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肠道尿酸转运体探讨土藤草汤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降尿酸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通过观察土藤草汤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肠道尿酸转运体的影响,探讨土藤草汤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土藤草汤高剂量组、土藤草汤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用腺嘌呤和酵母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予蒸馏水10 mL·kg-1灌胃,阳性药组每日予别嘌呤醇23.33 mg·kg-1灌胃,土藤草汤高剂量组、土藤草汤低剂量组每日分别按22.4 g·kg-1·d-1、11.2 g·kg-1·d-1灌胃给予土藤草汤,连续干预4 w,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 w、4 w后称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进行大鼠眼眶内眦静脉取血检测血尿酸水平,并在治疗4 w后摘取十二指肠检测各组大鼠的肠道尿酸盐转运体(UAT)和浓度型核苷转运体(CNTs)中CNT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转录水平.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治疗3 w、4 w后模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治疗4 w尿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NT2 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1),UAT mRNA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CNT2 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P<0.01),UAT mRNA转录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土藤草汤可显著降低HUA模型大鼠血尿酸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作用于肠道尿酸转运体CNT2和UAT两个靶点有关,即有效抑制HUA大鼠肠道尿酸转运体CNT2的mRNA转录表达而减少嘌呤核苷酸在肠道的重吸收,提高HUA大鼠肠道尿酸转运体UAT的mRNA转录表达而增加尿酸随尿液排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严光俊从"痞积转化"论治肠息肉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严光俊教授认为,"痞积转化"是肠息肉发生及癌变的重要病机,"痞化为积"的原因归结为两方面:脾虚为"痞积转化"的土壤;湿热、浊毒、痰瘀等病理因素则是"痞积转化"的种子.严教授治疗肠息肉,以通痞消积为治疗原则,"通"最为关键.扶正以补脾、运脾为主要治法,方用四君子汤补健运皆兼顾.若大便干燥用生白术20~30 g,大便溏软者用炒白术12~20g;气虚兼有内寒者,可用黄芪,兼阴虚或气胀,宜用山药;伴有腹胀,舌苔白腻者,用苍术、厚朴、陈皮、白蔻仁等;脾胃虚寒,可用吴茱萸、肉桂、炮姜等以温脾助运;若虚寒气血凝滞,可加白芍养血,赤芍活血散瘀,木香行气止痛.祛邪以行气调中、化痰活血、除湿清热、化浊解毒为法.行气调中,药用紫苏梗、陈皮、木香、香附、枳壳、厚朴、柴胡、郁金等;化痰活血,宜将活血化瘀药当归、川芎、丹参、赤芍、鸡血藤等与三棱、莪术、金刚藤、山慈菇、浙贝母、瓦楞子、夏枯草、半夏等化痰散结药同用;除湿清热,方用三仁汤、半夏泻心汤;化浊解毒,药用白花蛇舌草、白英、半枝莲、半边莲等,以祛湿之功化其"浊",以清热之力解其"毒",同时与芳香化湿之药合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治疗3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药的用药规律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比较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相关文献,Microsoft Excel 2021 软件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分类分析,Cytoscape 3.7.2、IBM 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分别进行核心处方、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 3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使用频数排名前3位的中药分别为黄芪、茯苓、白术,黄芪、当归、鸡血藤,生地黄、丹参、黄芪,其中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处方为参芪地黄汤加减方,配伍清热、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之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核心处方为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核心处方为二至丸、增液汤等.在二项关联中,治疗三者置信度最高的组合分别为茯苓→土茯苓、桂枝→通草、生地黄→天冬.在三项关联中,治疗三者置信度最高的组合分别为茯苓→土茯苓-大黄、茯苓→土茯苓-白术、白芍→生姜-当归、木贼→蝉蜕-赤芍.在聚类分析中,治疗三者的聚类功效组合分别为9、9、8类,其中6类为三者共同功效.结论 本研究比较治疗3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药的特点,得到核心处方,可反映其用药规律异同,从而为相关临床中药复方开发利用提供有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降酸通痹汤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降酸通痹汤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肝肾不足,痰湿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非药物干预指导.