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抑郁患者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1)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7月~2023年6月84例青少年抑郁患者,调查NSSI发生情况,调查并比较NSSI组、非NSSI组性别、年龄、受虐经历等,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NSSI影响因素.结果 84例青少年抑郁患者中35例有NSSI经历,其中割伤25例,撞击伤6例,其他4例;NSSI组、非NSSI组年龄、性别、抑郁程度、虐待经历、社会支持、负性生活事件、网络成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学史、单亲家庭、主要照顾者、独生子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严重抑郁、虐待经历、社会支持低、负性生活事件、网络成瘾是NSSI的影响因素.结论 青少年抑郁患者NSSI经历比例较高,严重抑郁、虐待经历等可能增加NSSI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癫痫共病失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睡眠与癫痫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癫痫患者的睡眠是内在不稳定的,患者常合并多种睡眠障碍,其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失眠.失眠导致的睡眠剥夺可加重癫痫发作的频率及严重程度,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患者焦虑及抑郁等情绪障碍,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意外伤害和过早死亡等风险.因此,认识和治疗癫痫共病失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癫痫共病失眠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以及当前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目前治疗方面的研究局限,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一些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伤害敏感指数在疼痛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有效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对于加速患者康复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而敏感且可靠的疼痛监测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脑电图信号衍生的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IoC)是一种新兴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已经逐步应用于全身麻醉过程中.伤害敏感指数(IoC2)用于镇痛程度的监测,也可作为多种手术类型中的疼痛管理的监测指标评价镇痛效果,指导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少围术期相关不良事件,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本文旨在综述IoC2的基本原理、临床研究现状以及优劣势等方面,并与其他镇痛监测作比较,为IoC2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隐匿性肝性脑病(CHE)是肝性脑病的重要类型.有别于显性肝性脑病(OHE),CHE患者无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等明显临床表现,但存在神经心理学和(或)神经生理学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认知障碍、欣快或焦虑,注意力和计算能力下降.CHE不仅易进展为OHE,还严重影响患者的驾驶能力、精细操作能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增加意外伤害风险,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缩短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为进一步提高对CHE的认识,规范CHE的诊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近期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意见.本共识意见就CHE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和慢病管理形成19项陈述条款,以期为规范国内CHE的诊治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病对中老年人跌倒伤害影响的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慢性病对我国中老年人跌倒伤害风险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以2011年基线调查募集的13 670名≥45岁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追踪至2018年,其中45~59岁中年人7 443例(54.45%),≥60岁老年人6 227例(45.55%)。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年龄人群慢性病种类、患慢性病数目及与其他暴露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中老年人跌倒伤害风险的影响。结果: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未患慢性病的中年人相比,患呼吸系统疾病和关节炎使跌倒伤害风险分别增加21%( HR=1.21,95% CI:1.02~1.45)和27%( HR=1.27,95% CI:1.12~1.43);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患肾脏病使跌倒伤害风险增加26%( HR=1.26,95% CI:1.03~1.53)。中老年人群患慢性病数与跌倒伤害风险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χ2=133.61, P<0.001),且是线性关系;与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好和无跌倒伤害史的非慢性病中老年人相比,女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和有跌倒伤害史的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跌倒伤害风险分别增加了64%( HR=1.64,95% CI:1.43~1.89)、66%( HR=1.66,95% CI:1.39~1.99)和158%( HR=2.58,95% CI:2.24~2.97)。 结论:患慢性病数与我国中老年人跌倒伤害风险呈正向线性关系,女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和有跌倒伤害史的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是重点干预的高危人群,建议及时将跌倒伤害预防窗口前移至中年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性别因素对羟考酮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效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羟考酮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效力的影响。