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情况及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1年11月本院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的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2例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月经第2~3天卵巢储备功能指标[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数(AFC)、血清抑制素B(INHB)],基础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黏液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血清AMH、INHB及AFC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成熟性畸胎瘤患者AFC水平低于术前(P<0.05),AMH、INHB水平与术前无差异(P>0.05);患者血清FSH、E2、RI、PI水平均低于术前,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术前(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术后AMH、AFC、INHB与RI、PI水平均呈正相关,与子宫内膜厚度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为术后生育评估提供临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椎管内棘球蚴病的磁共振成像及临床表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椎管内棘球蚴病的磁共振成像(MRI)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9月至2023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23例椎管内棘球蚴病患者的一般情况、MRI及临床表现。结果:23例椎管内棘球蚴病患者,男10例、女13例;年龄为(44.1 ± 13.9)岁,年龄中位数为41岁,范围为25 ~ 72岁。11例(47.8%)患者有脊柱或其他部位棘球蚴病史。23例椎管内棘球蚴病患者中,累及胸段12例(52.2%),累及腰段6例(26.1%),累及骶段1例(4.3%),同时累及胸腰段1例(4.3%),同时累及腰骶段2例(8.7%),同时累及颈腰段1例(4.3%);累及髓内2例(8.7%),累及髓外硬膜下9例(39.1%),累及髓外硬膜外12例(52.2%);同时累及邻近椎体、附件或周围软组织18例(78.3%)。髓内囊型棘球蚴病MRI表现为脊髓下端及马尾神经处多发结节,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及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呈稍高信号,伴T2WI高信号的小囊泡;髓内泡型棘球蚴病表现为结节状T1WI等信号,T2WI及STIR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髓外硬膜下棘球蚴病多表现为卵圆形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小囊泡,葡萄串样外观,边缘见T2WI低信号的囊壁。髓外硬膜外棘球蚴病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及STIR高信号,伴单发或多发T2WI高信号的小囊泡,硬膜囊受压。临床表现为胸背部、腰骶部疼痛者21例(91.3%),双下肢功能障碍者6例(26.1%)。结论:椎管内棘球蚴病相对其他部位较罕见,当MRI特征明确、具有典型临床表现或有其他部位棘球蚴病史时,要考虑椎管内棘球蚴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系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D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影像学确诊的DCVT住院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11例DCVT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41.6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头痛(11/11,100%)、意识障碍(5/11,45.5%)和癫痫发作(4/11,36.4%)。11例患者均累及直窦,9例累及大脑大静脉,5例累及大脑内静脉,1例累及基底静脉。所有患者均合并其他静脉窦血栓,3例合并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8例(72.3%)早期CT平扫(发病1周内)可显示大脑大静脉高密度点征或直窦条索征。头颅MRI显示90.9%(10/11)的患者出现脑实质损害,以丘脑受累(5/11,45.5%)最常见,其次为深部白质(4/11,36.4%)。1例患者接受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发病第6天死亡。其余10例接受抗凝治疗后好转,随访4个月至13年显示,4例遗留轻至中度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3分),6例恢复正常。结论:头痛、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是DCVT的常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或深部白质受累时需警惕DCVT的可能。需重视早期CT平扫显示的高信号血栓点征和条索征。合并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DCVT患者急性期进展迅猛,转归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免电热条件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安全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免电热条件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在免电热条件下行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单孔腹腔镜组(A组, n=60)和多孔腹腔镜组(B组, n=60)。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及手术前后窦卵泡计数(AFC)变化。 结果:(1)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预定手术,A组无中转多孔腹腔镜病例,两组均无中转开腹及术后转重症医学科治疗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患者双侧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侧( P=0.008)。A组、B组术中标本取出时间分别为(9.70±3.68)min、(19.36±1.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464, P<0.001)。A组、B组剥除畸胎瘤后卵巢缝合时间分别为(22.77±7.90)min、(14.68±6.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57, P<0.001)。(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B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41±0.16)分、(1.86±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659, P<0.001)。