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叶珊瑚苷改善孕期艾司氯胺酮暴露诱发子代小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机制:缰核GABA能神经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桃叶珊瑚苷改善孕期艾司氯胺酮暴露诱发子代小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机制与缰核GABA能神经元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C57BL/6野生型孕鼠,于孕中晚期腹腔注射艾司氯胺酮建立子代小鼠ADHD模型。取艾司氯胺酮暴露孕鼠的子代小鼠24只,于出生后14 d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12):ADHD+生理盐水组(AN组)和ADHD+桃叶珊瑚苷组(AA组)。取非艾司氯胺酮暴露孕鼠的子代小鼠24只,于出生后14 d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12):对照+生理盐水组(CN组)和对照+桃叶珊瑚苷组(CA组)。CA组和AA组腹腔注射桃叶珊瑚苷40 mg/kg,1次/d,连续7 d;CN组和AN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出生后14 d时,于缰核区置入16通道微丝阵列电极,记录小鼠在埋珠实验中掩埋珠子时缰核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数量比值。于出生后21 d(腹腔给药结束后)时,行O形高架迷宫实验和埋珠实验分别评估子代小鼠冲动及刻板样行为,随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缰核谷氨酸脱羧酶2(GAD2)的表达。 结果:与CN组比较,AN组缰核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数量比值升高,GAD2表达下调,开放臂停留时间延长,进入开放臂次数和掩埋珠子数量增多( P<0.05),C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AN组比较,AA组缰核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数量比值降低,GAD2表达上调,开放臂停留时间缩短,进入开放臂次数和掩埋珠子数量减少( P<0.05)。 结论:桃叶珊瑚苷改善孕期艾司氯胺酮暴露诱发子代小鼠ADHD的机制,可能与增加缰核GABA能神经元数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控制容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是否存在认知控制容量(capacity of cognitive control,CCC)的改变,以及CSVD患者认知控制容量与其他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评估CCC预测CSVD发生的价值。方法:共纳入21例符合条件的CSVD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采用多数刺激掩蔽任务(the majority function task-masked,MFT-M)测量认知控制容量,同时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言语流畅性测试(verbal fluency test,VFT )、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试(Chinese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CAVLT)、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SDMT)、数字广度(digital span,DS)、Stroop色词测验(Stroop color word test,SCWT)、彩色数字连线测验(color trail test,CTT)和修订版波士顿命名测验(modified Boston naming test,Modified BNT)。比较CSVD组和对照组各项认知功能,在CSVD患者中分析CCC与其他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CC对CSVD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CSVD组CCC低于正常对照组[(2.97±0.72)bps,(3.53±0.62)bps, t=-2.704, P=0.01]。CSVD组和正常对照组在MoCA[(22.24±4.58)分,(24.86±2.42)分, t=-2.334, P=0.026]、VFT-动物[12(6)分,15(6)分, Z=-2.965, P=0.003]、VFT-蔬菜水果[(13.79±3.81)分,(18.27±4.13)分, t=-3.592, P=0.001]、CAVLT-瞬时回忆[(7.45±2.18)分,(9.11±2.08)分, t=-2.502, P=0.017]、CAVLT-短时延迟[(7.20±3.32)分,(10.76±3.08)分, t=-3.564, P=0.001]、CAVLT-长时延迟[(7.30±3.16)分,(10.29±3.18)分, t=-3.012, P=0.005]、SDMT[(15.95±5.49)分,(23.41±12.73)分, t=-2.513, P=0.018]、CTT-A [85.17(42.60)分,55.50(52.65)分, Z=-2.965, P=0.003]、CTT-B[(200.69±71.35)分,(132.44±53.66)分, t=3.556, P=0.001]、CTT干扰指数[(104.13±53.31)分,(65.20±35.98)分, t=2.819, P=0.007]评分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VFT-水开头词语[(3.68±2.63)分,(5.44±2.71)分, t=-1.940, P=0.061]、CAVLT-再认[14(3)分,14(4)分, Z=-0.524, P=0.601]、DS-正序[7.0(3.0)分,5.5(2.0)分, Z=-0.152, P=0.880]、DS-倒序[4(1)分,4(2)分, Z=-1.044, P=0.297]、SCWT干扰指数[(9.50±9.28)分,(5.94±10.47)分, t=1.123, P=0.268]、Modified BNT[14(3)分,13.5(3)分, Z=-0.727, P=0.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VD患者CCC与MoCA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r=0.551, P=0.010)。CSVD患者CCC与DS-正序( r=0.532, P=0.013)、SCWT干扰指数( r=-0.487, P=0.040)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认知控制容量可以预测CSVD的发生[ B=-1.318, P=0.019, OR=0.268,95% CI (0.089~0.808)]。 