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管填充联合冠修复术治疗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根管填充联合冠修复术治疗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160例的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根管填充术治疗,根据采用的不同术后修复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给予金属预成冠修复术,对照组(80例)给予树脂填充修复。比较两组牙龈健康情况(牙龈指数)及修复效果,包括有无继发龋、牙龈情况(有无充血)、有无食物嵌塞;随访1年,比较两组牙体情况(边缘密合性、邻接关系)以及修复安全性(修复体情况、磨耗情况)。结果:修复前,两组牙龈指数[(0.76±0.41)比(0.73±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修复后,观察组的牙龈指数为(0.86±0.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0.62)( t=5.288, P<0.001);观察组无继发龋、食物嵌塞等,牙龈出血1例;对照组出现继发龋8例、食物嵌塞4例、牙龈出血9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 2=6.826, 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黏合合格者79例(98.75%),咬合合格者78例(97.50%);对照组黏合合格者70例(87.50%),咬合合格者69例(86.2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7.907、6.781,均 P<0.05);观察组边缘密合性成功率、邻接关系成功率以及修复体情况、磨耗情况等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8.75% 比86.25%、100.00%比87.50%、100.00%比85.00%、98.75%比8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9.009、10.666、12.973、11.272,均 P<0.05)。 结论:采用根管填充联合冠修复术治疗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黏合合格及咬合合格成功率高,不良缺陷少,可减少食物嵌塞以及牙龈出血的发生,降低继发龋病风险,能较好的保护剩余牙体组织,维护正常咀嚼功能,有利于恒牙的萌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数字化教学体系在高嵌体基牙预备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数字化教学体系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住培学员”)高嵌体基牙预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3Shape Trios口腔扫描仪的组织形态记忆特点及Geomagic Control X 3D成像设计软件建立数字化模拟教学体系单元。将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口腔科18名口腔全科住培学员分为两组,对照组学员9名,采用常规PPT+示范操作教学后自主预备高嵌体树脂牙模型;试验组学员9名,学习数字化教学体系后预备高嵌体基牙。所有学员分别在3个树脂牙模型上进行基牙预备。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高嵌体基牙预备后各位点备牙量,以及聚合度差异,并作出总结性教学评价。采用 SPSS 21.0 软件对两组高嵌体基牙预备量、聚合度及教学满意度指标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 结果:试验组学员在进行高嵌体基牙预备时,颊侧肩台宽度差、舌侧肩台宽度差、近中肩台宽度差、远中肩台宽度差、功能尖高度差、近中窝最低处高度差、颊侧聚合度、舌侧聚合度、远中聚合度与对照组比较, t值分别为6.21,6.12,3.83,4.73,3.73,4.79,8.35,4.35,6.69, 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非功能尖高度差、远中窝最低处高度差、近中聚合度与对照组比较, t值分别为1.02,1.97,1.43, P值分别为0.312、0.054及0.1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教学满意度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数字化教学体系的运用有利于提升住培学员的高嵌体预备水平,教学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3D打印瓷嵌体修复技术修复飞行人员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空军青岛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疗养期间进行牙体缺损修复的飞行人员,按诊疗顺序交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数字化3D打印瓷嵌体修复技术治疗龋病55例,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完善根管治疗后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树脂充填修复技术治疗龋病53例,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完善根管治疗后23例。两种修复方式1年和2年后评估结果显示,试验组修复体边缘密合情况、修复体磨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的临床应用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是一种可以独立完成修复体粘接的新型水门汀材料,因其操作简便,被广泛应用到冠、嵌体、桥和桩核等间接修复体的粘接,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归纳了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的发展历史、组分及固化机制、性能特点,系统地总结了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并对现阶段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未来自粘接树脂水门汀更好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可切削聚合物渗透陶瓷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7
