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手法则在MRI胎儿左右方位判定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右手法则在胎儿MRI中判定胎儿左右方位及内脏位置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有明确产后影像学检查结果的254例胎儿MRI图像。由同1名放射科诊断医师使用常规经验和右手法则以盲法判定MRI图像中胎儿的左右方位,进而判断是否存在胃泡、肝脏、心脏的位置异常,记录判定结果及判定时长。右手法则判定方法为:右手握拳,拇指伸展;以诊断医师的右手拳头代表胎儿头部,前臂代表体部,背侧代表胎儿头枕部及背部脊柱侧,掌面侧代表胎儿腹侧,四指方向代表胎儿面部,则拇指指向即为胎儿左侧。以产后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衡量是否存在内脏位置异常的金标准。判定时长的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经产后随访证实4例存在内脏反位。使用常规经验判定胎儿内脏位置有1例漏诊和1例误诊;使用右手法则判定未出现漏诊及误诊。使用常规经验和右手法则判定胎儿左右方位及内脏位置所用时间分别为(35±6)s和(24±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65, P<0.001)。 结论:右手法则在胎儿MRI中能快速、准确判定胎儿左右方位,可有效降低内脏反位,尤其是完全性内脏反位的误诊、漏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汪机不应脉理论管窥《运气易览》在医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汪机及《运气易览》在运气学说史上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其中对南北政不应脉理论,汪机明辨金元以后理论之流变,依据《内经》及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的相关篇章对该理论进行了探本溯源,务在使其重归经旨。通过对不应脉理论之流变进行古今文献的初步考证,发现南北政不应脉理论在宋代以后有两条主要流变。一条以成无己、刘完素为源头,张景岳、李延昰、姚止庵、陆筦泉、吴谦、黄元御、薛福辰、周学海等为支流,主张“少阴所在为不应”;另一条以刘温舒为源头,汪机、李中梓、张志聪、任应秋等为支流,主张根据“少阴居中,厥阴居右,太阴居左,此不可易也”的方位判断不应脉的左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断层解剖及可视化重建儿童肾的解剖结构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基于体素重建法对儿童肾进行三维重建,研究儿童肾的解剖结构,为科研及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6岁男童标本,利用数控冷冻铣削技术进行铣切,同时用高清数码相机逐层拍照,进而得到一套完整高清的男童薄层铣切数据集.从数据集中选取含有儿童左右两肾的784个二维横断面图像,用Photoshop 2020软件对肾图像进行结构精细分割,再将处理过的图片用Digihuman reconstruction system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获得一套高清的男童薄层铣切图像.得到了儿童肾的3D模型,精确度高,准确还原了肾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结论:得到的儿童完整薄层铣切数据集,可用于建立高清晰度的儿童断层解剖图谱,其分辨率高于一般的医学影像图像.重建得出的儿童肾3D模型可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观察,立体直观,能够精确全面地反映出解剖结构,可用于术前规划和手术方案展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浅析寸口配属五脏诊脉法的思维方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寸口脉配属五脏格局的形成是多种思维方式综合应用的结果.左、右手寸、关、尺三部分别对应心肝肾、肺脾肾的五脏配位法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隐喻思维、一对一原则(一个部位配属一脏)、数字“三”的分类模式、双手配位法;左右方位相似性配属的过程除遵循人体脏器的解剖位置外,亦掺杂气的运行配位法.脉之轻重配属五脏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五体配属五脏理论、隐喻思维、一对一原则、单手配位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osaiQ系统验证摆位误差和治疗精度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MosaiQ系统在图像引导放疗(IGRT)中验证摆位误差和治疗精度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8日至2017年5月30日行IGRT的510例恶性肿瘤患者.通过初审和终审的摆位误差,以及IGRT前MosaiQ系统记录的加速器治疗床值和校位完成后记录的治疗床值,统计分析各个部位肿瘤摆位误差的大小和治疗精度.结果 头脚(Y)、左右(X)和前后(Z)3个方向上,头脚方向摆位误差最大(P<0.05);头部、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5个部位中,腹部肿瘤摆位误差最大(P<0.05);初审与终审间摆位误差的差异较小(P>0.05),3个方向摆位误差的均值都小于2 mm.5个部位治疗精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超过了80.0%;头脚(Y)方向的精确率为84.7%,低于左右(X)和前后(Z)方向(P<0.05).结论 应用MosaiQ系统记录摆位误差和治疗精度可以对放疗技师在治疗摆位中起到规范作用,实现IGRT的全方位监控,为科室的放疗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2—2017年陕西宝鸡市大骨节病病情监测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陕西省宝鸡市大骨节病病区硒盐供应停止后大骨节病病情消长趋势,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7年宝鸡市在所辖12个县(区)开展了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每年在监测县(区)随机抽取5个大骨节病病区镇,从监测镇抽取3个病区村(如辖区内少于5个病区镇则全选,所选镇少于3个病区村则全查)作为监测点,对监测点的全部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和右手X线摄片检查,同时调查防控措施等情况.2012年和2014年先后在宝鸡市麟游县和其地理位置相邻的岐山县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分别选取4个大骨节病病区村和非病区村作为监测点,调查人群发硒含量.每个监测点抽取7~12岁儿童8人(男、女各半),16岁以上成人8人(男、女各半),采集后枕根部头发10g左右进行发硒含量检测.