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构建持续监控体系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的持续监控体系,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的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14个病房的老年住院患者及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同时将14个病房的护士纳入研究。随机将7个病房作为对照组,7个病房作为试验组。试验组患者151例,照顾者137名,护士68名;对照组患者151例,照顾者131名,护士57名。对照组采用护理部质控科—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的常规三级监控方法进行跌倒预防质量监控,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相关评价量表对跌倒的预防质量进行持续自我监控。采用跌倒效能量表(MFES)比较两组患者跌倒效能评分和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率,采用照顾者跌倒知信行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照顾者干预前后防跌倒知信行情况,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比较两组护士自我效能情况。采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相关评价量表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前后跌倒预防质量评价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跌倒,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2例,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时跌倒效能评分(70.77±16.85)分,对照组(62.77±18.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79, P<0.01)。干预后试验组照顾者跌倒知信行得分高于对照组,护士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干预后预防跌倒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构建的持续监控体系,能够提升老年患者的跌倒预防质量及跌倒效能,提高照顾者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炎症性肠病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方法: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及护理结局分类为理论依据,采用Delphi法对27名炎症性肠病护理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构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3%、96.43%,意见的提出率分别为42.86%、18.52%;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64、0.899,第2轮函询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175~0.308。最终形成15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97个三级指标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及护理结局分类构建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能够为炎症性肠病患者护理服务的开展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CiteSpace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国内外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了解目前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为改进护理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nursing sensitive quality indicator"为中英文检索词,应用CiteSpace Ⅴ软件对CNKI建库至2020年6月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14—2020年收录的综述以及研究性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并对高频关键词、关键词共现以及突发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有效中文文献262篇、英文文献789篇,整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国外研究重点在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结局、专科护理实践的应用以及指标研制的方法,国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不良事件、质量控制等方面。结论:国内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研究不断加强,未来可以从指标信息化的处理、研制方法、应用推广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 2 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缺乏足够的安全运动意识,运动依从性不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运动干预管理以更好地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值得参考的策略就是利用社区卫生工作者为患者提供运动干预的管理.目前关于运动干预管理方面的研究缺乏,且通常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研究仅提及运动而没有具体的运动管理措施,尚缺少相关的定量系统评价.目的 系统评价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影响及具体的运动干预方案.方法 计算机检索 8 个中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筛选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对 2 型糖尿病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干预组采取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10-17.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使用RevMan 5.4 和Stata 15.1 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预先确定的亚组为干预周期(3个月、6个月、>6个月)、运动频率(3次/周、>3次/周)和单次运动时间(≤30 min/次、>30 min/次).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 11 篇文献,共有受试者 1 079 例,其中干预组 550 例,对照组 529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模式下的运动干预较对照组更能降低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MD=-1.07,95%CI=-1.31~-0.83,P<0.000 01)、空腹血糖(MD=-1.26,95%CI=-1.57~-0.96,P<0.000 01)、餐后 2 h血糖(MD=-1.47,95%CI=-1.90~-1.04,P<0.000 01)、总胆固醇(MD=-1.02,95%CI=-1.52~-0.51,P<0.000 1)、低密度脂蛋白(MD=-0.62,95%CI=-0.87~-0.37,P<0.000 01)和三酰甘油水平(MD=-0.71,95%CI=-1.13~-0.28,P=0.001),而对高密度脂蛋白的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MD=0.09,95%CI=-0.02~0.21,P=0.1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 3 次/周的运动频率相比,>3 次/周的运动频率对总胆固醇的改善更显著(P=0.02);与≤30 min/次的单次运动时间相比,>30 min/次的单次运动时间对餐后 2 h血糖的改善更显著(P=0.001);与 6 个月以及更长时间的干预周期相比,干预周期为 3 个月的运动干预对糖化血红蛋白(P<0.000 01)、三酰甘油(P=0.008)的改善更显著.Egger's检验显示糖化血红蛋白(P=0.34)、空腹血糖(P=0.281)未表现出显著的发表偏倚.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为低级证据,餐后 2 h血糖和血脂相关结局指标为极低级证据.结论 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可以显著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社区卫生工作者在今后针对2型糖尿病的运动干预管理中,推荐按照>30 min/次、>3次/周、持续≥3 个月的有氧运动干预来制订运动方案.