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用胶囊中微量铬的全自动石墨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快速测定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建立药用明胶空心胶囊中铬的全自动石墨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快速测定方法.方法 用高纯氮气吹除空心胶囊试样中的残留内容物,准确称取0.500 g置于50 ml消解罐中,加入8.00 ml硝酸,全自动石墨消解仪消解约3 h,取上清液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铬含量(测定波长为357.9 nm,灯电流为25 mA,狭缝宽度为0.7 nm,进样体积为20 μ1).结果 铬元素在1.00~3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方法的检出限为0.10mg/kg,平均回收率在99.3%~102.2%之间,RSD为2.7%~4.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药用空心胶囊中铬元素的大批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肾脏过量铁沉积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价肾脏过量铁沉积的价值。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铁剂组15只(注射右旋糖酐铁)和对照组15只,于铁剂注射前第0周及注射后第8周行T 2WI和SWI检查。分析对照组和铁剂组在第0周、第8周影像图像,在相位图上测量肾皮质的相位值并计算角弧度值,并应用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肾铁沉积分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肾铁含量。采用Mann-Whitney U或Wilcoxon检验比较两组间的角弧度值差异,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肾铁含量差异。 结果:铁剂组第8周的肾皮质SWI信号强度显著低于髓质,且显著低于铁剂组第0周和对照组第8周的肾皮质。铁剂组第8周的肾皮质角弧度值[0.202 3(0.161 8,0.272 5)]明显高于铁剂组第0周[-0.045 4(-0.013 9,0.008 0)]和对照组第8周[-0.011 2(-0.052 9,-0.001 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408、-4.666, P均<0.05)。铁剂组第8周的肾皮质内见明显蓝色铁离子沉积、髓质内见极少量蓝色铁离子沉积;铁剂组第8周的肾铁含量[(135.3±14.1) mg/kg]明显高于对照组第8周[(75.5±9.8)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938, P<0.001)。 结论:SWI可以定量评价肾脏过量铁沉积,过量铁主要沉积于肾皮质,表现为肾皮质SWI信号减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锌元素调节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1极化的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锌含量与炎症发生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1极化的相关性。方法:132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入组(70例鳞癌和62例腺癌),在术前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锌含量;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6 h采集患者血样并进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及血清过氧化氢酶检测。对切除的肺癌组织中巨噬细胞M1极化(促炎极化)因子进行测定分析。将患者分为高血清锌组(高锌组,67例)和低血清锌组(低锌组,65例)。统计患者血清锌含量与临床表征、围手术期hs-CRP、过氧化氢酶以及肺癌组织中巨噬细胞M1极化因子表达的相关性。计量统计应用 t检验或 Mann- Whitney检验,计数统计应用 χ2检验。 结果: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高血清锌组与低血清锌组相比,术前hs-CRP[(1.69±0.66)mg/L对(1.99±0.43)mg/L]和术后6 h hs-CRP[(3.51±1.01)mg/L对(4.59±0.78)mg/L]均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锌含量与炎症发生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1极化存在负性相关性,提示适当补锌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云南省鼠疫疫源地水中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云南省鼠疫疫源地水样中8种金属元素含量。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选取云南玉龙、剑川和梁河鼠疫疫源地作为采样地,按春、夏、秋、冬4个季节,在有鼠类活动的区域采集地表水,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钙(Ca)、铁(Fe)、锌(Zn)、铬(Cr)、铅(Pb)、锰(Mn)、镉(Cd)、铜(Cu)8种金属元素含量,对数据[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玉龙、剑川和梁河鼠疫疫源地分别采集26、58、54份水样。3个鼠疫疫源地Pb和Cd元素含量[玉龙:0.19(0.78)、0.08(0.07)mg/L;剑川:0.23(0.56)、0.03(0.06)mg/L;梁河:0.13(0.61)、0.09(0.08)mg/L]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Pb:0.10 mg/L,Cd:0.01 mg/L)。8种金属元素含量除Ca、Cd两种元素含量在3个疫源地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外,其余6种金属元素含量地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玉龙鼠疫疫源地Ca元素含量最高,梁河鼠疫疫源地最低( P均< 0.017)。