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节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2年 1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收治的 6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匹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噎食和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噎食、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 16.67%,低于对照组的 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给予细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噎食、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半夏厚朴汤合二术郁灵丹治疗胃食管反流心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临床经验总结和文献分析,认为肝郁脾虚、气滞痰凝、兼夹瘀滞为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病机,治疗应标本兼治,既应重视脏腑,理气健脾,又需重视清除局部痰瘀,以化痰通络为治疗大法,临床以半夏厚朴汤合二术郁灵丹治疗可获佳效,并附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食管胃结合部尤因肉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 男性,64岁,因“进食哽噎半年”于2020年3月16日于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梗噎,进食固态食物明显,无呕吐及消化道出血症状。期间症状反复,哽噎症状较前稍加重。既往2 型糖尿病病史18年,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无腹部手术史,无吸烟饮酒史。体检:腹软,上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未及腹腔包块,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40 g/L,白细胞计数9.45×10 9/L,胃泌素132 ng/L;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19-9、CA125、CA72-4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距门齿40 cm处隆起病变,环壁3/4周,累及贲门及胃底黏膜(图1)。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食管-贲门恶性肿瘤,间叶组织或上皮组织来源可能,可见广泛组织坏死(图2)。PET-CT检查结果显示,食管胸下段局部管壁环形增厚,病变最大径5.7 cm,累及贲门,最大摄取值29.3;胃贲门下方可见肿大淋巴结影(图3)。腹部CT增强扫描结果显示,食管下段及贲门胃壁增厚,增强扫描可见强化;胃周淋巴结肿大(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治疗食管重复囊肿策略和并发症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重复囊肿(EDC)的策略和并发症。方法:收集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STER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EDC的11例住院患者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CT表现、内镜下表现、术后疗效、并发症、术后组织病理学表现等。结果: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年龄为13~67岁,平均年龄为(43.0±18.2)岁。1例表现为进食哽噎感,1例嗳气,4例上腹部胀痛,余5例无特异性症状。11例患者胃镜下病灶均表现为食管腔内半球形或丘状、表面光滑的黏膜下肿物,触之质地较软;超声内镜下均表现为位于食管固有肌层、边界清楚的低回声团块。CT检查示9例患者有纵隔内类圆形、低密度囊性肿物,其中7例轻度强化,囊肿最大径为1.5~4.4 cm,平均最大径为(2.8±0.8) cm,多数(7例)患者病灶最大径为2~3 cm;另2例患者CT检查仅表现为食管壁略增厚。5例EDC发生于食管下段水平纵隔内。11例患者均行STER治疗,手术过程顺利,其中6例单纯行STER完整切除囊肿,5例行STER+残余囊壁氩气刀烧灼术。术后病理检查示6例为先天性食管囊肿,5例为食管壁内支气管源性囊肿。1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42个月(12~86个月)。1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现病灶局部复发、恶变、转移;1例复发,再次行STER+残余囊壁氩气刀烧灼术治愈。11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食管瘘、纵隔感染、死亡等并发症。结论:STER治疗EDC微创、安全、有效,可作为EDC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148例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8年12月由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14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111例,女37例,发病年龄为(61.5±10.5)岁。22例患者发生进食哽噎,其中19例肿瘤原发于贲门。贲门或胃角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其他部位神经内分泌肿瘤在胃镜下形态、病灶数目、肿瘤最大径、病理分级、N分期、M分期、临床分型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9.179、12.070、14.880、36.972、13.865、8.262、39.730, P均<0.01),年龄≥60岁和TNM分期为进展期或晚期的患者预后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管理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形成住院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安全管理专家共识(简称《共识》),规范住院AD患者安全管理对策。方法:检索、评价和汇总住院AD患者安全管理的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后形成共识初稿。选取来自全国15所医院的24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专家意见进行分析、修改和完善,形成《共识》终稿。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00%(24/24),第2轮函询的专家判断依据系数为0.925,熟悉程度为0.846,权威系数为0.886,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044( P<0.01)。本《共识》从评估、识别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3个方面阐述了住院AD患者的走失、跌倒、误吸/噎食、自伤/他伤、用药错误五大常见安全问题。 结论:本《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为住院AD患者安全管理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食管原发性Paget病伴浸润性癌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56岁。进食哽噎感半年余;胃镜示食管中段黏膜充血粗糙,局部覆白苔;镜下观察鳞状上皮内散在分布胞质透亮淡染的Paget细胞,核深染,圆形或卵圆形,且具有腺性分化的特点,局部累及导管及黏膜下腺体,后者呈小叶状,类似于乳腺小叶原位癌,局部见浸润性低分化癌,核深染,胞质少。因水平及垂直切缘阳性、浸润灶分化差及浸润深度超过200 μm,患者于1个月后追加食管癌根治手术。镜下见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创面周围鳞状上皮内仍可见胞质淡染的Paget细胞,瘤床处见少量低分化腺癌残留。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CK)7、CK8/18和E-cadherin弥漫阳性,p63、p40、CK5/6、突触素、嗜铬粒素A等标志物阴性。病理诊断为原发性食管Paget病伴浸润性低分化腺癌。随访4个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对康复科老年患者误吸风险及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对康复科老年患者误吸风险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30老年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实施前65例(2018年2至2018年7月)给予常规护理,实施后65例(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给予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实施前后两组的误吸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吸入性肺炎、呛咳、噎食等误吸的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安全、住院体验、护理技术、总体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老年患者误吸的发生,保证老年人的饮食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胃型胃极高分化腺癌伴淋巴结转移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胃型胃极高分化腺癌(extremely well-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EWDA)是胃腺癌的一种罕见类型。患者女,72岁。因进食哽噎、吞咽困难,近期体重减轻入院。胃镜及影像学检查于贲门处见一浅表隆起型肿块,临床提示贲门癌,经3次活检均未能明确诊断。后行全胃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胃型EWDA伴淋巴结转移。镜下见不规则黏液腺由黏膜中下层向深层浸润至浆膜层,肿瘤细胞类似于胃小凹上皮,核位于基底部,细胞无或仅有轻微异型性。免疫组织化学:MUC5AC阳性,MUC6部分阳性,MUC2、CD10均阴性。由于胃型EWDA分化极高及其罕见性,术前活检难以明确诊断。本文报道1例胃型EWDA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术前诊断和对该肿瘤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吞咽功能分级的饮食安全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吞咽功能分级的饮食安全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为提高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食安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尾号单双数,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护理及进食安全健康教育,试验组根据吞咽功能评估结果进行分级饮食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呛咳、噎食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住院期间,对照组呛咳发生率为5.1%(78/1 517),试验组为1.2%(17/1 4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5.73, P<0.01);对照组噎食发生率为0.7%(11/1 517),试验组为0.4%(5/1 40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82, 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0(8,12)d,试验组为9(8,11)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33, P>0.05)。 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基于吞咽功能分级的饮食安全管理可以降低其住院期间呛咳的发生率,吞咽功能评估应纳入老年髋部骨折的评估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