对照组采用别嘌醇片治疗,每次100 mg,每天3次,饭后服用,血尿酸正常后,以100~200 mg维持.若血尿酸不达标加服苯溴马隆片,每次50 mg,每天1 次.痛风急性发作者加用塞来昔布胶囊,每次0.2 g,每天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酸通痹汤治疗,药物组成:桑寄生20 g,杜仲15 g,熟地黄30 g,川牛膝10 g,胡桃衣15 g,芡实10 g,薏苡仁30 g,忍冬藤 20 g,山药15 g,积雪草10 g,蚕沙10 g,老桑枝30 g,伸筋草20 g.急性发作者加威灵仙15 g,秦艽15 g,土茯苓30 g,车前子20 g,去熟地黄、桑寄生、杜 仲和胡桃衣.每天1剂.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治疗6个月内的急性痛风发作次数;血尿酸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4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各测量一次血 尿酸水平;对主要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候进行评分;检测ESR、CRP、IL-8和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5);在6个月的观察期内,对照组发作(1.75±0.86)次,观察组发作(0.92±0.51)次,观察组患者平均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4个月和6个月血尿酸水平持续下降,并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SR、CRP、IL-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降酸通痹汤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减少痛风发作次数,降低尿酸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并能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ESR、CRP、IL-8和TNF-α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潘智敏调治溃疡性结肠炎膏方案
编辑人员丨2023/8/6
徐某,男,71岁.2015年12月因"反复腹痛、腹泻7年余"前来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泻,腹痛为脐周绞痛,伴里急后重,大便不成形,日5~6次,当时无发热,无黏液脓血便等其他症状.曾至当地医院就诊,查结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予口服"柳氮磺吡啶",后出现过敏反应,遂自行停药.7年来腹痛、腹泻反复发作,每于受凉后发作,偶伴有黏液脓血便,时常服用中药汤剂(具体不详),服药后好转,停药后又发.初诊于2015年11月前来膏方门诊就诊,当时腹痛不剧,大便每日3~4次,不成形,无里急后重,伴腰酸、夜尿多,口干,皮肤瘙痒,舌质红、苔薄黄根薄腻,脉弦细.西医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湿热痢.辨证:湿蕴肠胃,日久损伤气血致气阴两虚,脾肾不足.膏方处方:马齿苋、藤梨根、红藤、地锦草、老鹳草、芡实、煅牡蛎、煅龙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土茯苓、龟甲胶各150g,金樱子、柴胡、郁金、浙贝、制何首乌、熟地、凌霄花各60g,砂仁、黄连、黄柏、灵芝孢子粉、白及、肉豆蔻、菟丝子各30g,鸡血藤、绞股蓝、钩藤、香茶菜、黄明胶、阿胶、薏苡仁、山药、地肤子、徐长卿、胡桃肉、黑芝麻各100g,山茱萸90g,黄芩50g,鲜石斛200g,鳖甲胶125g,西洋参20g,冰糖500g,麦芽糖300g,黄酒一料.上药先每日1勺,冲水服用,如无特殊反应,1周后每日2勺,共约服用2月.遇感冒、发热、腹泻时停服,忌食刺激性食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傣医方剂的品种、用药和主治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统计《中国药典》《傣医方剂学》《民族药成方制剂》收载的227个傣医方剂,对方剂名称、批准文号、类别、剂型、药味数、药物类别及数量、常用药及使用频率、主治、送服物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方剂命名采用“药材名+功效+剂型”“药材名+主治+剂型”“功效+剂型”等11种形式;26个方剂获得国药准字批文,主要由云南省18家医药企业所生产;方剂主要分为水塔不足方、土塔壅塞过盛方、调四塔总方等14种类别;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等17种;方剂的药味数最多达30味,最少为单味,药味数为3、4味的最多;使用432味药物,其中植物药404味,动物药17味,矿物药5味,辅料3味,成药2种,其他1味;用药频率排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红花丹、姜黄、胡椒、百样解、水菖蒲、山大黄、腊肠树、小姜、旱莲草、宽筋藤;送服物质有水、蜂蜜、姜汁、胡椒、米汤、淘米水、猪油、芝麻油等10种;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特色用药方法有睡药法、坐药法、磨药法等.由此可知,傣医方剂分类方式独特,特色剂型丰富,临床应用广泛,对其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有利于促进傣医药及中医药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土藤草汤治疗热毒壅盛、瘀浊内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土藤草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5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证属热毒壅盛、瘀浊内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土藤草汤组(120例)、秋水仙碱组(63例)、洛索洛芬钠组(118例).