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sB7-H3、TFF1、LCN-2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B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同源体3(sB7-H3)、三叶因子1(TFF1)、脂质运载蛋白2(LCN-2)的水平对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黄河三门峡医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96例BC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BC组;同期84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行76例体格检查健康者分别作为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同时收集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并分析其与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影响BC患者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对BC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良性病变组、BC组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BC组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肿瘤直径>2 cm、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和ER表达为阴性的BC患者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血清 sB7-H3、TFF1、LCN-2 水平与肿瘤直径(r=0.463、0.442、0.481,P<0.001)、TNM分期(r=0.474、0.394、0.562,P<0.001)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67、0.488、0.409,P<0.001),与 ER表达呈负相关(r=-0.575、-0.534、-0.538,P<0.001);血 清 sB7-H3、TFF1、LCN-2 单独诊断 BC 的 AUC分别为0.817、0.814、0.830,联合诊断效果优于单独诊断(AUC=0.911,95%C/=0.871~0.942).结论:BC患者血清中sB7-H3、TFF1、LCN-2水平明显升高,三者联合诊断BC的临床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sCD163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及气道重塑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炎症因子及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2023 年 7 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AECOPD患者为研究组,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Ⅰ级患者 21 例,Ⅱ级患者 24 例,Ⅲ级患者19 例,Ⅳ级患者 16 例.以同期收治的 50 例非急性发作COPD患者为对照组,50 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 3 组血清sCD163 水平及不同GOLD分级的AECOPD患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6]及气道重塑指标[气道壁厚度(T)、气道壁面积(WA)、气道壁面积占总横截面积百分比(WA%)]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sCD163 水平与炎症因子及气道重塑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其对AECOPD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结果 研究血清sCD163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健康组,且对照组高于健康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OLD分级的增加,患者血清sCD163 水平、TNF-α、IL-8、IL-6 水平及T、WA、WA%均随之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CD163 水平与TNF-α、IL-8、IL-6 及T、WA、WA%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CD163 与上述炎症因子和气道重塑指标联合评估 AECOPD 患者病情的 AUC 为 0.891,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血清 sCD163 水平与AECOPD患者炎症因子及气道重塑关系密切,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联合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对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有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AKI组47例与非AKI组7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血清肌酐、C反应蛋白、胱抑素C、HMGB1、sTREM-1水平;检测2组血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2组乳酸水平;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白蛋白水平.2组均进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 Ⅱ)评分.比较2组以上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血肌酐、胱抑素C、乳酸、HMGB1、sTREM-1水平、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为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HMGB1联合sTREM-1诊断脓毒症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优于HMGB1、sTREM-1单独诊断(AUC分别为0.778、0.823).结论:血清HMGB1、sTREM-1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HMGB1、sTREM-1对于诊断脓毒症并发AKI的价值优于单独检测,可作为评估该类患者病情的敏感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铁负荷、动脉粥样硬化、海马组织结构及神经元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诊断标准,将100例老年NAFLD患者分为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Non-MCI)组。采集患者病史和生化指标数据,对无禁忌患者行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对48例患者检测外周血铁调节蛋白2基因2616C/T多态性。采用 t检验、方差分析、 χ2检验及二元 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 结果:与Non-MCI组相比,MCI组患者年龄偏大,血红蛋白减少,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下降,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踝肱比下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右侧海马头胆碱/肌酸比值升高,颈动脉斑块的比例增加( P<0.05或 P<0.01)。sTfR与老年NAFL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 P<0.01)。MCI组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Non-MCI组( P<0.05);C/T基因型组和T/T基因型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显著低于C/C基因型组( P<0.05)。 结论:铁代谢异常可能是老年NAFL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VEGF、Ang-2、NSE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辽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ACI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n=66)和对照组( n=6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检测治疗前后血清VEGF、Ang-2、NSE、sICAM-1、MCP-1水平以及脑血流速度(CBF)、脑血流量(CBV)。 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8.72±1.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而ADL评分为(68.20±10.