玉龙鼠疫疫源地除Fe元素外,其余7种金属元素含量季节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剑川鼠疫疫源地除Cr元素外,其余7种金属元素含量季节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梁河鼠疫疫源地除Ca元素外,其余7种金属元素含量季节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结论:3个鼠疫疫源地水中Pb和Cd元素含量较高,玉龙和剑川鼠疫疫源地水中金属元素含量季节变化趋势接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金鸡丸中芒柄花素及重金属有害元素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金鸡丸中芒柄花素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鸡丸中重金属有害元素,为完善其药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溶液(27︰73),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49 nm,柱温30 ℃;采用石墨炉法检测铅、镉含量;采用冷蒸气串联石墨炉法测定砷含量;采用火焰法测定铜含量;采用冷蒸气法测定汞含量。 结果:芒柄花素在0.02~ 2.0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5%, RSD为1.53%。铅、镉、砷、汞、铜回收率分别为103.6%、95.7%、92.4%、104.9%、112.5%。 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完善金鸡丸的质量控制及用药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脊髓DMT1亚硝基化修饰与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机制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脊髓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亚硝基化修饰与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机制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2~3月龄,体质量24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0):对照组(C组)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 -1·min -1 60 min;瑞芬太尼组(R组)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 μg·kg -1·min -1 60 min;L-NAME组(C+L组)腹腔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 30 mg/kg,10 min后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 -1·min -1 60 min;瑞芬太尼+L-NAME组(R+L组)腹腔注射L-NAME 30 mg/kg,10 min后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 μg·kg -1·min -1 60 min。分别于静脉输注前24 h、输注结束后6、24和48 h(T 0~3)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最后一次测定痛阈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取L 4~6脊髓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脊髓nNOS和DMT1 mRNA的表达;生物素转化法提取亚硝基化蛋白质,Western blot法检测nNOS、总体DMT1和亚硝基化DMT1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NO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脊髓铁含量。 结果:与C组比较,R组T 1~3时MWT降低,TWL缩短,R组和R+L组脊髓nNOS及其mRNA和亚硝基化DMT1表达上调,NO和铁含量升高( P<0.05);C+L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R组比较,R+L组T 1~3时MWT升高,TWL延长,脊髓nNOS及其mRNA和亚硝基化DMT1表达下调,NO和铁含量降低( P<0.05);与C+L组比较,R+L组T 1~3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nNOS及其mRNA和亚硝基化DMT1表达上调,NO和铁含量升高( P<0.05);各组脊髓DMT1 mRNA和总体DMT1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脊髓nNOS激活引起NO生成增加,介导DMT1亚硝基化修饰,可能与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的机制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磁敏感加权成像定量评估糖尿病肾脏铁负荷的价值初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定量评估糖尿病(DM)肾脏铁负荷的价值。方法:将3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DM组( n=20)和对照(NC)组( n=12)。经耳缘静脉注射5%四氧嘧啶溶液(100 ml/kg)建立DM模型,最终入组12只,NC组按同样方法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DM组和NC组经肌内注射60 mg/kg右旋糖酐铁。分别于注射铁剂后立即(0周)和饲养12周后行左肾MRI扫描,12周扫描结束后处死取左肾行HE、普鲁士蓝染色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查。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的铁含量结果为金标准,评价SWI定量评估肾脏铁含量的价值。在SWI相位图上沿肾皮质走行区手动绘制感兴趣区,将所测相位值换算成角弧度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的血糖值及在0周、12周的角弧度值差异;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的铁含量差异;采用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别比较DM组0周和12周、NC组0周和12周的角弧度值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角弧度值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DM组血糖值[28.0(10.6)mmol/L]明显高于NC组[6.5(1.9)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 P<0.001)。0周时DM组[-0.04(-0.02)]和NC组[-0.02(0.06)]角弧度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5.50, P>0.05);12周时,DM组角弧度值[0.22(0.17)]高于NC组[0.1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50, P<0.05)。