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效帕瑞肽治疗肢端肥大症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PRRT)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SAs)对高度表达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肿瘤进行显像和治疗的核医学手段。PRRT单药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的疾病控制率(DCR)较高,但疾病应答率(DRR)较低。PRRT联合SSAs如奥曲肽、兰瑞肽,PRRT联合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替莫唑胺,PRRT联合靶向药物如他拉唑帕尼、依维莫司、热休克蛋白抑制剂,PRRT联合免疫药物如纳武单克隆抗体,以及联合使用 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酪氨酸3-奥曲肽(TOC)/DOTA- 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TATE)和 90Y-DOTATOC/DOTATATE等多种联合方案有望改善PRRT治疗NETs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可耐受。PRRT联合用药对于改善NETs患者临床结局具有很大潜力,但还需要更多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对目前的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生长抑素受体2和生长抑素受体5在垂体催乳素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2(SSTR2)和生长抑素受体5(SSTR5)两个受体亚型在人垂体催乳素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的人垂体催乳素腺瘤标本16例及4例尸检获取的正常垂体组织,采用新型特异性SSTR2和SSTR5的单克隆抗体(UMB1和UMB4),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难治性垂体催乳素腺瘤标本中SSTR2及SSTR5的表达,再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性别、肿瘤大小、术前血清催乳素水平、肿瘤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增殖指数、肿瘤侵袭性]的相关性。使用GraphPad Prism(V. 7)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在正常垂体组织中均可见SSTR2和SSTR5的散在表达,81.25%(13/16)的催乳素腺瘤病例样本中检测到SSTR5的表达,相反仅3例肿瘤标本检测到散在的SSTR2的免疫反应性,其中1例为生长激素和催乳素混合型多激素腺瘤;Western Blot结果证实免疫组化的结果,免疫荧光共染结果提示正常垂体组织中催乳素细胞并不表达SSTR2,但有SSTR5的表达。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SSTR5的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女性SSTR5 IRS 0.31±0.07比男性SSTR5 IRS 0.38±0.16, t=0.47, P>0.05)、肿瘤大小( R2=0.009, F=0.133, P>0.05)、术前血清催乳素水平( R2=0.026, F=0.348, P>0.05)、肿瘤Ki-67增殖指数( R2=0.060, F=0.887, P>0.05)无明显相关。 结论:垂体催乳素腺瘤高表达SSTR5,第2代生长抑素类似物帕瑞肽有助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耐药型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替代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艾帕素-12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活性多肽艾帕素-12(apelin-12)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CT成像的197例患者,根据Agatston评分法将患者分为CAC评分(CAC score,CACS)≤100分(n=72)与CACS>100分(n=125)2组,收集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艾帕素-12水平,探究其与CAC及其相关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2组患者基线特征显示,与CACS≤100分组相比,CACS>100分组患者的血清艾帕素-12水平[79.50(68.35,97.49)ng/L比91.94(80.13,110.19)ng/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未经调整的模型中,艾帕素-12水平与CAC的发生相关(OR=0.988,95%CI:0.978~0.997,P=0.013),调整了基线有差异的指标后,血清艾帕素-12水平与CAC的发生仍独立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较低的艾帕素-12水平与较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相关(Log rank检验,P=0.019).在CACS>100分的亚组中,艾帕素-12水平与结局事件发生风险有关(Log rank检验,P=0.035).采用Cox回归分析来确定艾帕素-12水平在不同亚组中的预测作用,发现艾帕素-12水平对结局事件的预测作用在年龄>65岁、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中更强.结论:血清艾帕素-12与CAC及相关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相关性,艾帕素-12可能是预测CAC及其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我院肿瘤化疗患者止吐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为肿瘤化疗患者合理使用止吐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22年10月1日-11月30日我院肿瘤科、放疗科、妇科、消化科等9个科室使用止吐药物的肿瘤化疗患者资料,统计患者化疗药物和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止吐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共纳入520例患者,有248例患者(47.69%)使用的化疗药物致吐风险等级为中度,135例患者(25.96%)为高度.520例患者共使用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461例次(73.06%),包括帕洛诺司琼333例次、昂丹司琼106例次、托烷司琼15例次、格拉司琼7例次,其中优先使用国采药品及国家基本药物的患者仅148例次(32.10%);使用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共170例次(26.94%),包括福沙匹坦112例次、阿瑞匹坦58例次.162例患者(31.15%)的止吐药物使用不合理;不合理用药类型中,以止吐方案不合理最多(22.40%),其次为药物经济性不合理(19.13%).结论 我院肿瘤患者使用的化疗药物致吐风险等级主要为中、高风险,在止吐方案、药物经济性等方面存在不合理情况.建议医生、护士、临床药师及医院相关部门应多团队协作,加强止吐药物用药标准化全程监管,根据抗肿瘤药物致吐风险等级合理选择止吐药物,提高对指南的遵循度,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氢吗啡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合并冠心病行非心脏胸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合并冠心病行非心脏胸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138例合并冠心病行非心脏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46例.三组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A组给予氢吗啡酮+帕瑞昔布钠,B组给予帕瑞昔布钠,C组给予氢吗啡酮.