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富环境对早期经历反复操作性疼痛早产儿幼儿期行为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早期经历反复操作性疼痛早产儿幼儿期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6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高危儿门诊建档并随访至2岁的80例高危早产儿(既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历反复疼痛刺激),作为早产儿组;选取同期本院儿童保健科门诊体检的39名足月出生的2岁健康儿童,作为足月儿组。早产儿组根据丰富环境具体实施情况,分为早产儿干预组和早产儿对照组。收集3组儿童出生资料,测量2岁时生长发育指标,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神经心理发育,儿童行为量表评估行为发育情况,收集唾液检测面对新奇事物不同时间点(基线、任务态、结束时)皮质醇水平,通过调查问卷评估家庭环境包括母亲育儿压力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检验比较3组儿童体格发育情况、母亲育儿压力、神经心理发育和行为问题;重复方差分析和LSD检验比较3组唾液皮质醇的分泌变化;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儿童神经心理以及行为发育和皮质醇分泌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早产儿干预组44例,其中男17例,出生胎龄(31.3±2.8)周;早产儿对照组36例,其中男29例,出生胎龄(32.5±2.6)周;足月儿组39名,其中男23名,出生胎龄(39.3±2.1)周。早产儿干预组和早产儿对照组在2岁时的身长、体重和头围均低于足月儿组(均 P<0.05)。早产儿对照组儿童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大动作、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和个人社交的发育商均低于足月儿组(91±7比97±6,88±9比94±6,89±8比99±8,84±10比100±15,89±7比95±6,均 P<0.01);早产儿干预组在大动作、精细动作、适应性和语言方面发育商均高于早产儿对照组(均 P<0.05),与足月儿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早产儿对照组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历针刺性操作次数与2岁时适应性发育商呈负相关( r=-0.48, P<0.05)。早产儿对照组儿童社交退缩、抑郁、躯体不适、攻击行为及破坏性行为得分均高于足月儿组和早产儿干预组( F=8.07、5.67、7.72、7.90、7.06,均 P<0.05);早产儿干预组与足月儿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早产儿对照组的行为问题(社交退缩、抑郁)均与母亲育儿压力呈正相关( r=0.66、0.50 ,均 P<0.05)。在面对视觉新奇事物时,早产儿对照组唾液皮质醇随任务时间变化分泌水平持续高于足月儿组( P=0.006),与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历的致痛性操作次数以及针刺性疼痛次数均呈负相关( r=-0.83、-0.80,均 P<0.01)。早产儿干预组皮质醇随时间变化趋势与足月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72)。 结论:丰富环境干预可改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历反复操作性疼痛的早产儿2岁时神经心理发育,纠正不良行为问题,下调任务态时皮质醇的高分泌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梗死灶大小对急性颞叶或枕叶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及其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颞叶或枕叶梗死患者梗死灶的大小对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以及认知障碍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7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急性颞叶或枕叶梗死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50~82(70.2±7.9)岁,受教育年限5~9(5.3±0.9)年,有吸烟史21例、饮酒史17例,合并高血压36例、糖尿病24例、冠心病10例。观察组患者均行头颅MR扫描并测量梗死灶大小,按照测量结果分组:梗死灶≥30 cm 3为观察A组(41例),梗死灶<30 cm 3为观察B组(59例)。选取同时期年龄、性别与观察组患者相匹配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0~82(71.3±7.2)岁。对比3组受试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吸烟史、饮酒史,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情况等临床基线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所有受试者认知功能,并测定所有受试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观察组在住院1周后病情稳定情况下进行测试,对照组在体检当天进行测试;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观察组中认知障碍患者的P300潜伏期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3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观察A组、观察B组与对照组MoCA评分分别为27(23,28)分、28(27,29)分和29(28,30)分,P300潜伏期分别为380(320,380)ms、310(290,350)ms和290(280,300)ms,认知障碍患者分别占43.9%(18/41)、32.2%(19/59)和2%(1/50),对照组患者较2个观察组的MoCA评分高、P300潜伏期短、认知障碍发生率低,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4.29、64.00, χ2=23.34, P值均<0.001);与观察B组比较,观察A组患者的MoCA评分低、P300潜伏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37例认知障碍患者的MoCA评分[25(22,27)分]与P300潜伏期[360(320,416)ms]呈负相关( r s=-0.36, P<0.05)。 