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行风风险防范预警指标及信息化管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从源头上预防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是医院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围绕医疗服务规范化管理要求,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等,梳理相关行风风险点,从"合理住院、合理收费、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耗"6个层面构建行风预警框架,并明确14个行风预警指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发行风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对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行为的信息化监管。实践发现,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量化分级的方式,实时关注行风指数,起到了行风精准管理的作用,提高了行风管理效率。行风预警体系可促进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并可作为临床医生、科室行风管理的重要手段及考核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国家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项目推广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国家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试点项目进展和推广效果,为推进肿瘤MDT模式提供依据。方法:获取231家消化系统肿瘤MDT试点医院2018年度(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2019年度(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和2020年度(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MDT项目评估表的数据。分析试点医院开展消化系统肿瘤MDT情况、门诊和住院MDT开展情况、病例分布,以及MDT管理、收费和区域辐射情况。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频数分析。结果:排除数据缺失的试点医院,2018—2020年度纳入分析的试点医院数量分别为227家、224家和224家。开展消化系统肿瘤MDT的试点医院从2018年度的174家提升至2020年度的222家;门诊和住院MDT病例分别从48 332例和61 823例增长至72 493例和106 899例;实施MDT管理制度的试点医院从159家提升至214家。2020年度,门诊和住院MDT均次费用均以200~500元为主;135家(60.3%)试点医院是区域内MDT主导医院。结论:我国消化系统肿瘤MDT试点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展MDT的试点医院数量逐年增长,且试点医院在区域内起到一定引领作用。为加快推广肿瘤MDT模式,笔者建议医院应针对MDT进一步提高患者可及性、优化管理模式、推进医保报销、加强区域辐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公立医院多院区成本数据口径治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成本数据口径治理是精细化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某医院基于多院区成本数据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构建了多院区成本数据口径治理模式。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在建立数据字典映射对照库、科室名称及口径归口统一、医疗服务收费项目精准归类、固定资产与收费项目精准匹配、耗材收费库与采购库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手术疾病病种与收费项目精准匹配方面进行数据治理,实现了多院区成本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构建了多院区自动化、流程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数据治理模式,可为其他多院区医院的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肿瘤手术护理配合难度系数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对肿瘤专科120项肿瘤手术的护理配合难度进行评价,为临床手术护理工作量化考核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lphi调查法,所有的手术名称来源于HIS系统的手术收费名称,以120项肿瘤手术配合难度系数为主体,形成专家函询表,选取山东省几家肿瘤专科医院手术室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17人,通过由一人进行发放、讲解和回收的方式,对专家进行了两轮咨询,同时专家之间不能进行任何的沟通。两轮调查后综合分析专家意见,对变异较大的项目,进行第2次专家函询,直至得到满意的结果。结果:专家函询,第1轮调查中10名专家均参与,回收1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第2轮调查中17名专家参与,回收17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专家最小权威系数为0.9。两轮函询中,函询的变异系数均<0.35,协调系数为0.821和0.953,结果可靠。结论:通过对肿瘤手术难度系数的调整和排序,护士可以参照难度系数值对自己的收费项目进行核对,减少差错;同时,可以加快手术的衔接,促进医院手术台次的周转,促进手术护理管理和护理教学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用耗材新编码体系的构建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医用耗材编码是医用耗材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连接企业生产到临床使用的纽带。合理构建医用耗材编码可以实现大数据的动态分析,进而指导临床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形成溯源体系。作者对耗材分类特点进行分析,配合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结合耗材临床特点、产品性质、价格监控、风险级别、收费报销属性、生产日期以及溯源等多方面,探讨构建符合医疗机构实际使用需求的医用耗材分类编码。该编码有助于对医用耗材使用结构进行大数据分析,并有助于加强价格监控、医用耗材分类和溯源管理,适用于医用耗材生产、物流、采购、使用、计费、医保结算以及溯源等供应链全环节监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多码对照的物资管理系统对低值医用耗材全链条精细化管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构建基于多码对照的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低值医用耗材采购、入库、出库、科室使用和计费之间联动统一.