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膜后及泌尿男性生殖系统IgG4相关性疾病11例临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分析以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症状入院的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腹膜后及泌尿男性生殖系统IgG4相关性疾病(IgG4-RUMR)的认识。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3月11例IgG4-RUMR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按照2019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ACR/EULAR)IgG4-RD分类标准评分,达到20分即诊断为IgG4-RUMR。结果:11例IgG4-RUMR患者男女比为9∶2,发病年龄44~83岁,中位年龄59岁,均有明显的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症状或影像学异常。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就诊于泌尿外科/肾移植科(10例)及肿瘤科(1例)。11例患者中3例有泪腺肿物、涎腺肿大、IgG4相关性胰腺炎等相关病史。影像学上,8例显示腹膜后软组织密度影并肾脏、输尿管积水(其中1例伴肾占位),1例显示睾丸、附睾及精索肿物,1例显示单纯肾实质占位,1例考虑前列腺增生。在接受过血清IgG4检测的10例患者中,血清IgG4水平为0.8~14.4 g/L。组织学上,11例均见显著的浆细胞浸润及席纹状纤维化,少数伴闭塞性静脉炎,IgG4阳性浆细胞数目为12~155个/HPF,IgG4/IgG比值15%~77%。根据2019 ACR/EULAR IgG4-RD分类标准评分,11例得分20~48分,均满足IgG4-RUMR的诊断标准。治疗方面:1例行肾部分切除,病理学检查提示IgG4相关性疾病后,行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行前列腺经尿道电切,病理学诊断为前列腺组织非特异性慢性炎,之后患者因涎腺肿大再次入院,复核原病理切片修正诊断为前列腺IgG4相关性疾病,行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进入腹膜后纤维化药物研究性治疗;其余8例根据病情需要行粘连松解术或输尿管支架置入解除尿路梗阻后,行糖皮质激素伴或不伴免疫抑制剂治疗;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在治疗后好转。结论:IgG4-RUMR发病率低,临床、影像学表现非特异,其诊断需借助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综合评估。在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病变中,应将IgG4-RUMR纳入鉴别诊断。另外,在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中,2019ACR/EULAR IgG4-RD分类标准虽较复杂,但客观实用,适用于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羊膜泪道修复支架与硅胶管鼻泪道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羊膜泪道修复支架在泪道阻塞性疾病(LDOD)中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LDOD患者72例72眼,按分区组随机法产生随机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36眼。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鼻腔泪道内逆行植入羊膜泪道修复支架和硅胶管,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冲洗泪道,比较2个组泪道冲洗通畅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时试验组泪道冲洗通畅率为91.7%(33/36),高于对照组的80.6%(29/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07);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泪道冲洗通畅率为88.9%(32/36),高于对照组的75.0%(27/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20)。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试验组的溢泪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729, P=0.006),术后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921, P=0.055)。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泪小点充血和渗出物发生率为2.8%(1/36),低于对照组的13.9%(5/36),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199)。 结论:羊膜泪道修复支架能有效治疗LDOD,其治愈率不低于经鼻腔逆行植入硅胶管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术前解读泪道造影和眼眶CT的重要性以及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泪囊炎的患者资料13例(14眼),包括病史、术前泪道造影、眼眶CT片和术中情况。术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与否,泪道冲洗结果及鼻内镜下观察造口的情况,随访6个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通过CT阅片发现3眼泪囊移位(其中1眼合并泪骨骨折),6眼同时合并上颌骨额突和鼻骨骨折(其中1眼见瘢痕组织增生于骨折片间),5眼仅见鼻泪管骨折,泪囊位置及局部解剖未见明显异常。14眼均成功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其中1眼因泪囊移位明显联合植入泪囊鼻腔引流支架。12例(13眼)治愈,1例(1眼)未愈。术中易出血,术后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泪囊炎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前阅读泪道造影CT片有助于术中泪囊的准确定位和完全暴露,提高手术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泪囊鼻腔黏膜瓣360度吻合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经皮入路泪囊鼻腔黏膜瓣360度吻合联合吻合口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慢性泪囊炎67例(67眼)。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1例(31眼),术中使用泪囊鼻腔黏膜瓣360度吻合联合吻合口支架植入;对照组36例(36眼),术中使用泪囊鼻腔黏膜两瓣吻合术。试验组术后1个月拔除吻合口支架。两组患者均于术后每月行泪道冲洗和鼻内窥镜检查。随访4个月,对比两组术后泪道通畅和吻合口开放情况。结果:随访期末试验组治愈26例,好转3例,无效2例,有效率93.55%(29/31);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4例,无效10例,有效率72.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5, P=0.023)。术后4个月,对照组吻合口开放26例,闭塞9例,吻合口开放率为75.00%;试验组吻合口开放29例,闭塞2例,吻合口开放率为93.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8, P=0.041)。 结论:经皮入路泪囊鼻腔黏膜瓣360度吻合术实现了骨窗边缘黏膜组织全覆盖,术中联合吻合口支架植入可以增加吻合口开放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究鼻泪管阻塞病患在鼻内镜下开展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90例鼻泪管阻塞病患为研究主体,2018年2月研究开始,并于2021年2月完成.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病患划分成(45例)的常规组以及(45例)的观察组,予以常规组病患单纯泪道探通手术治疗,观察组病患则在鼻内镜下开展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对比每组病患泪道冲洗通畅和溢泪表现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病患泪道冲洗通畅和溢泪表现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5.56%、80.00%(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病患并发症总出现率分别是11.11%、6.67%(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病患疾病复发率分别是4.44%、22.22%(P<0.05).