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离子吸收动力学方法比较鹿蕊地衣对不同氮素的吸收能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大气氮沉降增加影响着陆地植被群落结构与功能.非固氮型地衣主要依赖大气沉降的无机氮(铵态氮和硝态氮)作为氮源,因此,成为大气氮沉降的生物指示器,但地衣对这两种无机氮的吸收能力差异尚不清楚,这严重限制了利用地衣氮含量解译大气氮沉降水平的准确性.本研究以鹿蕊地衣为对象,在光照和避光条件下对鹿蕊地衣进行单独铵根(NH4+)或硝酸根(NO3-)添加以及NH4+和NO3-按不同比例混合添加处理,分析地衣氮吸收能力差异.结果表明:鹿蕊地衣对NH4+和NO3-的吸收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并呈Michaelis-Menten曲线特征.鹿蕊地衣偏好吸收NH4+,NH4+的亲和力和吸收效率均高于NO3-;随着NH4+与NO3-混合比例的增加,鹿蕊地衣吸收NO3-的速率和总量降低,但吸收NH4+的速率基本不受影响,这表明NH4+增加会抑制鹿蕊地衣对NO3-的吸收能力.避光显著降低鹿蕊地衣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和效率,但对鹿蕊地衣NH4+吸收能力的影响较小.本研究揭示了地衣具有喜NH4+和亲NH4+的氮吸收策略,因此,在利用地衣监测大气氮污染水平及评价大气氮沉降对地衣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大气无机氮沉降的主要类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附睾上皮细胞通过附睾小体调节精子成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哺乳动物睾丸中产生的精子缺乏运动性,而且不具备受精能力,因此在功能上尚不成熟。附睾是男性生殖道中一段非常特别、高度盘绕折叠的小管,附睾各段通过上皮细胞分泌和吸收活动的共同协作用,实现高度区域化,保证不同区段精确的功能划分。精子在附睾近端完成功能上的成熟,在远端以静息状态储存以备射精,这一过程依赖于附睾管腔特殊的微环境。附睾管腔的微环境极为复杂,目前已证实其中含有多种无机离子、蛋白质和胞外囊泡(附睾小体)。附睾小体中包含多种蛋白和sncRNA,可直接或间接促进精子成熟。本文综述了附睾管腔微环境的特点,特别关注了附睾上皮细胞产生的附睾小体对精子成熟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体外膜肺氧合期间的营养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严重心肺衰竭患者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需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儿,易出现负氮平衡与医源性营养摄入不足,发生获得性营养不良风险增高。建议对重症患儿入院48 h内即进行营养筛查并评估营养风险。目前较为公认的ECMO患儿的营养方式是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可根据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标准分级制定肠内营养管理方案。ECMO支持可导致无机磷和血浆硒等微量元素水平降低;但新生儿ECMO支持后离子钙水平可能升高,需密切监测并及时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造血干细胞捐献后电解质和骨代谢相关指标变化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干细胞捐献者柠檬酸钠抗凝剂对电解质和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估其对干细胞捐献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更好地保护干细胞捐献者的健康。方法:采集23名正常外周血干细胞捐献者注射动员剂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前24 h及干细胞采集后6个月的血样,分别进行电解质以及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包括游离钙离子(Ca 2+)、镁离子(Mg 2+)、钾离子(K +)、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无机磷(Pi);骨形成指标骨钙素(OC)、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碱性磷酸酶(ALP)、BM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和25羟维生素D(25-OHVD)。 结果:注射动员剂G-CSF前24 h及干细胞采集后6个月血清中Ca 2+(2.35±0.06比2.41±0.06)、Mg 2+(0.89±0.05比0.89±0.06)、K +(4.29±0.30比4.18±0.34)、Na +(142.26±1.83比141.21±2.31)、Cl -(2.35±0.06比2.41±0.0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i水平升高(0.47±0.42比0.63±0.39, P<0.05);注射动员剂G-CSF前24 h及干细胞采集后6个月OC(14.46±3.79比14.71±3.03)、β-CTX(0.44±0.18比0.41±0.18)、ALP(69.82±19.43比80.87±23.87)、BMD(0.95±0.09比0.91±0.15)、T-PINP(48.59±19.00比46.02±16.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5-OHVD水平明显降低(21.09±7.13比19.94±6.34, P<0.05)。 