结论:CSVD患者的认知控制容量较正常人显著下降,CSVD患者的认知控制容量与整体认知显著相关。CCC与CSV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CCC可以预测CSVD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结缔组织病合并结节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CTD与结节病共存患者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结缔组织病合并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资料。结果:CTD合并结节病患者17例,SS 10例,DM 2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2例,SLE 1例,RA 1例,未分化结缔组疾病(UCTD) 1例,平均年龄(55±10)岁,男女比例1:16。CTD先发病8例,结节病先发病3例,同期发病6例。结节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12/17)、肺结节(8/17)、皮下结节(4/17)、皮疹(4/17)、视物模糊(1/17)。治疗:9例患者优先结节病治疗,5例患者按照CTD治疗;3例患者2种疾病同时治疗。预后:经治疗,17例均好转出院。结论:CTD和结节病共存时,结节病容易被CTD掩盖,寻找结节病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十分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类风湿喉关节炎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A患病率较高,易致残,以侵犯活动度大、内部稳定性较小的关节为主,其中耳鼻咽喉则以喉部最易受累。类风湿喉关节炎(rheumatoid laryngeal arthritis, RLA)临床表现隐匿,喉部症状常被全身症状所掩盖,在病程早期通常会被误诊和漏诊。因此,早期诊断对预防RLA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要,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喉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目前尚无RLA的治疗指南或共识,建议多学科诊疗模式,即联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风湿免疫科医生、言语病理学医生以及麻醉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护理人员心理负荷现状及与工作投入、疲劳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人员心理负荷现状及与工作投入、疲劳的关系,探讨三者间的影响路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NASA任务负荷量表、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和疲劳量表-14,于2020年2—3月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等6所三级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76份,临床护理人员心理负荷总分为76.50(69.00,84.00)分。不同年龄、婚育情况、文化程度、职称和工作年限的临床护理人员心理负荷不同( Z=-2.61, H值为10.22~22.41,均 P<0.01)。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负荷与工作投入、疲劳呈正相关( r=0.27、0.23,均 P<0.01),工作投入和疲劳呈负相关( r=-0.23, 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心理负荷对疲劳、工作投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β=0.39、0.35, P<0.01);工作投入在心理负荷与疲劳之间存在遮掩效应,与直接效应的比例绝对值为|-0.17/0.39|。 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存在较高水平的心理负荷,通过工作投入的调节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心理负荷的临床护理人员改善疲劳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尺度低秩加稀疏模型在加速超高场脑部4D Flow成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多尺度低秩加稀疏模型在加速超高场脑部4D Flow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招募的健康志愿者10名,男5名、女5名,年龄23~35(29±4)岁。基于多尺度低秩(MLR)模型提出针对4D Flow数据特点的多尺度低秩加稀疏(MLRS)模型加速采集和重建算法。首先采用7.0 T MR对健康志愿者进行全采样脑部4D Flow扫描,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不同加速倍数(R分别为4、8、12、16)的高斯分布欠采样。计算不同加速倍数下压缩感知(CS)模型、低秩加稀疏(L+S)模型、MLR模型和MLRS模型重建结果与全采样参考图像在血管掩模内的均方误差(RMSE)和峰值信噪比(PSNR),模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或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不同加速倍数下4种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全采样参考值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的比较采用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 结果:相同加速倍数下RMSE从小到大依次为MLRS、MLR、L+S、CS模型,且MLRS模型的RMSE显著低于MLR、L+S、CS模型( P<0.05);PSNR由大到小依次为MLRS、MLR、L+S、CS模型,且MLRS模型的图像PSNR显著高于MLR、L+S、CS模型( P<0.05)。不同加速倍数下MLRS模型测得的脑血管流速与全采样参考值相关系数显著高于MLR、L+S、CS模型与全采样参考值相关系数( P<0.05)。 