比较三组拔管前5 min(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0 min(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比较三组术后4、12、24、72h咳嗽时、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三组术后24 h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比较三组术前、术后12 h、术后72 h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醛固酮(ALD)、C-肽(C-P);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整体比较:三组MAP、HR、RR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T1~T3时,三组MAP、HR高于T0时,RR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1~T3时,A组MAP、HR低于B、C组,RR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比较:三组咳嗽时、静息时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术后12、48、72 h,三组咳嗽时、静息时VAS评分低于术后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4、12h,A组咳嗽时、静息时VAS评分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比较:三组PGE2、NPY、ALD、C-P、ACTH水平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术后12 h,三组PGE2、NPY、ALD、C-P、ACTH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12h,A组PGE2、NPY、ALD、C-P、ACTH水平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吗啡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可缓解合并冠心病行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调节内分泌、循环功能,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BNP、HbA1c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F-1、BNP、HbA1c水平的影响变化.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IGF-1、BNP、HbA1c水平及血清 MDA、SOD、TAC 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疗效(93.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F-1、BNP、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TA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可显著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其临床疗效,从而降低血清IGF-1、BNP、HbA1c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丹红注射液对3种转运体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初步研究丹红注射液对药物转运体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和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OCT1)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将新鲜的人原代肝细胞随机分为3组:实验纽(7个不同含量的丹红注射液0.03%、0.06%、0.12%、0.25%、0.50%、1.00%和2.00%),NTCP、OATP和OCT1分别对应的阳性药物(环孢素A溶液10 μmol/L、利福霉素200 μmol/L、维拉帕米溶液20 μmol/L)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汉克斯平衡盐溶液),分别取160μL工作溶液置于人原代肝细胞体外孵育体系中预孵育15 min,再加入三合一底物40 μL(牛胆磺酸钠5 μmol/L、瑞舒伐他汀5μmol/L和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5 μmol/L)共同孵育.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代表转运体活性的底物含量,并计算其IC50值.结果:在人原代肝细胞体外孵育体系中,0.12%,0.25%,0.50%,1.00%和2.00%的丹红注射液对OATP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 <0.01,P <0.01,P <0.01,P<0.01).丹红注射液对药物转运体NTCP、OATP和OCT1的IC50值分别为≥2.00%、0.85%和>2.00%,且对OATP的IC50值(0.85%)介于常用日剂量之间.结论:丹红注射液在体外对人原代肝细胞NTCP和OCT1有较弱的抑制作用,不太可能导致与它们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但是对OATP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我们当丹红注射液与其他经OATP转运的药物联用时,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疼痛阈值及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疼痛阈值及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4例择期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麻醉诱导前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组麻醉诱导前予以帕瑞昔布.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疼痛指标,应激反应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按压次数、用药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β-内啡肽、机械痛阈值均升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炎性因子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能够提高胫腓骨骨折患者的疼痛阈值,减轻应激反应程度,促进术后机体恢复,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镇痛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住院患者药物过敏和皮试相关用药差错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药物过敏和皮试相关用药差错的发生情况,并考察综合干预的成效.方法 查阅2014-2017年药师医嘱审核拦截登记记录、护理部给药差错呈报系统以及医院质管办用药差错在线无责呈报系统,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合质量改进措施进行讨论.结果 药物过敏和皮试相关的近似错误例数逐年下降,与出院人次的比值从2014年的0.277 3%下降到2017年的0.116 4%(P=0.000 0),在年度近似错误中的占比从2014年的8.82%下降到2017年的2.12%(P=0.000 0);药物过敏和皮试相关的不良事件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出院人次的比值从2014年的0.016 3%下降到2017年的0.005 9%(P=0.009 7).近似错误涉及的前10位药物包括参麦注射液、胸腺法新、帕瑞昔布、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呋辛钠、头孢替安、拉氧头孢钠、痰热清注射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哌酮舒巴坦(并列第10).不良事件涉及的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与磺胺类交叉过敏相关的药物、氟喹诺酮类、维生素B1、胸腺五肽、鲑降钙素、蔗糖铁、复方碘口服溶液.结论 医师、药师、护士、信息工程师和质量管理人员团队合作的药事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药物过敏和皮试相关的用药差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