方法:分析低值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现状,采用物资编码、价表编码和医保编码对照统一的方法,设置出入库管理、采购管理、查询统计及智能监控等模块,构建基于多码对照的物资管理系统,以科室出库联动计价规范低值医用耗材收费.选取2022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的30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基于多码对照的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前后低值医用耗材请领准确性、目录管理标准化、计价与出库对照准确性、库存管理便捷性和数据监管精确性的评分差异性.结果:基于多码对照的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了低值医用耗材采购、入库、出库、科室出库和计价之间的联动统一.系统应用后的请领准确性、目录管理标准化、计价与出库对照准确性、库存管理便捷性和数据监管精确性平均评分分别为(4.12±0.67)分、(4.78±0.52)分、(4.48±0.63)分、(4.78±0.33)分和(4.66±0.52)分,均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7.22、5.12、8.12、7.56,P<0.05).结论:基于多码对照的物资管理系统应用能够实现低值医用耗材全链条精细化管理,提高耗材使用效率,规范低值医用耗材收费,降低耗材成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军内疗养机构康复门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为解决目前军内疗养机构使用的康复门诊信息系统容易造成数据混乱的问题,设计一种适用于军内疗养机构的康复门诊系统.方法:该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构,通过前后端分离模式构建,采用C#语言、PowerBuilder9.0开发工具、.NETFramework4.0框架开发.整个系统包括门诊收费管理、军人医疗管理、药品卫生材料管理、门诊医生管理和系统数据维护5个功能模块.结果:该系统可以和军队疗养信息管理系统的底层数据高度融合,有效增强了收费管理、医疗管理、药剂管理等关键点位的数据联通,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结论:该系统解决了数据交互中的难点问题,能够较好地满足军内疗养机构同时运行军队疗养信息管理系统和康复门诊信息系统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湖北省医疗机构药学门诊调研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对湖北省医疗机构开设收费药学门诊的情况进行摸底,为更好地推动药学门诊以及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系统规范地对医疗机构内开设药学门诊的基本情况、发展进程进行调查,并以样本量和构成比对结果进行分析与阐述.结果:湖北省内共有118家医疗机构接受了本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从硬件设施、软件管理及人员配置上均已满足甚至已超出开设药学门诊的条件,但目前仅有44家已开设药学门诊,开设收费药学门诊的有19家,未开设的原因不一.另一方面,药学门诊所开设的专业方向与湖北省内重点关注疾病方向基本一致,且得到了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认可.结论:尽管药学门诊为医务人员、患者所认可,并存在需求,且湖北省内已出台收费相关标准,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药学门诊在湖北省的开设情况并不理想.这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来保障药师开展规范化的药学服务,提高全社会对药学服务价值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某公立医院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建设医用耗材SPD物流管理模式,提升医院医用耗材管理水平.方法:采用传统耗材管理模式与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相比较的方法;通过医用耗材SPD物资管理系统与HIS收费系统互通、射频识别技术、智能屋和智能柜等对医院医用耗材进行精细化管理.结果:运用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有效减少了医护人员管理耗材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耗材库存资金占用量与耗材管理成本,有效降低了耗占比.结论:SPD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医用耗材特别是低值耗材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患者及照顾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患者及照顾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日后开展高质量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患者及照顾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依据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运用汇集性Meta整合的方法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提炼出35个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结果归纳为11个类别,综合形成4个整合结果:患者及照顾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态度;患者及照顾者选择"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促成因素;患者及照顾者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阻碍因素;患者及照顾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服务需求.结论 患者及照顾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仍有许多顾虑,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患者及照顾者的体验,规避护理服务风险,规范收费标准,积极拓展服务项目,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努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互联网+护理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