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喷他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脾部分切除术围术期疼痛管理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脾部分切除术围术期疼痛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行脾部分切除术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术后均予以自控泵镇痛,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术前增加静脉注射喷他佐辛。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麻醉恢复指标,评价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检测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统计术后48 h内自控泵镇痛有效按压次数,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丙泊酚[(462.24±27.13)mg]和瑞芬太尼用量[(365.98±26.78)μg]均显著少于对照组[(511.82±26.32)mg、(406.86±26.08)μg]( t=14.49、12.63,均 P < 0.001),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6.86±0.97)min]、麻醉苏醒时间[(13.24±0.82)min]和拔管时间[(17.14±1.07)min]均显著少于对照组[(7.62±0.90)min、(14.32±0.84)min、(18.22±1.06)min]( t=5.80、8.58、6.93,均 P < 0.001)。研究组术后24 h和48 h静息状态和咳嗽状态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7.82、9.31、4.95、8.47,均 P < 0.00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21.53、25.61、18.45、16.90、17.33、14.86,均 P < 0.001),而IL-10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20.85,-19.61,均 P < 0.001);研究组术后48 h内自控泵镇痛有效按压次数[(6.24±1.17)次]显著少于对照组[(10.26±1.34)次]( t=12.95, P < 0.05),且药物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4.00%(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8.00%(9/50)](χ 2=5.01, P < 0.05)。 结论:对脾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可有效减少术中麻醉药物和术后镇痛药物给药剂量,促进术后麻醉恢复,抑制术后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反应,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椎旁神经阻滞与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镇痛作用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与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PVB)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6例。全身麻醉诱导前P组在T 5-T 6水平行PVB,E组在T 5水平行ESPB,C组不予处理。记录3组患者术中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自控镇痛给药时间,自控镇痛给药次数,喷他佐辛追加次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4 h(T 1)、术后1 d(D 1)、术后2 d(D 2)、术后3 d(D 3)时静息和咳嗽VAS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发生情况。 结果:P组和E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 P<0.05),P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E组( P<0.05)。T 1、D 1时C组静息VAS疼痛评分高于E组和P组( P<0.05),咳嗽VAS疼痛评分高于E组和P组( P<0.05);D 1时P组静息VAS疼痛评分低于E组( P<0.05),T 1、D 1时P组咳嗽VAS疼痛评分低于E组( P<0.05)。E组和P组术后首次自控镇痛给药时间长于C组、自控镇痛给药次数及喷他佐辛追加次数少于C组( P<0.05);C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长于E组和P组,E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长于P组( P<0.05);C组术后3个月CPSP发生率高于P组( 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ESPB与PVB可缓解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PVB镇痛效果优于ESPB,PVB可降低术后3个月CPSP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igma-1受体在喷他佐辛减轻SH-SY5Y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Sigma-1受体(Sigma-1R)在喷他佐辛减轻SH-SY5Y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将生长良好的SH-SY5Y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6):对照组(C组)、OGD/R组(O组)、OGD/R+喷他佐辛组(OP组)和OGD/R+喷他佐辛+BD1047组(OPB组)。C组细胞正常培养;O组、OP组和OPB组将培养基更换为EBSS培养基,置于培养箱中培养4 h,然后更换为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复氧复糖18 h,OP组复氧复糖时加入喷他佐辛(终浓度10 μmol/L),OPB组复氧复糖时加入喷他佐辛(终浓度10 μmol/L)和Sigma-1R阻断剂BD1047(终浓度20 μmol/L)。复氧复糖18 h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igma-1R、C/EBP同源蛋白(CHOP)、磷酸化需肌醇酶1(p-IRE1)、剪接型X-框结合蛋白1(XBP1s)和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cas-3)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O组、OP组和OPB组细胞凋亡率升高,CHOP和p-IRE1表达上调,O组和OPB组XBP1s和c-cas-3表达上调( P<0.05),OP组Sigma-1R、XBP1s和c-cas-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O组比较,OP组细胞凋亡率降低,Sigma-1R表达上调,CHOP、p-IRE1、XBP1s和c-cas-3表达下调( P<0.05);与OP组比较,OPB组细胞凋亡率升高,Sigma-1R表达下调,CHOP、p-IRE1、XBP1s和c-cas-3表达上调( P<0.05)。 结论:Sigma-1R参与了喷他佐辛减轻SH-SY5Y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的过程,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地佐辛、喷他佐辛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两种胃癌术后镇痛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9月在某院胃癌根治手术患者162例,按术后镇痛用药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地佐辛注射液(76例),B组给予喷他佐辛注射液(8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成本等,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安全性方面,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方面,各时间段A组疼痛数字评分(NRS)均显著小于B组(P<0.05);A组累计有效率为96.09%,B组累计有效率为7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经济学方面,A组总成本为(969.82±250.76)元,B组总成本为(795.62±108.23)元,A组成本-效果比(C/E)为1010.23,B组C/E为1120.59,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96.80元,敏感性分析支持成本效果分析.结论 胃癌术后镇痛中地佐辛注射液相对于喷他佐辛注射液具有经济学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地佐辛注射液有关物质的色谱-质谱结构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地佐辛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150 mm × 4.6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10mmol·L-1 甲酸铵缓冲溶液(甲酸调节pH至2.7)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地佐辛注射液有关物质进行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化-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高分辨质谱(ESI-Q-TOF/MS)测定各有关物质母离子及其子离子的准确质量和元素组成,通过光谱解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在所建立的分析条件下,地佐辛及其有关物质分离良好,检测并鉴定出地佐辛注射液及其强制降解试验样品中20个含量大于0.1%的有关物质,其中2个为已知杂质,其他杂质均未见报道.