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苦微辛"治法在外感病治疗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叶桂提出"轻苦微辛"治法,意指味微苦、微辛,性质轻清药物配伍,可入上焦、中焦调节气机,即强调秉持方药作用的"流动"之性.常用药物如杏仁、白蔻、橘红、桔梗、郁金、枳壳、栀子、淡豆豉等,方剂如栀子豉汤及其变方、三仁汤等.临床可用于温热、湿热类邪气郁痹上焦所致中焦乃至三焦气机不利之外感病,且无伤正之痹,为外感病辨治开拓了思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益气解表方治疗小儿乙型流感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益气解表方治疗小儿乙型流行性感冒(乙型流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12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中医门诊就诊的乙型流感患儿12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益气解表方治疗组和西医治疗对照组,每组60例。益气解表方治疗组口服益气解表方加减治疗(组成:紫苏叶、葛根、柴胡、清半夏、黄芩各6 g,陈皮、荆芥穗、防风、前胡、杏仁、太子参、桔梗、炙甘草各4 g,大便干燥者加石膏、熟大黄,咳重者加白前、蜜枇杷叶,流涕者加白芷、辛夷),每日1剂、分2次服用;西医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每次10 mg/kg、每日3次。治疗7 d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预后指标的变化。结果:益气解表方治疗组体温正常和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改善或部分改善患儿例数均较西医治疗对照组明显增多(体温正常:49例比44例,咳嗽缓解:33例比25例,咽痛缓解:27例比23例,流涕缓解:47例比42例,均 P<0.05),鼻咽拭子乙型流感病毒抗体(IBV-Ag)转阴例数以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 -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正常参考值范围(<10 mg/L)的例数均明显多于西医治疗对照组(IBV-Ag转阴数:36例比31例,SAA正常数:49例比46例,CRP正常数:50例比46例,均 P<0.05)。益气解表方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对照组〔81.67%(49/60)比75.00%(45/60), P<0.05〕。益气解表方治疗组出现便秘、食欲减退、腹泻患儿例数均较西医治疗对照组明显减少(便秘:11例比14例,食欲减退:8例比11例,腹泻:6例比8例,均 P<0.05)。 结论:益气解表方可明显改善乙型流感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提高总有效率,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药物配伍应用举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初期多为外寒内饮证,可选用具有温宣及温化作用的药对或角药,如麻黄与苦杏仁,干姜、细辛与五味子,桂枝与茯苓;感染诱发AECOPD时,可从“痈”论治,选用清热消痈、祛痰逐饮药对,如鱼腥草与金荞麦、葶苈子与紫苏子、桔梗与陈皮;AECOPD病程中多存在气逆痰阻、瘀血阻络,可选用降气化痰、活血化瘀药对,如白前与前胡、半夏与枇杷叶、薏苡仁与桃仁。AECOPD的治疗宜标本兼顾,重在祛邪。临床应谨守病机,活用药对与角药,方可收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发枝治疗咳嗽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李发枝教授治疗咳嗽的处方用药规律,以探究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李教授治疗咳嗽的病历,采用Excel 2016及R语言4.2.1,多维度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通过因子分析探索高频功效分类,聚类分析区分药物群组,并对高频药物进行占比及归经流年分析。结果:共纳入4 746首处方,涉及中药270种,总频次57 700次,用药性味以温性药最多,寒性药次之,温药以辛温、苦温为主,寒药以辛寒、甘寒、苦寒为主,主要归肺经、脾经、胃经、肝经。频次排名前35位中药可聚类为9组,群组1:紫苏子、苦杏仁和麻黄;群组2:辛夷、蝉蜕和甘草;群组3:前胡、桔梗、桑白皮、荆芥、防风和款冬花;群组4:白芷、羌活、陈皮、黄芪、升麻和黄连;群组5:薏苡仁、芦根、桃仁和冬瓜子;群组6:紫苏叶;群组7:柴胡、乌梅、枳实、黄芩和白芍;群组8:细辛、桂枝、干姜、五味子和清半夏;群组9:茯苓和炙甘草。流年分析显示,近3年炙甘草、茯苓、枳实等使用比例逐渐提高。结论:李教授治疗咳嗽以肺与脾胃为核心,临床用药注重升降相因、寒温并用,近年来更加重视从中焦论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成分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和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益肺清化膏质量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采用多成分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和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综合评价益肺清化膏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4批益肺清化膏(S1~S14)中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黄芪紫檀烷苷、黄芪异黄烷苷、黄芪甲苷、去芹糖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D3、鸡矢藤次苷甲酯、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的含量,然后利用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熵权TOPSIS法对14批益肺清化膏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化学计量学结果显示,14批益肺清化膏可聚为3类,编号S1~S6的样品为第Ⅰ类,编号S7~S10的样品为第Ⅱ类,编号S11~S14的样品为第Ⅲ类;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鸡矢藤次苷甲酯、黄芪甲苷、黄芪紫檀烷苷、党参炔苷、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桔梗皂苷E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均大于1.熵权TOPSIS分析结果显示,14批样品的最优解的欧氏贴近度在0.152 9~0.736 6之间,以编号S14样品最高(0.736 6).