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PM 2.5暴露影响胎儿生长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PM 2.5及其组分暴露对胎儿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识别暴露效应窗口。 方法:选取江苏出生队列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招募的4 089对母子对,收集其基线信息、妊娠期诊疗信息、妊娠期PM 2.5及其组分暴露信息、妊娠满20周后的胎儿B超检查(头围、腹围、股骨长和估计体重)信息。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进行暴露效应的估计,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探讨暴露效应窗口。 结果:妊娠期PM 2.5暴露浓度每升高10 μg/m 3,胎儿头围、腹围和估计体重Z评分分别减小0.025( β=-0.025,95% CI:-0.048~-0.001)、0.026( β=-0.026,95% CI:-0.049~-0.003)和0.028( β=-0.028,95% CI:-0.052~-0.004),头围和估计体重生长受限风险分别增加8.5%( RR=1.085,95% CI:1.010~1.165)和13.5%( RR=1.135,95% CI:1.016~1.268)。PM 2.5组分中黑碳、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暴露浓度升高均与头围Z评分减小显著相关,同时硫酸盐暴露的增加还与股骨长的Z评分减小有关。妊娠期PM 2.5暴露影响胎儿头围生长效应窗口为第2~5周,腹围为第4~13周以及第19~40周,股骨长为第4~13周以及第23~37周,估计体重为第4~12周以及第20~40周。 结论:妊娠期PM 2.5及其组分暴露可能对胎儿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影响胎儿不同生长指标的效应窗口不完全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吉林省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大骨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自发现100多年来,归纳国内外病因假说主要集中在生物地球化学学说(低硒环境)、粮食镰刀菌中毒学说、饮水有机物中毒学说。吉林省是大骨节病的历史重病区,主要采取以改水换粮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未实施过补硒措施,故对硒水平方面研究较少 [1-5]。为进一步了解吉林省大骨节病病区和非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为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年开展土壤、粮食、儿童头发硒水平的调查工作,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34例不同年龄人群气管、支气管异物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人群发生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和电子支气管镜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镜中心就诊的234例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资料,并对人口学、临床特征、内镜诊疗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34例有效病例,其中<14岁组39例,14~64岁组126例,≥65岁组69例。3组中男性均多于女性;误吸史在<14岁组中占76.9%,而在14~64岁组和≥65岁组中仅占32.5%和3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6.31, P<0.001);病程≤7 d的患者在<14岁组患者中占64.1%,而在14~64岁组和≥65岁组仅占19.0%和21.7%,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1.98, P<0.001);临床症状方面,14~64岁组和≥65岁组患者以咳嗽、咳痰为主,而71.8%的<14岁组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有无症状方面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0.37, P<0.001)。食物是最常见的异物类型,包括花椒/辣椒类、骨头和有机物,在<14岁组和≥65岁组中,塑料类和牙齿类也是重要来源。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成功率为97.4%,且66.2%的异物取出术采用局部麻醉方式。右下叶支气管是≥14岁组异物最常发生的部位,而<14岁组异物最常见部位为右中间段支气管,肉芽增生是常见镜下表现。大多数异物使用单一辅助工具即可取出,使用2种或2种以上辅助工具的仅占21.5%。 结论:异物的发生与性别及年龄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因无明确的误吸史或无明显症状而易误诊。异物最常见于右肺下叶,肉芽组织增生是最常见的镜下表现且随病程增加发生率也增加;大多数异物可使用鼠齿钳、活检钳或鳄口钳等单一工具取出,对取出难度较大的异物需要联合支气管镜下其他治疗手段。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最直接而有效的办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质谱的呼气分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中的潜力和前景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其实验室诊断方法仍存在假阴性及假阳性。呼气分析作为肺部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手段,由于其无创、快捷简便的优点已经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质谱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呼气分析被用于微生物鉴别以及呼气挥发性有机物诊断。这篇文章针对基于质谱技术的呼气分析及用于病毒诊断的研究进行综述,以展望其用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肾结石微观结构和晶体结构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肾结石是由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物按照一定规律混合生长而成。晶体成核、生长和聚集等过程是肾结石形成的关键步骤。晶体结构的不同会带来肾结石形成过程和结石理化性质的不同。研究肾结石的晶体结构及晶体形成特点,对阐明肾结石的成因和预防肾结石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肾结石的微观结构和晶体结构两方面出发,就近年来对肾结石中晶体形态、不同组分的分布、构成肾结石的晶体成核、生长过程,以及基于晶体结构的不同治疗方法的研究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气污染物PM 2.5及其组分暴露与中国9~18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困扰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中国9~18岁在校儿童青少年暴露于大气污染物PM 2.5及其组分[硫酸盐(SO 42-)、硝酸盐(NO 3-)、铵盐(NH 4+)、有机物(OM)、黑碳(BC)]与心理困扰的关联。 