结论: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有效地分离鉴定地佐辛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双侧头颈半棘肌间平面阻滞对颈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头颈半棘肌间平面阻滞(ISPB)对颈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4月择期行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患者分为两组:ISPB组(I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使用超声定位于C5平面,Ⅰ组在双侧头半棘肌和颈半棘肌之间筋膜平面内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C组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完成后15 min开始麻醉诱导.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 40项恢复质量评分(QoR-4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记录术后1、6、12、24、48 h NRS评分.记录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喷他佐辛用量.记录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情况、术后首次独立下地行走时间和首次经口进食时间、血肿、感染或局麻药中毒等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术后1、2 d QoR-40各项评分和总分明显降低,PSQI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I组术后1、2 d QoR-40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疼痛评分和总分均明显升高,PSQI明显降低(P<0.05);术后1、6、12、24 h 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PIC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喷他佐辛用量、PONV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术后首次独立下地行走时间和首次经口进食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无一例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 双侧ISPB可有效改善颈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睡眠,减轻术后疼痛,降低PONV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喷他佐辛对颅脑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喷他佐辛对颅脑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行颅脑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术毕给予喷他佐辛,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氧饱和度(SpO2),分析两组苏醒期Ramsay评分、躁动评分、CRBD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T1、T2、T3、T4时的MAP、SBP、DBP、HR和SpO2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MAP、SBP、DBP、HR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MAP、SBP、DBP、HR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MAP、SBP、DBP、HR和SpO2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Ramsay评分2~4分和躁动评分0、1分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B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喷他佐辛在颅脑外科手术中有较好镇静作用,可减少CRBD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的镇痛作用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是一类对阿片受体兼有激动和拮抗作用的药物.已经上市的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喷他佐辛、布托啡诺、纳布啡、丁丙诺啡和地佐辛等.与吗啡、芬太尼等单纯阿片受体激动剂相比,该类药物具有镇痛效果较强,成瘾性较弱,咳嗽、瘙痒以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少的优点.由于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在不同内源性阿片受体(μ、κ、δ等)间具有不同的倾向性作用,基于不同受体亚型,可在情绪影响、药物依赖方面表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因此合理地使用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滥用的发生.随着学界对内源性阿片各受体亚型及相关药物研究的深入,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在改善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右美托咪定联合喷他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炎症因子、Fib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喷他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喷他佐辛镇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镇痛.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疼痛程度.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时的VAS.术后24 h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及Fib、D-二聚体水平,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时VAS降低[分别为(2.35±0.94)vs.(3.96±1.05)分,(1.66±0.71)vs.(2.87±0.82)分,(1.32±0.52)vs.(2.15±0.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分别为(2.02±0.67)vs.(3.95±0.96)pg·ml-1,(32.24±4.76)vs.(40.16±5.25)pg·ml-1,(20.37±4.26)vs.(30.29±5.71)pg·ml-1],Fib、D-二聚体水平也降低[分别为(3.9±0.3)vs.(4.2±0.4)g·L-1,(224.7±18.5)vs.(251.3±20.2)ng·ml-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和14.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喷他佐辛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且不良反应轻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3-2015年重庆地区39家医院阿片类止痛药利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阿片类止痛药的生产、使用及监管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地区39家医院2013-2015年阿片类止痛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排序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庆地区阿片类止痛药销售总金额2014年较20)13年增长12.9%;2015年较2014年增长16.6%.销售金额前5位的药品分别为地佐辛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以及喷他佐辛注射剂.DDDs前5位的药品分别为枸橼酸芬太尼注射剂、盐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以及盐酸吗啡注射剂.DDC前5位的药品分别为地佐辛注射剂、喷他佐辛注射剂、盐酸羟考酮注射剂、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剂、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中,地佐辛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喷他佐辛注射剂、布托啡诺注射液、羟考酮注射液排序比小于1.结论:重庆地区阿片类止痛药销售总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品种结构基本合理,但对重点关注品种,尤其是地佐辛、喷他佐辛等销售金额大,DDC偏高,排序比明显偏低的品种,仍需加强合理用药监管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