质胚胎率呈显著负相关( β=-1.83, P=0.012);各氧化应激指标与临床结局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PCOS患者卵泡液TAC水平升高,过高的卵泡液TAC水平可能是胚胎质量低下的危险因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胚宝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胚宝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台州市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曲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胚宝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药,连服5 d,共3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优势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势卵泡直径(18.41±0.54)mm和子宫内膜厚度(8.79±0.56)mm,均高于对照组的(17.79±0.47)mm和(7.82±0.62)mm( t=4.744、6.359,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卵巢动脉阻力指数(0.97±0.13)和搏动指数(0.56±0.04),均低于对照组的(1.08±0.10)和(0.65± 0.04)( t=3.674、8.714,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孕酮(0.93±0.14)μg/L、雌二醇(75.41±6.29)ng/L和黄体生成素(9.47±0.61)IU/L,均高于对照组的(0.78±0.12)μg/L、(58.23±5.46)ng/L和(8.18±0.65)IU/L( t=4.456、11.297、7.926,均 P<0.05);观察组排卵率[60.00%(18/30)]和妊娠率[46.67%(14/30)]均高于对照组[33.33%(10/30)]和[23.33%(7/30)](χ 2=4.286、3.897,均 P<0.05)。 结论:胚宝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和提高妊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卵巢低反应患者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与拮抗剂方案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对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CBM数据库,搜集PPOS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应用于POR患者的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5月。严格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队列研究使用改良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系统评价方法、RCT研究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队列研究7篇,RCT文献3篇,包括1977例POR患者,其中PPOS方案组1053例,拮抗剂方案9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POS方案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使用时间延长( P=0.02),但Gn总用量与拮抗剂方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POS方案的直径≥14 mm卵泡数和获卵数与拮抗剂方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 Ⅱ卵率和受精率显著高于拮抗剂方案( P=0.04, P<0.001),但两组方案的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POS方案的早发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峰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4),扳机日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LH水平与拮抗剂方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POS方案的临床妊娠率高于拮抗剂方案,而流产率低于拮抗剂方案( P=0.03, P<0.001),但周期取消率和出生率与拮抗剂方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PPOS方案可明显降低POR患者促排卵中LH峰发生率,提高M II卵率,改善妊娠结局,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可在POR患者中广泛安全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然周期hCG诱导排卵日卵泡大小对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排卵日卵泡大小对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冻融单囊胚移植患者,采用hCG诱导排卵的自然周期方案共42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hCG诱导排卵日最大卵泡直径分为15~16 mm组(≥15且≤16 mm, n=66),16~17 mm组(>16且≤17 mm, n=101),17~18 mm组(>17且≤18 mm, n=125),18~20 mm组(>18且≤20 mm, n=109),>20 mm组(>20 mm, n=26),比较各组的hCG诱导排卵日雌二醇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对比各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 结果:hCG诱导排卵日雌二醇及LH水平5组患者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5组(15~16 mm组至>20 mm组)hCG诱导排卵日雌二醇水平逐渐升高;15~16 mm组雌二醇水平(中位数为1 002.3 pmol/L)明显低于17~18 mm组、18~20 mm组、>20 mm组(中位数分别为1 103.3、1 171.2、1 539.0 pmol/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34、 P<0.001、 P=0.002)。5组(15~16 mm组至>20 mm组)hCG诱导排卵日LH水平呈降低趋势;15~16 mm组LH水平(中位数为37.73 U/L)明显高于17~18 mm组、>20 mm组(中位数分别为28.24、24.11 U/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7、 P=0.006)。5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在冻融胚胎单囊胚移植,使用hCG诱导排卵的自然周期方案中,小卵泡排卵者能够得到与正常大小卵泡者相似的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长方案常规体外受精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超长方案常规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采用超长方案行常规IVF的316例患者,按照本周期多精受精的发生与否分成正常受精组和多精受精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助孕情况。将单因素分析中 P<0.15的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316个IVF周期的多精受精周期发生率为71.84% (227/316)。正常受精组和多精受精组的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原发不孕占比、不孕因素、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和基础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正常受精组和多精受精组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剂量、Gn总剂量、Gn使用时间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孕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精受精组直径≥14 mm的卵泡数[(13.66±4.51)个]、hCG注射日雌二醇[17 247.49±9 450.74)pmol/L]和获卵数[(17.48±7.37)个]明显高于正常受精组[(11.78±3.54)个, P<0.001;(14 135.29±7 369.84)pmol/L, P=0.002;(13.01±6.17)个, P<0.001];多精受精组的hCG注射日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0.79±0.51)U/L]明显低于正常受精组[(1.02±0.78)U/L, P=0.01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直径≥14 mm卵泡数、hCG注射日雌二醇和hCG注射日孕酮未能进入回归方程(分别为 OR=1.063、 OR=1.676 和 OR=1.078,均 P>0.05);hCG注射日LH和获卵数与多精受精的发生相关(分别为 OR=1.900, P=0.028和 OR=2.539, P=0.003)。 结论:超长方案常规IVF多精受精周期发生率偏高;与其多精受精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有直径≥14 mm卵泡数、hCG注射日雌二醇、hCG注射日LH和获卵数;hCG注射日LH偏低和获卵数较多是超长方案常规IVF多精受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获卵数对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最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