(3)术后随访6个月,A组1例出血并脐部切口中等量渗液,余所有病例切口均达I/甲级愈合,对切口美容均满意。无出院1个月内再住院病例。两组术后彩超检查均未发现畸胎瘤复发。两组术前AFC、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术后第1次月经期第2~3天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术后AF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免电热条件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取出标术更具优势,利于保持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值得推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曲安奈德结膜上方穹隆部深层注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结膜上方穹隆部深层注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效果。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就诊的53例(64只眼)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上睑退缩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其中33例(39只眼)患者采用结膜上方穹隆部深层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治疗组);20例(25只眼)仅观察随访(观察组)。治疗组曲安奈德每次20 mg结膜上方穹隆部深层注射,每月1次,治疗效果稳定后停药并随访。对两组患者治疗或随访前、后上睑缘距瞳孔距离(MRD 1)、甲状腺眼病生活质量(TED-QOL)评分、临床活动度评分(CAS)、眼球突出度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及独立样本 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组男性6例,女性27例,年龄(43±12)岁;观察组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40±13)岁,两组性别、年龄、眼睑退缩病程及首次就诊时MRD 1,TED-QOL评分,CAS,眼球突出度,眼压,B超测量的上、下、内、外直肌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组曲安奈德注射次数为(2.18±0.94)次(范围1~5次);治疗后随访(6.74±3.89)个月,MRD 1由(6.85±0.88)mm降低至(4.38±1.04)mm、TED-QOL评分由(22.03±4.33)分降低至(7.91±3.25)分,CAS由(2.82±0.39)分降低至(0.97±0.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4.68,21.36,20.92;均 P<0.01);眼球突出度、眼压、B超测量的各直肌直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随访(8.65±5.15)个月后眼睑退缩亦有好转,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前后的MRD 1、TED-QOL评分、CAS差值分别为(2.46±1.05)mm、(14.06±3.80)分、(1.85±0.51)分,均高于观察组随访前后的差值[(0.32±0.75)mm、(3.24±2.86)分、(0.56±0.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86,11.90,8.98;均 P<0.01)。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上睑退缩均无复发。治疗组中出现短暂性眼压升高5例(6只眼),经降眼压治疗后恢复正常;3例女性患者有月经改变。 结论:结膜上方穹隆部深层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上睑退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减轻上睑退缩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24-529)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搏骤停患者垂直空间院前转运过程中机械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心搏骤停患者垂直空间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机械心肺复苏(CPR)救治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经湖州市急救中心转运至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的102例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院前转运过程中实施人工胸外按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院前转运过程中实施人工-机械胸外按压(先实施人工胸外按压,待机械胸外按压装置准备就绪后立即实施机械胸外按压)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以及院前急救过程评价指标〔胸外按压比例(CCF)、总CPR暂停时间、院前转运时间、垂直空间转运时间〕和院内高级复苏效果评价指标〔初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CO 2)、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ROSC时间〕。 结果:最终共8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对照组46例,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接受旁观者CPR、初始心律、院前急救响应耗时、发病时所在楼层、预估垂直高度、转运过程中有无垂直转运电梯或扶梯等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院前急救效果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的CC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69.05%(67.35%,71.73%)比61.88%(58.18%,65.04%), P<0.01〕,总CPR暂停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s:266(214,307)比332(257,374), P<0.05〕;但观察组院前转运时间和垂直空间转运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院前转运时间(min):14.50(12.00,16.75)比14.00(11.00,16.00),垂直空间转运时间(s):32.15±17.43比27.96±18.67,均 P>0.05〕。说明机械CPR可以提高院前急救过程中的CPR质量,且并未影响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转运。在院内高级复苏效果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初始P ETCO 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15.00(13.25,16.00)比12.00(11.00,13.00), P<0.01〕,ROSC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min:11.00±3.25比16.64±2.54, P<0.01),ROSC率较对照组略有升高(31.58%比23.91%, P>0.05)。