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早期婴儿型癫痫性脑病9型家系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一个早期婴儿型癫痫性脑病9型家系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N048:癫痫全面版基因检测panel-V2、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进行外周血检测,抽取羊水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cl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检测。结果:基因检测显示女婴Xq21.31q22.1区域杂合缺失,其中 PCDH19基因外显子缺失,变异来源于母亲。SNP-array检测示女性胎儿,arr [hg19] Xq21.31q22.1(89 558 626-99 701 006) ×1。此家系母女及胎儿均为早期婴儿型癫痫性脑病9型。 结论:PCDH19基因变异为该家系患早期婴儿型癫痫性脑病9型的可能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外周血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sTIM3)构建的模型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作为观察主体。根据AP患者住院期间病情进展情况,将轻症AP(MAP)及中度重症AP(MSAP)患者列为非SAP组,SAP患者列为SAP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入院48 h内血液生物学指标、外周血sTIM3水平、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修正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以及预后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患者住院期间进展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及最小赤池信息标准(AIC)筛选出的最佳参数,构建基于sTIM3的SAP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最终纳入99例AP患者,其中非SAP组80例,SAP组19例。与非SAP组比较,SAP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饮酒史比例、心率(HR)、呼吸频率(RR)、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sTIM3、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MCTSI评分均明显升高,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直接胆红素(DBil)、IL-10均明显下降;且SAP组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非SAP组明显延长〔ICU住院时间(d):1.0(0,1.5)比0(0,0),总住院时间(d):17.11±9.39比8.40±3.08,均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R〔优势比( OR)=1.059,95%可信区间(95% CI)为1.010~1.110, P=0.017〕、DBil( OR=0.981,95% CI为0.950~0.997, P=0.043)、sTIM3( OR=1.002,95% CI为1.001~1.003, P=0.027)是AP患者住院期间进展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基于sTIM3的SAP预测模型:Logit( P)=-14.602+0.187×BMI+0.057×HR+0.006×CRP-0.020×DBil+0.002×sTIM3;ROC曲线分析显示,单因素定量指标中以IL-6预测AP患者住院期间进展为SAP的效能最佳,但基于sTIM3模型的预测效能明显优于IL-6〔ROC曲线下面积(AUC)及95% CI:0.957(0.913~1.000)比0.902(0.845~0.958), P<0.05〕。 结论:基于sTIM3构建的模型对于AP患者住院期间进展为SAP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的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意义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自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提取脑胶质瘤CIP2A mRNA表达的相关数据和临床资料,分析CIP2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随后选取67例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胶质瘤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CIP2A表达水平。基于CGGA数据库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染色体1p/19q共缺失状态、肿瘤类别(原发、复发、继发)、放化疗胶质瘤患者间CIP2A表达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CIP2A的表达水平在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应用siRNA干扰U87和U251细胞中CIP2A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U87和U251细胞中CIP2A的表达水平;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CIP2A基因沉默对U87和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U87和U251细胞中CIP2A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CGGA数据库中,CIP2A mRNA的表达随着脑胶质瘤病理学级别的升高而增强( F=49.32, P<0.001);CIP2A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长于高表达组(CGGA数据库资料: P<0.001;临床样本资料: P<0.05)。CIP2A高表达与肿瘤类别(复发和继发)、IDH野生型、1p/19q非共缺失显著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IP2A mRNA表达水平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74和0.73。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IP2A高表达、高龄、肿瘤复发或继发以及高级别肿瘤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01)。siRNA可抑制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中CIP2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 P<0.05),低表达CIP2A的U87和U251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均 P<0.05)。低表达CIP2A的U87和U251细胞E-Cadherin的表达上调,而MMP2、MMP9蛋白的表达下调(均 P<0.05)。 结论:CIP2A在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并提示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不良,可能能够作为脑胶质瘤的相关预测标志物。CIP2A低表达可能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驻景丸加减方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驻景丸加减方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H 2O 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选取2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驻景丸加减方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驻景丸加减方连续灌胃7 d,以制备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采用SD大鼠制备驻景丸加减方含药血清。