方法:基于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纳入130 808名9~18岁儿童青少年,根据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10)进行评分和判定高心理困扰,根据调查地点和时间匹配污染物年均暴露数据,采用基于logistic回归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方法对PM 2.5、SO 42-、NO 3-、NH 4+、OM及BC组分浓度和心理困扰关联进行拟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年龄、性别、BMI和身体活动亚组进行分析,估计不同亚组暴露于高污染浓度污染物和高心理困扰的关联。 结果:我国儿童青少年高心理困扰率为30.4%,女生高心理困扰率高于男生,分别为31.6%和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暴露于PM 2.5、SO 42-、NO 3-、OM和中国9~18岁儿童青少年高心理困扰存在非线性正向关联,当PM 2.5、NO 3-、NH 4+、OM和BC浓度较高时,随着浓度继续上升,高心理困扰发生风险的增加有所减缓甚至达到平台期;而SO 42-则表现为较低浓度时,心理困扰风险变化不大,但浓度较高时,风险持续上升。PM 2.5及其组分暴露和体力活动不足组心理困扰有统计学关联,和体力活动充足组无统计学关联;与13~15岁、16~18岁学生相比,9~12岁学生中,高浓度污染物和高心理困扰关联更强。 结论:大气污染物PM 2.5及其组分与我国9~18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困扰相关,在体力活动不足的儿童青少年中,高污染物暴露是高心理困扰的危险因素,且PM 2.5及其组分和心理困扰的关联存在年龄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利用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lncRNA GAS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功能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管理对乳腺癌和癌旁组织进行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基因5(lncRNA GAS5)差异表达分析,以探讨GAS5对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用基因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的乳腺癌数据分析各个乳腺癌亚型及病理分期中GAS5的表达情况。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三阴性乳腺癌数据GSE76124和GSE83937对GAS5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基因并取交集。利用所得到的正相关基因做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TCGA数据库和GEO76124数据进行GAS5的GSEA分析。选取GEO数据集GSE40525和GSE76250进行三阴性乳腺癌的差异miRNA和mRNA的筛选,通过预测,构建GAS5-miRNA-mRNA的ceRNA网络。结果:GAS5在乳腺癌各亚型组织中表达均较癌旁组织低。GAS5主要参与多种代谢进程包括有机物代谢、大分子代谢、氮化合物代谢等,在通路方面主要影响真核生物中的核糖体生物发生,WNT信号通路等。通过构建GAS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ceRNA调控网络,发现GAS5最有可能通过吸附hsa-miR-650和has-miR-532-5p调控包括SLC7A2和LONRF2在内的25个基因的表达,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结论:lncRNA GAS5可能在乳腺癌中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可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在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铜绿假单胞菌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病原体,然而痰培养时间长、敏感度较低,聚合酶链反应因成本高无法在临床上普及,故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有望成为灵敏、快速、便携、价廉的诊断方法。本综述主要对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在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研究进行阐述,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物联网的空气动态监测系统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实时监测医院空气加压氧舱内的空气质量,并进行卫生学评价。方法:利用基于物联网的空气动态监测系统,以2020年7月20—27日的微信端数据和2020年7月6—10日系统后台采集的数据为例,对空气加压氧舱内的部分空气质量指标[温度、湿度、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CO 2、PM10、PM2.5]、噪声进行实时检测、记录和描述性分析,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对加压氧舱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 结果:各项检测指标均有较大波动,CO 2及颗粒物指标多次出现超标情况,消杀操作之后出现TVOC、甲醛浓度迅速上升甚至超标的情况。 结论:空气加压氧舱内的空气质量存在问题,应加强人员和设备管理,改善医院空气加压氧舱内环境,进一步监测舱内压强、氧气浓度和细菌总量,将有助于提升高压氧治疗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尿液中14种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自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自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尿液中14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方法:于2022年9月,取10 ml尿样于20 ml顶空瓶,65 ℃条件下平衡30 min,采用顶空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应用技术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14种挥发性有机物在0.2~8.0 μg/L和0.1~4.0 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范围为0.995 6~0.999 9,添加3个不同浓度水平,回收率79.8%~113.1%,相对标准偏差0.05%~0.27%,检出限0.03~0.05 μg/L。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回收率与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可运用于尿中常见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