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达雷妥尤单抗120 min快速输注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1],好发于中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MM发病率逐年上升 [2]。达雷妥尤单抗作为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MM患者的人源化CD38单克隆抗体药物 [3],目前已被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推荐用于复发或难治性MM(RRMM)及新诊断MM(NDMM) [4]。达雷妥尤单抗于2015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2019年在中国获批上市,随着2021年正式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患者的用药需求激增。与其他单克隆抗体类似,输液相关不良反应(IRR)是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包括上呼吸道症状(咳嗽、咽喉部不适、鼻塞、喘息或呼吸急促)、寒战、皮疹和胃肠道症状等。SIRIUS和GEN501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大多数(95.8%)IRR发生在第1次输液期间,第2次(7%)及以后(7%)IRR发生率较低 [5]。目前临床中多按药品说明书的推荐输注速度进行缓慢输注,即首次输注中位时间为7 h,第二次输注中位时间为4.3 h,所有后续输注中位时间为3.5 h [3]。由于当前达雷妥尤单抗输注时间较长且输注频率较高,现有住院资源已不能满足用药需求,亟需验证更短时间输注方案的安全性,探索门诊或日间病房输注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cro-lecture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中的制作及设计思路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信息化与教育结合的日益密切,为解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知识点细碎烦琐、学生兴趣缺失等常见问题,通过Micro-lecture的融入,从教学内容选择、软件运用设计、教学环节互动规划和建设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系统化和多样化,为本课程教学方法开辟新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专利视角的中药月见草发展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通过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全球月见草相关专利申请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相关专利的申请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韩国、日本是全球月见草最主要的技术来源地和专利布局地.使用月见草的中药制剂、化妆品、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和饮品、化学制剂以及动物饲料为目前的研发热点.中国月见草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远超其他国家,但专利总体价值偏低.基于月见草产业发展趋势,建议我国专利申请人可依据自身优势和市场定位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动物细胞培育肉及其种子细胞优选与永生化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鉴于传统养殖和屠宰获取肉类食品的方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多种有害成分残留等方面问题不断加剧,以及未来绿色低碳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细胞农牧"科技的兴起,国内外研究者和企业家将目光转向了具有综合优势的细胞培育肉生产新模式.与以多种蛋白质资源为原料进行调制加工的"植物人造肉"不同,动物细胞培育所生产细胞培育肉,在营养品质和口感上更接近"真肉",有望成为细胞合成生物技术生产替代蛋白质的未来发展新热点,已成为新兴食品科技和产业与投资界的新宠.将细胞培育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率的"培育肉",将对生长效率与周期,以及规模化生产的成本控制具有基础性作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种子细胞及其永生化扩增能力.主要就国内外有关动物细胞培育肉概况、种子细胞优选与实现其永生化策略,以及动物细胞培育肉方面科技伦理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和分析,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和细胞培育肉产业提供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核糖核酸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13
核糖核酸(RNA)标准物质是保证核酸体外诊断数据准确一致的重要实物标准,广泛用于病毒类疾病的检测、仪器校准、试剂盒评价及能力验证等工作中,其目的是保证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自 1997 年,WHO研制出了首个针对核酸扩增技术的丙型肝炎核酸国际标准物质,使全球不同实验室、不同方法检测的结果有了可比性.截至 2023 年,中国在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发布的RNA有证标准物质有近百种,对于RNA标准物质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计量机构、相关国际学术组织与企业的重视,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后,RNA标准物质成为了生物标准物质的研制热点.随着标准物质研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标准物质的量值准确性也有所提升,为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提供保障.通过对当前RNA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分装、定值技术、不确定度评定及应用领域进行综述,为RNA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以及未来在临床医学、农业生产、动物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黄精药食同源价值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药食同源思想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医药特色.黄精作为药食同源传统中药材,对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疾病有显著效果,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开发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药食同源文化来源及现状,分析了黄精的药膳起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加工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结合湖南黄精的种植情况,为黄精资源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蛹虫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产业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5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食药两用真菌,在传统医学中应用广泛,并于2009年被我国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已有研究表明,蛹虫草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虫草多糖、虫草素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从化学成分、体内/体外药理作用和产业化现状3个方面对蛹虫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其调节免疫、抗肿瘤、调血脂、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及其相关大健康产品进行综述,并指出蛹虫草在药效物质基础发现、大健康产品研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以期充分发掘其菌种资源,创造更大的医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完善实验动物废物处置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4/6/1
科技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而实验动物资源是生命科学、医药等领域科技发展的条件保障.但在开展医药研发、检验检测等实验过程中,使用实验动物产生的废物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废物的分类、回收、有效利用和生物安全危害等问题接踵而至,对法规、标准、规范等的制定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检验检测机构管理的地基和框架,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和检查性,可以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基础管理的稳定性.随着各层级新的管理办法出台,很多单位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关于实验动物废物管理的相关内容欠妥,存在未明确非医疗机构实验动物废物处置流程、实验动物废物分类不准确、不同分类的废物未能按照不同方式处置等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梳理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增加或者删改的流程,并制订了现行有效的标准作业流程,在如何加强监督管理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开创性地把6S管理内容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因此,针对实验动物废物的管理应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角度出发,从源头做好废物分类和管理,有效控制生物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光驱动二氧化碳转化系统的构建、优化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利用光能驱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还原生产化学品对于缓解环境压力、解决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光捕获、光电转化和 CO2 固定等作为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制约着CO2 的资源化利用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生物化学与代谢工程相结合的角度,系统总结了光驱动杂合系统的构建、优化与应用,并从酶杂合系统、生物杂合系统以及杂合系统应用 3 个方面分析了光驱动 CO2 还原合成化学品的最新研究进展.在酶杂合系统方面,采用的策略主要有提升酶催化活性、增强酶稳定性等;在生物杂合系统方面,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增强生物捕光能力、优化还原力供应以及改善能量再生等;在杂合系统应用方面,主要阐述了光驱动CO2还原生产一碳含能化合物、生物燃料以及生物食品等.最后,从纳米材料(包括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和生物催化剂(包括酶和微生物)两个方面,展望了人工光合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可用于婴幼儿食品菌种的国内外临床试验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通过分析婴幼儿食品中菌种的临床试验的中英文相关文献基本情况,描述其研究领域的现状及研究热点,为我国制定可用于婴幼儿食品菌种的临床试验指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共词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PubMed、中国知网资源总库(CNKI)等4个数据库来源的"婴幼儿食品中菌种临床试验"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国内年度发文量是国外的10倍;全球排名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意大利、中国和美国;国外研究机构主要为大学,国内研究机构主要为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国外研究主题热点主要为鼠李糖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系列菌株,应用于腹泻、婴儿绞痛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国内研究主题热点主要为益生菌制剂培菲康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米雅在腹泻以及思连康结合光疗或中医药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应用.结论 我国应该加强对婴幼儿食用菌种或益生菌药物临床试验的监管和审批,并尽快制定相应的临床试验指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