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癌中微小RNA-146b-5p表达上调通过靶向Smad4促进癌细胞增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46b-5p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72对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标本,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146b-5p在甲状腺癌及癌旁组织、正常人甲状腺上皮细胞TEC、甲状腺癌细胞TPC-1、FTC133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6b-5p对靶基因Smad4的直接靶向调控作用;甲状腺细胞中过表达或沉默miR-146b-5p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146b-5p的不同表达对甲状腺癌细胞TPC-1、FTC13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Smad4蛋白表达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χ2检验,多组间差异检验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状腺癌组织中miR-146b-5p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t=5.028, P<0.05),并与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显著相关( χ2=5.445、4.531、4.589, P<0.05)。miR-146b-5p在甲状腺癌细胞TPC-1、FTC133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甲状腺上皮细胞TEC( t=3.723、5.332, 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Smad4是miR-146b-5p的靶基因。CCK-8、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miR-146b-5p mimic组的细胞增殖能力、Ki-6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imic-NC组,Smad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imic-NC组;而miR-146b-5p inhibitor处理的细胞增殖能力、Ki-6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inhibitor-NC组,Smad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nhibitor-NC组( F=6.202、5.324, P<0.05)。 结论:miR-146b-5p在甲状腺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上调,且其可能通过靶向Smad4促进甲状腺癌细胞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小RNA-133b靶向调控多聚嘧啶通道结合蛋白1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33b靶向调控多聚嘧啶通道结合蛋白1(PTBP1)调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的行为机制。方法:选取乳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83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乳腺癌细胞系(MCF-7)、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133b和PTBP1 mRNA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MCF-7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miR-133b模拟物(mimic)组、miR-133b inhibitor组、miR-133b mimic+PTBP1沉默组和miR-133b inhibitor+和PTBP1沉默组,噻唑蓝(MTT)实验与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CF-7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PTBP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33b对PTBP1的靶向调控机制。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miR-133b和PTBP1 mRNA在乳腺癌组织(0.94±0.18、4.28±0.27)及乳腺癌细胞的表达水平(1.09±0.22、3.65±0.19)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癌旁组织(2.12±0.09、 t=4.343, P<0.05;1.37±0.21、 t=6.006, P<0.05)及MCF-10A细胞(1.99±0.11、 t=5.223, P<0.05;1.15±0.09、 t=5.774, P<0.05)。miR-133b和PTBP1均与TNM分期(1.204±0.057、3.865±0.172, χ2=6.217, P<0.001)和淋巴转移(0.489±0.041、1.632±0.147, χ2=7.031, P<0.001)等明显相关,而与年龄(0.601±0.052、2.008±0.187, χ2=0.261, P>0.05)、分化程度(0.592±0.057、1.994±0.187, χ2=0.274, P>0.05)和病理分级无关(0.587±0.059、1.921±0.172, χ2=0.257, 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33b mimic组增殖率[(35.43±1.74)%、(8.43±0.35)%, F=166.465, P<0.05]、迁移、侵袭细胞数(109±10.562、77±5.751, t=4.663, P<0.05;128±11.624、81±7.251, t=7.453, P<0.05)、bcl-2(2.78±0.32、0.76±0.11, t=4.122, P<0.05)和PTBP1表达(3.45±0.33、0.89±0.26, t=3.154, P<0.05)明显降低,G 1期阻滞明显延长( F=276.872, P<0.05),bax表达明显增加(1.22±0.12、3.39±0.46, t=9.123, P<0.05),miR-133b mimic+PTBP1沉默组变化更为明显(1.22±0.12、7.71±0.23, t=6.009, P<0.05),miR-133b inhibitor组明显逆转上述指标变化(1.22±0.12、0.76±0.11, t=3.334, P<0.05),miR-133b inhibitor+PTBP1沉默组逆转更为明显(1.22±0.12、0.33±0.11, t=5.098, 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miR-133b可靶向调控PTBP1。 结论:miR-133b靶向调控PTBP1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小RNA-135a抑制骨肉瘤干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自我更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35a对骨肉瘤干细胞(OSCs)迁移、侵袭和自我更新的影响。