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方法,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制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标准。通过属性层次模型赋权法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AHM-TOPSIS)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本院2020年6月归档的50份门诊癌痛专用病历(A组,150例次记录)书写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计算书写质量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C i值),并统计各评价指标不规范病历构成比。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干预,并对干预后2021年10月归档的50份癌痛专用病历(B组,156例次记录)书写质量进行同法再评价,比较干预前后病历书写规范性及各评价指标不规范病历构成比的差异。 结果:建立的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包括办理专用病历所需材料完整性、疼痛相关主诉及病史记录、疼痛既往药物治疗过程的具体描述、疼痛的常规评估及记录、疼痛的量化评估及记录、疼痛的全面评估及记录、疼痛的动态评估及记录、疼痛药物选择合理性、药物用法用量合理性、合理调整药物品种或剂量、镇痛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及记录、镇痛药物不良反应评价及处理记录共12项指标。干预前A组病历中,C i≥0.6的病历占62.0%(93/150);干预后B组病历中,C i≥0.6的病历占84.6%(13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干预前A组病历中,疼痛的全面评估、不良反应预防、量化评估及动态评估记录的不规范病历构成比较高,分别为64.0%(96/150)、55.3%(83/150)、54.7%(82/150)、52.7%(79/150);干预后B组病历中,上述不规范病历构成比均有所下降,分别为50.6(79/156)、35.9(56/156)、32.1(50/156)、39.7(62/156)(均 P<0.05)。 结论:建立了基于德尔菲法及AHM-TOPSIS的门诊癌痛专用病历综合评价标准;对门诊癌痛专用病历实施综合评价及干预后,病历书写质量有所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为构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公共政策评估模型,使用专家咨询法,构建城乡居民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使用多属性群决策层次分析法,借助Matlab软件和Yaahp软件,结合Spearman相关系数法,对专家意见聚类,进一步确定不同层次各要素的权重。结果: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20项三级指标的城乡居民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测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结论:所设计指标体系适用于从宏观角度把握城乡居民异地就医政策执行水平,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来还应继续细化该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评估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人促红素注射液合理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建立人促红素注射液(rhEPO)合理性评价体系,分析目前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 rhEPO 的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专家共识和指南制定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根据入排标准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 2023 年 4 月—2024 年 4 月使用rhEPO的归档病历,应用属性层次模型(AHM)法对其进行合理性评价,并与传统点评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AHM法的可行性.结果 372 份病历中,病历评分(MRS)≥90 分156例(占比 41.94%),75 分≤MRS<90 分 55 例(占比 14.78%),60 分≤MRS<75 分的 60 例(占比 16.13%),MRS<60 分101 例(占比 27.15%);不合理类型主要表现为适应证 54 例次(占比 14.52%),用药或停药时机 151 例次(占比40.59%),用药剂量 179 例次(占比 48.12%)以及用药调整 163 例次(占比 43.82%)等.与传统点评方法比较,AHM法一致率为 90.59%(Kappa=0.785,P<0.001).结论 基于AHM法建立的rhEPO评价体系切实可行,评价结果显示本院rhEPO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需在适应证、用药或停药时机、用药剂量及用药调整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合理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层次属性模型的替考拉宁药物利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替考拉宁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采用属性层次模型(AHM)综合评价替考拉宁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以替考拉宁药品说明书、相关临床指南与专家共识为依据,制订替考拉宁的DUE标准.采用AHM法对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2022年 10 月—2023 年12 月 183 例应用替考拉宁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结果 替考拉宁不合理率居前3 位的原因分别为给药剂量 155 例(84.70%)、不良反应 124 例(67.76%)、联合用药 110 例(60.11%).病例得分(MRS)<60的 43 例(23.50%),60≤MRS<80 的 99 例(54.10%),80≤MRS<90 的27 例(14.75%),MRS≥90 的14 例(7.65%),病例平均得分为 69.19 分.结论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替考拉宁临床使用合理性欠佳.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等方面有待完善,采取给药剂量优化、不良反应管理加强以及规范联合用药等措施进行针对性干预,进一步加强用药合理性监管,以提高替考拉宁的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关节置换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基于属性层次模型(AHM)的骨科关节置换术(包括膝关节置换和髋关节置换)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为该类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桑德福抗微生物治疗指南(48版)》、相关药品说明书及国内外治疗指南等,制定基于AHM的关节置换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并据此对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208例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病历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关节置换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不合理类型涉及头孢菌素皮试(65.87%)、用药疗程(61.06%)、给药剂量(53.37%)、药物选择(26.92%);病历评分(MRS)≥90分的41例(19.71%),80分≤MRS<90分的67例(32.21%),60分≤MRS<80分的87例(41.83%),MRS<60分的13例(6.25%).