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方肌阻滞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QLB)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e abdominal plane block, TAPB)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肋缘下TAPB组(T组)和QLB组(Q组)。全身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肋缘下TAPB或QLB,两组每侧均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患者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术后2、4、6、12、24、48 h静息和运动状态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术后24 h镇痛泵药物使用量、术后48 h地佐辛注射液使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长、神经阻滞操作时长、术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长。结果:Q组术后2、4、6、12 h静息状态及术后2、4、6、24 h运动状态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T组( P<0.05),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迟于T组( P<0.05),术后24 h镇痛泵药物使用量明显少于T组( P<0.05),术后48 h地佐辛用量明显少于T组( P<0.05);Q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长明显长于T组( P<0.05),术后恶心的发生率低于T组( 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明显早于T组( P<0.05)。两组患者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肋缘下TAPB比较,QLB可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助于促进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纳布啡与地佐辛用于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纳布啡与地佐辛用于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2020年1-9月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布啡组(N组)、地佐辛组(D组),每组60例。分别静脉给予盐酸纳布啡注射液0.15 mg/kg(N组)、地佐辛注射液5 mg(D组),随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手术操作,如有体动,酌情追加30~50 mg的丙泊酚。比较两组麻醉前(T 0)、手术开始3 min(T 1)、苏醒时(T 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 2)、心率(HR)的变化,术后苏醒时间、术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结果:两组在T 0、T 1、T 2时的SBP、HR等均有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苏醒时间、术后VAS评分、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N组恶心、眩晕发生率分别为8.3%(5/60)、11.6%(7/60),均低于D组的30.0%(18/60)、31.6%(1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9.09、7.07,均 P<0.05)。 结论:纳布啡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少,优于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地佐辛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及鉴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制备地佐辛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PLGA)微球并进行鉴定。方法:地佐辛PLGA微球制备:地佐辛120 mg、PLGA 0.1 g与其助溶添加剂泊洛沙姆0.1 g分散于四氢呋喃溶剂中,配置成有机相溶液;氯化钠、聚乙二醇溶解于注射用水中,形成内水相溶液和外水相溶液;机相溶液20 ml与内水相溶液20 ml混合,形成水相/油相初乳后,加入外水相溶液中,形成水相/油相/水相复乳,与冻干粉保护剂充分混合冷冻干燥,制成地佐辛PLGA微球。鉴定: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10~12周龄,体质量22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6):对照组(C组)、地佐辛普通制剂组(D 1组)和地佐辛PLGA微球组(D 2组),分别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地佐辛注射液(药物剂量1 mg)及地佐辛PLGA微球注射液(药物剂量0.2 μg)0.2 ml。于给药后30 min(T 1)、1 h(T 2)、2 h(T 3)、3 h(T 4)、4 h(T 5)、5 h(T 6)、6 h(T 7)、7 h(T 8)和8 h(T 9)时测定血浆地佐辛浓度,于T 1~T 3、T 5和T 9时测定热缩足潜伏期;肌肉注射后第7天,取注射部位组织,HE染色后观察炎症反应情况。 结果:与C组比较,D 1组T 1~T 3时及D 2组T 1~T 3、T 5和T 9时热缩足潜伏期延长( P<0.05);与D 1组比较,D 2组T 5、T 9时热缩足潜伏期延长,T 6~T 9时血浆地佐辛浓度升高( P<0.05)。与T 2时比较,D 1组T 4~T 9时血浆地佐辛浓度降低( P<0.05),D 2组T 3~T 9时血浆地佐辛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肌肉注射后第7天,各组局部组织均未见炎症产生,病理学结果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地佐辛PLGA微球缓释剂型,对大鼠可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有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具有显著缓释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地佐辛、喷他佐辛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两种胃癌术后镇痛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9月在某院胃癌根治手术患者162例,按术后镇痛用药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地佐辛注射液(76例),B组给予喷他佐辛注射液(8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成本等,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安全性方面,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方面,各时间段A组疼痛数字评分(NRS)均显著小于B组(P<0.05);A组累计有效率为96.09%,B组累计有效率为7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经济学方面,A组总成本为(969.82±250.76)元,B组总成本为(795.62±108.23)元,A组成本-效果比(C/E)为1010.23,B组C/E为1120.59,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96.80元,敏感性分析支持成本效果分析.结论 胃癌术后镇痛中地佐辛注射液相对于喷他佐辛注射液具有经济学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解痉汤联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解痉汤联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 将88 例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 44 例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治疗组 44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解痉汤治疗,2 组均治疗 14 天.比较2 组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治疗7 天、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BF)、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比较 2 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损伤因子水平;比较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42/44),对照组总有效率79.55%(35/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7 天、治疗后MBF、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2 组治疗后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丙二醛(MDA)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GSH、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sFlt-1、sICAM-1 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GCS、MMSE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痉汤联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SAH,能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患者脑部血流、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地佐辛注射液有关物质的色谱-质谱结构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地佐辛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150 mm × 4.6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10mmol·L-1 甲酸铵缓冲溶液(甲酸调节pH至2.7)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地佐辛注射液有关物质进行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化-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高分辨质谱(ESI-Q-TOF/MS)测定各有关物质母离子及其子离子的准确质量和元素组成,通过光谱解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在所建立的分析条件下,地佐辛及其有关物质分离良好,检测并鉴定出地佐辛注射液及其强制降解试验样品中20个含量大于0.1%的有关物质,其中2个为已知杂质,其他杂质均未见报道.