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基除臭剂的配方设计及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研究植物基除臭剂的配方,探讨其净化效果。方法:采用市售植物复配精油为基底,三甘醇为溶剂,加入一定比例的乳化剂、助剂和去离子水配制植物基除臭剂。乳化剂选用比较常见的10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冷储和热储对比试验,助剂选用β-环糊精,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配方中植物精油、乳化剂和助剂含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除臭剂的活性成分。净化试验采用静态染毒和自动喷雾系统测试除臭剂的净化效果,并和自然沉降、去离子水和3M异味抑制剂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植物基除臭剂检出活性有效成分33种,大部分为含氧化合物。精油质量浓度0.6%、β-环糊精质量浓度1.0%,吐温-80质量浓度3.0%为最佳配比,该植物基除臭剂的平均除臭效率高于去离子水和化学除臭剂,10 min后硫化氢和甲硫醇的净化效率达到100%,30 min后氨气净化效率达到95%。结论:植物基除臭剂含有反应活性很高的功能团,能与恶臭物质进行各种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抑制恶臭气味的目的,该除臭剂对硫化氢和甲硫醇的净化效果强于对氨气的净化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UHPLC Q-Exactive Plus Orbitrap HRMS法鉴定隔山消提取物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体内代谢产物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建立UHPLC Q-Exactive Plus Orbitrap HRMS法鉴定隔山消提取物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体内代谢产物.方法 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分析采用Hypersi 1 GOLD C18 色谱柱(2.1 mm×100 mm,1.9 μm);流动相水(含 0.1%甲酸)-乙腈(含 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0.3 mL/min;柱温 4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结果 共鉴定出 4 种原型成分(白首乌二苯酮、去酰基萝藦苷元、青阳参苷元、丁香酸)及其 110 种代谢产物,其中粪便、尿液共有代谢产物 12 种,尿液特有代谢产物 56 种,粪便特有代谢产物 42 种.原型成分代谢途径包括Ⅰ相代谢(氧化、还原等)、Ⅱ相代谢(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等)及Ⅰ相、Ⅱ相复合反应.结论 该方法高效全面,可为进一步寻找隔山消潜在活性代谢产物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子养亲汤中11种成分含量同时测定及其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同时测定三子养亲汤中3,6'-二芥子酰基蔗糖、西伯利亚远志糖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阿魏酸、芥子酸、咖啡酸、木犀草素、原告依春、芹菜素、异鼠李素、原儿茶醛的含量,并考察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HPLC-QQQ-MS/MS)分析采用Halo-C18色谱柱(2.1 mm× 100 mm,2.7 μm);流动相水(含0.05%甲酸)-乙腈(含0.05%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25 ℃;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采用分子对接进行模拟,对硝基苯酚法评价抑制作用.结果 11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2 0),平均加样回收率85.79%~117.52%,RSD 0.78%~3.73%.3,6'-二芥子酰基蔗糖、咖啡酸、芥子酸和原儿茶醛与胰脂肪酶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三子养亲汤、咖啡酸、芥子酸、原儿茶醛IC50值分别为41.16 mg/mL、4.006 mmol/L、6.798 mmol/L、10.48 mmol/L.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具有胰脂肪酶活性抑制作用的三子养亲汤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用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甘草酸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甘草次酸的浓度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甘草酸(GLY)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甘草次酸(GA)的浓度.方法 人血浆用甲醇沉淀蛋白后,用Syner-gi TM 4 μm Fusion-RP 80A 色谱柱(2.0 mm × 50 mm,4 p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含0.1%甲酸)-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1.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精密度与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稀释验证和稳定性等.结果 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分别在0.30~80.00 ng·mL-1和1.80~480.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分别为0.30和1.80 ng·m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8.14%~109.10%和97.25%~100.87%,甘草酸和甘草次酸都没有明显的基质效应.质控样品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72%,准确度在95.38%~109.34%.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甘草酸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甘草次酸的人体血药浓度检测及复方甘草酸苷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川芎嗪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血、脑药代动力学及其镇痛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坐骨神经部分损伤(spared sciatic nerve injury,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血浆和脑透析液中的药代动力学和镇痛活性的影响,考察TMP的镇痛效应与其脑内的血药浓度的相关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NI组和SNI+TMP组,采用von fray纤维丝机械刺激法和冷喷法评价大鼠机械痛敏和冷痛敏行为.另取Sham+TMP组和SNI+TMP组,分别采用大鼠颈总静脉插管和前扣带回脑区(ACC)植入微透析探针,按照 80 mg·kg-1 单次腹腔注射TMP,应用自动采血和脑内微透析(灌流速度 1.0 μL·min-1)采样系统,分别收集血液和脑细胞外液,连续收集 24 h.液相色谱分离采用HSS T3 C18 反相色谱柱(2.1 mm×50 mm,2.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005%甲酸),流速0.25 mL·min-1,梯度洗脱;质谱检测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扫描方式为多反应正离子监测模式.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TMP m/z 137/122,阿司匹林m/z 179/137.