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分消走泄法探讨早泄的辨证论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早泄是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夫妻关系和谐及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早泄有一定优势.分消走泄法是治疗湿热病的常用方法,后世医家在临床中多有发挥,当前对男科疾病也有指导意义.本文认为早泄的病机主要包括脑-心-肾-精室轴紊乱、湿热阻滞精关并迫精外泄2个方面.基于分消走泄法论治早泄,注重从形神同调、脏腑分治及祛除湿热角度着手,用药强调在疾病治疗中同时关注机体各脏腑功能和精神的调和,使湿热等病邪分消祛除体外,又贵在佐轻灵药品上达醒脑,宣开郁结,精室安宁,精关得控得养,从而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改善早泄症状,实现身心同治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患共建大型方舱医院文化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院文化对大型方舱医院的有序运行和疫情防控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4—5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通过医患联合党建,发挥党员先锋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和科普活动,鼓励热心患者参与活动策划,关注重点人群,制定方舱"居民公约"等举措,打造更具归属感的大型方舱医院文化,最终形成文化适应、文化同步和文化塑造,增强了医患同理心,提升了医疗执行效能,并推进方舱管理制度标准化。这种和谐、温暖和自治的医患共建文化,有效保障了方舱医院的安全有序运行,为我国大型方舱医院文化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管路结合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透析管路结合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肾病MHD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透析管路和其他血液透析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结合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化指标、心理状态、依从性、医院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尿素氮(BUN)、肌酐(Cr)、β 2微球蛋白(β 2-MG)较干预前均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分别为(12.04 ± 1.98)mmol/L、(451.62 ± 82.49)μmol/L、(13.53 ± 2.31)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5.82 ± 2.31)mmol/L、(591.35 ± 99.21)μmol/L、(18.83 ± 2.9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8.608、7.503、9.862,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各分量表得分分别为(29.06 ± 3.58)、(23.42 ± 2.99)、(20.11 ± 3.01)、(14.76 ± 2.9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91 ± 3.97)、(21.53 ± 3.21)、(17.03 ± 2.74)、(12.36 ± 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985~5.243, 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39.12 ± 4.82)、(36.43 ± 6.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8.25 ± 5.14)、(46.75 ± 5.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8.977、8.862, 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8%(1/48)和4.17%(2/4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8%(7/48)和18.75%(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91、5.26,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72.92%(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9.56, P<0.05)。 结论:透析管路结合预见性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医院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延长血管通路使用寿命,提高血透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护患关系,营造和谐氛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HARE模式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应用SHARE模式对肿瘤患者坏消息的告知进行调查分析,为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首次入院并准备接受治疗的患者240例,充分采取家属意见,120例作为对照组,12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告知,避开患者,对患者家庭主要成员进行集体告知,解答疑问,由家庭成员研究决定是否对患者进行告知。观察组采用SHARE模式告知癌症患者坏消息,通过创造独立的告知环境,运用患者能够听懂并且易于接受的语言进行坏消息的告知,为患者提供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信息,包括治疗方式、手术方式、疾病及术后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情绪,尽全力减轻被告知者的担心和疑虑。结果:应用SHARE告知患者坏消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睡眠质量、癌痛情况,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安宁疗护过程中,患者充分掌握自己的病情,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正确的应用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管理模式对肿瘤内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精细化理念的管理模式对肿瘤内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肿瘤内科42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肿瘤内科的护理人员21人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肿瘤内科的护理人员21人纳入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基于精细化理念的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基于常规护理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详细记录两组的护理管理满意度及投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护理管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精细化理念的管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护理投诉情况,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及危机管理措施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投诉管理及危机管理措施实施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护理管理,实验组在常规门诊护理管理基础上行危机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门诊投诉率、差错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门诊投诉率及差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对门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儿科及产科门诊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对门诊复杂医疗环境采取危机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差错率和投诉率,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对减少医患纠纷、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和谐医疗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先天性小肠闭锁不同围手术期管理模式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不同围手术期管理模式的结局,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先天性小肠闭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组采用ERAS管理模式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围手术期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开奶时间、肠外营养使用天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4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术后开奶时间早于对照组[(77.2±1.3) h比(127.0±1.1) h],术后肠外营养使用天数[(15.5±1.5) d比(18.3±1.8) d]、住院时间[(22.5±1.4) d比(24.8±1.5) d]和住院费用[(21.9±1.9)千元比(23.4±1.6)千元] 少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8%比7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ERAS管理模式对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的术后早期康复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模式的引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儿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科ICU护士共情能力与尊重氛围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ICU护士共情能力、ICU尊重氛围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1—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0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尊重氛围量表和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84份,有效回收率为92.0%。结果:184名儿科ICU护士ICU尊重氛围量表总分为(98.29±7.72)分,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总分为(103.26±9.12)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儿科ICU护士尊重氛围与护士共情能力得分具有正相关( P<0.05)。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婚姻状况和尊重行为是护士共情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0.7%。 结论:儿科ICU护士尊重氛围与共情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儿科ICU护士尊重氛围,提升其共情能力,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追踪方法学的个性化管理在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基于追踪方法学的个性化管理在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市儿童医院门诊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儿童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采用以追踪方法学为基础的个性化管理。比较两组护士静脉穿刺管理效果、亲属有关门诊输液知识知晓情况、安全检查项目得分、留置针不规范使用率、静脉治疗不良情况。结果:研究组护士操作技能评分、降低输液风险评分、提高患儿或亲属维护穿刺管依从性分别为(3.51±0.35)分、(3.50±0.26)分、(3.62±0.2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2±0.23)分、(3.19±0.12)分、(3.38±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19、7.57、4.69,均 P < 0.001);研究组亲属门诊输液知识知晓情况达标率为97.96%(48/49),高于对照组的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00, P < 0.05);研究组作业安全、病区管理、急救管理评分分别为(97.98±0.30)分、(98.03±0.50)分、(99.78±0.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72±0.26)分、(95.31±0.37)分、(96.28±0.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9.85、30.61、59.42,均 P < 0.001);研究组留置针不规范使用率为12.24%(6/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86%(2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50, P < 0.001)。 结论:基于追踪方法学的个性化管理在门诊输液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维护效果,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龄产妇剖宫产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对SAS和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围术期高龄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及SAS和SD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手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此次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88.80%和70.00%,研究组整体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改善,研究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心理水平的改善,有助于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信任度的提升以及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