结论: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有效地分离鉴定地佐辛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层次属性模型的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合理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建立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合理性评价标准,分析其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规范应用该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考药品说明书、专家共识和指南等制定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合理性评价细则,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 2023年 1~6 月科室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 5 位的 252 例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的病历,应用属性层次模型(AHM)对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252 例病历中,病历评分(MRS)≥90 分的优秀病历 103 例(占 40.87%),75 分≤MRS<90分的良好病历 12 例(占 4.76%),60 分≤MRS<75 分的合格病历 41 例(占 16.27%)以及MRS<60 分的不合格病历 96 例(占 38.10%).不合理类型主要表现为无适应证 48 例次(占 28.40%),用法用量 43 例次(占 25.44%),用药疗程 36 例次(占21.30%),特殊人群用药 22 例次(占 13.02%),联合用药 10例次(占 5.92%)及禁忌证 5例次(2.96%).结论 基于AHM法制定的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评价方法切实可行,评价结果显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差,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其医嘱点评、用药管理,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解放军药学学报》2023年第36卷关键词索引
编辑人员丨2024/2/3
A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B1 ATP 结合盒转运蛋白 B1 与羧酸酯酶 1基因多态性对达比加群酯药物谷浓度的影响(张 咪,陈 婷,刘志宏,等)R973+ .2(A)36(2):100阿比特龙 醋酸阿比特龙片致重度低钾血症 1 例并文献分析(王艳梅,孙 妍,高丽华,等)R969.3(B)36(6):557阿片类药物 地佐辛注射液引起药物依赖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李金斌,张艳秀)R969.3(A)36(2):13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氢吗啡酮与地佐辛用于严重胸部创伤镇痛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比较氢吗啡酮与地佐辛用于严重胸部创伤镇痛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选取医院重症医学科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9 月收治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 30 例,根据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氢吗啡酮组和地佐辛组,各 15 例.两组患者分别予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和地佐辛注射液静脉泵入镇痛治疗,根据躁动情况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镇静治疗,并根据患者呼吸情况、创伤情况等予对症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后 2,12,24 h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及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镇痛前比较,两组患者镇痛后 2,12,24 h的呼吸频率显著降低,12,24 h的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地佐辛组患者镇痛后 2h的二氧化碳分压及镇痛后 12,24 h的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好转出院,且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气管插管发生率(镇痛后 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也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氢吗啡酮组患者的镇痛药物日均用量、日均费用、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地佐辛组(P<0.05).结论 氢吗啡酮和地佐辛镇痛治疗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均安全、有效,其中氢吗啡酮更具经济优势,而地佐辛可更快地缓解呼吸症状,且对循环系统影响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右美托咪定联合局部浸润麻醉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局部浸润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患者围术期应激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OV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1%利多卡因20~30 mL局部浸润麻醉后开始手术.试验组术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8 μg·kg-1,10 min后调整为0.4μg·kg-1·h-1 维持至术毕,对照组术前10 min静脉泵注等容量0.9%NaCl注射液至术毕.比较2组患者的入室5 min(T0)、注入局麻药时(T1)、穿刺针到达椎体即刻(T2)、骨水泥注入即刻(T3)、术毕即刻(T4)、术后2 h(T5)5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T0、T1、T2、T3、T4的麻醉效果及T0、T4、T5的围术期应激指标,分析追加药物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T0、T5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各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T1、T2、T3、T4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0.57±11.51)、(89.68±11.48)、(91.26±8.74)、(88.96±9.84)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6.14±8.57)、(109.28±9.34)、(111.42±9.62)、(105.88±8.75)mmHg(均P<0.05).试验组T1、T2、T3、T4的镇静评分分别为(2.86±0.29)、(2.81±0.36)、(2.73±0.38)、(2.49±0.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1±0.28)、(1.68±0.27)、(1.59±0.30)、(1.64±0.26)分(均 P<0.05).试验组 T1、T2、T3、T4 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52±0.36)、(2.97±0.28)、(3.69±0.56)、(2.57±0.6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3±0.30)、(5.16±0.87)、(5.48±1.02)、(3.85±0.79)分(均 P<0.05).试验组 T5 的血糖、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分别为(7.62±0.73)mmol·L-1、(20.23±3.86)pg·mL-1、(413.65±131.38)pg·mL-1 和(191.46±26.52)ng·m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8±0.78)mmol·L-1、(26.39±4.22)pg·mL-1、(463.41±136.16)pg·mL-1 和(219.21±26.54)ng·mL-1(均P<0.05).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vs.12.50%,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OVF手术治疗中更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好,可减轻围术期应激和追加地佐辛概率,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