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羔羊胃药物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羔羊胃维生素B12胶囊原料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用0.9%氯化钠溶液提取,通过饱和硫酸铵沉淀,采用二乙基氨乙基纤维素52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离、纯化凝乳酶和胃蛋白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用HPLC分析原料药的氨基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依次用水、磷酸盐缓冲液和碳酸氢钠完全提取原料药,并进行体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消除活性测定。利用热水提法提取原料药中的糖蛋白,测定其对青春双歧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粪肠球菌的促生长活性,分别用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其氨基酸和单糖组成。结果:纯化得到2种不同离子强度的凝乳酶F6-2、F7-2和胃蛋白酶F7-1的酶活力分别为27 557.10、17 532.60和17 728.15 U/g;SDS-PAGE分析显示3种酶的相对分子质量相似,为35 000~40 000。原料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疏水性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3.03%。当样品浓度为5 g/L时,3种提取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力分别为(37.80±0.45)%、(23.20±0.78)%、(62.80±0.74)%; 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分别为(57.87±0.55)%、(5.03±0.25)%和(26.67±3.10)%。糖蛋白提取物对青春双歧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粪肠球菌均有促生长作用,其中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粪肠球菌的促进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糖蛋白的蛋白质链由15种氨基酸组成,多糖链由葡萄糖和乳糖2种单糖组成。 结论: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羔羊胃原料药中分离、分析到至少2种凝乳酶和1种胃蛋白酶成分;原料药富含抗氧化活性成分;羔羊胃中糖蛋白成分具有体外促益生菌生长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辛夷散处方双提法提取工艺和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筛选辛夷散处方双提法提取工艺和挥发油包合最佳工艺。方法:以饮片粉碎粒度、提取次数、加水倍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辛夷散处方提取工艺;采用L 9(3 4)正交试验优选辛夷散处方挥发油包合工艺。 结果:辛夷散双提法提取最佳工艺为饮片不粉碎,加10倍量水提取3 h;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水=1∶25,β-环糊精∶挥发油=6∶1,包合温度35 ℃,包合时间3 h。结论:筛选的双提法提取工艺和挥发油包合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多花黄精水提物成分分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多花黄精水提物成分,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多花黄精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1)通过水提法制备多花黄精水提物,利用UPLC-Q-TOF/MS、苯酚硫酸法等方法分析多花黄精水提物化学成分,并通过CCK-8 法检测多花黄精水提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 和Bax的表达情况,利用多花黄精水提物含药血清检测入血成分对细胞增殖抑制活性.(2)构建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阳性药环磷酰胺组(50 mg·kg-1)以及多花黄精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55.9、111.8、223.6 mg·kg-1),灌胃治疗 7 d.治疗期间,观察小鼠体质量及肿瘤体积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肝、脾、肺、肾以及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肿瘤组织Bcl-2 及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多花黄精水提物多糖含量达到(10.07±1.3)%,黄酮含量为(0.044±0.004)%,并且通过UPLC-Q-TOF/MS检测出39 种成分,包含黄酮类的黄芩素、槲皮素、木犀草素、芦丁,有机酸类的阿魏酸及多酚类的没食子酸等抗肿瘤成分.多花黄精水提物对Hela、A549、4T1、B16、MFC和HepG2 细胞均有抑制作用(P<0.001),其中对B16 细胞抑制作用最为明显,且多花黄精水提物可诱导B16 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 期(P<0.001).流式双染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多花黄精水提物明显促进B16 细胞凋亡,降低Bcl-2 的表达,且促进Bax的表达(P<0.01,P<0.001).