方法:微球体筛选移植瘤原代细胞的OSCs(P-OSCs)和Saos-2的OSCs(S-OSCs)。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分化群(CD)CD133、CD44、CD24和BMI1的转录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D133、CD44、CD24、BMI1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蛋白水平。构建miR-135a过表达的P-OSCs或S-OSCs为miR-135a组,相应的阴性病毒转染P-OSCs或S-OSCs为对照组(NC)。划痕、Transwell和球体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自我更新能力。采用GraphPad Prism 8.4.2进行分析。结果:miR-135a组P-OSCs和S-OSCs的伤口愈合率[(46.33±11.25)%比(73.46±2.24)%和(31.25±2.61)%比(47.20±1.94)%, t=3.346、8.489,均 P<0.05]、穿膜细胞数[(287.00±34.29)个比(401.33±14.66)个和(255.67±17.02)个比(574.67±31.58)个, t=4.336、12.570,均 P<0.05]、成球率[(1.89±0.44)%比(3.72±0.21)%和(1.57±0.17)%比(2.65±0.05)%, t=5.360、6.789,均 P<0.01]和球体直径均低于NC组[(97.21±8.89) μm比(184.91±15.32) μm和(90.68±7.02) μm比(163.75±14.14) μm, t=7.003、6.546,均 P<0.01]。CD44和bcl-2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高于骨组织(分别为0.87±0.11比0.46±0.08和1.96±0.69比0.41±0.13, t=4.286、3.126,均 P<0.05),细胞中的表达趋势与组织一致。miR-135a组P-OSCs和S-OSCs中CD44(0.68±0.02比1.02±0.06和0.29±0.01比1.03±0.01, t=9.311、90.630)和bcl-2(0.46±0.01比0.95±0.01和0.41±0.02比0.84±0.01, t=60.010、33.310)的蛋白表达量低于NC组,均 P<0.01。 结论:miR-135能够通过抑制CD44和bcl-2抑制OSCs的迁移、侵袭和自我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RNA-34b/c rs4938723基因多态性与肾母细胞瘤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RNA(miR)-34b/c rs4938723基因多态性与肾母细胞瘤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133例肾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在本院征召的志愿者中随机选取529与对照组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提取他们血液DNA,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对miR-34b/c的rs4938723进行检测。统计不同基因型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并分析不同的基因型与肾母细胞瘤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均得到了较好的基因分型结果。病例组中,rs4938723位点的三种基因型TT、TC和CC分布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的显性模型(TC+CC/TT),隐性模型(TT+TC/CC)和加性模型(TT/TC/C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性别中miR-34b/c rs4938723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肾母细胞瘤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总人群和男女性人群中miR-34b/c rs4938723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iR-34b/c rs4938723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肾母细胞瘤无关( P>0.05)。病例组中rs4938723三种基因分型的病理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iR-34b/c rs4938723多态性位点与肾母细胞瘤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iRNA-144-3p靶向调控PAX8基因对甲状腺癌细胞耐药敏感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微小RNA-144-3p(miRNA-144-3p)靶向调控配对盒基因8(PAX8)对甲状腺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并构建对顺铂耐药的人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采用反转录PCR(RT-PCR)检测FTC-133细胞和顺铂耐药FTC-133细胞中miRNA-144-3p相对表达量。将顺铂耐药FTC-133细胞分为A组、B组、C组,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转染空质粒,C组转染pCDNA3. 1+miRNA-144-3p质粒,采用RT-PCR检测各组miRNA-144-3p、PAX8相对表达量,采用MTT法检测各组顺铂耐药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值;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增殖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凋亡率。 结果:顺铂耐药FTC-133细胞中miRNA-144-3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FTC-133细胞[(0.93±0.24) vs (0.26±0.04), P<0.05];B组顺铂耐药FTC-133细胞IC 50值、增殖率、凋亡率及miRNA-144-3p、PAX8相对表达量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顺铂耐药FTC-133细胞IC 50值、增殖率及miRNA-144-3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B组( P<0.05),细胞凋亡率、PAX8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B组( P<0.05)。 