DM组和NC组在12周的角弧度值均高于0周的角弧度值,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普鲁士蓝染色提示铁主要沉积于肾皮质,DM组蓝染较NC组明显。DM组12周时SWI图像上肾皮质信号较0周明显减低,NC组稍减低。DM组和NC组铁含量分别为(171.39±20.13)、(116.21±28.90)mg/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428, 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角弧度值与铁含量呈正相关( r=0.67, P<0.001)。 结论:DM肾脏铁沉积较正常肾脏多。SWI作为一种无创的、简单方便的检查技术,有定量评估DM肾脏铁负荷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砒霜厂工人砷暴露与六个线粒体基因DNA损伤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职业砷暴露人群六个线粒体基因DNA损伤情况,并分析线粒体DNA损伤与尿砷及其代谢的关系.方法 于2017-2018年,选择云南某高污染砒霜厂78名工人为砷暴露组,选择附近村庄无砷接触史的24名居民为对照组,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人群尿中不同形态砷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群外周血中ND1、ATP6、ATP8、COX1、COX2、COX3等六个线粒体基因DNA损伤水平.结果 砷暴露组尿中无机砷、一甲基胂酸、二甲基胂酸及总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一甲基胂酸和二甲基胂酸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甲基化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砷暴露组六个线粒体基因DNA损伤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六个线粒体基因DNA损伤水平与尿中无机砷、一甲基胂酸、二甲基胂酸、一甲基胂酸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与二甲基胂酸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高二甲基化指数组的六个线粒体基因DNA损伤水平显著低于低二甲基化指数组(P<0.05).结论 职业砷暴露导致人群线粒体DNA损伤,线粒体DNA损伤与砷在机体内甲基化代谢能力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江西省市售婴幼儿米粉中铅、镉、总砷污染状况调查及暴露评估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江西省市售婴幼儿米粉中铅、镉、总砷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对膳食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2016-2020年在江西省市售流通领域随机采集婴幼儿米粉564份,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和镉,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砷.采用点评估法计算膳食中铅、镉、总砷的暴露水平,采用暴露边界比(margin of exposure,MOE)进行铅、总砷暴露评估,采用安全边界比(margin of safety,MOS)进行镉暴露评估.结果 江西省市售婴幼儿米粉中铅、镉、和总砷的平均值为0.039、0.058和0.079 mg/kg,平均检出率为82.1%、93.8%、87.2%.不同年份镉(x2=21.988,P<0.001)、总砷(x2=138.043,P<0.001)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年份内铅的MOE值(1.8~5.7)、总砷的MOE值(5.0~14.0)、镉的MOS值(1.6~12.6)均大于1.结论 2016-2020年监测的江西省市售婴幼儿米粉中铅、总砷污染较轻,2016-2018年存在一定程度的镉污染,膳食摄入铅、镉、总砷的暴露量较低,均处于可接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ISSR和SCoT分子标记的丹参遗传多样性评价及生境因子对丹酚酸和丹参酮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遗传、环境因子与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探究影响丹参品质的主导因子.方法 收集不同产区22个丹参居群(每个居群3个单株)、种植土壤以及气候因子数据.基于简单重复序列间区(inter-simplesequence repeat,ISSR)和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T)标记分析了丹参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不同产区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光度计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等技术测定了土壤的理化指标及矿质含量.结果 ISSR和SCoT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四川丹参居群单独聚为一类,山东丹参居群分布在不同的聚类组中.经相关性分析,气压、风速与丹参酮类物质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日降水量≥0.1 mm日数与丹参酮Ⅰ含量以及等位基因数(number of alleles,Na)、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Ne)、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 gene diversity index,H)、香农信息指数(Shannon information index,I)等遗传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水汽压、相对湿度、日降水量≥0.1mm日数等与丹酚酸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Na、Ne、H、I显著负相关;日照时数与丹酚酸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Na、Ne、H、I显著正相关.隐丹参酮含量与土壤质地、矿质元素Cu、Mg含量显著相关;丹酚酸B含量与土壤有机质、K、碱解N、速效K含量显著相关.结论 遗传与环境因子互相作用影响了丹参的品质.四川丹参居群间遗传变异小,山东丹参遗传变异大,降水、湿度、日照是影响丹参遗传变异以及丹参酮和丹酚酸B积累的主要气候因子.土壤质地能影响隐丹参酮的积累,N肥能促进丹酚酸B积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