结论:注射动员剂和柠檬酸钠抗凝剂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后电解质和骨代谢相关指标无明显影响,干细胞捐献者采集前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唾液检测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唾液腺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与血液进行分子交换,唾液中含有无机离子、葡萄糖、1,5-脱水葡萄糖醇等有机小分子,以及脂质、蛋白质及多种激素。测定唾液葡萄糖、1,5-脱水葡萄糖醇在糖尿病的筛查、监测中具有一定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梯度多相支架材料促进肩袖肌腱-骨界面修复与再生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肩袖肌腱-骨界面的再生在肩袖损伤修复过程中至关重要。肌腱-骨界面由四个逐渐移行的区域构成,即肌腱区、未矿化纤维软骨区、矿化纤维软骨区和骨区。肌腱-骨界面中各区域的发育和再生受到生长因子、无机离子、机械刺激以及低氧环境的调节。受影响肌腱-骨界面发育和再生因素的启发,学者们转向设计促进肌腱-骨界面区域化再生的梯度支架系统,这些支架的梯度分布包括无机离子梯度和生长因子梯度。根据支架系统的不同梯度来促进肌腱-骨界面的细胞成肌腱、成软骨及成骨分化,同步完成促进肌腱-骨止点的愈合,实现肩袖肌腱-骨界面的修复与再生。目前的研究表明梯度多相支架材料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支架材料的相关研究在肌腱-骨界面修复方面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在综述影响肌腱-骨界面发育和再生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各影响因素在促进肩袖肌腱-骨界面修复过程中对各区域促进成肌腱、成软骨和成骨的作用;探讨目前已报道的用于肩袖损伤修复的梯度多相支架材料,包括无机离子梯度支架与生长因子梯度支架的特性以及对损伤后肩袖组织的修复效果;分析现阶段梯度多相支架在肩袖损伤修复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人群砷代谢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简称饮水型砷中毒)病区人群砷代谢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2004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内砷中毒人群(砷中毒组)与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调查对象家中饮用水砷含量,尿砷及其代谢产物[三价砷(As Ⅲ)、无机砷(iAs)、一甲基胂酸(五价,MMA V)、二甲基胂酸(五价,DMA V)、总砷(tAs)、无机砷百分比(iAs%)、一甲基胂酸百分比(MMA%)、二甲基胂酸百分比(DMA%)、一甲基化率(PMI)、二甲基化率(SMI)]水平;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指甲砷和指甲硒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砷代谢模式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536人,其中砷中毒组155人、对照组381人,水砷含量范围为0.0 ~ 825.7 μg/L。与对照组比较,砷中毒组性别、文化程度、氟斑牙患病分布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而年龄、婚姻状况、吸烟、饮酒、水砷含量分布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与对照组比较,砷中毒组尿As Ⅲ、iAs、MMA V、DMA V、tAs、MMA%、MMA/DMA和指甲砷水平均较高(均 P < 0.05),尿DMA%、SMI和指甲硒水平均较低(均 P < 0.05),而尿iAs%和PM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性别、文化程度、水井深度、水砷含量、总井数和指甲砷水平是尿As Ⅲ水平的影响因素(β = - 19.82、- 23.83、0.61、0.21、7.26、2.98,均 P < 0.05);年龄、水井深度、水砷含量和指甲砷水平是尿tAs水平的影响因素(β = 3.18、3.25、1.31、15.59,均 P < 0.05);性别、文化程度、水井深度、水砷含量、总井数和指甲砷水平是尿iAs水平的影响因素(β = - 20.47、- 25.90、0.64、0.25、7.87、3.11,均 P < 0.05);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水砷含量和指甲砷水平是尿MMA V水平的影响因素(β = 0.52、- 17.07、- 21.84、0.22、2.77,均 P < 0.05);年龄、水井深度、水砷含量和指甲砷水平是尿DMA V水平的影响因素(β = 2.35、2.47、0.85、9.22,均 P < 0.05)。 结论:与健康人群比较,饮水型砷中毒人群砷代谢模式存在差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水井深度、水砷含量、总井数以及指甲砷水平可能是不同砷代谢模式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光增强甘草酸水凝胶支架在糖尿病创面修复中的免疫调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糖尿病患者创面中过量的M1型巨噬细胞和过度炎症反应都会影响创面的愈合进程。