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黄色素调节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对冠心病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花黄色素(SY)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对冠心病(CHD)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 6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生理盐水)、模型组(Model组,生理盐水)、SY组(100 mg/kg SY)、EX-527组(47 mg/kg EX-527)、SY+EX-527组(100 mg/kg SY+47 mg/kg EX-527),每组 12只,持续 4周给予相应药物.试剂盒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心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 AMPK/SIRT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 NC组相比,Model组大鼠心肌细胞数量少且排列杂乱,细胞核皱缩,TC、TG、LDL-C、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IL-6、TNF-α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SOD、GSH-Px水平及磷酸化-AMPK(p-AMPK)/AMPK、SIRT1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 Model组比较,SY组大鼠心肌细胞数量增多且排列整齐有序,TC、TG、LDL-C、ox-LDL、IL-6、TNF-α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 NF-κB 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SOD、GSH-Px水平及 p-AMPK/AMPK、SIRT1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 EX-527 组以上指标呈现相反趋势.与 SY组相比,SY+EX-527组大鼠心肌损伤加重,TC、TG、LDL-C、ox-LDL、IL-6、TNF-α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 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SOD、GSH-Px水平及 p-AMPK/AMPK、SIRT1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SY可能通过调控 AMPK/SIRT1/NF-κB通路降低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对冠心病大鼠心肌损伤起到一定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以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oluble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sLOX-1)、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HICH病例资料,患者术后均持续随访1个月,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acle,GOS)评估患者预后,GOS 1~3分为预后不良(n=32),GOS 4~5分为预后良好(n=34).比较两组基线资料、Lp-PLA2、sLOX-1、ox-LDL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ICH患者Lp-PLA2、sLOX-1、ox-LDL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ROC)分析Lp-PLA2、sLOX-1、ox-LDL水平评估HICH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两组HICH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高血压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预后不良组HICH患者出血量、Lp-PLA2、sLOX-1、ox-LDL水平与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ICH患者Lp-PLA2、sLOX-1、ox-LDL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Lp-PLA2、sLOX-1、ox-LDL水平在评估HICH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7.75μg/L、362.50ng/L、54.15μg/d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900、0.793(P<0.05),敏感度分别为75.00%、87.50%、78.13%,特异度分别为82.35%、82.35%、76.47%.结论 预后不良组HICH患者Lp-PLA2、sLOX-1、ox-LDL水平呈高表达,Lp-PLA2、sLOX-1、ox-LDL水平越高,神经损伤越严重,且Lp-PLA2、sLOX-1、ox-LDL水平在评估HICH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PGC-1α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胎盘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甲基化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产科收治的174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的78名孕妇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组;胎儿正常出生未出现宫内窘迫的96例孕妇为对照组;另同期选取82名无GDM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健康组。亚硫酸氢钠处理DNA后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GC-1α基因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GC-1α mRNA表达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孕妇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与PGC-1α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因素。结果:胎儿宫内窘迫组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及TG水平[(25.42±7.31)%、(4.72±0.68)mmol/L]高于对照组[(9.26±2.67)%、(4.31±0.64)mmol/L]和健康组[(3.24±1.07)%、(4.33±0.72)mmol/L],对照组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胎儿宫内窘迫组PGC-1α mRNA表达水平(0.67±0.16)低于对照组(0.74±0.14)和健康组(1.00±0.27),对照组PGC-1α 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孕妇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与PGC-1α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r=-0.515、 P<0.05);PGC-1α基因甲基化是影响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PGC-1α mRNA高表达是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GDM孕妇PGC-1α基因DNA甲基化水平与胎儿宫内窘迫相关,有可能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基因修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PCO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2018年诊治的80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7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IMA水平、计算IMA指数,并比较两组体质量指数和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 2)、泌乳素(PRL),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MA与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IMA水平为(86.4 ± 10.5)、(73.6 ± 7.84)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IMA指数分别为93.21 ± 8.40、74.60 ± 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14.90 ± 6.23)mU/L比(9.21 ± 1.5)mU/L]、HOMA-IR(3.64 ± 1.35比1.89 ± 0.91)、hs-CRP[(2.84 ± 0.73)mg/L比(0.81 ± 0.13)mg/L]、LH[(7.34 ± 2.65)mU/L比(4.50 ± 2.25)mU/L]、LH/FSH值(1.75 ± 0.62比0.90 ± 0.33)和T水平[(2.64 ± 1.25)ng/L比(1.26 ± 0.36)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MA水平与T、HOMA-IR呈正相关( r=0.47, P<0.05; r=0.58, P<0.05),与体质量指数无相关性( P > 0.05)。 结论:PCOS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标志物IMA水平增高,对PCOS患者检测血清IMA水平对疾病的治疗、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酰甘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及胎盘生长因子与子痫前期病情进展及其发生流产风险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血清三酰甘油(TAG)、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与子痫前期病情进展及其发生流产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自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20例子痫前期孕妇(观察组)及120例孕检结果正常的孕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孕妇血清TAG、OX-LDL、PLGF表达水平,记录子痫前期病情进展情况,比较病情进展组与病情稳定组血清TAG、OX-LDL、PLGF表达水平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AG、OX-LDL、PLGF与子痫前期病情进展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TAG、OX-LDL、PLGF对子痫前期孕妇流产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TAG、OX-LDL高于对照组,PL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病情进展组血清TAG、OX-LDL水平均高于病情稳定组,PLGF水平低于病情稳定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AG、OX-LDL、PLGF均是子痫前期病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病情进展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均大于病情稳定组,差异显著(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子痫前期孕妇子宫动脉PI、RI、S/D与血清TAG、OX-LD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PLGF水平呈负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TAG、OX-LDL联合PLGF预测子痫前期孕妇发生流产的 AUC 为 0.908,大于 TAG 的 0.648、OX-LDL 的 0.660 和 PLGF 的 0.673(P<0.05).