结论:急性颞叶或枕叶梗死患者梗死灶的大小对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有影响;合并认知障碍的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与MoCA量表评分呈负相关,两者对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青少年下颌后缩隐形前导矫治的疗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隐形前导矫治器矫治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至2021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正畸科经隐形前导矫治完成的下颌后缩青少年患者3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1.6±0.9)岁。应用Pancherz分析法评估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参数,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矫治前后骨骼及牙齿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下颌骨颏前点前移(3.13±0.89) mm( P=0.029),长度增加(4.14±2.18)mm( P<0.001),下颌升支长增加(4.09±1.58) mm( P=0.018),下颌体长增加(4.25±2.87) mm( P=0.001),髁突位置后移(1.03±0.79) mm( P<0.001)。SNB增加(1.96±2.56)°( P<0.001),ANB减小(2.03±1.32)°( P<0.001),Wits值减小(2.90±1.72) mm( P<0.001)。上中切牙舌向倾斜(4.06±4.88)°( P<0.001);下中切牙唇向倾斜(1.23±0.40)°( P<0.001)。治疗后覆盖减小(4.31±1.43) mm( P<0.001),骨性效应占比58.7%,牙性效应占比41.3%;磨牙关系改善(3.87±0.78) mm( P<0.001),骨性效应占比65.4%、牙性效应占比34.6%。 结论:对于生长期骨性下颌后缩患者,隐形下颌前导能有效促进下颌生长发育,疗效以骨性效应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股骨头血供参数和平均坏死面积指数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股骨头血供参数和平均坏死面积指数与股骨头坏死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的相关性,为量化评估股骨头血供和坏死程度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65髋),其中ARCO Ⅰ期11髋、Ⅱ期23髋、Ⅲ期16髋、Ⅳ期15髋.于患者股骨头血管造影片上测量并计算跨股骨颈的旋股内侧动脉长度与股骨颈直径的比值、后上支持带动脉数量、后下支持带动脉数量等股骨头血供参数,于股骨头轴位MRI T1加权像上测量并计算股骨头平均坏死面积指数.比较不同ARCO分期患髋的股骨头血供参数和平均坏死面积指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股骨头血供参数和平均坏死面积指数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不同ARCO分期患髋的跨股骨颈的旋股内侧动脉长度与股骨颈直径的比值、后上支持带动脉数量、后下支持带动脉数量及股骨头平均坏死面积指数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6.191,P=0.001;H=31.331,P=0.000;H=13.737,P=0.003;H=12.699,P=0.005).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跨股骨颈的旋股内侧动脉长度与股骨颈直径的比值、后上支持带动脉数量、后下支持带动脉数量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均呈负相关(rs=-0.489,P=0.000;rs=-0.678,P=0.000;rs=-0.456,P=0.000),股骨头平均坏死面积指数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呈正相关(rs=0.438,P=0.000).结论:股骨头血供参数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呈负相关,股骨头平均坏死面积指数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呈正相关,这些指标对于量化评估股骨头血供和坏死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液灌流联合序贯血液透析滤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营养状态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序贯血液透析滤过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营养状况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测量2组患者的体质量和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皮脂厚度计测量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分(SC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抽取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HOMA-β、FINS、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FINS、HOMA-IR显著低于治疗前,HOMA-β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NS、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BMI、TSF、S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BMI、TSF、SGA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BMI、TSF、S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可显著改善DN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营养状况和脂代谢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使用Bjork-Jarabak分析法研究腺样体肥大对不同发育阶段儿童颅颌面生长趋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腺样体肥大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儿童颅颌面硬组织生长发育趋势的影响.方法:对232名年龄在4~16岁儿童的头侧位片进行Bjork-Jarabak头影测量分析,采用颈椎骨龄(CVM)分期将患者分为CVM 1~2(A)、CVM 3~4(B)、CVM 5~6(C)3组,以A/N=0.61为界设置腺样体肥大组和正常组两亚组,用t检验探究同CVM期各亚组间生长发育指标差异,以及不同CVM期该差异的变化趋势.