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灌注缺损指数和栓塞指数及右心功能参数对肺栓塞严重程度评价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和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及右心功能参数对肺栓塞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市第二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肺栓塞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肺栓塞严重程度分为高危组( n=25)、中危组( n=32)、低危组( n=51),观察PAOI、PPDI、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LV)、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RV/LV),分析PPDI、PAOI、右心功能参数与肺栓塞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PPDI、PAOI、RV、LV、RV/LV、5项联合预测肺栓塞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特异度。 结果:高危组PPDI[(32.52±10.85)%]、PAOI[(45.01±15.02)%]、RV[(50.32±12.32)mm]、RV/LV(1.42±0.45)均高于低危组的(5.32±1.85)%、(12.52±3.25)%、(37.25±8.52)mm、(0.96±0.21),而LV[(35.14±10.52)mm]低于低危组的(44.02±15.21)mm( t=13.95、11.91、2.62、6.09、5.44,均 P < 0.05);中危组PPDI[(18.62±6.02)%]、PAOI[(28.65±8.65)%]、RV[(45.85±10.02)mm]、RV/LV(1.20±0.32)均高于低危组( t=14.75、12.06、4.18、4.13,均 P < 0.05)。中危组LV与低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51, 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PDI、PAOI、RV、RV/LV与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r=0.87、0.84、0.45、0.41,均 P < 0.001);LV与肺栓塞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r=-0.27, P < 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PPDI、PAOI、RV、LV、RV/LV、5项联合预测肺栓塞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941、0.911、0.721、0.693、0.726、0.951(均 P < 0.001)。 结论:PPDI、PAOI、右心功能参数可作为动态监测肺栓塞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SCT肺动脉成像右心功能参数评估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MSCT肺动脉成像(MSCTPA)右心功能参数评估急性肺栓塞(APE)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行MSCTPA诊断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 60 例,按肺动脉栓塞指数分为低危组 33 例、高危组 27 例,另选取同期MSCTPA检查结果阴性者 30 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三组右心功能参数:右心室、左心室短轴最大径及其比值(RV、LV、RV/LV);肺动脉主干直径及其与主动脉直径比值(PA、PA/AO).结果 60 例急性肺栓塞患者MSCTPA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内中心性或偏心性低密度充盈缺损,以"靶征"或"双轨征"为主 37 例,以"锐角征"为主 23 例,右心增大 49例,肺少血征 13 例,肺不张 5 例,胸腔积液 17 例,心包积液 6 例.60 例共显示 478 支肺段动脉栓塞.低危组显示肺段动脉栓塞 148 支,占 30.96%;高危组显示肺段动脉栓塞 330 支,占 69.04%.右心功能参数RV、RV/LV、PA、PA/AO低危组大于对照组,高危组大于对照组、低危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心功能参数可评估急性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预后的预判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CT心功能参数结合生化指标及Wells评分在急性肺动脉栓塞30 d不良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心功能相关参数、实验室指标及Wells评分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观察联合应用对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30 d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行肺CT血管造影(CTPA)检查确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30 d且资料齐全者共225例,对照组为同期接受CTPA检查并确诊无肺栓塞患者7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特异性同工酶(CK-MB)和D-二聚体],计算Wells评分.采用心功能软件定量测量右心室(RV)、左心室(LV)体积;分别在横轴位图像、重建四腔心层面上测量右、左心室短径及截面积,计算其比值.对2组患者的上述定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肺部感染、冠心病史、既往肺栓塞或深静脉血栓病史、癌症活动期、手术/制动史及心率≥100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D/LVD-ax、RVA/LVA-ax、RVD/LVD-4ch、RVA/LVA-4ch、RVV/LVV、D-二聚体及Wells评分在对照组、急性肺栓塞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D/LVD-ax在预测30 d不良预后及早期死亡方面AUC值最大,分别为0.692、0.724.RVA/LVA-ax与D-二聚体、Wells评分三者联合检测时在预测早期死亡方面AUC值最大.ROC曲线分析显示冠状窦直径>8.65 mm时急性肺栓塞后右心后负荷增加的风险增大.结论 RVA/LVA-ax与D-二聚体、Wells评分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最佳;与重建四腔心径线、面积及体积相比,横轴位测量心脏形态改变对评价APE预后更优;当冠状窦直径>8.65 mm时急性肺栓塞后右心后负荷增加的风险增大,可帮助临床进行风险分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肺栓塞患者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特征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讨肺栓塞(PE)患者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特征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PE患者共计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256层螺旋CTPA检查,分析受累肺动脉造影特征,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不同预后患者256层螺旋CTPA定量参数,构建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预测模型,采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内部验证,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47例PE患者经256层螺旋CTPA检查后,共发现受累肺动脉352支,其中134支(38.07%)位于左肺,218支(61.93%)位于右肺,直接征象中完全性闭塞95处,充盈缺损257处(中心型138处、附壁型63处、偏心型56处);间接征象中polo币征46处,肺动脉高压征22处,肺梗死灶30处,轨道征41处,马赛克征53处,肺纹理稀少32处,胸腔积液27处;47例PE患者中存活40例(85.11%),死亡7例(14.89%);死亡组CT肺动脉阻塞指数(CTPAOI)、肺动脉直径(dPA)、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SAMD)与存活组相比更高(P<0.05);两组左心室短轴最大径(LVSAM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TPAOI(OR=1.629)、dPA(OR=1.334)、RVSAMD(OR=1.475)是影响P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预测PE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7(95%CI:0.675~0.894).