结果 7~12岁儿童临床和X线摄片检查共25357名,检诊率96.56%(25357/26261),未检出Ⅰ度及以上大骨节病病例;X线摄片检出干骺端病变6例,骨骺、骨端及腕骨未检出病变.共采集发样264人(份),其中病区130人份(儿童66人,成人64人),非病区134份(儿童63人,成人71人).病区人群硒营养达到或超过非病区水平,人群发硒含量总体处于硒水平中等或超过中等水平.调查的494个病区村居民主食以面粉为主,占67.00% ~83.00%,外购粮、大米食用比例呈上升趋势,2013—2017年12县(区)大骨节病病区均未供应硒盐.结论 宝鸡市大骨节病病区停止补硒后,病情平稳,表现出消退病区的特点,但宝鸡市外环境低硒等大骨节病致病因子依然存在,X线仍有检出病例,综合防病措施的落实可以逐步由群防转向精准化,尤其应加强病区人群发硒含量监测并常态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妊娠及分娩对女性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分析妊娠及分娩对肛门括约肌复合体(ASC)的影响.方法 对131名妇女,包括15名未育女性(未育组)、31名中孕期孕妇(中孕组)、31名晚孕期孕妇(晚孕组)、24名剖宫产产妇(剖宫产组)及30名阴道分娩产妇(阴道分娩组,均为初产妇,产后42~60天)的ASC进行三维容积成像.于静息及缩肛状态下,分别在远端平面测量肛门外括约肌(EAS)3、6、9、12点方向厚度,近、中、远3个平面测量肛门内括约肌(IAS)相同4个位置的厚度,于中部平面测量耻骨直肠肌(PRM)4(左侧)、8(右侧)点方向厚度.对不同状态下、不同方位的各肌肉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静息状态下,剖宫产组近端平面12点及9点方向、中部平面3点及9点方向IAS厚度均较未育组及阴道分娩组厚(P均<0.05);剖宫产组及经阴道分娩组远端平面4个方位EAS厚度较晚孕组薄(P均<0.05).缩肛状态下,晚孕组及剖宫产组近端平面12点及9点方向IAS及远端平面12点EAS的厚度较经阴道分娩组厚(P均<0.05).静息及缩肛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左右两侧PRM厚度较晚孕组及剖宫产组薄(P均<0.05).未育组静息及缩肛状态下、中孕组缩肛状态下、晚孕组静息状态下PRM的厚度均为左侧大于右侧(P均<0.05).结论 ASC于中孕期、晚孕期、剖宫产、经阴道分娩发生不同程度变化;ASC增厚是女性在妊娠过程中的自身保护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在我院经病理解剖及手术确诊为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率,并比较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胎儿在不同方位圆锥隔偏转角、最大圆锥隔偏移距离、圆锥隔偏移面积测量值.结果 超声心动图对于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3.48%.法洛四联症、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胎儿圆锥隔偏转角度在前后剖视方位、左右剖视方位高于健康胎儿及大动脉转位胎儿,在上下剖视方位低于健康胎儿(P<0.05);大动脉转位胎儿圆锥隔偏转角在上下剖视方位低于健康胎儿(P<0.05).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胎儿最大圆锥隔偏移距离在前后剖视方位、左右剖视方位、上下剖视方位均高于健康胎儿(P<0.05);右心室双出口胎儿最大圆锥隔偏移距离在前后剖视方位、左右剖视方位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P<0.05).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胎儿圆锥隔偏移面积在前后剖视方位、左右剖视方位均高于健康胎儿(P<0.05);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胎儿圆锥隔偏移面积在上下剖视方位高于健康胎儿(P<0.05);右心室双出口胎儿圆锥隔偏移面积在前后剖视方位、左右剖视方位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产前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价值较高,并为圆锥动脉干畸形提供定量诊断依据,提高诊断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4~7岁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一侧植入人工耳蜗、另一侧配戴助听器的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51例4~7岁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平均年龄62.40±7.50月,其中双耳双模式助听组35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5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例.采用左右辨别法,以短句为测试材料进行条件游戏测听,测试患儿±90°两个方位的声源定位能力.结果 双耳双模式助听组中,9例(25.71%,9/35)有左右声源定位能力,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所有儿童左右声源分辨能力均为猜测水平(无声源定位能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助听器侧补偿效果与声源定位能力呈中度正相关(ρ=0.40,P=0.028),术前助听器配戴时长与声源定位能力呈中度正相关(ρ=0.46,P=0.009).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将麦克风调整至耳后位置后,其声源定位能力大幅提高.结论 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优于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助听器补偿效果和早期双耳聆听经验可能会影响助听儿童的声源定位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产前超声诊断19例胎儿内脏方位异常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内脏方位异常,理清在检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检查手法及切面.方法 回顾分析产前超声诊断的19例胎儿内脏方位异常的声像图资料.结果 8例为完全性内脏反位,其中2例完全性内脏反位伴先天性心脏病,1例不完全内脏反位,10例内脏异位:4例右房异构;6例左房异构.讨论 首先准确判断宫内胎儿方位及姿势,在诸多切面中胎儿四腔心切面及腹部胃泡切面在胎儿内脏反位诊断中比较重要,检查过程中注意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位置及关系,同时注意心房心室的左右区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