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蝙蝠携带呼肠孤病毒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蝙蝠能携带多种病毒,并且是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能进行远距离飞行,非常容易将病毒传播给人和其他动物。蝙蝠作为多种人兽共患病病毒的自然宿主,近10年来研究发现,许多新发传染病病原都与蝙蝠有关。蝙蝠携带的呼肠孤病毒具有独特的分节段双链RNA,易发生病毒间重组,引起致病力改变,是具有潜在危害的蝙蝠源病毒。以往认为人感染该病毒呈现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近年发现呼肠孤病毒能导致一些严重的人类疾病。本文就蝙蝠携带的呼肠孤病毒的病毒特点、演化发展及其致病性进行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云南省蠓虫标本检出星状病毒序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云南省师宗县蠓虫携带虫媒病毒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2013年7月采集自云南省师宗县的74批3 705只蠓虫进行检测,然后对扩增条带进行克隆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中MegAlign进行同源性分析,使用MEGAX软件ALIGN进行序列比对和基于Maximum Likelihood (ML)方法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在云南省采集74批蠓虫样品中3批标本(SZC33、SZC42和SZ625C8-2)扩增出600 bp左右大小电泳条带;经过对以上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SZC33和SZ625C8-2样本获得西藏环状病毒序列,而SZC42样品测序失败;对SZC42样品PCR产物进行克隆,挑取5个克隆进行测序,5个克隆均获得一段长为589个核苷酸(nucleotide,nt)序列,经BLASTx比对发现这5个克隆的核苷酸序列均与美国蚊虫中发现的星状病毒样病毒(culex bastrovirus-like virus, CAVL)的非结构蛋白基因氨基酸同源性最高,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蠓虫(SZC42)样本检测到的病毒基因序列与美国蚊虫中检测到的CAVL(NC_040647)、巴西污水中检测到的星状病毒(Astrovirus,AV)(MF042208)以及越南蝙蝠检测到的AV(NC_032426)遗传进化关系较近,但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结论:云南省蠓虫中发现的SZC42病毒序列为星状病毒序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尼帕病毒病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尼帕病毒病(NVD)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致死率达40%~75%,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已成为近20多年来国际高度关注的新发传染病之一。尼帕病毒(NiV)是NVD病原体,其自然宿主是狐蝠科的果蝠。NiV可致人和动物感染,临床谱广泛,包括无症状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命性脑炎甚至死亡。NiV自1999年首次在马来西亚被发现以来,主要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流行。NiV主要通过蝙蝠-猪-人、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类造成人际传播。目前,尚无NVD特异性治疗药物和疫苗。我国目前没有NVD病例报道,但我国与NVD主要流行国家经济贸易及人员往来频繁,并且已在我国相关蝙蝠体内也检测到了NiV抗体,我国存在NVD输入与本地流行潜在风险。本文围绕NVD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等预防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NV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蝙蝠寄生蛛蝇中分离3株肯科伊病毒的全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云南省蝙蝠体表寄生蛛蝇中肯科伊病毒(Kaeng Khoi virus,KKV)的感染情况。方法:2014年在保山市和2017年在瑞丽市采集蝙蝠体表寄生蛛蝇标本并进行鉴定,应用细胞组织培养法进行病毒分离,对阳性分离物进行序列扩增测序,对病毒全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用蛛蝇标本研磨上清液接种BHK-21细胞,从瑞丽市和保山市蛛蝇标本分离到3株阳性分离物(WDBC1704、WDBC1710和BSBC1406),均能使BHK-21细胞出现圆缩、脱落的细胞病变。经RT-PCR和高通量测序扩增后,获得3株阳性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株阳性分离物的S、M、L基因均与泰国分离的KKV原型株PSC-19在同一进化支。本次分离的3株KKV与云南省既往分离株WDBC1403亲缘关系最近,其中BSBC1406株又形成一个独立的小分支。序列对比显示3株分离株之间在M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BSBC1406与其他2株相似度仅为78.0%~78.1%,开放阅读框区中Gc蛋白的氨基酸相似度均为85.3%。结论:从云南蝙蝠寄生蛛蝇中新分离的3株KKV与原型株有较大差异,特别是BSBC1406株与其他分离株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已发生了变异,应加强云南省媒介昆虫携带KKV的监测及其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RMC9基因新变异致Joubert综合征患儿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 男,10月,因"发现不能独坐"于2019年6月来本院就诊。患儿系G 2P 2 ,足月剖宫产,生后无窒息抢救史。出生体重4100 g,身长50 cm。母乳喂养,6月起添加辅食,胃纳可,大小便无殊。现不能独坐,不会叫人、扶站、爬。查体:一般情况可,身高73 cm(中+),体重9.6 kg(中+),头围45 cm,前囟1.0 cm ×1.0 cm,面色红润,耳位低,眼睑下垂,眼球运动不协调(图1),呼吸平,心肺听诊无殊,四肢无畸形,下肢肌张力略高,肌力无异常。辅助检查:遗传代谢谱检查(外院):未见异常改变。同型半胱氨酸(外院):16.7 μmol/L(正常参考值:0~15 μmol/L)。