结论 PE患者应用256层螺旋CTPA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临床可通过CTPAOI、dPA、RVSAMD等CTPA定量参数构建模型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蚓激酶对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蚓激酶对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蚓激酶组(蚓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序贯华法林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序贯华法林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0,20及30 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和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蚓激酶组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与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比值、肺动脉收缩压和主肺动脉直径在治疗后10,20及30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治疗后10,20及30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蚓激酶组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在治疗后10,20和30 d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和蚓激酶组氧分压(PO2)在治疗后10,20和30 d明显升高,但治疗后20和30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在对照组和蚓激酶组治疗后10d明显增高,而在治疗后20,30d明显降低,且两组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蚓激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蚓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序贯华法林治疗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伐沙班在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在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利伐沙班组30例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利伐沙班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0、20及30天亚组右心室最大短轴、右心室最大短轴与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比值和肺动脉收缩压值明显降低,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明显增加,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NT-proBNP值在利伐沙班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10、20和30天显著降低,PO2值在治疗后第10、20天明显升高,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D-二聚体在对照组和利伐沙班组治疗后10d明显增高,利伐沙班组更明显,而在治疗后20、30 d降低,利伐沙班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具有临床实施与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室旁核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下调介导慢性心力衰竭大鼠交感神经兴奋亢进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室旁核内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的变化及其与交感神经活动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7周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假手术组和CHF组.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CHF模型,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建模术后2周,对大鼠行下丘脑室旁核慢性灌注BKCa选择性阻断剂IBTX术,取假手术组和CHF组大鼠各24只,进一步分成8个亚组,即假手术+溶剂人工脑脊液(aCSF)组、CHF+aCSF组、假手术+IBTX低剂量组、CHF+IBTX低剂量组、假手术+IBTX中剂量组、CHF+IBTX中剂量组、假手术+IBTX高剂量组和CHF+IBTX高剂量组,每组6只大鼠,IBTX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125、1.25、12.5 nmol/nl.另取建模术后2周大鼠,行下丘脑室旁核微量注射病毒术,取假手术组和CHF组大鼠各12只,进一步分成4个亚组,即假手术病毒对照组、假手术基因敲减KCNMB4组、CHF病毒对照组和CHF基因敲减KCNMB4组,每组6只大鼠.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实时影像系统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进一步对大鼠行右侧颈总动脉插管,通过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采集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等指标.在肾脏部位游离出肾交感神经,记录肾交感神经放电(RSNA),心电图采用标Ⅱ导联记录,同步得到心率.分别记录在药物或病毒干预后4周上述各指标变化.待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和肾交感神经记录结束后,经大鼠腹主动脉采血,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取血结束后取大鼠心脏及肺脏称重,计算右心室体重比和肺重比.对大鼠心脏进行伊文思蓝染色,计算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室旁核内KCNMB4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BKCa基因表达量.结果 (1)抑制下丘脑室旁核BKCa功能对大鼠心功能、血液动力学、交感驱动和组织解剖学指标的影响:CHF+aCSF组及CHF+IBTX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明显低于相应的假手术各组(P均<0.05),LVEDP均明显高于相应的假手术各组(P均<0.05),左心室最大收缩速率(+dp/dt)均明显低于相应的假手术各组(P均<0.05).