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樟帮酒润麸炒桑枝最佳炮制工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优选樟帮酒润麸炒桑枝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桑皮苷A、绿原酸、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氧化白藜芦醇、桑色素、桑酮G、桑辛素8个成分总含量为考查指标,对樟帮酒润麸炒桑枝中麦麸用量、黄酒用量、炒制温度、浸润时间、炮制时间5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优选酒润麸炒桑枝最佳炮制工艺。结果:响应面法优选樟帮酒润麸炒桑枝最佳炮制工艺为浸润时间116 min,麦麸用量19%,黄酒用量10%,炒制时间7 min,炒制温度237 ℃,该工艺条件下,桑枝饮片中8个成分平均总含量为787.8 μg/g, RSD值为0.98%。 结论:优选的樟帮酒润麸炒桑枝最佳炮制工艺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更好保障樟帮酒润麸炒桑枝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研究不同产地桑枝质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20批不同产地桑枝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产地桑枝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Wond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254 nm,以乙腈(A)- 0.2%冰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指纹图谱,计算相似度,采用SPSS 26.0及SIMCA 14.1软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显示,福建、浙江、河北产地相似度>0.830,其余产地相似度均>0.900;共标定14个共有峰,指认桑皮苷A、绿原酸、白藜芦醇苷、氧化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桑色素、桑酮G、桑辛素8个成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将不同产地桑枝划分为两类,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89.247%,PLS-DA分析以VIP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出桑皮苷A、桑酮G、桑辛素3个质量差异标准物。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靠,结合化学计量分析方法可对不同产地桑枝药材进行较完整的质量评价,为桑枝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桑源药材的化学成分及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桑叶、桑枝、桑白皮、桑葚等药材源于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桑源药材中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酚酸类、Diels-Alder型和香豆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多糖或生物碱是其特征性活性成分.桑叶、桑枝、桑白皮、桑葚及其有效成分可能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调节线粒体代谢、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等途径达到防治2型糖尿病的作用.本文对桑源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桑源药材的开发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黑桑枝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研究黑桑枝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 大孔树脂柱层析、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对黑桑枝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UV、IR、MS、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黑桑枝中共分离得到 9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2"-三羟基查尔酮-4"-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2)、2,4-二羟基苯甲醛(3)、二氢槲皮素(4)、3-O-甲基槲皮素(5)、3-O-甲基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6)、桑黄素(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9).结论:其中,化合物 1 为一新的查尔酮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化合物 1、5、6、9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比较代谢组学分析桑枝屑栽培对瓦尼桑黄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本研究以杂木屑及桑枝屑栽培的瓦尼桑黄子实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出代谢产物共 2 996 种,其中差异代谢物 628 种,上调 435 种,下调 193 种,主要集中在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杂环化合物、脂质和类脂分子、有机含氧化合物、苯环型化合物、苯丙素类和聚酮类、核苷酸及其类似物、氨基酸和糖苷类等.KEEG 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显著的代谢通路有5 条,分别为磷酸戊糖途径、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生物合成、硫胺素代谢和嘧啶代谢,主要围绕糖类物质代谢为主.通过本研究发现,桑枝屑的添加对瓦尼桑黄子实体中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累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瓦尼桑黄的精准化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桑枝多糖对肾损伤高尿酸血症大鼠降尿酸作用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研究桑枝多糖对肾损伤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非布司他)组和桑枝多糖高、低剂量(1.2、0.6g·kg-1)组.从第7天起,仅空白组继续饲喂普通饲料,其余组大鼠饲喂2.5%氧嗪酸钾和0.25%腺嘌呤并给药.第35天时,给药1 h后,眼球取血,测定血清尿酸(SUA)、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的含量.第42天时,于末次给药后,股动脉取血,测定血清SUA、SCr及BUN的含量;收集肾组织制成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肾病理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和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2(ABCG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桑枝多糖高剂量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SUA、BUN和Scr的含量,减少肾小管棕褐色尿酸盐晶体,增加ABCG2蛋白的表达,降低Col Ⅰ蛋白的表达.