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CBF和CBV分别为(23.30±1.89)ml/(100 g·min)和(2.30±0.54)ml/100 g,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Ang-2水平分别为(378.29±54.49)ng/L和(40.04±4.43)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而NSE、sICAM-1和MCP-1水平分别为(9.77±1.62)g/L、(98.82±21.19)ng/ml和(272.22±56.38)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高压氧治疗ACI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脑血管灌注量、生活质量及血清VEGF、Ang-2等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狼疮抗凝物比值、D-二聚体、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对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狼疮抗凝物(LA)比值、D-二聚体(D-D)、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以浙江省荣军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以下肢深静脉造影为金标准,确诊DVT患者82例为观察组,非DVT患者26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LA比值、D-D及sEPCR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sEPCR水平与LA比值、D-D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sEPCR、LA比值、D-D水平对DVT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sEPCR水平、LA比值、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43.30 ± 11.28)μg/L比(112.56 ± 14.62)μg/L、1.51 ± 0.24比1.22 ± 0.18、(1 013.00 ± 319.54)μg/L比(425.17 ± 100.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sEPCR水平与LA比值、D-D水平均呈正相关( r=0.280, P=0.011; r=0.563, P<0.001),LA比值与D-D水平也呈正相关( r=0.741, P<0.001)。D-D诊断DV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截断值569.43 μg/L时诊断DVT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7.80%、87.69%;LA比值诊断DVT AUC最小,为0.912,截断值1.23时灵敏度、特异度为87.80%、91.25%;sEPCR + LA比值+ DD诊断DVT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95.00%。 结论:LA比值、D-D联合sEPCR对DVT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气细颗粒物不同组分的毒理学效应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大气细颗粒物(PM 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经由靶器官肺脏进入机体,可诱发多种不良健康效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不良出生结局等)。PM 2.5具有组成的复杂性(可溶性/非可溶性成分和生物成分等)、来源的多样性和二次转化等特性,大量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提示PM 2.5的不同组成在诱发不良健康效应时所涉及的毒理学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另外,PM 2.5作为载体,还存在多组分间的混合暴露和联合效应。本文对近几年大气细颗粒物不同成分暴露所涉及的毒理学作用机制及不同组分间的联合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主要包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等,为PM 2.5不同组分暴露所引发的不良健康效应的防治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 presepsin)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入院的单纯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对照组)和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共111例。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试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presepsin,同时搜集其他临床资料如发热、血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等。组间比较以上参数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resepsin、降钙素原和白细胞对于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合并细菌性肺炎组患者入院时血presepsin(500.9±283.5)ng/L高于对照组(167.7±10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2, 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resepsin升高、降钙素原升高和发热是诊断合并细菌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presepsi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95% CI: 0.825~0.949, P<0.001),降钙素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 CI: 0.704~0.885, P<0.001),血白细胞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66(95% CI: 0.455~0.678, P=0.231)。presepsin取截断值为227 ng/L时诊断的敏感度为82.0%,特异度为83.6%,阳性似然比为5,阴性似然比为0.22,阳性预测值为80.4%,阴性预测值为85%。 结论:Presepsin对鉴别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有重要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源性髓鞘抗原的清除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外源性髓鞘抗原的清除对其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的作用。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MOG 35-55)或FITC标记的MOG 35-55免疫C57BL/6J小鼠诱导EAE,通过分析过继转移的CFSE标记的mT/mG-2D2 CD4 +T细胞在脾脏内的增殖情况评估免疫系统内外源性髓鞘抗原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接种部位外源性髓鞘抗原的释放;组织切片HE染色探讨外源性髓鞘抗原快速清除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背部和足垫免疫诱导的EAE,以及可溶性MOG 35-55的治疗效果验证外源性髓鞘抗原的清除在EAE中的作用。 结果:免疫第2天小鼠脾脏内mT/mG-2D2 CD4 +T细胞增殖占比显著高于免疫第7天[(52.6±6.8)% vs(18.5±4.9)%, P<0.01];在发病小鼠(第13天)脾脏内mT/mG-2D2 CD4 +T细胞增殖与在初始小鼠脾脏内的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1.5)% vs(2.5±1.4)%, P=0.11];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MOG 35-55在接种部位释放并被CD11b细胞吞噬,EAE发病时接种部位已无MOG 35-55释放;组织病理切片显示,EAE发病时乳化剂周围形成的肉芽肿阻止乳化剂释放抗原,使抗原与外周免疫系统完全隔离;经足垫免疫诱导的小鼠不易发病与MOG 35-55持续刺激免疫系统有关,与CD4 +调节性T细胞没有直接关系;持续腹腔注射可溶性MOG 35-55可预防和治疗EAE。 结论:EAE小鼠免疫系统内外源性髓鞘抗原已完全清除,EAE的发生依赖外源性髓鞘抗原的完全清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膜透析感染性腹膜炎病原菌及血清和透出液sICAM-1、PCT、CRP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感染性腹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透出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PD感染性腹膜炎患者(研究组)和64例PD未发生感染性腹膜炎患者(对照组).分析研究组致病菌分布;比较两组血清、透出液sICAM-1、PCT、CRP水平,分析血清、透出液sICAM-1、PCT、CRP水平对PD感染性腹膜炎的预测价值.结果 62例PD感染性腹膜炎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63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组血清、透出液sICAM-1、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CAM-1、PCT、CRP水平联合检测对PD感染性腹膜炎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单独检测,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71%,特异度为92.19%;透出液sICAM-1、PCT、CRP水平联合检测对PD感染性腹膜炎患者的AUC值高于单独检测,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71%,特异度为93.75%.结论 PD患者感染性腹膜炎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该病与sICAM-1、PCT、CRP水平变化有关,且三者联合检测对其预测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