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灌注缺损指数和栓塞指数及右心功能参数对肺栓塞严重程度评价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和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及右心功能参数对肺栓塞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市第二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肺栓塞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肺栓塞严重程度分为高危组( n=25)、中危组( n=32)、低危组( n=51),观察PAOI、PPDI、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LV)、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RV/LV),分析PPDI、PAOI、右心功能参数与肺栓塞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PPDI、PAOI、RV、LV、RV/LV、5项联合预测肺栓塞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特异度。 结果:高危组PPDI[(32.52±10.85)%]、PAOI[(45.01±15.02)%]、RV[(50.32±12.32)mm]、RV/LV(1.42±0.45)均高于低危组的(5.32±1.85)%、(12.52±3.25)%、(37.25±8.52)mm、(0.96±0.21),而LV[(35.14±10.52)mm]低于低危组的(44.02±15.21)mm( t=13.95、11.91、2.62、6.09、5.44,均 P < 0.05);中危组PPDI[(18.62±6.02)%]、PAOI[(28.65±8.65)%]、RV[(45.85±10.02)mm]、RV/LV(1.20±0.32)均高于低危组( t=14.75、12.06、4.18、4.13,均 P < 0.05)。中危组LV与低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51, 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PDI、PAOI、RV、RV/LV与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r=0.87、0.84、0.45、0.41,均 P < 0.001);LV与肺栓塞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r=-0.27, P < 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PPDI、PAOI、RV、LV、RV/LV、5项联合预测肺栓塞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941、0.911、0.721、0.693、0.726、0.951(均 P < 0.001)。 结论:PPDI、PAOI、右心功能参数可作为动态监测肺栓塞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SCT肺动脉成像右心功能参数评估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MSCT肺动脉成像(MSCTPA)右心功能参数评估急性肺栓塞(APE)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行MSCTPA诊断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 60 例,按肺动脉栓塞指数分为低危组 33 例、高危组 27 例,另选取同期MSCTPA检查结果阴性者 30 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三组右心功能参数:右心室、左心室短轴最大径及其比值(RV、LV、RV/LV);肺动脉主干直径及其与主动脉直径比值(PA、PA/AO).结果 60 例急性肺栓塞患者MSCTPA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内中心性或偏心性低密度充盈缺损,以"靶征"或"双轨征"为主 37 例,以"锐角征"为主 23 例,右心增大 49例,肺少血征 13 例,肺不张 5 例,胸腔积液 17 例,心包积液 6 例.60 例共显示 478 支肺段动脉栓塞.低危组显示肺段动脉栓塞 148 支,占 30.96%;高危组显示肺段动脉栓塞 330 支,占 69.04%.右心功能参数RV、RV/LV、PA、PA/AO低危组大于对照组,高危组大于对照组、低危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心功能参数可评估急性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预后的预判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CT心功能参数结合生化指标及Wells评分在急性肺动脉栓塞30 d不良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心功能相关参数、实验室指标及Wells评分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观察联合应用对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30 d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行肺CT血管造影(CTPA)检查确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30 d且资料齐全者共225例,对照组为同期接受CTPA检查并确诊无肺栓塞患者7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特异性同工酶(CK-MB)和D-二聚体],计算Wells评分.采用心功能软件定量测量右心室(RV)、左心室(LV)体积;分别在横轴位图像、重建四腔心层面上测量右、左心室短径及截面积,计算其比值.对2组患者的上述定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肺部感染、冠心病史、既往肺栓塞或深静脉血栓病史、癌症活动期、手术/制动史及心率≥100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D/LVD-ax、RVA/LVA-ax、RVD/LVD-4ch、RVA/LVA-4ch、RVV/LVV、D-二聚体及Wells评分在对照组、急性肺栓塞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D/LVD-ax在预测30 d不良预后及早期死亡方面AUC值最大,分别为0.692、0.724.RVA/LVA-ax与D-二聚体、Wells评分三者联合检测时在预测早期死亡方面AUC值最大.ROC曲线分析显示冠状窦直径>8.65 mm时急性肺栓塞后右心后负荷增加的风险增大.结论 RVA/LVA-ax与D-二聚体、Wells评分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最佳;与重建四腔心径线、面积及体积相比,横轴位测量心脏形态改变对评价APE预后更优;当冠状窦直径>8.65 mm时急性肺栓塞后右心后负荷增加的风险增大,可帮助临床进行风险分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双源CT对成人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1/6
目的:探讨双源CT评价成人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75例成人ASD患者,根据右心导管(RHC)检查术所得肺动脉平均压(mPAP)是否≥25 mmHg分为PAH组(40例)和无PAH组(3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 1周内行DSCT先天性心脏病检查,测量升主动脉直径(AAD)、主肺动脉直径(MPAD)、右肺动脉干直径(RPAD)、左肺动脉干直径(LPAD)、右下肺动脉直径(RLPAD)、双心室短轴最大内径(RVD、LVD)、脊柱室间隔夹角、ASD直径,计算MPAD与AAD比值(rPA)、RVD与LVD比值(RVD/LVD).采用t检验评价两组患者临床资料、RHC检查指标、CT心血管参数差异;使用ROC曲线确定双源CT对成人ASD合并PAH的诊断效能;使用Pearso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CT参数与mPAP、PVR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T指标有MPAD、RPAD、LPAD、RLPAD、RVD、脊柱室间隔夹角、rPA、RVD/LVD、ASD直径,其中RPAD、LPAD、脊柱室间隔夹角、rPA、RVD/LVD、ASD直径对PAH具有中等强度的诊断效能(AUC均>0.7);MPAD、rPA、ASD直径与mPAP呈中度正相关,MPAD、rPA、RVD/LVD与PVR呈中度正相关,ASD直径与PVR呈高度正相关.结论:双源CT对成人ASD合并PAH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治疗前综合评估、长期随访与管理提供较好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心电图QRS波群离散度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构型及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12/2