结论:该文提出的MLRS模型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加速超高场脑部4D Flow MR成像;并且相同加速倍数下与传统加速模型相比,MLRS模型具有更高的重建准确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946年苏皖边区的霍乱流行与防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苏皖边区政府成立后,出于防患于未然的考虑,整合并加强了边区的医疗设施。1946年,一分区所辖海安、如皋两地,暴发霍乱,苏皖边区政府发动了抗疫运动。通过对传染源的调查,认为是由于粪便未能及时清理,造成环境和食物污染,边区政府告诫全体军民,不饮冷水、不食生冷、苍蝇玷污食物;组织军民开展卫生大扫除,及时掩埋粪便,投放消毒药物;大规模接种霍乱疫苗。由于措施及时得当,很快控制了形势严峻的疫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正向情感支持配合基于动画演示健康教育模式增强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配合度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正向情感支持配合基于动画演示的健康教育模式增强支气管哮喘(BA)患儿治疗配合度的效果,为临床BA患儿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BA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BA患儿52例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BA患儿52例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正向情感支持配合基于动画演示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通过6个月随访,观察2组患儿干预后的治疗配合度、哮喘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男31例,女21例,年龄(9.95 ± 1.57)岁;试验组男35例,女17例,年龄(9.46 ± 1.02)岁。干预后,试验组治疗配合度为96.15%(50/52),高于对照组的80.77%(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03, P<0.05);试验组哮喘控制率为94.23%(49/52),高于对照组的75.00%(3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9, P<0.05);试验组评价心理状态的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或说谎分量表得分分别为(42.18 ± 4.21)、(49.23 ± 4.66)、(48.63 ± 4.2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8.22 ± 4.32)、(46.36 ± 4.87)、(44.33 ± 3.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73、3.07、5.64,均 P<0.05);观察组的内外向量表得分为(56.86 ± 5.58)分,低于对照组的(59.66 ± 5.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5, P<0.05);试验组生命质量量表的总分及症状、活动、情感维度得分分别为(114.71 ± 18.33)、(51.36 ± 7.88)、(24.66 ± 4.36)、(38.69 ± 5.29)分,高于对照组的(96.42 ± 14.34)、(43.26 ± 7.21)、(22.28 ± 4.27)、(30.88 ± 5.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81~7.15,均 P<0.05)。 结论:将正向情感支持配合基于动画演示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BA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和哮喘控制率,能有效提高患儿生命质量,改善心理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集成深度学习模型预测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中直线切割闭合器使用次数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集成深度学习模型预测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应用直肠双吻合技术(DST)直线切割闭合器使用次数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 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63例行低位前切除术(LAR)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训练集);男183例,女80例;年龄为63(55,68)岁。另收集12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验证集);男83例,女45例;年龄为65(57,70)岁。训练集用于构建预测模型,验证集用于验证预测模型。观察指标:(1)训练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2)影响训练集患者术中直线切割闭合器使用次数≥3次的因素分析。(3)预测模型的构建。(4)预测模型的效能评价。(5)预测模型的验证。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AUC>0.75表示模型可接受。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 结果:(1)训练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263例患者中,48例术中直线切割闭合器使用次数≥3次,215例≤2次。48例术中直线切割闭合器使用次数≥3次和215例≤2次患者术前血清癌胚抗原>5 μg/L、吻合口漏、肿瘤长径≥5 cm的例数分别为20、12、13例和56、26、21例,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4.66,5.29,10.45, P<0.05)。(2)影响训练集患者术中直线切割闭合器使用次数≥3次的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癌胚抗原>5 μg/L、肿瘤长径≥5 cm是影响术中直线切割闭合器使用次数≥3次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26,3.39,95%可信区间( CI)为1.15~4.43,1.50~7.65, P<0.05]。(3)预测模型的构建。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术前血清癌胚抗原和肿瘤长径建立临床预测模型Logit(P)=-2.018+0.814×术前血清癌胚抗原(>5 μg/L取1,≤5 μg/L取0)+1.222×肿瘤长径(≥5 cm取1,<5 cm取0)。