结论 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较为合理,但在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用药疗程、头孢菌素皮试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用药,需进一步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联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依降钙素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依降钙素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细则,探讨属性层次模型(AHM)联合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在依降钙素注射液药物利用合理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制定依降钙素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标准,采用AHM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TOPSIS法对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156 例使用依降钙素注射液患者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实施措施并对干预后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 156 份病历中,根据评价标准用药基本合理为 73 份(46.8%),不合理的 83 份(53.2%).疾病诊断、给药剂量、给药频率、特殊人群、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病程记录等是导致依降钙素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的主要因素.干预后 108 份病历中基本合理为 96 份(88.9%),不合理的 12 份(11.1%),与干预前用药合理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通过AHM-TOPSIS建立了依降钙素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切实可行,依降钙素注射液在本院的不合理使用较为普遍,应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刺五加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建立刺五加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刺五加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性.方法:以刺五加注射液的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和文献,制定刺五加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标准.构建 12 项合理性指标评价体系的属性层次模型,对2022 年1-6月宣城市中心医院使用刺五加注射液的546 例出院病例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刺五加注射液不合理应用问题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禁忌证用药、用法与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病例得分(MRS)≥90 分的有 9 例(占 1.65%),80 分≤MRS<90 分的有 435 例(占 79.67%),MRS<80 分的有 102 例(占 18.68%).结论:该院刺五加注射液临床使用问题突出,需加强管理.属性层次模型科学合理、简单快捷,为综合评价药物使用合理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依达拉奉右莰醇合理性评价标准的建立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通过属性层次模型分析评价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依达拉奉右莰醇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医院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依达拉奉右莰醇说明书、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制定依达拉奉右莰醇药物利用评价标准.采用属性层次模型法对 2022 年 6~12 月我院 190 例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的患者病历进行药物分析评价,针对评价发现的问题进行药学干预,对 2023 年 1~6 月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的 190 份归档病历进行再评价.结果 2022 年 6~12 月依达拉奉右莰醇的主要不合理用药问题依次是用药监护(190 份,100%)、用法用量(98 份,51.58%)、疗程(62 份,32.63%),19 例(10%)患者病历评分≥90 分(优秀),32 例(16.84%)患者病历评分 80~89 分(良好),97例(51.05%)患者病历评分 60~79 分(合格),42 例(22.11%)患者病历评分(MRS)<60 分(不合格).病历合格率为51.05%.经药学干预,2023 年 1~6 月依达拉奉右莰醇的主要不合理用药问题显著降低,病历合格率由 51.05%提高到73.16%(P<0.05).结论 我院依达拉奉右莰醇临床应用不合理情况较多,经临床药师干预沟通,病历合格率得到提高.属性层次模型法药物利用评价操作简单,评价结果直观,在临床用药中可以发挥一定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评价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建立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合理使用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提供依据.方法 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相关指南为依据制定评价标准,并采用属性层次模型(AHM)对亳州市人民医院 2023 年 1~7 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 180 份出院病历进行评价.结果 180例病历都未在医嘱标注滴注时间,疗程不适宜 31 例(17.22%)、超适应证 22 例(12.22%)、用药频次不适宜 5 例(2.78%)、超禁忌证 2 例(1.1%)和未监测肝肾功能 5 例(2.78%).等级优秀病历 120 例(66.67%)、良好病历 32 例(17.78%)和合格病历 28 例(15.55%).结论 亳州市人民医院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存在不合理问题,需要多部门协作干预整治.基于属性层次模型AHM的药物合理性评价操作简单,对多因素指标评价结果较好,该方法可广泛用于其他药物合理性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融合跨物种科学数据的性状调控基因本体模型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在新技术带来的育种数据激增与计算育种对知识服务的新需求下,为解决作物育种知识服务中跨物种学科知识获取效率低且优异多效基因发现困难的问题.[方法]本研究构建了性状调控基因本体模型框架,并定义了本体模型中的实体层次结构和实体属性.以主粮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和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数据采集对象,构建了以性状调控基因本体模型为模式层的知识图谱并进行实验.[结果]最终形成了涵盖 13 种实体、16 种数据属性和 14 个对象属性的性状调控基因本体模型,以此模型为本体层的知识图谱实现了跨物种间学科知识关联检索、优异多效基因挖掘和跨物种基因功能预测.[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性状调控基因本体模型构建方法,能够实现跨物种间性状调控基因的关联发现,可提高跨物种学科知识的获取效率,可支撑多维度科学数据寻证分析的功能基因发现结果.本研究为多效基因的挖掘和基因功能预测提供了一条可实现的方法路径,为作物育种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