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浩教授运用当归芍药散从"血虚水盛"论治脱发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脱发是临床常见病,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可以取得较好效果.李浩教授认为"血虚水盛"为脱发中医病机的关键.阴血不足,发失所养,发根空虚而枯萎,加之水湿侵蚀发根,加速其腐而脱落.肝藏血并调节血之运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木郁乘土,则脾失运化,水湿上泛癫顶.血虚亦会兼有血行不利,血不利则为水.此为肝病及脾,血水共病.当归芍药散以三"血药"当归、芍药、川芎加三"水药"茯苓、泽泻、白术,共奏健脾疏肝、养血活血、渗湿利水之功,使肝脾相和,血水同治.李浩教授在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脱发时,一般减少原方芍药用量,加大当归、茯苓用量,同时视情况兼顾补益肝肾,或佐以清热、化瘀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李浩运用龙骨牡蛎药对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龙骨、牡蛎配伍为中医临床经典药对之一,总结李浩教授运用龙骨牡蛎药对的临床经验.即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借鉴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取其安魂镇惊、镇静止痒、潜镇肝阳、敛阳入阴、收敛固涩、强筋健骨之效,治疗多种相关疾病,并列举两则医案加以佐证,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浩角药配伍运用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角药是中药的一种配伍形式,李浩教授临证中善用角药.对李教授临证常用6组角药(柴胡、黄芩、川楝子;莪术、生牡蛎、土贝母;怀牛膝、木瓜、白芍;补骨脂、骨碎补、菟丝子;鸡内金、生麦芽、炒谷芽;防风、萆薢、赤小豆),论述相关功效主治、配伍要点、适应病证,总结其配伍规律,为广大中医师临床组方用药提供思路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窦默特色针法简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窦默是金元时期针灸名家,曾从师于山东滕县名医李浩,其著作《针经指南》从临床实际出发,对穴位、针刺方法、得气、针灸宜忌等方面作了深入的阐发.窦默特色针法体现在临证重视经络,针具方面偏爱使用毫针,取穴方面重视特定穴,倡导使用流注八穴.针刺时强调神朝、气至,强调针下手感,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针刺时进针重视押手,主张双手进针,提出针刺十四法(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摄、按、爪、切、扪)的具体操作.善用综合补泻法,并创寒热补泻法,后世基于寒热补泻发展出"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影响很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浩治疗失眠常用对药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药是中药配伍应用的基本形式,李浩教授在治疗失眠临证中善用对药.总结李教授临证常用6组对药(半夏夏枯草、龙骨-牡蛎、莲子心-莲子肉、茯神-远志、半夏-秫米、酸枣仁-龙眼肉),论述其功效主治、配伍特点以及适应症,以期为中医师临床组方用药提供思路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浩从太阳少阳论治不安腿综合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以下肢极度不适、不可名状,活动后减轻为特点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睡眠,降低其生活质量,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且副作用明显.李浩教授善用经方,对诸多疑难杂病有独到的见解,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化裁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浩治疗内伤杂病常用药对撷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李浩教授临证治疗多种内伤杂病,以舒肝温肾、清心健中、清热利湿、温经通经、凉血活血等法治之,擅用药对以增效减毒,如:玫瑰花、合欢花;锦灯笼、灯芯草;肉桂、山萸肉;山药、陈皮;荜茇、高良姜;乌药、小茴香;穿山龙、地龙;茜草、益母草;蒲公英、马齿苋.药对是中药配伍的基本单位,既可作为特定病症或病机的专药,也可作随症加减用,临床收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浩治疗更年期情志异常用药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旨在介绍李浩教授治疗更年期情志异常的用药经验.李师认为更年期抑郁、失眠、心悸、脱发等病症多因心肝血虚、心气不足、肝失所养所致,临床运用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强调"辨证""辨病"与"辨人"相结合,对"异病同证""同病同证"应灵活选取治疗方法;用药同时重视疏导患者情绪,以唤起患者自身防病治病的机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健康水平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窦汉卿生平相关问题考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窦汉卿,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医家,但是今人对窦汉卿生平相关问题略有出入,笔者针对现代期刊论文中的不同之处进行考辨,并对相关问题重新进行梳理.考辨结果为窦氏生卒年份应为公元1196年~1280年;窦汉卿足迹遍及中国内蒙古、河北、北京、河南、湖北等地,未曾到过山东;窦汉卿直接师承者按照时间先后次序应为王翁、宋子华、李浩、谢宪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甘味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阵发性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潮热面红、眩晕耳鸣等一系列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脏躁""百合病"范畴,以肾精亏虚、阴阳失调、冲任气血不足为基本病机.甘味药是指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养阴生津药及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的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导师李浩教授认为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调和阴阳、补益气血、缓急的作用,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相契合.临床多以甘味药或甘味药为主的方剂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同时注重酸甘化阴、辛甘化阳、甘温益气、甘寒养阴的配伍原则且疗效显著.本文旨在阐述甘味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理论基础,希望能为临床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