结论 14批益肺清化膏中以编号S14样品的质量最优,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等8个成分可能是影响益肺清化膏质量的差异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潞党参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潞党参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潞党参 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 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6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thylsyringin(1)、7-O-ethyltangshenoside Ⅱ(2)、triandrin(3)、反式异松柏苷(4)、甲基丁香苷(5)、9-acetoxy syringin(6)、鬼针聚炔苷 B(7)、codonopiloenynenoside A(8)、codonopilodiynoside F(9)、铜锤玉带草炔苷 B(10)、党参炔苷(11)、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12)、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O-β-D-glucoside(13)、苍术内酯Ⅲ(14)、白曼陀罗酰胺(15)、苯甲醇-7-O-α-L-吡喃阿拉伯糖-(1→ 6)-β-D-吡喃葡萄糖苷(16).化合物 1~2、5、7~11、13~15 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中 11、14~15 活性较强,IC50值分别为(18.23±4.18)、(17.73±3.12)、(14.89±2.47)μmol/L.结论 化合物 3、6、13、16 为首次从桔梗科植物中分离得到,2、5、15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化合物 11、14、15 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生理特性和药用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干旱严重影响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揭示外源钙缓解桔梗干旱胁迫伤害的潜在生理机制,可为利用外源钙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桔梗耐旱性和药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桔梗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干旱条件下叶面喷施10 mmol/L CaCl2,研究外源钙对桔梗幼苗生长、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药用部位品质等的影响.[结果](1)外源钙能促进干旱胁迫下桔梗根长和干鲜生物量增加,同时促使其叶片气孔开度、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显著增加30.28%、57.67%、44.44%、100.33%、89.53%、60.00%和83.11%.(2)外源钙使干旱胁迫下桔梗叶片丙二醛、过氧化氢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3.82%和18.66%,同时使其叶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5.43%、7.90%和33.92%,也显著提高其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3)外源钙促进桔梗根中皂苷D、多糖、总黄酮、游离氨基酸在正常条件下分别显著增加35.34%、34.87%、4.19%和6.52%,在干旱胁迫分别显著增加10.94%、7.53%、6.07%和5.78%.(4)桔梗地上部和地下部N、P、K、Ca、Cu、Mn含量在干旱胁迫下显著降低,而在外源钙处理下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喷施10 mmol/L CaCl2能增强干旱环境中桔梗叶片抗氧化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性能,协同促进次生代谢产物和矿质元素累积,改善药用部位品质,缓解干旱对桔梗幼苗的伤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国医大师段富津"散邪清补,肺脾同调"法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总结段富津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提炼核心处方,以为临床治疗小儿咳嗽提供宝贵经验及依据.方法 选取1991-2008年经导师诊治的小儿咳嗽患者共416例,502诊次,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建立数据库,分析证型分布规律、中药使用频数、聚类分析、常用药对关联频数和核心处方.结果 416例咳嗽患儿中证型以风热证为首,兼见痰湿证.药物频次使用居多的药味有桔梗、甘草、枇杷叶、陈皮、紫菀、牛蒡子,常见药对组合有桔梗-甘草,桔梗-枇杷叶,桔梗-陈皮,甘草-枇杷叶,甘草-陈皮,甘草-紫菀,桔梗-紫菀.挖掘核心处方6条.结论 段富津教授针对小儿发病风热、痰湿居多的特征,结合小儿病理生理特性,用药具有轻灵,量少效宏,散邪清补,肺脾同调的特点,谨守病机,灵活施治,其诊疗思想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张思超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外感六淫邪气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失宣降,引发咳嗽,迁延失治,而使咳嗽久久不愈,病位在肺,多与脾、胃、肝、大肠密切相关.慢性咳嗽患者体质多为肺脾气虚,无力驱邪外出,正虚邪恋而日久不愈.临床治疗慢性咳嗽力求溯源病因,重视问诊和舌诊,强调煎法与服法的重要性,注重治病与调质结合.组方思路灵活,将慢性咳嗽的基础方命名为"如羽方",坚持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思想,用药轻灵,善用对药角药,充分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常用对药角药如杏仁-桔梗-枳壳,紫菀-百部燮理气机;半夏-茯苓-陈皮,沙参-麦冬培土生金;霜桑叶-枇杷叶,僵蚕-蝉蜕祛风通络;黄芪-太子参扶正固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层次分析法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咽痒咳合剂提取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优选咽痒咳合剂中细辛、厚朴、生姜、紫苏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和咽痒咳合剂水提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咽痒咳合剂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咽痒咳合剂中甘草苷、射干苷、迷迭香酸、次野鸢尾黄素、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并对6种成分的提取效果进行综合评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咽痒咳合剂的水提工艺.结果:咽痒咳合剂最优提取工艺为:按处方比例称取含挥发油药材细辛、厚朴、生姜、紫苏叶,加10倍量水,浸泡lh,提取7 h,提取完挥发油后,水提液另器保存;滤渣与桑叶、制半夏、射干、麻黄、茯苓、桔梗、甘草、蝉蜕8味药材共水提取,加14倍量水,提取2.5 h,提取3次,趁热过滤,滤液与上述水提液、挥发油蒸馏液合并,弃滤渣,滤液浓缩定容至500 mL,即得.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相对准确,优选的咽痒咳合剂提取工艺方法可行,为咽痒咳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