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心声学造影检测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向左分流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右心声学造影检测心内或肺内右向左分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行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的肺动脉高压患者74例临床资料。根据右心声学造影结果分为三组:心内分流组(<4个心动周期左心发现微泡)、肺内分流组(>4个心动周期内发现左心微泡)和声学造影阴性组(左心未测到微泡),比较各组间临床表现、功能分级、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同时分析各组间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74例患者中右心声学造影阳性28例(37.8%),包括心内分流11例(14.9%),肺内分流17例(23.0%)。心内分流阳性患者中有5例(6.8%)经胸心普通超声检查为阴性,2例肺内分流患者证实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1例为不明原因的肺动静脉畸形(PAVM)。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心功能分级、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O 2)、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房压(RAP)、肺血管阻力(PVR)、心排血量(C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5例(6.8%)患者存在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4例(5.4%)脑梗死、1例(1.4%)癫痫,其中2例患者临床评估脑梗死为心内分流继发的矛盾性栓塞。三组比较,心内分流组患者存在神经系统合并症比例更高( P<0.05)。 结论:右心声学造影检测右向左分流对肺动脉高压的病因诊断有补充价值,是否存在分流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影响,但合并心内分流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诊断老年无左心梗阻性病变的单纯性左心房主静脉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左心房主静脉(LACV)是临床中一种罕见的左心房或肺静脉与体静脉间的异常连接,国内外报道较少,常见于左心梗阻性病变(如三房心、二尖瓣狭窄或闭锁、发育不全性左心综合征、主动脉闭锁和缩窄等)的患者。本文报道1例66岁的老年无左心梗阻性病变的单纯性左心房主静脉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超声右心声学造影特征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心肌活检术诊断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胸闷2个月余”入院。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声学造影提示右心房肿物伴局部浸润,心脏增强磁共振提示肿物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在心腔内超声引导下行心肌活检术,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心脏血管肉瘤。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心肌活检术诊断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具有局部显像清晰、定位精确、并发症少的优点,为国内首次报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动静脉瘘相关缺血性脑卒中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肺动静脉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提高对于不明原因脑卒中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5例肺动静脉瘘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结合文献资料总结肺动静脉瘘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治及预后。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34.4±9.3)岁。以一侧肢体乏力、吐词不清、视力改变、眼睑下垂等为脑卒中首发表现,脑卒中发生部位不定。5例患者均为孤立性的肺动静脉瘘,其中位于左下肺3例、左上肺1例、右下肺1例。对5例患者均行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再发新的缺血性脑卒中,仅1例患者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提示分流量为Ⅲ级,考虑存在再通可能。结论:肺动静脉瘘是少见血管病变,其所致脑卒中更为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于年轻的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患者,如果脑卒中呈突然起病,前后循环均可累及,并常累及多个血管分布区域,且难以找到明确栓子依据,存在低氧血症等表现,需考虑肺动静脉瘘可能。经皮导管介入治疗肺动静脉瘘安全有效,是目前治疗肺动静脉瘘的首选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诊断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卵圆孔未闭的价值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在诊断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卵圆孔未闭(PFO)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中心医院神经内科116例临床诊断为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脑梗死。根据脑梗死范围又分为小梗死灶、皮层下病灶、多发性病灶、双侧病灶,并常规TTE检查和TEE检查,测量未闭合卵圆孔大小并分组,观察不同卵圆孔分离直径的脑梗死发生率。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联合右心声学造影作为诊断PFO的金标准。结果:116例脑梗死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联合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确诊为PFO 51例,其中TEE确诊卵圆孔未闭48例,TTE确诊卵圆孔未闭21例。TEE检测PFO的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100.0%;TTE检测PFO的灵敏度为41.2%,特异度为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卵圆孔分离直径<2 mm 8例(15.7%),2~4 mm 29例(56.9%),>4 mm 14例(27.4%)。脑梗死病灶以小梗死灶为主,占41.2%(21/51)。卵圆孔分离直径≤4 mm的患者,脑梗死以小梗死灶为主,而卵圆孔分离直径>4 mm的患者,脑梗死以皮层下和多发性病灶为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TEE诊断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卵圆孔未闭的价值高于TTE。