将基于掩模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分割的影像资料输入三维卷积网络(C3D),通过训练,完成影像预测模型的构建。将基于Mask R-CNN分割的影像资料及临床独立危险因素输入C3D神经网络,通过训练,完成综合预测模型的构建。(4)预测模型的效能评价。临床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0.0%、81.0%、79.4%,约登指数为0.51。影像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0.0%、98.3%、91.2%,约登指数为0.48。综合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0.0%、98.3%、94.1%,约登指数为0.68。临床预测模型、影像预测模型、综合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72(95% CI为0.61~0.83)、0.81(95% CI为0.71~0.91)、0.88(95% CI为0.81~0.95)。综合预测模型的效能分别与影像预测模型和临床预测模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98,2.48, P<0.05)。(5)预测模型的验证。通过验证集对3个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临床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2.5%、66.1%、65.6%,约登指数为0.29。影像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8.8%、95.5%、92.1%,约登指数为0.64。综合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8.8%、97.3%、93.8%,约登指数为0.66。临床预测模型、影像预测模型、综合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65(95% CI为0.55~0.75)、0.75(95% CI为0.66~0.84)、0.84(95% CI为0.74~0.93)。综合预测模型的效能与临床预测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24, P<0.05)。 结论:基于MRI检查的集成深度学习模型可以预测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DST直线切割闭合器使用次数≥3次的高危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年龄段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状况与人格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心理状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01例ED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0~60岁。将所有患者按年龄段分为4组:A组158例,年龄20~29岁;B组182例,年龄30~39岁;C组38例,年龄40~49岁;D组23例,年龄50~60岁。基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评估患者的勃起功能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敌对、焦虑、精神病性、恐怖、偏执、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等9项心理状况。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区分患者是否存在状态性或特质性的焦虑情绪。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分析患者的人格类型。分析患者组与文献报道的全国常模组SCL-90、STAI和EPQ量表的差异。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SCL-90量表的敌对(1.64±0.67, t=4.81, P<0.001)、焦虑(1.58±0.66, t=6.83, P<0.001)、精神病性(1.62±0.68, t=11.87, P<0.001)、偏执(1.55±0.66, t=3.58, P<0.001)、强迫(1.95±0.70, t=9.56, P<0.001)、躯体化(1.43±0.58, t=2.10, P=0.036)、人际关系/敏感(1.74±0.74, t=2.79, P=0.005)、抑郁(1.66±0.74, t=4.50, P<0.001)等因子分,以及总分(1.53±0.63, t=3.07, P=0.002)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A、B、C、D组的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2±0.78、1.65±0.69、1.58±0.92、1.43±0.59, F=2.84, P=0.038)。患者组STAI量表的状态焦虑( t=7.35, P<0.001)、特质焦虑( t=6.31, P<0.001)等因子分和总分( t=8.41, P<0.001)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不同年龄组的状态焦虑( F=5.29, P=0.001)、特质焦虑( F=5.54, P<0.001)因子分和总分( F=5.66,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组的精神质( t=30.56, P<0.001)、情绪( t=45.94, P<0.001)、外倾-内倾( t=11.72, P<0.001)、掩饰性( t=29.16, P<0.001)等因子分和总分( t=30.56, P<0.001)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401例的人格类型分别为抑郁质183例(45.64%),胆汁质94例(23.44%),黏液质66例(16.46%),多血质58例(14.46%)。不同年龄组的抑郁质、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人格类型分布分别为A组76、35、26、21例,B组87、40、32、23例,C组14、10、6、8例,D组6、9、2、6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0.65, P=0.30)。 结论:ED患者存在一系列异常的情绪、躯体化的不适感,敏感的人际关系以及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年龄越小的患者其焦虑情绪越严重,人际关系越敏感,可能与其内向的个性特征及情绪的不稳定性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