因此,具有免疫调节能力的水凝胶敷料在临床糖尿病创面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水凝胶存在需要进行复杂的干预和成本高等不足。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免疫调节特性的新型甘草酸基混合水凝胶敷料,以促进糖尿病创面的快速愈合。这种混合水凝胶由无机锌离子诱导的自组装甘草酸和光交联甲基丙烯酸丝素蛋白(SF)组成的相互渗透的聚合物网络组成,具有良好可注射性和机械强度。值得注意的是,该SF/甘草酸/锌混合水凝胶未添加任何其他物质,但可有效调节炎症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极化。该具有免疫调节特性的水凝胶可安全有效地加速创面修复的3个阶段,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创面的理想敷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阴离子变化与急性颅脑创伤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TBI)后血清阴离子的变化与患者TBI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2例急性TB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伤后48 h内血清阴离子(包括无机磷、氯离子、碳酸氢根、阴离子间隙)的变化情况,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TBI的严重程度,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评估患者的预后。分析各项血清阴离子指标与患者TBI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82例患者中,低血磷47例(57.3%),高血氯32例(39.0%),血碳酸氢根下降者31例(37.8%),血阴离子间隙增高者40例(48.8%)。急性TBI后低磷血症( r=0.363, P=0.001)和高氯血症( r=-0.273, P=0.013)均与TBI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即入院时TBI程度越重,患者的血磷越低,而血氯越高;血磷( r=0.311, P=0.004)和阴离子间隙( r=-0.254, P=0.021)与患者的预后也存在相关性,即血磷越低,血阴离子间隙越高,则患者的预后越差。 结论:急性TBI后,低血磷可提示患者的TBI严重,预后差。高血氯和阴离子间隙升高分别提示TBI严重和预后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4 - 2021年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降氟改水工程运转情况、水氟含量现状以及氟中毒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21年12月,以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大荔、定边、靖边、泾阳和礼泉5个县的15个病区村为监测村,调查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并采集水样,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检测水氟含量。采用《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对监测村出生并居住的全部8 ~ 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T 192-2008)和《尿中氟化物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89-2015),分别对监测村25岁以上且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和尿氟含量测定。结果:2014 - 2021年共调查改水工程122个,均正常运转;水氟合格率从2014年的81.25%(13/16)上升至2021年的100.00%(11/11)。共检查8 ~ 12岁儿童5 595例,检出氟斑牙儿童1 790例,检出率为31.99%;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从2014年的52.05%(304/584)下降至2021年的9.68%(93/961),整体呈现下降趋势(χ 2趋势 = 533.76, P < 0.001)。2014年检查成人791例,检出氟骨症患者256例,检出率为32.36%;2019年检查成人770例,检出氟骨症患者88例,检出率为11.43%;2019年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低于201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99.54, P < 0.001)。2014年采集成人尿样754份,尿氟几何均值为2.571 mg/L;2019年采集成人尿样770份,尿氟几何均值为1.292 mg/L;2019年成人尿氟几何均值低于201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 - 12.74, P < 0.001)。 结论:2014 - 2021年,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水氟合格率升高。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均减轻。后期应持续加强改水工程监测管理工作,防止水氟回升引起居民病情反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