假手术+IBTX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肾交感神经放电和心率均明显高于假手术+aCSF组,假手术+IBTX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MAP和血浆NE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aCSF组(P均<0.05).CHF+IBTX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肾交感神经放电和血浆NE水平明显高于CHF+aCSF组(P均<0.05),CHF+IBTX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MAP和心率均明显高于CHF+aCSF组(P均<0.05).CHF+aCSF组及CHF+IBTX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右心室体重比和肺重比均明显高于相应的假手术各组(P均<0.05).(2)CHF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KCNMB4基因及蛋白亚基表达量:CHF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KCNMB4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KCNMB4阳性神经元数量均明显少于假手术组(P均<0.05).(3)下丘脑室旁核内KCNMB4敲减对大鼠交感驱动、心功能和组织解剖学指标的影响:微量注射病毒后4周,假手术基因敲减KCNMB4组和CHF病毒对照组大鼠的LVEDD均明显大于假手术病毒对照组(P均<0.05),而CHF基因敲减KCNMB4组则进一步大于CHF病毒对照组(P<0.05),假手术基因敲减KCNMB4组和CHF病毒对照组大鼠的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则均低于假手术病毒对照组(P均<0.05),而CHF基因敲减KCNMB4组则进一步低于CHF病毒对照组(P<0.05).假手术基因敲减KCNMB4组和CHF病毒对照组大鼠的LVSP和+dp/dt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病毒对照组(P均<0.05),而CHF基因敲减KCNMB4组上述指标则进一步低于CHF病毒对照组(P<0.05),假手术基因敲减KCNMB4组和CHF病毒对照组大鼠的LVEDP明显高于假手术病毒对照组(P<0.05),而CHF基因敲减KCNMB4组则进一步高于CHF病毒对照组(P<0.05).假手术基因敲减KCNMB4组大鼠的MAP、肾交感神经放电、心率和血浆NE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病毒对照组(P均<0.05),而CHF基因敲减KCNMB4组上述指标则均高于假手术病毒对照组和CHF病毒对照组(P均<0.05).假手术基因敲减KCNMB4组和CHF病毒对照组大鼠右心室体重比和肺重比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病毒对照组(P均<0.05),而CHF基因敲减KCNMB4组上述指标则进一步高于CHF病毒对照组(P均<0.05).(4)下丘脑室旁核内KCNMB4敲减对KCNMB4蛋白亚基表达量的影响:假手术基因敲减KCNMB4组、CHF病毒对照组和CHF基因敲减KCNMB4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KCNMB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病毒对照组(P均<0.05),且CHF基因敲减KCNMB4组进一步低于CHF病毒对照组(P<0.05).结论 CHF大鼠室旁核内BKCa表达下调、功能钝化,而其可能参与介导了交感传出神经活动增强,与心衰状态下心功能进一步恶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S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患者诊断及对患者右心功能评价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判断及分析其对患者右心功能评价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27例确证为肺栓塞的患者及51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四组的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M-SA)、左心室短轴最大径(LVMSA)、右心室/左心室短轴最大径(RV/LV)、肺动脉直径、上腔静脉直径.比较肺栓塞三组的CT阻塞指数、支气管动脉扩张例数、室间隔平直或左突例数.结果 四组的RV、LV、RV/LV、肺动脉直径、上腔静脉直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 P <0.05).三组的CT阻塞指数、支气管动脉扩张例数、室间隔平直或左突例数,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重度组患者的CT阻塞指数最高、支气管动脉扩张例数及室间隔平直或左突例数明显多于其他两组( P <0.05).结论 肺栓塞患者的RV、LV、RV/LV、肺动脉直径、上腔静脉直径可作为判断肺栓塞严重程度的指标,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用于评价患者肺栓塞严重程度及右心功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伐沙班在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在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传统华法林组(对照组),各30例.在治疗后10d、20 d和30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CT肺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利伐沙班组右心室最大短轴、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右心室最大短轴与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比值、肺动脉收缩压和主肺动脉直径值在治疗后10d、20 d及30 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但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伐沙班组和对照组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在治疗后10d、20 d和30 d显著降低,PO2值在治疗后10d、20 d明显升高,而治疗后30d与20 d比较无明显差异.D-二聚体在对照组和利伐沙班组治疗后10d明显增高,利伐沙班组更明显,而在治疗后20 d、30 d降低,利伐沙班组下降更显著,且两组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值得临床实施与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T肺动脉阻塞指数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CT肺动脉阻塞指数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5例APE患者根据病情分为高危组102例及低危组83例.两组均进行320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测算CT肺动脉阻塞指数,均行心脏彩超检测右心功能指标右心室短轴最大直径(RVMSA)、左心室短轴最大直径(LVMSA)、右心室最大径/左心室最大径(RV/LV)、主肺动脉直径、上腔静脉直径、奇静脉直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与上述右心功能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T肺动脉阻塞指数评估APE的价值.结果 APE患者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与RVMSA、RV/LV、主肺动脉直径以及奇静脉直径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与LVMSA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上腔静脉直径无关(P>0.05).高危组肺动脉阻塞指数、RVMSA、RV/LV、主肺动脉直径、奇静脉直径均高于低危组(P均<0.05),LVMSA低于低危组(P<0.05),两组上腔静脉直径相比P>0.05.肺动脉阻塞指数、RVMSA、LVMSA、RV/LV、主肺动脉直径及奇静脉直径判断APE患者病情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5.CT肺动脉阻塞指数判断APE患者高、低危的截断值为11.30%,此时敏感性为81.29%,特异性为77.34%.结论 CT肺动脉阻塞指数可用于判断APE患者右心功能、病情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