多花黄精水提物入血成分对B16 细胞也具有抑制作用(P<0.001).此外,多花黄精水提物体内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多花黄精水提物能够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坏死,降低Bcl-2 表达,提高Bax的表达.结论 多花黄精水提物成分丰富,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能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显示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颈椎矢状位端提手法对椎间盘及小关节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在颈椎病的致病因素中,椎间盘突出、小关节错位和椎间孔狭窄是导致患者出现症状的重要因素,而不适当的手法复位可能会加重颈椎间盘破裂的可能性,导致患者症状加重.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传统颈椎旋转复位手法与颈椎矢状位端提手法对施术节段椎间盘、小关节和椎间孔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颈部正常男性志愿者的颈部CT资料,将CT数据导入Mimics 17.0三维重建软件,依次使用Geo-magic Studio 12.0、Solidworks 2017和Ansys Workbench 17.0软件构建椎间盘、关节软骨等C3-6颈椎有限元模型;固定C5椎体下终板,在上位椎体(C3)的上表面施加均匀分布、垂直向下的50 N载荷,比较实施传统颈椎旋转复位手法与颈椎矢状位端提手法和整复时,C4-C5节段椎间盘应力、形变大小及方向、关节囊应力、小关节位移及双侧椎间孔面积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实施旋转复位手法时,C4-5椎间盘的最大范式等效应力为8.06 MPa、总形变为1.05 mm,纤维环向左前外膨出;实施矢状位端提手法时,C4-5椎间盘的最大范式等效应力为2.60 MPa、总形变为0.90 mm,纤维环向左后方膨出;相比于旋转复位手法,矢状位端提手法在施术时对椎间盘的压力较小(约为颈椎旋转手法的32.3%)、椎间盘形变程度也轻(约为旋转手法的85.7%);②实施旋转复位手法时,左侧和右侧关节囊韧带最大应力分别为0.37 MPa和1.69 MPa,小关节的总体位移为2.21 mm,右侧椎间孔面积减小约3.8%,左侧椎间孔面积增大约0.9%;实施矢状位端提手法时,左侧和右侧关节囊韧带最大应力分别为0.27 MPa和1.70 MPa,小关节的总体位移为1.63 mm,右侧椎间孔面积增大约2.6%,左侧椎间孔面积减小约0.9%;与旋转复位手法相比,矢状位端提手法对小关节的位移、关节囊应力和椎间孔面积改变较小,操作时较为安全;③结果提示,与颈椎旋转复位手法相比,矢状位端提手法对小关节位移、椎间盘应力/形变程度、关节囊应力和椎间孔面积的改变较小,临床中在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后应结合生物力学结果选择更为合适的手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基于传统汤剂参比的乌药汤制剂提取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确定古代经典名方乌药汤制剂适宜的提取工艺.方法:分别采用传统工艺、传统工艺水煎液蒸馏分离挥发油、二次回流提取工艺、双提法制备不同提取液,以传统工艺提取液(传统汤剂)特征图谱、指标成分含量及出膏量为参照,比较不同提取液物质基础的异同.结果:3 种工艺与传统汤剂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6,出膏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汤剂20 个特征峰及6 个指标成分相比,传统工艺水煎液蒸馏分离挥发油中13 个峰绝对峰面积显著降低,2 个指标成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二次回流提取工艺中6 个峰绝对峰面积显著增加,4 个指标成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双提法中2 个峰绝对峰面积显著增加,1 个指标成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余成分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双提法与传统汤剂关键质量属性基本一致,且能保留挥发性活性物质,为适宜的提取工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补气升提法对糖尿病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局部微环境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估补气升提法对糖尿病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局部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中伴糖尿病的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不伴糖尿病的8例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组,3组均行复杂性肛瘘切除术,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和局部红外线照射,治疗组同时给予芪参固托汤口服,3组疗程均为2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3组术后第1天及第14天局部创面分泌物中菌群,以验证补气升提法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结果 治疗第14天,在门水平上,治疗组厚壁菌门高于阳性对照组(P均<0.05),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藻门均低于阳性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与阴性对照组分布相似;在属水平上对肠球菌属、柔嫩梭菌属、瘤胃球菌属、普氏菌属、链球菌属、双歧杆菌属、萨特式菌属、罗氏菌属、棒状杆菌属、科林斯式菌属、乳酸杆菌属11个优势菌属进行分析,治疗组的柔嫩梭菌属、链球菌属、萨特式菌属、罗氏菌属、乳酸杆菌属高于阳性对照组(P均<0.05),其余菌属低于阳性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与阴性对照组分布相似.