目的 探讨心电图QRS波群离散度(QRSd)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构型及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金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 11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同期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心电图测定两组受试者QRSd,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左心室构型指标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A)、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瓣环运动峰值速度比值(E/e')等左心室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QRSd与左心室构型指标、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评估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情况,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分析心电图QRSd评估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价值.结果 高血压组QRSd、IVS、LVPW、LVEDD、LVMI、E/e'高于对照组,FS、E/A等指标低于对照组(t=19.249、10.979、11.803、3.868、4.963、2.862、3.706、10.901,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QRSd与IVS、LVMI、E/e'呈正相关(r=0.401、0.356、0.352,P<0.05),与FS、E/A呈负相关(r=-0.341、-0.402,P<0.05);ROC曲线分析示,QRSd评估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曲线下面积为0.704(0.600~0.809),当截断值为34.50 ms时,约登指数最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40%、68.80%;QRSd评估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0.744~0.897),当截断值为39.50 ms时,约登指数最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70%、79.70%.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QRSd升高,与左心室构型指标及功能指标相关,可作为评估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蚓激酶对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蚓激酶对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蚓激酶组(蚓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序贯华法林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序贯华法林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0,20及30 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和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蚓激酶组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与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比值、肺动脉收缩压和主肺动脉直径在治疗后10,20及30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治疗后10,20及30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蚓激酶组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在治疗后10,20和30 d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和蚓激酶组氧分压(PO2)在治疗后10,20和30 d明显升高,但治疗后20和30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在对照组和蚓激酶组治疗后10d明显增高,而在治疗后20,30d明显降低,且两组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蚓激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蚓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序贯华法林治疗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伐沙班在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在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利伐沙班组30例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利伐沙班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0、20及30天亚组右心室最大短轴、右心室最大短轴与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比值和肺动脉收缩压值明显降低,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明显增加,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NT-proBNP值在利伐沙班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10、20和30天显著降低,PO2值在治疗后第10、20天明显升高,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D-二聚体在对照组和利伐沙班组治疗后10d明显增高,利伐沙班组更明显,而在治疗后20、30 d降低,利伐沙班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具有临床实施与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伐沙班在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在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传统华法林组(对照组),各30例.在治疗后10d、20 d和30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CT肺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利伐沙班组右心室最大短轴、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右心室最大短轴与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比值、肺动脉收缩压和主肺动脉直径值在治疗后10d、20 d及30 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但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伐沙班组和对照组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在治疗后10d、20 d和30 d显著降低,PO2值在治疗后10d、20 d明显升高,而治疗后30d与20 d比较无明显差异.D-二聚体在对照组和利伐沙班组治疗后10d明显增高,利伐沙班组更明显,而在治疗后20 d、30 d降低,利伐沙班组下降更显著,且两组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值得临床实施与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血压伴有心电图碎裂QRS波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常规心电图上碎裂QRS波在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变化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正常的高血压患者102例,分为fQRS(-)组和fQRS(+)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指标.结果共44例高血压患者检出fQRS,检出率为43.1%.与fQRS(-)组患者相比,fQRS(+)组患者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扩大(P<0.01);左室质量和质量指数增加、左房最大容积增大(P<0.01).左室长轴缩短率下降(P<0.01);E峰降低、A峰升高、E/A比值下降(P<0.05);E峰减速度时间延长、e′降低、E/e′升高(P<0.01).fQRS(+)组左室肥厚患者比例高(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常规心电图上出现碎裂QRS波,提示患者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动脉硬化对成年人心脏结构、功能及运动变化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动脉硬化成人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旨在评估运动时心脏改变的风险性和不良后果.方法 选取107名40~59岁的北京市居民,其中男性21名,女性86名,依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标准,分成动脉硬度正常组(n=71)、动脉硬化组(n=36).每名受试者蹬骑卧式功率车进行起始25W,每2 min递增25 W的运动,每个等级运动结束前30 s及恢复期获取超声心动图和血压数据.结果 (1)与动脉硬度正常组相比,动脉硬化组室间隔舒张末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显著增加(P<0.05),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与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峰的比值(E/A)显著下降(P<0.05).(2)动脉硬化组发生左心室肥厚的比例显著高于动脉硬度正常组(P<0.05).(3) baPWV与心率、EF、每搏输出量、FS呈正相关(P<0.05).(4)运动过程中动脉硬化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PWd、收缩压显著高于动脉硬度正常组(P<0.05).结论 动脉硬化者心脏表现为室壁增厚,左心室质量增加,收缩功能增强,舒张功能下降,左心室几何构型重构,且收缩功能的改变独立于血压的变化.相比于心脏的变化,动脉硬化者更应预防运动中血压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