如果 2 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的情况,则建议运动干预周期最好持续 6 个月及以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PICC带管出院病人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构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病人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并进行应用,探讨其对PICC置管病人院外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74例PICC 带管出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 置管护理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PICC带管出院病人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设计的PICC 带管出院病人护理干预方案.评估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肿瘤病人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健康调查简表(SF-36)、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CPPSM、ESCA、SF-36、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制定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可将高效、优质的护理延伸至病人出院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病人带管出院的护理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基于奥马哈系统构建PTBD术后带管出院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构建PTBD术后带管出院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为改善患者护理结局提供新策略.方法 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与护理结局系统,应用德尔菲法对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出三级指标体系.结果 第1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16/19份,第2轮有效回收16/16份.专家咨询的判断系数为0.93,熟悉程度为0.89,权威系数为0.91,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262、0.231、0.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终确定了 PTBD术后带管出院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涵盖4大领域共包括一(15个)、二(24个)、三(49个)级指标条目.结论 构建的PTBD术后带管出院患者的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结果可靠,可信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病人心理干预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系统评价心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抑郁治疗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关于心理干预治疗 AD病人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用 RevMan 5.3软件、试验序贯分析(TS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 RCT,涉及1325例病人.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干预组心理干预3个月、4个月与支持性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病人的抑郁水平(P<0.01);而心理干预大于4个月与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改善抑郁效果尚不确定.试验序贯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证实各结局指标合并结果可信.[结论]心理干预3个月、4个月与支持性心理干预可降低 AD病人的抑郁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德尔菲法和分层研究法的胃肠外科专科护理敏感监测指标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具有胃肠外科专科特点的护理监测敏感指标,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照标准和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筛选护理敏感指标条目,采用Likerts 5级评分法对指标条目进行重要性分层,用德尔菲法组织2轮专家函询,验证专家意见信度、效度,对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及权威指数进行分析,最终构建胃肠外科护理敏感性指标体系.结果 本研究共有16名护理专家参加,专家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协同程度于2轮函询后趋于一致.研究构建出含结构、过程、结果3个一级指标;人力资源、专科服务、制度流程、不良事件、医院感染、患者结局、满意度7个二级指标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30个三级指标的胃肠外科专科护理敏感监测指标.结论 胃肠外科专科监测指标的构建符合规范要求,指标科学可信,可为提升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头部外伤后CT检查决策规则的适用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国外常用的三种儿童头部外伤后CT检查决策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 本前瞻性观察研究纳入了1538例因头部外伤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的未成年人(年龄<18岁).三种儿童头部外伤后CT检查决策规则包括:英国的儿童头部损伤重要临床事件预测算法(children's head injury algorithm for the prediction of important clinical events,CHALICE)、美国儿科急诊护理应用研究网研究的低风险颅脑损伤的头部外伤未成年人头颅CT检查的临床决策规则(paediatric emergency care applied research network,PECARN)以及加拿大儿童头部损伤断层扫描评估(Canadian assessment of tomography for childhood head injury,CATCH).本研究在满足各规则的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人群中,以各决策规则的观察结局作为金指标,评估上述三种规则预测变量的诊断准确性.诊断准确性指标评估包括: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NPV),阳性预测值(PPV)和ROC曲线,以95%置信区间表示.结果 在1538例患儿中,共339例(22.04%)患儿接受了头颅CT扫描.其中,49例(3.19%)CT扫描阳性,8例(0.52%)患者接受了神经外科手术,2例患儿(0.13%)死亡,1例(0.07%)患儿可能被漏诊.本研究中,CHALICE适用于1394例患儿(90.70%,95%CI 89.24%~92.15%),PECARN适用于801例(52.11%,95%CI 49.62%~54.61%),CATCH则适用于325例患儿(21.15%,95%CI 19.10%~23.19%).CHALICE、PECARN、CATCH规则的敏感性分别为:92.6%(74.2~98.7)、100%(56.1~100)及85.7%(42.0~99.2);特异度分别是:78.1%(75.7~80.2)、48.0%(44.5~51.5)及70.8%(65.4~75.6);阳性预测值为:7.7%(5.1~11.3)、0.9%(0.4~1.9)及6.1%(2.5~13.2);阴性预测值为:99.8%(99.2~100)、99.1%(98.1~99.6)及99.6%(97.2~100).结论 CHALICE、PECARN、CATCH临床决策规则均具有高度敏感性,较CHALICE、CATCH规则而言,PECARN规则的特异度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护理结局敏感指标的住院患者流感认知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在进行健康宣教干预前利用护理结局中的敏感指标了解住院患者对流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4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护理结局分类系统》中"知识:疾病过程"、"知识:控制感染"两个结局指标,制定住院患者流感敏感性指标认知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流感敏感指标的调查和分析.共回收有效问卷392份.结果? 392名患者流感敏感指标认知问卷得分率为48.1%,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居住环境、从事职业的患者流感敏感指标认知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得分均较低.单项分析中,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居住环境以及不同职业的患者"流感的症状和体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居住环境的患者对"流感传播方式"方面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疾病过程"和"控制感染"两个维度得分比较,"疾病过程"得分高于"控制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住院患者流感敏感指标的掌握情况一般,利用护理结局指标进行评价能帮助医务人员了解住院患者对流感相关知识知晓、自我防护意识、行为情况等真实的掌握状态,为后续的健康宣教和防控管理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