结论:血清 TAG、OX-LDL、PLGF与子痫前期病情进展密切相关,联合应用对流产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胆固醇代谢在骨关节炎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长期以来一直与肥胖有关.有研究指出OA可能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因为它不仅累及负重关节也累及非负重关节.新出现的证据表明OA中存在着异常的胆固醇代谢.异常的胆固醇代谢途径会伴随着产生一些促炎物质,这些物质对OA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调节胆固醇异常代谢的药物可能在OA中具有巨大的治疗前景.现着重总结了胆固醇代谢在OA疾病中的作用和综合分子机制,提出多角度调控胆固醇代谢可能是临床治疗OA疾病的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血清KLK6、CCR2、ox-LDL水平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血清激肽释放酶6(KLK6)、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诊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50例纳入研究作为患者组,按照Hoehn-Yahr(H-Y)分期进一步分为Ⅰ期27例、Ⅱ期42例、Ⅲ期47例、Ⅳ期34例.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患者精神障碍情况.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及不同H-Y分期帕金森病患者血清KLK6、CCR2、ox-LDL水平.分析血清KLK6、CCR2、ox-LDL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分析血清KLK6、CCR2、ox-LDL与H-Y分期、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组血清KLK6、CCR2、ox-L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KLK6、CCR2、ox-LDL诊断帕金森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847、0.826,最佳临界值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KLK6为66.7%、90.0%,CCR2为68.0、91.3%,ox-LDL为59.3%、100.0%.不同H-Y分期患者血清KLK6、CCR2、ox-LDL比较:Ⅰ期<Ⅱ期<Ⅲ期<Ⅳ期;MMSE评分比较: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KLK6、CCR2、ox-LDL水平与H-Y分期均呈正相关(r=0.559、0.716、0.722,P<0.05);血清KLK6、CCR2、ox-LDL水平与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r=-0.276、-0.448、-0.457,P<0.05).结论 血清KLK6、CCR2、ox-LDL对帕金森病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且与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血红素氧合酶1介导阿托伐他汀在巨噬细胞极化和胆固醇蓄积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以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增强细胞抗炎症及抗氧化损伤能力.但阿托伐他汀是否可以通过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炎症、减少胆固醇蓄积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通过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对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炎症状态及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先将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孵育24 h,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量及细胞活性,摸索阿托伐他汀的最适剂量用于后续研究.另将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血红素氧合酶1抑制组,分别用纯培养基、阿托伐他汀20 μmol/L及阿托伐他汀20 μmol/L+锌原卟啉Ⅸ 10 μmol/L预先孵育细胞24 h,再加入50 mg/L的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孵育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结果;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LC3Ⅱ、LC3Ⅰ、P62、PPARγ、ABCA1的表达量;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并用油红O染色评价胞内脂滴的蓄积程度.结果与结论:①阿托伐他汀可呈剂量依赖性诱导巨噬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②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巨噬细胞主要向M1极化并分泌促炎因子,增加胞内胆固醇蓄积;③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巨噬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增加,细胞转向M2型极化且主要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0等抗炎因子,同时,PPARγ、ABCA1、LC3Ⅱ/Ⅰ等反映胆固醇外排及自噬的信号分子表达增加,胞内胆固醇及脂滴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④同步加入锌原卟啉Ⅸ预处理的血红素氧合酶1抑制组则显著逆转了阿托伐他汀组的上述改变;⑤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促进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的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抑制炎症,并通过上调PPARγ/ABCA1信号通路和增强自噬等增加胞内胆固醇流出,降低细胞内脂质蓄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前血清ox-LDL、25-(OH)-D水平对脑水肿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前血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脑水肿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75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血清ox-LDL水平将患者分为高水平ox-LDL 组(ox-LDL≥50 μg/dL)、低水平 ox-LDL 组(ox-LDL<50 μg/dL),根据血清 25-(OH)-D 水平高低将患者分为高水平 25-(OH)-D 组(25-(OH)-D≥30 ng/mL)、低水平 25-(OH)-D 组[25-(OH)-D<30 ng/mL],比较各组术后48 h内脑水肿发生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ox-LDL、25-(OH)-D水平对HI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脑水肿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血清ox-LDL、25-(OH)-D水平患者血肿体积、纤维蛋白原水平、脑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int-biserial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ICH患者脑水肿发生情况与血清ox-LDL水平呈正相关(r=0.455,P<0.05),与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534,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x-LDL水平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444,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术前血清ox-LDL、25-(OH)-D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HI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脑水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7、0.768、0.839,联合检测的AUC最大.结论 HI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前血清ox-LDL水平呈高表达、25-(OH)-D水平呈低表达,术前血清ox-LDL、25-(OH)-D水平对HI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脑水肿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ox-LDL及HIF-1α的表达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应用Gensini评分法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将≤20分的30例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20~50分的45例患者分为中度病变组,≥50分的25例患者分为重度病变组.对比三组患者血清ox-LDL及HIF-1α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ox-LDL及HIF-1α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依照PCI术后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非MACE组(n=79)和MACE组(n=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ox-LDL及HIF-1α的表达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血清ox-LDL及HIF-1α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严重程度的三组患者血清ox-LDL及HIF-1α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重度病变组ox-LDL、HIF-1α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病变组和轻度病变组(P<0.05),而中度病变组与轻度病变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IF-1α、ox-LDL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TIMI评分、血清ox-LDL及HIF-1α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ox-LDL及HIF-1α为不稳定型心绞痛PCI介入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ox-LDL及HIF-1α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且ox-LDL及HIF-1α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手术后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HIF-1α、ox-LDL升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注意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预防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