观察卵圆孔闭合情况,进一步做出定量诊断,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民航飞行学员卵圆孔未闭2例航空医学鉴定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学员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的医学评估,提高航空医学实践中对PFO的认识,为航空医学鉴定和招飞体检标准的更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民航飞行学员PFO的诊断过程和航空医学鉴定结果,并结合文献,总结PFO的病理生理特点、诊断思路和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结果:2例飞行学员在招飞和入校复查时均未检出PFO,分别在首次办证和年度体检时检出PFO,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航空医学鉴定结论:不合格。结论:多数的轻度PFO无症状,且难以判断卵圆孔是否闭合,容易漏诊。航空医学鉴定应依据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经颅超声微泡试验及320层心脏CT动态成像的检查结果判断疾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成人房间隔膨出瘤的超声检查和分类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成人房间隔膨出瘤(atrial septal aneurysm,ASA)的超声检查和分类管理策略。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0月在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及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诊断为ASA的患者138例,其中103例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所有患者行经胸右心声学造影(contrast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cTTE)检查,按照半定量方法,对分流量进行分级,实施分类管理,进行随访或者接受手术治疗。结果:在静息状态下,138例患者中TTE检出ASA合并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26例,显示左向右分流;在TTE未检出分流的112例患者中,103例行TEE检查,合并PFO者44例,存在左向右分流。TEE检出PFO分流检出率显著高于TTE检查(42.72%比18.84%, P<0.001)。138例患者均行cTTE检查,其中96例(69.56%)存在不同程度的右向左分流,按半定量标准,Ⅰ级15例、Ⅱ级28例、Ⅲ级53例。cTTE对PFO分流检出率显著均高于TTE和TEE检查(69.56%比18.84%和42.72%,均 P<0.001)。在96例cTTE检测到右向左分流的患者中临床诊断为隐源性卒中52例(54.17%),其中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34例。Ⅱ、Ⅲ级分流接受经导管封堵PFO者新发梗死灶显著低于未接受封堵治疗者(0比27.27%, P=0.011)。 结论:超声检查结合cTTE对成人ASA合并PFO及右向左分流检出率较高,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永存左上腔静脉连接左上肺静脉汇入左心房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46岁,主因左上肢无力2个月余,加重1 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高脂血症病史2个月。头颅MRI:右侧基底节、放射冠及额叶急性梗死灶。颅颈动脉CTA:轻度动脉硬化,以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为著。初步诊断:脑梗死(急性期),高血压1级,很高危,高脂血症。患者曾在外院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为除外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所致脑卒中,申请行右心声学造影检查。静息下左上肢静脉注入激活生理盐水,右心显影后左心内未见显影,随后行Valsalva动作激发试验,发现注射激活生理盐水后左房先于右房显影,且左房内微泡浓度短暂高于右房(图1)。更换为右上肢静脉注射激活生理盐水,静息下及Valsalva动作后均右心显影,左心未显影。鉴于上述结果,考虑左侧静脉连接异常,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扫查胸骨上窝切面。在降主动脉左侧可测及异常静脉,宽约8 mm,与左无名静脉相通,汇入右侧上腔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静息时异常静脉血流流入左无名静脉,Valsalva动作后可见异常静脉内血流短暂逆流,结合右心声学造影表现,考虑异常静脉为永存左上腔静脉,直接或通过左肺静脉汇入左房(图2)。患者行左房肺静脉CT证实永存左上腔静脉经左上肺静脉汇入左房(图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完全可降解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1岁女性患者。偏头痛5年,伴发作性视野部分缺损3天。右心声学造影示阳性,量化分级Ⅲ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中部卵圆窝处呈搭错样改变,回声分离约2.9 mm,探及分流束。在局麻下行经皮卵圆孔未闭微创封堵术,选择新型完全可降解封堵器封堵未闭的卵圆孔,封堵成功。术后随访2年,未再出现伴视野缺损症状的偏头痛,VAS评分及HIT评分逐渐降低,最终主诉症状消失,历次超声心动图显示封堵器形态变化特点,并最终呈现完全降解状态。新型完全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由于其仅充当内膜组织攀爬的临时桥梁,充分降解后不残留金属组件在体内,避免了金属封堵器置入及相关并发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右心声学造影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卵圆孔封堵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右心声学造影(c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l(TEE)在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2例行介入封堵术的PF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围手术期cTTE、TEE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TEE检查确诊,61例被诊断为简单型PFO,占59.8%,41例被诊断为复杂型PFO,占40.2%.术前cTTE检查显示,在静息状态下,有48例(47.06%)检出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其中,Ⅲ级为9例(8.8%).在Valsalva动作下,全部患者均可检出RLS,其中,92例(90.2%)为Ⅲ级.两种状态下Ⅲ级RLS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PFO患者封堵术中选取的封堵器规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在封堵器释放后,TEE检查可见封堵器的形态和位置无异常,未检出心瓣膜病理性反流、心包积液等手术并发症,cTTE检查均检出RLS,但RLS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比例较封堵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FO封堵术围术期联合应用TEE和c-TTE,能够对PFO形态、并发症和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有效的术前评估和术后疗效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