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图2):颅脑先天性发育畸形,扩大的第四脑室上部呈"蝙蝠翼状"。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家系调查:父亲28岁,母亲24岁,否认近亲婚配及家族遗传病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跨种感染机制及抗病毒药物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6%,通过对其保守的7个非结构蛋白进行对比,发现2019-nCoV属于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2019-nCoV进入细胞的受体与SARSr-CoV一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为其共用跨属受体。本文主要从种间传播和遗传变异着手,简要讨论了人类细胞表面的受体(如ACE2和APP4),这些受体是造成人类感染和流行的因素,并在病毒基因组中编码5种蛋白,其被认为是开发抗病毒药物的重要靶标。笔者对8种较有希望的抗2019-nCoV药物作了介绍,包括3种抗-HIV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达诺瑞韦/利托那韦及达芦那韦),正在研究的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瑞德西韦),抗流感病毒药物(阿比朵尔,法维拉韦)及1种抗疟疾药(磷酸氯喹);其中瑞德西韦、阿比朵尔及法维拉韦对2019-nCoV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或许可能是最有希望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世界显微外科大师——朱莉娅·卡利波利图·特尔齐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瑞丁的阿尔布莱特学院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接触生物学的环境。为贴补部分学费,我在比较解剖学实验室找到了助手的工作。周末时,我在格林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个利用青蛙坐骨神经模型进行神经再生研究的项目。此外,这2年也是十分令人难忘的,我与生物学专业的其他学生和脊椎动物学家霍尔博士一起到过很多洞穴开展研究,研究内容是给蝙蝠扎上标记来研究它们的迁徙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低钠血症的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无低钠血症的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例无低钠血症CPM患者的基本信息、可能病因、既往史、临床表现,以及发病时、发病1个月后、发病3个月后MRI特点。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发病后3个月时预后,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结果:6例无低钠血症的CPM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4例患者表现为头晕,3例患者表现为头痛,4例患者出现肢体无力,另分别有2例患者出现认知下降、反应迟钝表现。4例CPM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例CPM患者有糖尿病史,1例CPM患者有酒精性肝硬化病史。全部患者给予激素治疗、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发病3个月后5例患者明显好转,1例预后不良。患者MRI表现为脑桥基底部、双侧脑桥臂对称性异常信号影;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2-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边界清楚,无明显占位效应及强化。DWI序列诊断早期CPM较敏感,可在临床症状出现24 h内出现高信号改变,发病3个月后转为等信号影。结论:无低钠血症的CPM诱因多为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等,发病初期MRI可出现"猪鼻征"、"蝙蝠翅征"、"三叉戟征"等特征性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改良型蝙蝠袖患者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型蝙蝠袖患者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护理及训练基础上落实改良型蝙蝠袖患者服应用。评价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上肢功能、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 P<0.05)。 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应用改良型蝙蝠袖患者服可提高康复训练作用,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并获得患者的高度认可,护理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0例犬伤患者狂犬病疾病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并分析犬伤患者对狂犬病疾病的认知情况以及影响认知情况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犬伤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有患者进行狂犬病疾病的认知情况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平均总分为(52.48±16.335)分,最高85分,最低16分,得分率59.64%,得分率较低,其中狂犬病相关知识一类中,对犬类是传播狂犬病的主要媒介动物的认知度最高,对蝙蝠也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认知度最低,正确率高于50%的项目仅6个。态度得分率较高为78.93%。所有研究对象都认为狂犬病非常有必要预防,98%的研究对象认为宣传教育有益于狂犬病防治。行为得分率也较高为77.16%。年龄、学历、职业和家庭经济状况均为狂犬病疾病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对于疾病认知情况影响较大。结论:犬伤患者对于狂犬病的认知情况较为片面,年龄、学历、职业和家庭经济状况均为狂犬病疾病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应针对性加强狂犬病的潜伏期、狂犬病宿主种类、疫苗的接种程序等狂犬病预防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