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型痴呆症患者生活体验与内心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年轻型痴呆症患者生活体验与内心需求,旨在为临床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年轻型痴呆症患者生活体验与内心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由2名经过循证知识培训的研究者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严格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分类。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提取33个研究结果,归纳成8个类别,合成3个整合结果:年轻型痴呆症患者在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和工作中面临困难和挑战,心理负担和病耻感严重;不同情感体验患者在应对方式上存在差异,表现为逃避、面对和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患者存在医患沟通不畅、同伴支持欠缺、适龄服务缺乏等多维度未满足需求,渴望获得多种来源的支持。结论:社区、医院和社会应充分联动,为年轻型痴呆症患者提供支持,减少患者耻辱感、改进诊断过程、鼓励患者积极应对。未来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帮助医疗保健人员了解年轻型痴呆症患者的体验和需求,以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认知平衡理论的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平衡理论的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RA患者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2例R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平衡理论为基础的三元联动延续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分别采用Bristol类风湿性关节炎疲劳多维量表(BRAF-MDQ)、疼痛灾难化评分量表(PCS)、运动自我效能量表中文版(SEE-C)、希望指数量表(HHI-C)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疲乏状态、疼痛灾难化、运动自我效能和希望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干预前BRAF-MDQ、PCS、SEE-C、HHI-C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BRAF-MDQ中的生理疲乏、生活疲乏、认知疲乏和情绪疲乏得分分别为(10.02 ± 0.85)、(6.33 ± 0.58)、(3.31 ± 0.48)、(4.25 ± 0.56)分,低于对照组的(12.97 ± 1.89)、(8.94 ± 0.97)、(6.55 ± 0.97)、(5.92 ± 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8.54~17.96,均 P<0.05)。观察组干预后PCS中的沉思、夸大和无助维度得分分别为(5.66 ± 0.43)、(4.12 ± 0.36)、(3.31 ± 0.41)分,低于对照组的(8.41 ± 0.88)、(5.74 ± 0.85)、(5.52 ± 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85、10.53、13.92,均 P<0.05)。观察组干预后SEE-C和HHI-C得分分别为(60.22 ± 7.89)、(37.48 ± 5.79)分,高于对照组的(46.98 ± 5.84)、(34.21 ± 4.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09、2.58,均 P<0.05)。 结论:基于认知平衡理论的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对缓解RA患者疲乏状态和疼痛灾难化程度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和运动自我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实践: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针对导师队伍建设在考评指标、培训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导师队伍建设中通过改革与实践,建立以代表性研究成果为主导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强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导向的研究生导师动态考核制度,完善以提升育人水平为目标的多层次导师培训体系,探索以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纵横联动"导师队伍管理模式,为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水平、有效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可借鉴的管理新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下医院多维联动精益运营管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与落地对医院运营管理模式造成深远影响,使得医院的运营方式和管理内涵急需适配与优化.深度剖析DIP医保支付方式对于医院运营管理造成的影响,分别从病种分值政策的实施、医保成本核算控制、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保事后分析、病种管理等多个维度,对全生命周期视角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下医院运营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有力探索,以期更好地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政务云的辽宁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为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本研究借助政务云信息系统算力性能强、数据交换安全可靠、服务器部署灵活、数据采集高效等优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图像识别、语音识别,5G、GIS等技术,设计基于政务云的辽宁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管理信息系统,以流行病学调查为源头,构建空间、时间和人物关系的多维疫情传播模型及大数据分析,实现省、市、区三级联动、跨省协查实时协同,联防联控信息全流程闭环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民健康覆盖程度的定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定量测量2011—2015年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全民健康覆盖程度,分析其发展趋势.方法 于福建省新农合监测数据信息平台、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以及《福建省卫生统计年鉴》《福建省卫生统计汇编》摘取2011—2015年福建省新农合制度有关数据,包括县域内参合率、住院构成比、住院实际补偿比、药品目录和诊疗目录.采用乘法模型评价全民健康覆盖程度,并通过改变各指标的不同取值,分析影响全民健康覆盖得分的因素.