结果:腺样体肥大儿童A、B、C组各28、55、23例,正常对照各12、65、49例.肥大组 CVM1-2 期 S-Ar、N-Me 和 S-Ar/Ar-Go 显著增大(P<0.05);CVM5-6 期 Ar-Go-Me、N-S-Ar 和 Ar-Go-N 显著增大(P<0.05)、S-Ar-Go显著减小(P<0.05);S-N、Go-Me、S-Go、S-N/Go-Me和Ar-Go/N-Me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对儿童颅颌面生长型影响较大,表现为髁突后位、下颌支后仰,下颌垂直向生长和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增强,倾向于形成Ⅱ类高角面型.此影响在生长发育早期和晚期的儿童中更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探头位置对牙科全景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定量研究检测设备探头位置变化对牙科全景摄影质量控制检测结果的影响,为分析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偏差的来源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8种不同型号具有牙科全景摄影功能的X射线设备,利用胶片分析法确定主射束中心轴在影像探测器上的位置,通过辅助移动装置精确控制探头位置,分别在射束中心位置、上下左右移动1 cm位置、上下左右移动2 cm位置测量管电压、辐射输出量和有用线束半值层.结果 在射束中心位置的管电压、辐射输出量和有用线束半值层测量结果数值最大,偏离中心位置数值减小.不同型号的牙科全景设备对于探头位置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不敏感的设备,探头位置偏差2 cm对管电压检测结果的影响小于5.3 kV(5.8%);而对于敏感的设备,仅2mm探头位置偏移所导致管电压的检测结果偏差可达5.4kV(6.0%).结论 探头位置可导致牙科全景摄影质量控制检测结果的偏差,因此确定主射束中心轴在影像探测器上的位置进行探头的准确摆位对质量控制检测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两种锥形束CT转化二维图像与传统头颅侧位片定量分析颈椎骨龄的一致性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传统的头颅侧位片始终存在放大失真、左右重叠不一致等问题,而锥形束CT能真实展现颅面部的三维结构.对锥形束CT进行三维重建,再将所选区域内的锥形束CT转化为二维图像,能使左右侧基本重叠一致且能减小周围组织结构的影响.目的:探究两种不同整合厚度的锥形束CT转化二维图像与传统头颅侧位片定量分析颈椎骨龄的一致性.方法:收集118例青少年正畸患者的锥形束CT及头颅侧位片资料.首先在3D imaging software中对锥形束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后在矢状向界面中分别选择两种不同整合厚度的锥形束CT影像并转化为二维图像,两种图像分别被命名为ICB-1、ICB-2.再运用智贝云对头颅侧位片、ICB-1、ICB-2中的第2颈椎基底部凹陷与椎体下缘所成的角度(@2)、第3颈椎与后面高的比值(AH3/PH3)、第4颈椎高度与宽度的比值(H4/W4)及颈椎骨龄等项目进行测量计算,间隔2周后再随机抽取20例青少年重复上述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法评价3种图像各自测量颈椎骨龄的可重复性;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3种图像两两间测量颈椎骨龄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分析3种图像两两组间对颈椎骨龄分期评估的一致性.结果与结论:①除头颅侧位片组AH3/PH3的ICC<0.9,各组其余测量项目ICC均>0.9;②配对t 检验结果显示,除ICB-1组与头颅侧位片组、ICB-1组与ICB-2组间AH3/PH3、H4/W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其余项目的测量结果两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Kappa检验结果显示,3组颈椎骨龄分期评估结果两两组间的Kappa系数均>0.8(P<0.001);④提示ICB-1、ICB-2测量颈椎骨龄的可重复性优于头颅侧位片,头颅侧位片、ICB-1、ICB-2两两组间对颈椎骨龄的测量均有良好的一致性,但考虑到对颈椎椎体结构记录的完整性,ICB-2较ICB-1更适合用于颈椎骨龄定量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基于体素的磁共振形态学测量分析法检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基于体素的磁共振形态学测量分析方法在检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北京天坛-丰台癫痫中心2015年至2016年期间病理确诊为Ⅰ型和Ⅱ型FCD的44例患者.对患者的头颅MRI用形态学测量分析程序(morphometric analysis program,MAP)进行处理,比较MAP中延伸图像、交界图像和厚度图像对FCD病变的检出率;并比较传统人工阅片与MAP辅助阅片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MAP的交界图像和厚度图像对FCD病变的检出率要高于延伸图像.传统人工阅片和MAP辅助阅片均未检测出Ⅰ型FCD病变;但相对于前者,后者明显地提高了Ⅱ型FCD的检出率,尤其是ⅡA型FCD的检出率(P=0.03,P=0.05).结论 MAP有助于在癫痫患者中筛选FCD,或对可疑的异常影像加以确认.但对于再次手术或者真正MRI阴性的FCD患者,MAP的作用并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功能性矫治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检测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行早期矫治,采用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法测量主要标志点和参考平面.结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患者下颌体长度(Xi-Pm)增加2.50 mm (P<0.05),SNB角增加2.58°(P<0.05),ANB角平均减少2.71°(P<0.01);磨牙关系距平均减小2.81 mm (P<0.01),前牙覆盖平均减小3.68 mm (P<0.01),下中切牙垂距(L1-OP)减小1.89 mm (P<0.01),下中切牙突度距(distance of L1-APog)增加1.84 mm (P<0.01),上中切牙倾斜角(U1-APog)减小7.35°(P<0.01);下唇突度(Ls-TVL)增加1.85 mm (P<0.05),颏沟深度(Sm-TVL)增加2.12 mm (P<0.05),颏突度(Pos TVL)增加2.89 mm (P<0.05).结论: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能有效促进其下颌骨生长发育,内收上前牙,改善上前牙唇倾度,改善侧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