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与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检测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外周血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其在儿童慢性ITP临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随访并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内科治疗的慢性ITP患儿3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微球阵列技术(CBA)动态检测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及健康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分析其与儿童慢性ITP预后的关系。结果:试验组共纳入30例慢性ITP患儿,试验组治疗前IL-2、IL-17A水平分别为(7.86±3.90) ng/L、(10.45±12.35) ng/L,健康对照组IL-2、IL-17A水平分别为(3.11±2.41) ng/L、(2.97±7.04) ng/L,试验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t=-7.123、-5.582,均 P<0.01)。试验组治疗前IL-4、IL-10水平分别为(0.38±0.25) ng/L、(1.80±1.25) ng/L,健康对照组IL-4、IL-10水平分别为(3.08±0.26) ng/L、(4.55±3.44) ng/L,试验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t=8.400、5.653,均 P<0.01)。试验组治疗前IL-6、TNF、IFN-γ水平分别为(7.30±9.16) ng/L、(4.85±7.60) ng/L、(7.68±20.41) ng/L,健康对照组IL-6、TNF、IFN-γ水平分别为(5.44±4.18) ng/L、(1.97±0.37) ng/L、(4.81±17.71) ng/L,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变化与儿童慢性ITP的发病及疾病发展密切相关,慢性ITP患儿可能持续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而动态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10、IL-17A,特别是IL-17A,有助于判断儿童ITP的转归,可能对评估临床预后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黄连解毒汤与降脂药对ApoE-/-小鼠固有免疫反应影响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比较黄连解毒汤及降脂药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对高脂饮食饲喂载脂蛋白 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全身固有免疫反应及主动脉局部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配对比较法将 60 只雌性 8 周龄ApoE-/-小鼠分为对照、模型、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罗格列酮和黄连解毒汤 6 组,每组 10 只,10 只匹配的C57BL/6J小鼠为野生对照组.对照组与野生对照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给药组小鼠造模同时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3 mg/kg)、非诺贝特(33 mg/kg)、罗格列酮(0.67 mg/kg)、黄连解毒汤水煎液(5 g/kg)灌胃.4 周后,每组取 5 只小鼠,生化检测血浆血脂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及表面Toll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清道夫受体CD36 的表达、单核细胞亚型比例,HE染色检测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RT-qPCR 检测主动脉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余下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流式微球阵列(cytometric bead array,CBA)和ELIS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与野生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单核细胞炎症亚型Ly6C++比例升高(P<0.05),Ly6C-和Ly6C+比例降低(P<0.05);主动脉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 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2表达升高(P<0.05);LPS刺激后,对照组小鼠血浆IL-6和TNF-α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C、TG、HDL和LDL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比例增多(P<0.05),CD36 的表达增加(P<0.05);主动脉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12、TNF-α和NOS-2 表达升高(P<0.05);LPS刺激后,血浆IL-1β、IL-12 p70 和MCP-1 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干预没有改善血脂水平(P<0.05),但降低主动脉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6、IL-12、TNF-α、MCP-1 和NOS-2 mRNA表达(P<0.05).非诺贝特干预降低HDL水平(P<0.01);LPS刺激后,降低主动脉组织IL-12、TNF-α、MCP-1和NOS-2 mRNA表达(P<0.05).罗格列酮干预没有改善血脂水平(P>0.05),但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炎症亚型Ly6C++比例(P<0.05),降低主动脉组织IL-1β、IL-6、IL-12、TNF-α和NOS-2 mRNA表达(P<0.05);LPS刺激后,罗格列酮降低血浆IL-12 p70 的水平(P<0.05).黄连解毒汤干预并未改善血脂水平,但显著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炎症亚型Ly6C++比例以及TLR4 和CD36 在单核细胞的表达水平(P<0.05),降低主动脉组织IL-1β、IL-12 和NOS-2 mRNA表达(P<0.05).结论 黄连解毒汤、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减轻高脂血症引发的固有免疫反应,且其免疫调节作用不依赖于降脂作用.其中黄连解毒汤和罗格列酮对全身固有免疫的调控作用优于阿托伐他汀和非诺贝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理冲汤对卵巢癌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理冲汤对卵巢癌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48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 8只和造模组 40只.采用腋下注射ID8细胞方法制备卵巢癌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 4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紫杉醇组[10 mg/(kg·3 d)]、理冲汤低剂量组[17.89 g/(kg·d)]、理冲汤中剂量组[35.78 g/(kg·d)]和理冲汤高剂量组[71.56 g/(kg·d)],每组 8只.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 mL/(kg·d)].每组干预 21 d.计算抑瘤率及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亚群比例;流式微球阵列技术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Wnt家族成员-1(Wnt family member-1,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白细胞分化抗原 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 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Wnt-1、β-catenin、GSK-3β、叉头蛋白P3(forkheadbox protein 3,Foxp3)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脾脏指数及血清中TNF-α、IL-2 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IL-6、IL-10 水平及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亚群比例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理冲汤各剂量组脾脏指数升高(P<0.05,P<0.01),各治疗组肿瘤指数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病变显著,各治疗组干预后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IL-10 水平显著降低(P<0.01);紫杉醇组和理冲汤中剂量组TNF-α水平升高(P<0.05);理冲汤高剂量组TNF-α、IL-2 水平升高(P<0.01),IL-6 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理冲汤各剂量组肿瘤组织中GSK-3β、CD4 