方法:拟行喉罩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患者,年龄18~59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28 kg/m 2,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研究,每组首例患者静脉注射羟考酮0.10 mg/kg,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 μg/ml,效应室浓度与血浆浓度平衡后,脑电双频指数(BIS) ≤ 60时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3 min后置入喉罩。若喉罩置入反应阳性,则下一例患者羟考酮用量增加1个阶梯剂量,否则降低1个阶梯剂量,相邻剂量比值1.1,重复此过程,直到出现第7个转折点。喉罩置入反应阳性标准:喉罩置入后2 min内心率最大值或平均动脉压最大值的升高幅度超过置入即刻水平的20%。采用probit法确定羟考酮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 结果:M组最终纳入28例,F组25例。M组ED 50(95%可信区间)为0.105(0.091~0.115) mg/kg,F组ED 50(95%可信区间)为0.087(0.082~0.094) mg/kg。M组ED 50高于F组( P<0.01)。 结论:羟考酮抑制患者喉罩置入诱发伤害性刺激的效应与性别因素有关,对女性的效力增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住院患者共病状态与跌倒伤害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跌倒患者共病状态与跌倒伤害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住院的老年跌倒共病患者共212例为研究对象,按伤害程度分组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校正年龄的Charlson共存病指数(aCCI)对共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其与跌倒伤害程度的关系。结果:212例患者中总体aCCI为(7.21 ± 2.69)分,共病种数为(4.74 ± 2.20)种,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伤害程度的老年跌倒患者间CCI( F值为10.806, P<0.001)、aCCI( F值为15.231, P<0.001)、共患循环系统疾病( χ2值为9.580, P=0.022)、泌尿系统疾病( χ2值为10.127, P=0.018)、内分泌系统疾病( χ2值为7.978, P=0.046)、共病种数( F值为3.093, P=0.028)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年龄、CCI、aCCI、共病种数与跌倒伤害程度存在相关性( 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aCCI( B值为0.234, OR值为1.264)是跌倒伤害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aCCI预测跌倒伤害程度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2(95% CI 0.579~0.725, P<0.001),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结论:aCCI指数可预测跌倒伤害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发生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ME)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PIVAS所有含细胞毒性药物的处方,筛选出药师审核处方时发现的ME(定义为处方错误),并翻阅PIVAS"用药错误记录本"筛选出同时段PIVAS内部发生的ME(定义为调配错误),对所有细胞毒性药物相关ME的分级、分类、发生环节、引发人员、错误内容和涉及的药物进行描述性分析。另将在PIVAS未被发现而传递至下一环节的ME定义为出门错误。结果:设定时段我院PIVAS共收到细胞毒性药物处方347 367例,发现1 080例ME,ME发生率为0.31%。1 080例ME均为未造成患者伤害的B级错误,其中处方错误841例(77.87%),调配错误239例(22.13%);调配错误中有5例未被拦截而导致出门错误,出门错误发生率为0.01‰(5/347 367)。错误内容排在前5位者分别为溶媒错误(63.15%,682/1 080)、处方不完整(11.67%,126/1 080)、数量错误(8.80%,95/1 080)、用量错误(6.11%,66/1 080)和静脉给药方法错误(4.35%,47/1 080)。1 080例ME共涉及细胞毒性药物32种,排名前5位者依次为紫杉醇(23.24%,251/1 080)、氟尿嘧啶(12.59%,136/1 080)、多柔比星(6.39%,69/1 080)、顺铂(5.46%,59/1 080)和依托泊苷(5.37%,58/1 080)。结论:我院PIVAS细胞毒性药物ME发生率为0.31%,均为B级错误。ME分类主要为处方错误,内容主要为溶媒错误,涉及的药物主要为紫杉醇、氟尿嘧啶、多柔比星、顺铂和依托泊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视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临床识别与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是指帕金森病患者在某种强烈欲望的驱使下进行的一类重复的、过度的、强迫的行为活动,患者往往难以自控,甚至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伤害。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共有4种主要临床表型:病理性赌博、冲动性购物、强迫性进食以及强迫性性行为。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的致病机制可能是在遗传易患性的基础上,涉及神经环路、多巴胺能受体、神经递质改变等机制,因此临床诊疗中应重视可控因素的识别与干预。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的诊断依赖于评估量表和功能影像学检查,而其治疗的主要策略在于积极的临床患者教育和个体化治疗。同时推进基于基因-脑功能网络的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隐匿性肝性脑病(CHE)是肝性脑病的重要类型。有别于显性肝性脑病(OHE),CHE患者无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等明显临床表现,但存在神经心理学和(或)神经生理学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认知障碍、欣快或焦虑,注意力和计算能力下降。CHE不仅易进展为OHE,还严重影响患者驾驶能力、精细操作能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增加意外伤害风险,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缩短肝硬化患者生存期。为进一步提高对CHE的认识,规范CHE诊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近期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意见。本共识意见就CHE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和慢病管理形成19项陈述条款,以期为规范国内CHE的诊治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