结论 桑枝多糖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具有降尿酸作用,其机制与加强ABCG2蛋白的表达有关;RMP通过抑制Col Ⅰ蛋白的表达,减缓肾脏纤维化进展,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黄枫治疗颈椎病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全国名老中医黄枫教授治疗颈椎病处方用药的规律.[方法]收集黄枫教授门诊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有效病例的中药处方,采用Excel、SPSS Modeler、SPSS Statistics软件对其处方药物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进行频次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260首处方,涉及95味中药.其中出现频次>30次的高频药物共有22味,分别为甘草、延胡索、桑枝、石斛、丹参、地黄、两面针、薏苡仁、葛根、玉竹、白扁豆、白芍、布渣叶、钩藤、黄芪、白术、宽筋藤、牛膝、远志、茯苓、天麻、桂枝.黄枫教授治疗颈椎病处方药物的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较平和,用药多入肝、胃、脾经.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到35条药物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得到5个核心聚类药物组合.[结论]黄枫教授认为,颈椎病为本虚标实之病,病机乃因气血阴液亏虚在内,风寒湿热之邪侵袭在外,导致局部气血凝滞;治疗时重在活血行气、健脾益气、养阴柔筋,强调三因制宜,针对患者症状调整用药,且常选用岭南道地药材,并适当结合外治法及功能锻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安效先平肝化痰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安效先教授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以肝风内动、痰火扰心为主要病机,肝的功能失调,风邪作祟.头面、四肢及胸腹躯干的抽动均为肝风所致,局部抽动症状缓解或消失时,另一局部的抽动症状又会出现,皆与肝的生理功能失调有关;痰生怪证,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饱食肥甘厚味之品又会加重脾胃负担,久之导致脾胃虚弱,脾失运化,水液凝聚为痰,痰湿阻碍气机运化,加重脾的功能失调,从而更加重痰湿滋生.以平肝息风、宁心化痰为大法,配合清热、镇肝可治疗该病,常用黄连、炒栀子、胆南星、石菖蒲、郁金清热豁痰,全蝎、伸筋草、木瓜、桑枝、菊花活络止痉,菊花疏肝风、清肝热.用药以清灵,中病即止,同时重视顾护脾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测多评法测定新疆桑枝中槲皮素、绿原酸和紫云英苷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在HPLC的基础上,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新疆药桑枝中槲皮素、绿原酸和紫云英苷的含量.方法 来自新疆10批不同产地的桑枝以甲醇提取,采用依利特-OD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4 nm,进行HPLC分离分析.同时以槲皮素为内参物,建立其与绿原酸、紫云英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绿原酸和紫云英苷的量,实现一测多评法;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桑枝中3种成分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 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批不同产地的桑枝样品中槲皮素、绿原酸、紫云英苷的含量分别为4.554 μg/ml ~8.246 μg/ml、18.83 μg/ml~34.63 μg/ml、202.6 μg/ml~ 373.7 μg/ml.结论 一测多评法适用于新疆桑枝中槲皮素、绿原酸、紫云英苷的质量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桑枝多糖在糖尿病小鼠肾脏损害中的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相关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桑枝多糖在糖尿病小鼠肾脏损害中的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相关机制.方法 对小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桑枝多糖组、缬沙坦组和模型组,每组各8只.另随机取8只健康小鼠为空白对照组.桑枝多糖组给予桑枝多糖1 g/h灌胃,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15 mg/kg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均予以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均持续灌胃3个月.于代谢笼中收集给药30 d小鼠24 h尿液,记录详细尿量,检测24 h尿中的白蛋白含量.于3个月后处死小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进行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对小鼠肾皮质中的叉头框蛋白O1(FOXO1)、沉默信息因子2相关酶1(SIRT1)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测定;检测小鼠肾皮质中丙二醛(MDA)、氧化氢酶(CAT)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Ⅲ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含量;采用ELISA法对小鼠肾皮质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量、尿白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桑枝多糖组和缬沙坦组小鼠尿量、尿白蛋白含量、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桑枝多糖组和缬沙坦组小鼠NF-κB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SIRT1、FOXO1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桑枝多糖组和缬沙坦组小鼠肾皮质中CAT、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Ⅲ以及Mn-SOD含量高于模型组,MDA、ROS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桑枝多糖具有保护糖尿病小鼠的肾脏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桑枝多糖具有促进小鼠肾皮质中SIRT1、FOXO1蛋白表达以及激活CAT、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Ⅲ以及Mn-SOD的活性,从而抑制其组织氧化应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