结论 糖尿病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局部微环境中的菌群与不伴糖尿病患者的菌群多样性和种群结构明显不同,特别是在门水平上.补气升提法能使糖尿病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局部微环境中的菌群物种、丰度分布发生变化,由门水平至属水平上将其调节到与不伴糖尿病患者菌群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枳壳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化学拆分组分的制备及其对胃肠功能作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枳壳性味药效物质基础的拆分及验证方法,考察枳壳水煎液及其各拆分组分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双提法,醇沉,柱色谱,UPLC-MS,GC-MS等方法与技术的联合应用,实现枳壳性味药效物质基础的拆分与验证.此外,建立阿托品、新斯的明诱导的小鼠胃肠功能模型,通过检测胃排空情况及小肠推进率,考察枳壳水煎液及其各拆分组分对小鼠胃肠功能作用的影响.结果:枳壳水煎液共拆分成生物碱、挥发油、多糖及黄酮4个组分,且组分之间拆分明确,化学成分互不交叉.对于正常小鼠,挥发油组和生物碱组的胃酚红残留率明显降低(P<0.01),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1);对于阿托品所致的胃肠功能抑制小鼠,枳壳水煎液组、挥发油组分组和生物碱组分组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P<0.01);枳壳水煎液及各拆分组分对新斯的明所致胃肠运动亢进无拮抗作用.结论:枳壳促进胃肠功能的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组分及挥发油组分,同时二者也为枳壳“辛味”的物质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川芎、当归双提法提取工艺及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选川芎、当归双提法提取及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提取量、水提液中阿魏酸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结果 川芎、当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饮片不浸泡,加8倍量水,提取8 h.提取工艺验证试验显示,挥发油平均提取量为1.23 mL,水提液中阿魏酸平均提取量为0.387 9 mg/g.最佳包合工艺为:油(mL)∶β-环糊精(g)=1∶8,温度40 ℃,包合3 h.包合工艺验证试验显示,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平均值分别为74.89%、72.81%.结论 本试验优选的川芎、当归双提法提取工艺及挥发油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制剂生产提供一定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锁阳原花青素提取方法及抗氧化和抗糖基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锁阳原花青素得率、抗氧化性和抗糖基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超声波法、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法、水提法、微波法和酶解法提取锁阳中原花青素,用香草醛-浓盐酸法测定原花青素含量.采用DPPH·清除能力和·OH清除能力衡量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葡萄糖模拟反应体系和牛血清白蛋白-丙醛酸(MGO)模拟反应体系评价原花青素抗糖基化活性.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得率最高,可达15.00%,提取时间短,仅为19 min.不同提取方法对DPPH·清除能力依次为微波法>酶法>超声波法>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法>水提法;不同提取方法对·OH清除能力依次为:微波法>酶解法>超声法>水提法>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法.微波法制备原花青素在牛血清白蛋白-果糖模拟反应体系和牛血清白蛋白-丙酮醛模拟反应中均有最高抑制率;但抗氧化和抗糖基化活性无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酶法制备鹿骨多肽的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鹿骨多肽胰蛋白酶酶解的最优工艺.方法 采用热水抽提法提取鹿骨中的胶原蛋白,再经胃、胰蛋白酶酶解,制得鹿骨多肽,该实验先以鹿骨蛋白产率为指标,确定了鹿骨蛋白最佳提取时间,再以鹿骨多肽的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鹿骨多肽的胰蛋白酶酶解工艺.结果 鹿骨多肽最佳制备条件:底物浓度为4%,酶的用量为7500 U/g,pH=8.0,温度37℃,时间为4 h,此时水解度为24.52%.结论 此工艺确定了热水抽提法提取鹿骨蛋白及胃、胰蛋白酶水解制备鹿骨多肽的最优工艺,为分离纯化鹿骨活性肽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