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提高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完善该护理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1日。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提炼出23个研究结果,归纳为8个新类别,形成3个整合结果:护士认可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意义;护士提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时正负性情绪并存;实施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所面临的挑战。结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开展有助于为临终患者提供连续性照护并提高其临终生命质量,但同时应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能力并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以促进我国居家安宁疗护事业稳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聚焦解决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护能力、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自我责任感、情绪管理、生活控制和症状控制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自护能力,对降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护人员人际情绪调节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编制医护人员人际情绪调节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社会调节环模型为框架,根据相关文献、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形成问卷的条目池;通过专家咨询、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初步形成医护人员人际情绪调节问卷。采用方便取样法,对安徽省多所医院的619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施测,使用SPSS 24.0和Mplus 8.0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医护人员人际情绪调节问卷共18个项目,包括情绪识别、调节动机、调节策略、执行策略过程四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四因素结构模型拟合良好,各维度与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830~0.932;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2,分半信度为0.880,重测信度为0.786。总问卷分与效标情绪智力分( r=0.680, P<0.001)、共情能力分( r=0.554, 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效标医患关系分( r=-0.353, P<0.001)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医护人员人际情绪调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有效对医护人员的人际情绪调节能力进行测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DT模式结合分级心理护理在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结合分级心理护理在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30例老年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色乒乓球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MDT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分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头痛次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QOL-BREF)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头痛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不同时间联合组患者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ESCA、MMSE及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ESCA、MMSE及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及总分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及WHOQOL-BREF总分分数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MDT模式结合分级心理护理可缓解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疼痛感,恢复肢体运动能力与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父母参与情感障碍青少年情绪管理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父母参与情感障碍青少年情绪管理的阻碍和促进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父母参与情感障碍青少年情绪管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7—12月选取大庆市第三医院的16名情感障碍青少年的父亲或母亲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从两方面提炼主题,一是阻碍因素:父母自身因素包括缺少疾病知识、陪伴时间少、情绪控制能力差、沟通方式不当、夫妻关系差,孩子自身因素包括病理因素、性格,环境因素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经济因素包括治疗费用昂贵、生活压力;二是促进因素:他人支持包括家庭支持、专业人士的帮助,积极应对包括寻找应对策略、转变心态。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这些影响因素,从多方面构建父母参与情感障碍青少年情绪管理的方案,让父母积极参与孩子情绪管理,促进情感障碍青少年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务人员情绪智力与情绪劳动的关系探究:人文关怀能力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情绪智力、情绪劳动与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明确医务人员的情绪智力、情绪劳动与人文关怀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运用方便抽样选取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甲医院713名医务人员,采用情绪智力量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情绪劳动量表来测量医务人员的情绪智力、人文关怀能力与情绪劳动的结果,并使用SPSS 22.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采用Process 3.2软件对中介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人文关怀能力中,理解维度的平均分最高,为(75.62±8.20)分;耐心维度的平均分最低,为(58.53±5.01)分。在情绪劳动中,深层动作维度的平均分最高,为(23.39±3.85);表层动作维度的平均分最低,为(17.73±3.18)。在情绪智力中,自我情绪评估维度的平均分最高,为(21.76±3.30)分;他人情绪评估维度的平均分最低,为(20.07±3.71)分。人文关怀能力与情绪智力、人文关怀能力与情绪劳动、情绪智力与情绪劳动之间均呈正相关( P<0.01);人文关怀能力在情绪智力与情绪劳动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人文关怀能力对情绪劳动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别为0.279、0.029。 结论:情绪智力对情绪劳动具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人文关怀能力作为中介变量间接正向预测情绪劳动,人文关怀能力在情绪智力与情绪劳动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应重视医务人员的情绪劳动情况,通过针对性的情绪智力与人文关怀相关培训,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情绪劳动,从而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现状,建立更加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家属联合医院团队参与共同照护模式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家属联合医院团队参与共同照护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家属联合医院团队参与的共同照护模式护理),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后的家属照护能力、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和自我效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CTI、HADS-t、HADS-a、HADS-d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SAQ、MMAS-8、GSES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家属联合医院团队参与的共同照护模式可以增加冠心病患者家属照护能力,提高患者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增强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认知护理干预在斜视矫正术后患儿中的应用及对视力、双眼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在斜视矫正术后患儿中应用的效果以及对视力、双眼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8年1~12月间收治的74例行斜视矫正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7例予以认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住院时间、家属自护能力掌握情况以及患儿视力、双眼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自护能力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出院1个月、3个月时视力及双眼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斜视矫正术后患儿应用认知护理干预可改善情绪,提高家属自护能力掌握程度,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利于患儿视力及双眼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运动康复护理对高压氧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在运动康复护理模式下介入虚拟现实技术的体感互动游戏对高压氧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取2019年2月至2022年7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高压氧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体感互动游戏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应用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AM-UE)和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AM-LE)评估患者的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应用改良巴塞尔指数量表(MBI)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应用帕金森病Webster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Webster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2组患者治疗后FAM-UE、FAM-LE、BBS、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 P<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运动康复护理模式下介入虚拟现实技术的体感互动游戏能提高高压氧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结节术后患者心理痛苦与知觉压力和护士关怀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了解肺结节术后患者的心理痛苦现状,并探讨知觉压力、护士关怀能力对心理痛苦的影响路径。方法:于2019年10月—2021年5月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415例肺结节术后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关怀能力量表、知觉压力量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分析。采取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知觉压力对心理痛苦的影响。共发放415份纸质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11份,有效回收率为99.04%。结果:411例肺结节术后患者的心理痛苦得分为(4.82±1.42)分,≥4分者179例(43.55%)。不同婚姻、肺结节类型、担心癌变情况、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电子健康素养及疾病认知度的肺结节术后住院患者的心理痛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1)。心理痛苦与护士关怀能力呈负相关( r=-0.626, P<0.01),与知觉压力呈正相关( r=0.596, P<0.01)。护士关怀能力在失控感与心理痛苦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132,占总效应的32.84%(0.132/0.402)。 结论:肺结节术后患者的心理痛苦与知觉压力、护士关怀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护士关怀能力在失控感与心理痛苦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护士关怀能力可降低肺结节术后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