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血清组,2.5%、5.0%、10.0%含药血清组,SB216763组和SB216763+含药血清组;其中前2个组均于正常培养基中培养,后6个组分别于含空白大鼠血清培养基、相应浓度含药血清培养基、10 μmol/L GSK-3抑制剂SB216763培养基以及10 μmol/L SB216763+10.0%的含药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其他各组先常规培养24 h,后加入终浓度200 μmol/L的H 2O 2继续培养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含量;硫化巴比妥酸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rf2通路相关蛋白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EMT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snail家族锌指转录因子1(SNAIL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 结果:空白血清组、2.5%、5.0%、10.0%组细胞存活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163, 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2.5%含药血清组、5.0%含药血清组、10.0%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50±5.91)%、(60.87±4.30)%、(73.27±4.46)%、(80.73±5.67)%和(89.90±4.97)%,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血清组、2.5%含药血清组、5.0%含药血清组和10.0%含药血清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84.67±8.33)、(222.33±13.58)、(215.67±10.02)、(174.67±10.60)、(143.67±8.02)和(107.67±6.66)个/视野,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26.628、99.289,均 P<0.01)。模型对照组细胞内ROS和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各含药血清组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模型对照组细胞内SNAIL1、α-SMA、TGF-β2、p-AKT及p-GSK-3β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各浓度含药血清组,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和各浓度含药血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对照组细胞质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核Nrf2、HO-1和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各含药血清组细胞质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核Nrf2、HO-1和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SB216763组细胞质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核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SB216763组相比,SB216763+含药血清组细胞质Nrf2、SNAIL1和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核Nrf2和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驻景丸加减方含药血清抑制H 2O 2诱导的ARPE-19细胞EMT,可能与AKT/GSK-3β通路的抑制及Nrf2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二线化疗失败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二线化疗失败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二线化疗失败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53例.单药组采用安罗替尼治疗,联合组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率、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率、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新生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受体2(VEGFR2)]、血清驱动蛋白超家族蛋白(KIF)C1、N-钙黏蛋白、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结果 联合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2个周期后,联合组血清CYFRA21-1、CA125、CEA、VEGF-A、VEGFR2、KIFC1 及 N-钙黏蛋 白水平均低于单药组(P<0.05),QLQ-C30评分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联合组累积生存率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 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二线化疗失败的老年晚期NSCLC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血清KIFC1、N-钙黏蛋白表达,抑制VEGF-A、VEGFR2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的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意义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自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提取脑胶质瘤CIP2A mRNA表达的相关数据和临床资料,分析CIP2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随后选取67例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胶质瘤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CIP2A表达水平.基于CGGA数据库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染色体1p/19q共缺失状态、肿瘤类别(原发、复发、继发)、放化疗胶质瘤患者间CIP2A表达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CIP2A的表达水平在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应用siRNA干扰U87和U251细胞中CIP2A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U87和U251细胞中CIP2A的表达水平;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CIP2A基因沉默对U87和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U87和U251细胞中CIP2A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CGGA数据库中,CIP2A mRNA的表达随着脑胶质瘤病理学级别的升高而增强(F=49.32,P<0.001);CIP2A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长于高表达组(CGGA数据库资料:P<0.001;临床样本资料:P<0.05).CIP2A高表达与肿瘤类别(复发和继发)、IDH野生型、1p/19q非共缺失显著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IP2A mRNA表达水平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74和0.73.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IP2A高表达、高龄、肿瘤复发或继发以及高级别肿瘤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siRNA可抑制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中CIP2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低表达CIP2A的U87和U251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均P<0.05).