结论:miRNA-144-3p过表达可能通过下调PAX8基因表达而增加甲状腺癌细胞的顺铂耐药性,促进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icroRNA-133b对烟草提取物诱导的人小气道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33b对烟草提取物(CSE)诱导的人小气道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数据库)中搜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上皮细胞miR的表达谱芯片,寻找差异表达的miR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RT-PCR)验证;小气道上皮细胞(HSAEpiC)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CSE组、CSE+miR-133b抑制剂转染组(抑制剂组),CSE+miR-133b抑制剂对照转染组(抑制剂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qRT-PCR法检测各组miR-133b、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Smad2 mRNA、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mRNA与波形蛋白(Vimentin)mR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上清液及细胞E-cadherin与Vimentin蛋白水平。结果:在GSE53519发现9个差异表达的miR,验证后发现miR-133b在HSAEpiC细胞模型中表达差异最为显著。CSE诱导HSAEpiC细胞形态改变,miR-133b抑制剂能部分逆转细胞形态变化。CSE诱导HSAEpiC细胞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间质表型标志物Vimentin mRNA及蛋白表达增多( F=9.09、12.35、7.57、101.87, P=0.015、0.007、0.023、0.000);miR-133b抑制剂能部分逆转E-cadherin Vimentin mRNA及蛋白表达( F=40.59、27.74、15.87、20.42, P=0.000、0.001、0.004、0.002)。CSE诱导HSAEpiC细胞TGF-β1 mRNA、Smad mRNA表达增多,miR-133b抑制剂部分逆转TGF-β、mRNA、Smad mRNA的改变( F=17.25、64.15, P=0.003、0.000)。 结论:miR-133b可能通过TGF-β/Smad通路调控CSE诱导的HSAEpiC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基因芯片表达数据库,分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亚型浸润情况,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数据来源于PubMed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的DLBCL患者微阵列(Affymetrix U133 plus 2.0)数据库(编号GSE10846)。该数据库共包含414例患者,其中306例有完整的临床、细胞起源分型(COO分型)及治疗随访信息。通过基于评估RNA转录本相对占比进行细胞类型识别(CIBERSORT)的在线计算机程序进行数据分析;从生成的分析结果文件中识别出GSE10846数据库中所有患者包含各亚型巨噬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在微环境中所有可识别免疫细胞中的比例。以巨噬细胞亚群占微环境所有免疫细胞比例中位值为临界值:≥临界值为高浸润。基于GSE10846数据库中所有414例DLBCL患者的myc、bcl-2、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PD-L2)基因表达量的中位值为临界值,≥临界值者为高表达。分析各型及总体巨噬细胞水平与临床因素、一些基因表达及生存的相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DLBCL患者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R 4.0.4中surv_miner包中的surv_cutpoint函数确定各项巨噬细胞亚群占微环境所有免疫细胞比例的最佳临界值,<最佳临界值为统计学低浸润,≥最佳临界值为统计学高浸润。结果:经CIBERSORT分析,414例DLBCL患者中识别出肿瘤微环境中M0型巨噬细胞[15.00%(0~44.41%)]、M1型巨噬细胞[7.46%(0~23.00%)]、M2型巨噬细胞[6.28%(0~43.35%)]。具有完整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的306例患者中,M0、M1、M2型和总巨噬细胞高浸润患者分别有155例(50.7%)、152例(49.7%)、156例(51.0%)、152例(49.7%),M0型巨噬细胞高浸润与COO分型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PD-L1基因高表达及无myc、bcl-2 RNA水平双高表达(R-DEL)有关(均 P<0.05),M1型巨噬细胞高浸润与女性、PD-L1基因高表达、PD-L2基因高表达有关(均 P<0.05),M2型巨噬细胞高浸润与COO分型为GCB型、PD-L2基因高表达有关(均 P<0.05),总巨噬细胞高浸润与女性、COO分型为GCB型、PD-L1基因高表达、PD-L2基因高表达、无R-DEL有关(均 P<0.05)。PD-L1基因高表达与M0、M1型及总巨噬细胞高浸润相关(均 P<0.01),PD-L2基因高表达与M1、M2型巨噬细胞及总巨噬细胞高浸润相关(均 P<0.01)。M0型巨噬细胞高浸润组总生存(OS)较低浸润组好( P=0.002);M2型巨噬细胞低浸润组OS较高浸润组好( P=0.019)。R-DEL组OS较无R-DEL组差( P=0.001)。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低(0~2分)、COO分型为GCB型、治疗中采用利妥昔单抗的患者OS更好(均 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COO分型为非GCB分型、治疗方案中不含利妥昔单抗、M0型巨噬细胞低浸润、M2型巨噬细胞高浸润为DLBCL患者OS的独立不良影响因素(均 P<0.05)。M0型巨噬细胞最佳临界值为4.3%,M2型巨噬细胞最佳临界值为4.8%;M0型巨噬细胞统计学低浸润组OS更差( P<0.001),M2型巨噬细胞统计学高浸润组OS更差( P=0.001)。 结论:DLBCL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细胞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含量最高。M2型巨噬细胞高浸润患者预后较差,而M0型巨噬细胞高浸润患者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冠心病病人外周血微RNA-133b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冠心病病人外周血微RNA-133b(miR-133b)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就诊的冠心病病人95例,其中稳定性冠心病(SACD)病人54例为SACD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41例为ACS组,另选同期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133b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出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出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33例)和预后良好组(未出