说明转运途中持续机械按压有助于保障持续高质量CPR。 结论:机械胸外按压可以提高OHCA患者院前转运过程中的持续CPR质量,改善患者初期复苏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致椎体后壁骨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转移瘤致椎体后壁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的65例转移瘤致椎体后壁骨折患者的资料。男21例、女44例;年龄(70.3±10.8)岁(范围46~90岁);原发肿瘤:肺癌25例,乳腺癌14例,消化系统癌症11例,泌尿系统癌症13例,淋巴瘤1例,卵巢癌1例;部位:T 2椎体2例,T 5椎体1例,T 6椎体1例,T 8椎体2例,T 9椎体1例,T 10椎体5例,T 11椎体4例,T 12椎体15例,L 1椎体12例,L 2椎体8例,L 3椎体8例,L 4椎体4例,L 5椎体2例。根据术前CT影像测量椎体后壁破损的面积为 s,测量完整椎体后壁的面积为 S,后壁破坏率 R= s/ S,根据 R值的大小将椎体后壁破损程度分为:Ⅰ型( R≤25%)21例、Ⅱ型(25%< R≤50%)22例、Ⅲ型(50%< R≤75%)14例、Ⅳ型( R>75%)8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骨填充网袋成形术的疗效。观察骨水泥渗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3.8个月。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32±0.99)分、(4.14±1.06)分、(4.11±0.97)分、(4.34±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9.20, P<0.001);ODI评分分别为69.45%±4.15%、36.65%±3.72%、36.84%±3.38%、37.78%±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40.88, P<0.001);ADL评分分别为(71.31±12.81)分、(79.85±9.14)分、(78.92±8.95)分、(78.31±8.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9.20, P<0.001)。Ⅰ~Ⅳ型VAS、ODI、ADL评分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11例发生渗漏,渗漏率为17%(11/65)。随 R值的增大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率相应增加,其中Ⅰ、Ⅱ型渗漏率为0、Ⅲ型为7.1%(1/14)、Ⅳ型为38%(3/8)。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感染、神经根症状或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等。 结论:骨填充网袋成形术能改善伴椎体后壁破损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能恢复一定的功能。椎体后壁破损的程度对手术的疗效无影响,但随着椎体后壁破损程度加大,发生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的风险相应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妇女产后2年内避孕措施使用及意外妊娠率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中国妇女产后2年内避孕措施及意外妊娠风险影响因素。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5个省区市60家医院,通过电话各随机调查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300名分娩产妇,内容包括产后母乳喂养、月经和性生活恢复、避孕措施以及是否意外妊娠等情况。分析其产后2年内避孕措施及意外妊娠风险因素。结果:共调查18 045名产妇,其中有15 328名(84.9%)产妇产后2年内使用了避孕措施。使用避孕措施的产妇2年内意外妊娠率为7.16%,71.88%发生于产后7~18个月,产后不同时间段发生意外妊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除体外排精/安全期避孕措施外,避孕套、长效避孕方法、短效口服避孕药和其他(紧急避孕/杀精剂)4种避孕措施在不同地区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P<0.001, P=0.01, 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妇年龄、民族、教育程度、地域、分娩方式、产次、孕次、产后避孕方式、产后避孕启动时间、产后性生活恢复时间、产后月经恢复时间、母乳喂养时间与产后2年内意外妊娠率有关( P均<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域( P<0.001)、产妇年龄( P<0.001)、教育程度( P<0.001)、民族( P=0.01)、孕次( P=0.04)、产次( P=0.02)、母乳喂养时间( P<0.001)、分娩方式( P=0.01)、产后避孕方法( P<0.001)、产后月经恢复时间( P=0.01)和产后避孕启动时间( P=0.02)是产后2年内意外妊娠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我国妇女产后2年内意外妊娠较高,存在显著的地理差异,易受产妇个人特征的影响。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产后避孕宣教和服务制度,推广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避孕咨询方法和个体化避孕方案,切实降低意外妊娠对母婴健康的伤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妇产科管理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根治多种造血及非造血系统良恶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女性HSCT患者的妇产科管理包括生殖系统炎症、HPV感染及子宫颈病变、异常子宫出血、生殖器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HSCT前的管理应重点关注HPV感染及子宫颈癌筛查情况,进行月经管理、卵巢功能评估及卵巢功能保护咨询。HSCT后至造血重建期,由于血小板计数低下,月经管理成为主要问题。HSCT后的远期,待患者整体健康恢复后,应定期进行妇产科相关检查与评估,重点关注HPV感染及子宫颈癌筛查情况、POI的诊治及康复后生育指导。本共识是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相关指南,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经过充分讨论后而制定,旨在促使国内多学科医师更好地管理和诊治HSCT患者的相关妇产科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病例讨论 第495例——青年女性-高雄激素血症-严重胰岛素抵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性,22岁。自青春期起逐渐出现多毛、黑棘皮征、阴蒂增大及月经紊乱等临床表现。曾多次查雄激素水平明显升高。我院住院期间发现存在严重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胰岛素受体基因检测提示存在致病性突变,诊断为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予二甲双胍治疗后患者黑棘皮征有明显缓解,血糖控制满意,月经周期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