低表达CIP2A的U87和U251细胞E-Cadherin的表达上调,而MMP2、MMP9蛋白的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 CIP2A在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并提示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不良,可能能够作为脑胶质瘤的相关预测标志物.CIP2A低表达可能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调强放射治疗未分化型鼻咽癌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sE-cad与PDGF水平变化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究调强放射治疗(IMRT)未分化型鼻咽癌(NPC)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上皮型钙黏蛋白(sE-cad)、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4例未分化型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观察组采用IMRT治疗.治疗7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7周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 Ⅲ)],血清sE-cad、PDGF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7周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QLQ-C30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HA、LN、PCⅢ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sE-cad、PDGF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与3DCRT相比,采用IMRT治疗未分化型NPC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及血清sE-cad、PDGF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且对正常组织影响更小,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FOXC-2,Y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叉头框C2(FOXC-2)、YB-1及相关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93例胃组织标本,包括正常胃黏膜50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50例,胃癌淋巴结未转移组织19例,原发灶组织93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织74例,淋巴结未转移组织19例,原发灶远处转移组织3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类组织中FOXC-2、YB-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同正常及上皮内瘤变胃黏膜相比,胃癌原发灶组织中FOXC-2,YB-1,Vimentin和MMP-2表达升高,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C-2、YB-1的表达与E-cadherin的低表达和Vimentin的高表达及MMP-2的表达之间存在弱相关.随着胃癌临床分期提高,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出现,FOXC-2蛋白的表达增强(P<0.05).随着胃癌临床分期的增高,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加深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出现,YB-1蛋白的阳性表达亦增高(P<0.05).胃癌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出现MMP-2蛋白的表达也随之增强(P<0.05).结论 FOXC-2、YB-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能机制是通过激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及上调转移相关分子MMP-2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在胆管细胞性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AIB1)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记分子在胆管细胞性肝癌(I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IB1在癌旁组织及ICC组织中表达,分析AIB1与ICC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ICC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ICC组织中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ICC组织中的AIB1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远处转移及病理分型无相关性.AIB1阳性表达的发生淋巴结转移性ICC患者发生率是48.71% (19/39),而AIB1阴性表达的发生淋巴结转移性ICC患者发生率是24.32% (9/3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5,P=0.035).此外,N-cadherin阳性表达的发生淋巴结转移性ICC患者发生率是47.50% (19/40),而N-cadherin阴性表达的发生淋巴结转移性ICC患者发生率是25.00%(9/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2,P=0.027).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远处转移及病理分型无相关性.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阳性胆管癌组织AIB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转阴性胆管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625,P=0.034).结论 AIB1在ICC中表达增加,且与ICC淋巴结转移和EMT基因相关,提示AIB1可能通过诱导ICC、EMT,可促进ICC发生侵袭性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下调miR-25对高糖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细胞Smad7和VEGF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miR-25在高糖条件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细胞中表达情况,及下调miR-25对ARPE-19细胞中Smad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RPE-19细胞,采用葡萄糖(30 mmol/L)处理细胞模拟高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miR-25表达水平;采用Lipo-fectamineTM3000试剂盒进行转染,将ARPE-19细胞分为miR-25低表达(antagomir)组、阴性对照(NC)组、高糖(HG)组及正常葡萄糖(NG)组.转染后48 h,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K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RPE-19细胞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记(WB)检测E-cad、α-SMA、COL-Ⅰ、VEGF、Smad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NG组比较,HG组ARPE-1细胞miR-25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25 antagomir后,与HG组和NC组比较,ARPE-19细胞miR-25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NG组比较,HG组、NC组ARPE-19细胞变长呈纺锤形细胞,细胞中 α-SMA、COL-Ⅰ、VEGF表达上调(P<0.05),E-cad、Smad7表达下调(P<0.05);与HG组、NC组比较,antagomir组纺锤形ARPE-19细胞数量减少,细胞中 α-SMA、COL-Ⅰ、VEGF表达下调(P<0.05),E-cad、Smad7表达上调(P<0.05).结论 高糖条件下,下调miR-25可抑制VEGF表达,促进Smad7表达,抑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