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62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血清miR-133b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33b水平对冠心病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SACD组、ACS组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吸烟史及血脂异常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Gensini评分、病变支数≥3支占比高于SACD组(P<0.05).ACS组、SACD组血清miR-133b(1.59±0.15比1.36±0.12比1.02±0.0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血清miR-133b水平高于SACD组(P<0.05).SACD组病人血清miR-133b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8,P<0.001),ACS组病人血清miR-133b水平与Gensini评分也呈正相关(r=0.57,P<0.001).预后不良组病人Gensini评分、血清miR-133b水平及病变支数≥3支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Gensini评分、病变支数、miR-133b均为影响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133b水平预测冠心病病人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3,最佳截断值为1.55,灵敏度高达97.0%,特异度为64.5%.结论 冠心病病人血清miR-133b水平升高,对病人的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微小RNA-133b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应用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微小RNA-133b(miR-133b)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 1月—2022年4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孕检的孕妇648例,在孕34周前诊断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纳入观察组(32例),未诊断为早发型子痫前期则纳入对照组(616例).在孕16~20周应用超声检测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133b相对表达量.结果 观察组的阻力指数(RI)、子宫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以及血清 miR-133b 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8±0.13)、(2.21±0.54)、(0.97±0.18)、(1.58±0.22),均高于对照组[(0.47±0.15)、(1.91±0.52)、(0.81±0.13)、(1.21±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69,3.176,6.644,8.536,均 P<0.05).观察组孕妇血清 miR-133b 与 RI、S/D、PI 均呈正相关(均 P<0.05).血清 miR-133b、RI、S/D、PI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707、0.645、0.744,其中血清miR-133h的预测价值最高.miR-133b联合PI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84.38%、82.14%、0.665.结论 在孕16~20周时血清miR-133b的相对表达量异常升高,预示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增大,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血清miR-133b联合PI可进一步提升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益景汤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miRNA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究益景汤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组织中微小RNA(miRNA)表达的影响,筛选出益景汤干预早期DR的靶点miRNA.方法 将20只2月龄雄性SD大鼠使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和益景汤组(YJG),另将常规喂养的大鼠设为对照组(CG),每组10只.YJG组大鼠每日灌胃益景汤12.50 g/kg,CG、MG组大鼠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均干预16周.给药完成后记录大鼠体质量,摘除双侧眼球剥离视网膜,提取总RNA,PCR扩增构建小RNA文库,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文库进行测序.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Pathway分析,选择差异倍数较大的miRNA进行PCR验证.结果 (1)已知miRNA差异:筛选出644个已知miRNA,其中差异miRNA共59个.与CG组比较,MG组35个miRNA上调、6 个miRNA下调,YJG组20个miRNA上调、4个miRNA下调;与MG组比较,YJG组6个miRNA上调、13个miRNA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1个上调miRNA,11个下调miRNA为益景汤干预DM大鼠后,3组共同差异性表达miRNA.(2)新发现miRNA差异:3组筛选出242个新发现的miRNA,其中差异miRNA共105个.与CG组比较,MG组50个miRNA上调,15个miRNA下调;与CG组比较,YJG组55个miRNA上调,20个miRNA下调;与MG组比较,YJG组16个miRNA上调,6个miRNA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差异miRNA生物学功能和通路: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生物学过程方面的多种蛋白的转录调节;靶基因关联的通路主要是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糖脂代谢相关通路.(4)PCR验证:MG组大鼠视网膜miR-673-3p表达低于CG组,余11个miRNA表达均高于CG组;YJG组大鼠视网膜miR-673-3p、miR-23b-5p表达均高于MG组,余10个miRNA表达均低于M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miR-23b-5p外,其余11个miRNA与上述RNA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miR-673、miR-1、miR-133、miR-214、miR-23b、miR-31a、miR-451等可能是益景汤干预早期DR微血管损害的靶点miRN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