聚合物渗透陶瓷(PICN)作为一种新兴的口腔修复材料,因其独特的陶瓷-树脂双相互穿网络结构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材料融合了陶瓷和树脂的优秀特性,能有效抵抗裂纹扩展,保护基牙及对颌牙,且具备出色的粘接性,在单冠、嵌体、部分冠和贴面修复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和临床效果.本综述围绕PICN材料的组成、结构、力学性能、粘接性能、耐磨性、光学特性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中药临方热熔压敏胶贴膏剂的成型基质处方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优选中药临方热熔压敏胶贴膏剂的基质处方,得到中药临方热熔压敏胶贴膏剂通用成型基质处方,并验证贴膏成型基质处方的适用性.采用JMP Pro 16.1.0中心复合设计试验法,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isoprene-sty-rene triblock copolymer,SIS)、氢化石油树脂、轻质液体石蜡不同用量进行试验,以中药益脾方细粉为模型药物(载药量10%),以感官评分和客观评价为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中药临方热熔压敏胶贴膏剂质量评价体系,优化中药临方热熔压敏胶贴膏剂的成型基质处方.选取16种中药贴膏剂处方对优化后的热熔压敏胶贴膏成型基质处方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通过对不同载药量的考察对热熔胶贴膏成型基质处方的适用性进行进一步研究.热熔压敏胶型中药贴膏剂的通用成型基质处方中基质用量比例为SIS-氢化石油树脂-轻质液体石蜡3∶3∶5.以优化后的成型基质处方所制成的16种模型中药热熔压敏胶贴膏剂成型性好、质量评分较高,并适用于10%~30%载药量的饮片细粉贴膏,提示优化的成型基质处方有较好的适用性,为中药临方热熔压敏胶贴膏剂的应用和推广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3D打印全瓷嵌体技术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探讨3D打印全瓷嵌体技术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进行牙体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4例(108颗患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44).试验组采用数字化3D打印全瓷嵌体修复术,对照组采用树脂充填术.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术后即刻的满意度,包括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外形以及修复体舒适度;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后的临床效果,包括修复体形态、修复体颜色、修复体边缘密合、修复体折裂数、食物嵌塞以及基牙继发龋.结果:术后即刻,试验组患者的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外形以及修复体舒适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试验组患者的修复体形态、修复体颜色、修复体边缘密合、修复体折裂数、食物嵌塞以及基牙继发龋的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体缺损应用3D打印全瓷嵌体技术的修复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树脂嵌体和金属预成冠修复根管治疗后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比较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RCT)后乳磨牙大面积缺损儿童使用树脂嵌体和金属预成冠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笔者医院口腔科接诊的112例RCT后乳磨牙大面积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方式分为树脂嵌体组和金属预成冠组,每组56例.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咀嚼功能、家属满意度、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修复成功率、修复后3个月咀嚼功能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树脂嵌体组家属满意度高于金属预成冠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金属预成冠组(P<0.05).结论:两种方式对乳磨牙大面积缺损患儿均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但树脂嵌体修复可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23年第24卷作者索引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B白 娟 牙齿动度对运动型食物嵌塞影响的研究进展(1):65白 阳 牙根发育完全牙的自体牙移植治疗预后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6):460白石柱 全锆冠桥修复体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并发症分析(6):444卜磊青 树脂基陶瓷材料不同表面处理的研究进展(5):372C曹庆堂 上前牙相邻种植体间黑三角出现情况的临床研究(3):167陈 娇"双一流"建设中口腔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3):206陈 亮 超薄瓷贴面引导定位粘接技术研究进展(4):301陈 林 纳米氧化锆对PMMA义齿基托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1):76陈 祺 数字化种植手术导板精确度的影响因素(2):144陈 欣 感觉输入干扰对咬肌运动皮质可塑性的影响(6):42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不同牙位及髓腔固位型深度影响髓超嵌体口内数字印模精度的体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评价牙齿位置和髓腔固位型深度对髓超嵌体口内数字印模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右上颌第1磨牙(16)和右下颌第1磨牙(46)的解剖牙树脂模型各4颗,在模型牙上制备髓腔固位型深度为2、3、4、5 mm的髓超嵌体预备体.使用显微CT获得8个参考扫描.导出所有扫描数据,通过Mimics 2021软件三维重建获得参考模型.使用口腔扫描仪获得了每个髓超嵌体预备体的10个数字印模为实验模型.使用3D分析软件Gomagic Wrap 2017进行三维模型的对比分析.计算平均绝对偏差值,以评估数字模型的精确度.结果 以牙位分组时:16的真实度与46的真实度没有显著差异.16的精确度与46的精确度没有显著差异.两牙齿间16平均最大正偏差和负偏差显著小于46(P<0.05),而两颗牙齿各自的平均最大正偏差大于平均最大负偏差(P<0.05).以洞型深度分组时:5 mm组的真实度显著低于2mm组、3mm组及4mm组(P<0.05).精确度方面2mm组显著高于4mm组及5mm组(P<0.05),3 mm组显著高于5mm组(P<0.05).平均最大正偏差和平均最大负偏差在2mm组显著低于5mm组(P<0.05),与其余两组相差较小.结论 牙齿位置对髓超嵌体口内数字印模真实度存在影响,髓腔固位型深度对髓超嵌体口内数字印模精确度有所影响,且大体趋势为随着深度的增加偏差随之变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