土藤草汤组给予土藤草汤饮片煎剂或药物颗粒冲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秋水仙碱组给予秋水仙碱1mg/次,3次/d.洛索洛芬钠组给予洛索洛芬钠片60 mg/次,3次/d.干预1周.观察三组关节症状缓解时间、中医症状好转情况和治疗前后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改善情况,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1周后,土藤草汤组关节疼痛、肿胀的缓解时间短于其余两组(P<0.01),活动受限的缓解时间短于洛索洛芬钠组(P<0.01).中医症状方面,土藤草汤组口干口渴、头重昏蒙、纳呆的症状好转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 0.05或P<0.01),便秘好转率明显高于洛索洛芬钠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后sUA、CRP、ESR均下降(P<0.05).治疗后,土藤草汤组CRP、ESR水平低于其余两组(P<0.05),sUA水平低于洛索洛芬钠组(P<0.05).土藤草汤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三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土藤草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sUA水平等方面优于单纯使用秋水仙碱或洛索洛芬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集对分析加权疗效曲线的银屑病代表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集对分析在银屑病代表方剂用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以求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先对文献中报导的治疗银屑病的9个代表方剂所获得的疗效用4元联系数表示;再对疗效4元联系数中的“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分别取值为1,0.666(-0.333),0.333(-0.666),0(-1),据此计算9个代表方剂的总有效率以及与理想完美疗效的距离,综合有效率大的优于综合有效率小的,与完美疗效距离短的优于距离大的,从而确定9个代表方剂的综合优劣排序;讨论排在前3位的代表方剂之药理作用,找出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应用规律.结果:综合疗效排在第1、2、3位的依次是土槐菝葜汤,清凉解毒汤,凉血活血汤,3个汤剂中无共用药,任意两个方剂的共用药有生地、土茯苓、白鲜皮、赤芍、板蓝根、当归、紫草、茜草、槐花、丹皮,最优方剂的综合疗效与理想的完美疗效之间仍有一半距离,建议在综合疗效排序第一的方剂土槐菝葜汤的基础上增加鸡血藤、雷公藤、蜈蚣、羚羊角、大黄,以获得更高的疗效.结论:可以在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多个方案疗效综合评价中应用基于集对分析的加权疗效曲线和总有效率计算,提高银屑病中医中药治疗效果的任务仍很艰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仝小林院士辨治高血压病“三期五态”新视角
编辑人员丨2023/8/6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需重视微观的病理生理变化.仝小林院士基于“态靶组方”理论,结合前期辨治高血压病经验,发展完善并构建了高血压病“三期五态”辨治方案,并从病理生理角度阐释“三期五态”的病机和辨治要点.“三期”即“病气血、病脉络、病脏腑”,病理特点分别为脉挛急、脉僵硬和脏腑损.“五态”即壅态、水态、郁态、寒态、老态.壅以堵塞言,水以液体言,郁以情志言,寒以紧凝言,老以脉络病变言.同时提出不同“态”治疗的靶方、靶药:厚朴三物汤是治疗壅态的常用靶方,决明子、茺蔚子、生白术是常用靶药;当归芍药散、五苓散是治疗水态的靶方,茯苓、茺蔚子、益母草、车前子、葶苈子是治疗水态的靶药,尤其对于脉压差小者,茺蔚子、茯苓等有显著疗效;四逆散是治疗郁态的常用靶方,郁而化火加靶药夏枯草、钩藤、黄芩、菊花、生石决明;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是治疗寒态的常用靶方,葛根、桂枝、独活、羌活是治疗寒态靶药;莪术、三七、浙贝母、海藻、天麻、盐杜仲、怀牛膝是治疗老态的常用药物,其中天麻、盐杜仲、怀牛膝对脉压差大者有显著疗效,黄芪、鸡血藤、水蛭、土鳖虫是治疗老态补虚通络软管的靶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临床诊疗数据的余瀛鳌先生治疗癫痫的通治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该研究以全国名中医余瀛鳌先生诊治癫痫的门诊病历数据为基础结合数据挖掘,分析其通治方的组成、用药加减规律,总结全国名中医余瀛鳌先生治疗癫痫的临证经验,为中医药治疗癫痫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根据余瀛鳌先生诊治癫痫的门诊病历数据为基础,进行了规范的患者随访、临床诊疗数据采集、预处理与挖掘分析,并与专家访谈相印证,基Liquorice 2.3数据挖掘平台和SPSS 17.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完整采集了243诊例1 219诊次病例数据,得到了余瀛鳌先生癫痫通治方的组成以古方白金丸为雏形,以生龙齿和生牡蛎增强潜镇之功,以陈皮、杏仁、胆南星、竹茹化痰通络,以丹参和桃仁活血化瘀,十味药物组方缜密、配伍严谨;通过小样本数据得到强直痉挛型癫痫患者服用该方3个月和6个月的总有效率均为80%(P<0.01,P<0.01)且均未见不良反应;关于通治方剂量成人丸药处方的剂量一般为汤药处方的3~6倍,儿童丸药处方的剂量一般为汤药处方的5~10倍;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指导下癫痫急性期加琥珀末1.5~3 g,郁金和白矾用量之比通常为4:1,抽搐较甚药用钩藤、僵蚕、地龙,癫痫因外伤所致药用生蒲黄、土鳖虫、红花、赤芍,便干药用火麻仁、乏力药用黄芪、食积不消药用鸡内金、易怒药用龙胆草等.结论:余瀛鳌先生以潜镇止痫化痰通络法治疗癫痫的通治方药物组成相对固定,随证加减规律可循.成人和儿童汤药组方和丸药组方剂量范围以及临证经验可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