结论 鼻泪管阻塞病患在鼻内镜下开展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能够缩短泪道冲洗通畅和溢泪表现消失时间,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同时不会显著增加并发症,可满足临床对治疗方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羊膜泪道支架预防围绝经期雌兔干眼症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羊膜泪道支架对围绝经期雌兔干眼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36只健康雌兔,切除双侧卵巢,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其中:A组为阴性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B组为假植入组,C组为羊膜泪道支架预防组,并在植入羊膜泪道支架前、植入后2、4、6 w分别对A、B、C 3组进行泪液分泌实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FL)、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 羊膜抗拉强度为(0.691±0.221)MPa,断裂伸长率为(19.021±4.321)%.干预后2、4、6 w 3组泪液分泌量均显著少于干预前(均P<0.05),FL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C组干预后泪液分泌量显著多于同时段A组及B组(均P<0.05),FL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段A组及B组(均P<0.05);6 w后,C组上皮基底细胞密度及炎症细胞密度均显著少于A组及B组(均P<0.05);C组各区域角膜上皮厚度及全层厚度均明显比A、B组薄(均P<0.05),角膜上皮的ST5、S5、SN5、ST6、S6、SN6区域显著比M区薄(均P<0.05),角膜全层的T5、IT5、IN5、N5、T6、N6区显著比M区角膜厚(均P<0.05).结论 植入羊膜泪道支架对围绝经期雌兔干眼症的预防有一定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5-Fu对鼻泪道阻塞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术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5-氟尿嘧啶(5-Fu)对鼻泪道阻塞患者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手术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0例鼻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术治疗,观察组术中应用5-Fu,比较两组术后3和6个月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测定两组术后1 w及术后3和6个月造口大小,统计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 (1)术后3个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泪道阻塞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7.00%(P<0.05);(3)两组术后1 w造口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和6个月两组造口均缩小,且观察组缩小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泪道阻塞患者行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术中,应用5-Fu可优化手术疗效,减少术后泪道阻塞发生率,减少造口闭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泪管阻塞患者应用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鼻泪管阻塞患者应用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2018年6月河北省秦皇岛视光眼科医院收治的鼻泪管阻塞患者2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泪道旁路手术,研究组应用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的过程中,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好,适宜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组织相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组织相容性与材料安全性.方法 选取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和普通泪道扩张引流管,以浸提液或片段形式作用于实验动物,针对组织相容性各评价指标行随机对照实验.观察比较两种泪道支架作用于实验动物前后的临床表现、组织镜检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行统计分析.结果 毒性试验两组均无全身中毒反应;局部无明显炎症刺激反应;平均体质量、RBC及WBC手术前后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肌肉刺激试验双侧植入部位未见明显炎症反应;术后4周H-E染色示两组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血管等结缔组织生长;术后12周H-E染色示实验组肌纤维细胞核位于纤维周边部,组织结构清晰;对照组间质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过敏试验两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处均未见明显刺激反应.热原试验两组体温升高均在0.4℃以内.结论 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组织相容性检测各指标与传统泪道扩张引流管相比无差异,符合国际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制备方法 及物理性能.方法 使用硅胶(SILASTIC@Q7-4750)为主要材料,制作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观察支架形态,测量管长、管径等一般物理学参数及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注水量与气囊的关系;利用人造生物管道径向压缩仪检测支架径向抗压缩性能及弹性回复力;利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支架轴向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以泪道扩张引流管做对比,检测支架的径向抗压缩性能、弹性回复力、轴向拉伸强度及弹性回复力.结果 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利用硅胶为原材料,分3部分一体成型后使用118胶水组合为一体,实现可个性化舒缩泪道管径的支架结构.该支架未压缩或拉伸状态下管长6.848 mm,外直径3.62mm,内直径3.00 mm,泪道支架外壁厚0.31mm.反复扩张回复其50次后,管长6.848 mm,外直径3.68 mm,内直径3.0 mm;随着注入生理盐水和空气的增加,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管径呈线性扩张.泪道扩张引流管未压缩或拉伸状态下管长6.682 mm,外直径3.30mm,支架壁厚1mm.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和泪道扩张引流管急弹性回复力为95.7%和97.4%,弹性回复力为97.1%和98.3%.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和泪道扩张引流管拉伸强度[(2.71±0.29)、(2.66±0.22) MPa]及拉断伸长率[(360±31.12)%、(500±44.2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成功制作出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可通过注入生理盐水个性化调节支架管径,随注入体积增加,该支架管径呈线型扩张,在可控安全范围.与传统泪道扩张引流管相比,径向抗压性更强,可拉伸强度更大,提示临床使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