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氧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伴焦虑症慢性失眠效果及对炎性细胞相关因子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高压氧联合艾司唑仑对慢性失眠伴焦虑症患者的效果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安阳市人民医院144例慢性失眠伴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艾司唑仑组、高压氧组,各48例.艾司唑仑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高压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联合组采用高压氧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焦虑情绪(SAS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相关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艾司唑仑组、高压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86,P<0.05);联合组治疗后SAS、PSQI评分低于艾司唑仑组、高压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124、6.277,P<0.05);联合组治疗后IL-1β、TNF-α水平低于艾司唑仑组、高压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1.225、482.978,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浆CRH、ACTH水平低于艾司唑仑组、高压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29、3.986,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17%)与艾司唑仑组(6.25%)、高压氧组(2.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4,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艾司唑仑是治疗慢性失眠伴焦虑症患者的有效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细胞因子、HPA轴相关因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情绪释放疗法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及疾病接受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情绪释放疗法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及疾病接受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焦虑、抑郁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接受情绪释放疗法,10~15 min/次,3次/d,连续干预2 w;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 w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疾病接受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和疾病接受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2 w后,试验组的SAS和SDS得分分别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试验组疾病接受度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情绪释放疗法可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及疾病接受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EFT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弹性及APS-POQ-R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情绪释放疗法(EFT)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弹性及美国疼痛协会修订版病人疼痛结局问卷(APS-POQ-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癌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FT干预在该院推行时间,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75例癌痛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干预;将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5例癌痛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EFT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美国疼痛协会修订版病人疼痛结局问卷(APS-POQ-R)〕、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CD-RISC、HHI、GQOL-74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疼痛程度、疼痛信念、疼痛对活动影响、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EFT干预能够减轻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增强其心理弹性,对提高其睡眠质量、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有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离子通道与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外界理化因素和情绪改变等会诱发玫瑰痤疮患者出现面部阵发性潮红,并伴有灼热、刺痛和瘙痒感。大量研究提示,离子通道激活后释放神经肽诱导的神经血管失调和神经源性炎症与玫瑰痤疮发病相关。本文综述近年来离子通道与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以离子通道作为玫瑰痤疮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就诊的头晕/眩晕疾病患者368例患者,其中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153例为后循环组,非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215例为非后循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将153例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护理,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头晕/眩晕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眩晕对患者影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治疗依从性;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 OR=2.675,95% CI 1.179~6.070)、年龄≥60岁( OR=2.255,95% CI 1.105~4.602)、存在高血压( OR=3.330,95% CI 1.651~6.717)、糖尿病( OR=2.044,95% CI 1.270~3.291)、吸烟( OR=2.333,95% CI 1.266~4.300)、既往存在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 OR=2.601,95% CI 1.333~5.075)、既往存在心血管病史( OR=2.143,95% CI 1.085~4.230)是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头晕/眩晕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分别为(1.26 ± 0.34)次/月、(4.16 ± 1.0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18 ± 0.95)次/月、(6.43 ± 1.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69、12.74,均 P<0.05);观察组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12.27 ± 3.34)、(37.35 ± 3.62)、(38.13 ± 3.2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35 ± 4.61)、(44.19 ± 3.14)、(43.25 ± 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35、12.48、10.05,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评分分别为(6.77 ± 0.52)、(87.06 ± 3.12)分,高于对照组的(5.34 ± 0.37)、(79.14 ± 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58、13.09,均 P<0.05)。 结论:男性、年龄≥60岁、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既往存在卒中或TIA史、既往存在心血管病史是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能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发作情况,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炎症因子与抑郁症的关联及其可能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容易复发的精神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由遗传、代谢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有关抑郁症的炎症因子假说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大量临床实验研究显示抑郁症与中枢和外周血中促炎症因子的增加有关,外周血中炎症因子可通过特异性转运蛋白跨过血脑屏障的方式在脑中扩散,激活或参与脑部炎症反应,最终影响了脑部情绪调节区域的神经元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引发抑郁症状。本文总结归纳了炎症因子与抑郁症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为进一步开展抑郁症预防控制、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合理情绪释放联合家属协同护理对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合理情绪释放联合家属协同护理对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56例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合理情绪释放联合家属协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程度(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压力感知度〔压力感知量表(PSS)〕、家属亲密度(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以及两组生活质量〔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KCCQ)〕。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降低( P<0.05),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PSS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KCCQ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升高( 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 P<0.05)。 结论:合理情绪释放联合家属协同护理能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压力感知度和家属亲密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终关怀联合情绪释放疗法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联合情绪释放疗法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8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临终关怀联合情绪释放疗法。统计两组干预前后心境状态〔抑郁(SDS)、焦虑(SAS)〕评分、应对方式(SCSQ)评分、自我效能(GSES)评分、自我感受负担(SPBS)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及SDS分值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积极应对分值较干预前增高,消极应对分值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认知症状管理、疾病管理评分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情感因素、经济因素、身体因素分值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采取临终关怀及情绪释放疗法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减轻自我感受负担,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酒精诱导基底外侧杏仁核神经损害引发焦虑的机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酒精滥用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和生物医学安全问题,可引发多种神经精神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酒精可诱导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的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紊乱。酒精暴露和酒精戒断后会通过BLA谷氨酸能神经元和抑制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改变引起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谷氨酸能神经元负责兴奋性递质谷氨酸的释放,而GABA能中间神经元则提供反馈抑制,抑制BLA功能,消除负性情绪。酒精的摄入可导致谷氨酸能-GABA能神经网络失衡,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导致焦虑和恐惧的产生。酒精干扰BLA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系统,增加CRF的释放量,进一步刺激焦虑情绪的产生。另外,酒精还影响BLA相关神经回路,如BLA→前额叶皮质、BLA→伏隔核和BLA→终纹床核等通路,从而影响焦虑样行为。本综述讨论了BLA内神经信号及其环路在酒精诱导负性情绪中的作用进展,以期进一步阐明酒精暴露和戒断后引发焦虑情绪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遗传学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是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临床表现为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双向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晕厥或心原性猝死。目前已经发现与之相关的5种突变基因,基因突变增加舒张期钙离子释放至细胞质内,局部形成钙火花,引起延迟后除级,引发心律失常。CPVT治疗的一线用药为β受体阻滞剂,氟卡尼可作为辅助用药,高危人群可选择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左心交感神经结切除(LCSD)及导管射频消融(RFCA)等手术器械治疗,基因治疗仍在研究中,有望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