利用DAS 2.11 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TMP镇痛效应和冷痛敏抑制最佳时间均为药后 60 min.TMP在SNI大鼠血浆和脑细胞外液中Tmax 为 15、30 min,Cmax 为(2 866.43±135.39)、(1 462.14±197.38)μg·L-1,AUC0-t 为(241 463.30±28 070.31)、(213 115.62±32 570.07)μg·min·L-1,MRT0-t 为(353.13±47.73)、(172.16±12.72)min,CLz为 0.73、0.36 L·min·kg-1.TMP的镇痛效应与其疼痛敏感区ACC的血药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该方法适用于大鼠血浆和脑内透析液中TMP的检测,准确可靠、灵敏度高,能够实现"自动采血-微透析/PK-PD"关联分析理论应用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浙贝母提取液在大鼠尿液、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浙贝母提取液在大鼠尿液、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方法 UPLC-Q-TOF-MS 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 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 3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结果 在大鼠尿液中共检测出化学成分 28 种,其中原型成分 19 种,代谢产物9 种;在大鼠粪便中共检测出化学成分53 种,其中原型成分37 种,代谢产物16 种,去除重复后,共检测出化学成分 66 种,其中原型成分 45 种,代谢产物 21 种;粪便、尿液中共有原型成分 24 种,粪便中独有成分15 种,尿液中独有成分 6 种;粪便、尿液中共有代谢成分 6 种,粪便中独有成分 11 种,尿液中独有成分 4 种.浙贝母主要活性成分贝母素甲、贝母素乙代谢途径包括Ι相代谢(羟基化、氧化脱氢、还原加氢)、Ⅱ相代谢(硫酸化).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简单可行,可用于解析浙贝母体内过程,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用U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他莫昔芬与活性代谢物吲哚昔芬的浓度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UPLC-MS/MS)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中他莫昔芬及其活性代谢物吲哚昔芬的浓度.方法 以乙腈为沉淀剂沉淀蛋白,用色谱柱ZORBAX Eclipse plus C18(18 μm,2.1 mm×50 mm)进行分离,以甲醇乙腈为流动相,以地西泮为内标物,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离子通道为他莫昔芬m/z 372.0→72.1,吲哚昔芬m/z 374.0→58.2,地西泮m/z 285→192.9.结果 他莫昔芬和吲哚昔芬分别在 1~500 ng·mL-1(R2=0.999 5)、0.5~250 ng·mL-1(R2=0.999 9)线性关系良好;他莫昔芬及吲哚昔芬在低、中、高3个质控浓度下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并在低温放置及反复冻融的条件下稳定性较好.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符合生物样本分析要求,样品处理简便、专属性强、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人血浆中他莫昔芬和吲哚昔芬的浓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对藏药宽筋藤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快速辨识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对藏药宽筋藤Tinospora sinensis藤茎中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 采用色谱柱Waters ACQUITYUPLCC18色谱柱(100mm×2.1 mm,1.7 μm),以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测定宽筋藤生物碱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RAW264.7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抑制能力,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 通过二级高分辨质谱分析结合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共鉴定出73个生物碱,包括12个原小檗碱型生物碱、23个四氢原小檗碱型生物碱、20个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9个阿朴啡类生物碱、9个其他类生物碱.抗炎活性检测表明,宽筋藤生物碱对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的一氧化氮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 对藏药宽筋藤生物碱类成分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解析,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HPLC-MS/MS的藤丹胶囊中14个成分的定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通过HPLC-MS/MS方法对藤丹胶囊治疗高血压疾病的部分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 采用Waters XTerra MS C18色谱柱(2.1×100 mm,3.5 μm),以0.1%乙酸-乙腈(0.1%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正负离子同时检测的方法测定藤丹胶囊中1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 14种化合物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7.3%~100.9%,回收率的RSD≤7.7%,样品中14种成分的含量范围介于12.35 μg/g~3089.83 μg/g.结论 本研究为中成药藤丹胶囊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活性雾离子空气消毒技术用于分枝杆菌消毒的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结核病、麻风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其中危害最严重、传染性最强的是结核病.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全球重大感染性疾病之一,也是中国重点防治的主要疾病之一.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等,将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核"排出体外,周围人群吸入后被感染.为此,防止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甚至肺结核患者家庭中结核菌的空气传播,是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活性雾离子是包含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超氧化氢自由基等多种具有强氧化作用的带电基团,通过水分子包裹和保护,可使其空气中具有更好稳定性.消毒评价试验表明活性雾离子对包括分枝杆菌在内的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良好的消毒杀菌作用.中国防痨协会、中国防痨协会人兽共患结核病专业分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组织专家,通过资料查询、专家研讨和试验研究等方式,就活性雾离子技术原理和消毒因子组成,消毒效果和分枝杆菌消毒应用等形成专家共识,旨在为活性雾离子空气消毒技术的规范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