结果 2011—2015年福建省农村居民新农合参合率逐年递增,且均达99.00%以上;县域内住院构成比呈波动下降趋势;住院实际补偿比呈波动上升趋势.2011—2015年福建省新农合药品目录和诊疗目录保障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分别稳定在52.00%~55.00%和76.00%~78.00%,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乘法模型显示,2011—2015年福建省新农合全民健康覆盖得分分布于1.19~1.57分,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增加幅度不明显,发展缓慢.若2015年福建省新农合参合率为100.00%,住院构成比提高至85.00%,药品目录和诊疗目录保障水平以及住院实际补偿比均提高至80.00%,则新农合全民健康覆盖得分可达2.37分,提高了50.82%.结论 2011—2015年福建省新农合全民健康覆盖已达到中等水平,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多维度指标联动对提高全民健康覆盖效果更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复杂网络的长三角城市对外服务群落结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重要空间载体,其空间组织形式正从个体城市集聚、等级性的中心地结构向多中心、嵌套式的群落结构演变.为刻画长三角地区城市在不同要素层面下形成的多层次群落结构及其状态,借助复杂网络分析工具,从城市群落的节点特征、垂直和水平结构、不同群落结构间的相互关联三方面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3类(生产性、生活性、公共性)对外服务流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显示:1)长三角城市节点服务功能分化,节点层级性分异显著,生产和生活性服务网络的节点规模呈“长尾”分布,公共性服务网络的节点规模相对均衡;2)垂直结构上,3类对外服务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效率、流量占比和空间分布各不相同;水平结构上,初步形成对外服务网络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部分城市突破区域界线,呈跨地域集聚组团的态势.3)较强的结构关联性存在于生产性和生活性对外服务网络之间,两者在中低度值的城市节点上具有一致性,呈联动发展格局;公共性对外服务网络与前两者的节点度值分异较大,促进了整体群落服务功能结构的丰富和完善.基于复杂网络的群落研究可以从多维结构的分析中寻求城市群落的分工协作和共生,为当前多核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组织与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城市再生视野下高密度城区生态空间规划方法——以厦门本岛立体绿化专项规划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面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空间缺乏、布局支离破碎的问题,从规划层面分析了其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屋顶绿化与城市绿地系统联动互补,是针对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环境受损严重以及土地资源紧缺的约束条件下,建构生态空间网络的有效途径;并以厦门本岛为研究区,基于GIS、遥感技术,利用高清遥感数据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部门资料、规划文本建立现状及规划空间数据库;从既有研究梳理、综合效益影响、城市发展诉求分析3个层面总结屋顶绿化实施潜力影响因子,结合规划分区与建筑分类建立实施潜力评估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屋顶绿化实施潜力评估,结合城市绿地系统,以“全域空间、重点片区、多维网络”为方法进行研究区生态空间网络规划.结果表明:1)生态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公共服务需求、环境改善需求、建筑属性特征、建筑产权归属是屋顶绿化实施潜力评估要素,其包含的城市生态框架、城市功能结构、景观提升需求、建筑改造需求、内涝程度、热岛强度、微气候环境、建筑高度、建筑年代、建筑类型、建筑产权属性是关键性评估因子;2)厦门本岛2016年屋顶绿化率仅有2%,且附属于居住建筑和城中村的屋顶绿化量超过总量的一半,商业、公共、产业建筑作为空间载体进行屋顶绿化有较大发展空间,未绿化的屋顶资源中有81.3%适宜进行屋顶绿化;3)探索高密度城区生态空间网络布局的规划方法是本研究的第一步,下一步通过借助AI、GIS等技术,尝试防控高强度开发与高危集聚引发的城市生态和灾害问题,构建满足复合功能的生态空间网络优化的研究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时空分异及协同发展格局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京津冀城市群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引发了一系列诸如雾霾、水质污染及生态体系破坏等问题.选取2000-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指数评估模型评价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及其子系统指数值,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其分类原则判定两者协同发展格局.结果表明:(1)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廊坊城市化发展较强,邯郸、秦皇岛、衡水、沧州居中,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较弱;北京、保定、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天津、石家庄、廊坊、邯郸、沧州居中,邢台、衡水、唐山较弱.(2) 2000-2007年为城市化缓慢发展阶段,2008-2015年为稳步提升阶段;2000-2010年为生态保护攻坚期,2011-2015年为生态文明建设期,环保投入剧增.(3)高城市化区的空间格局保持不变,偏高城市化区和中城市化区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低城市化区基本不存在;优生态环境区、偏优生态环境区和中生态环境区空间格局相对稳定,劣生态环境保护区不存在.(4)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上升趋势显著,但是濒临失调和中度协调占主导类型,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协同发展类型整体上逐渐由城市化滞后演变为生态环境滞后,生态环境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由此,需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抓手,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科技+”的自主优化思想,打造集聚区域特色的“美丽中国”绿色城市化样板区;加大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宣传,以“生态+”思想融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区域性绿色小城镇;建立多样化生态保护园区、现代化旅游和康养基地、科技化教育培训机构,促进区域内外多维多向联动发展;保有生态环境危机意识,积极创建保障措施,杜绝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职制药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新时代高职的重要任务.目前企业愈发重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然而学校培养效果仍有待提升,培养过程对信息技术利用不够,学生的能力普遍偏低.本文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法和途径展开研究并在制药类专业中实践.实施了“三课堂”联动、成果导向课程体系等改革.重点打造了多功能、多维度的创新创业基地和平台.通过多方合作、全员参与,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为其他专业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