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P<0.01),Wnt-1、MMP-9 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理冲汤中、高剂量组CD8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GSK-3β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Wnt-1、β-catenin、Fox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理冲汤具有抑制卵巢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降低CD4+CD25+Foxp3+Treg细胞亚群比例,提高机体免疫,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及其在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细胞因子水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COVID-19)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 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确诊COVID-19,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流式微球阵列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IL-17F、IL-22、TNF-α、TNF-β、IFN-γ水平.将入住ICU、接受机械通气和院内死亡定义为预后不良,排除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后,分析入院时血清中PCT和细胞因子水平与COVID-19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76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其中PCT正常组134例,PCT升高组42例,中位年龄为71.50岁,男性占71.59%.PCT升高组患者ICU入住率(38.41%vs.13.11%,P<0.05)、机械通气率(76.92%vs.24.59%,P<0.001)和院内死亡率(38.46%vs.6.56%,P<0.001)均显著高于PCT正常组.预后不良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 IL-6(7.40 pg/mL vs.4.78 pg/mL,P<0.05)和 IL-8(10.97 pg/mL vs.5.92 pg/mL,P<0.001)的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者.根据ROC曲线计算,PCT、IL-6和IL-8预测COVID-19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7、0.660和0.746;灵敏度分别为52.78%、55.17%和72.41%;特异度分别为81.58%、74.19%和74.19%.当PCT、IL-6和IL-8联合预测COVID-19患者预后时,曲线下面积为0.764,灵敏度为70.00%,特异度为80.00%.结论 血清 PCT 和细胞因子 IL-6、IL-8 可作为COVID-19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TNF-α和IFN-γ与T-SPOT.TB相结合应用于鉴别结核现症感染与隐性感染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和IFN-γ在结核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者中的水平.以期找到能够区分结核现症感染,隐性感染的细胞因子指标,为临床诊断结核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采用流式微球阵列法(CBA)检测60例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55例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的隐性感染者,30例T细胞斑点试验阴性的健康者的6种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和IFN-γ)的水平.结果 结核病(菌阳)组的IL-2、IL-6、TNF-α、IFN-γ水平均升高.血清IL-10水平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核杆菌活动性及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增加.结核患者的TNF-α、IFN-γ较正常人、结核杆菌隐性感染者升高.血清IL-4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 与T-SPOT.TB法结合,TNF-α、IFN-γ可在细胞因子水平区分结核现症感染与隐性感染,对辅助鉴别诊断结核现症感染和隐性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BRO1基因敲除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永生化及其LPS/TLR4通路活化的检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永生化ABRO1基因敲除(KO)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系(BMDM),并确定缺失ABRO1对巨噬细胞LPS/TLR4通路活化的影响.方法 用pCDH-SV40LT-puro慢病毒分别感染野生型(WT)及ABRO1 KO小鼠的BMDM,连续传代培养>50代,得到永生化细胞系.利用MTS法和E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Ⅴ/7-AAD双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脂多糖(LPS)刺激细胞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及MAPK信号通路,并用流式微球阵列(CBA)检测细胞产生IL-6、TNF-α的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了ABRO1 WT和KO的永生化BMDM(iBMDM).正常培养下,WT及KO iBMDM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凋亡均无明显差异,但撤除血清后,KO iBMDM细胞凋亡明显高于WT.LPS刺激后,NF-κB、MAPK信号通路激活及IL-6、TNF-α的产生无明显差异.结论 ABRO1缺失不影响LPS/TLR4信号通路.敲除ABRO1促进血清撤除诱导的iBMDM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消水方联合顺铂对肺癌移植瘤胸腔积液小鼠模型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消水方联合顺铂对肺癌移植瘤胸腔积液小鼠模型Th 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7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消水方(33.5 g·kg-1)组、顺铂(6 mg·kg-1)组、消水方(27 g·kg-1)+顺铂(6 mg· kg-1)组、模型组、空白组.除空白组小鼠胸腔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Lewis肺癌细胞胸腔注射建立模型,连续给药10d后各组取10只小鼠处死,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数量;流式微球阵列法(CBA)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23(IL-2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脾组织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各组小鼠外周血Th17,Treg细胞数量均高于空白组(P <0.05,P<0.01).其中消水方+顺铂组、消水方组较模型组能明显增加Th17细胞数量(P<0.05),降低Treg细胞数量(P<0.01).消水方+顺铂组IL-6,IL-17A,IL-21含量分别较其余各组均显著升高(P<0.01);消水方+顺铂组较消水方组、模型组IL-23含量升高(P<0.05),TGF-β1含量降低(P<0.05).与顺铂组、模型组比较,消水方+顺铂组、消水方组可上调脾组织中RORγtmRNA表达(P<0.01),下调Foxp3 mRNA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消水方+顺铂组可上调脾组织RORγt蛋白表达(P<0.05),下调Foxp3蛋白表达(P<0.01).结论:消水方联合顺铂可能通过上调Th17细胞水平,下调Treg细胞水平,从而纠正Th17/Treg免疫失衡,发挥抑制MPE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CD4+ CD25high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异常机制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调节性T淋巴细胞变化及调节机制.方法 B-ALL患儿18例,健康同年龄对照组15例,分别于化疗前直接取血备检.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CD4+T淋巴细胞Foxp3、CTLA4、GITR、LAG3、IL-2Rβ/γ、IL-6Rα/β、Smad3/4、RUNXl/3等mRNA表达;流式微球阵列术检测血浆中IL-6、TGF-β的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 CD25high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比例及CD4+T淋巴细胞IL-2Rα、TGF-βRII、pSTAT3、pSTAT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B-ALL患儿外周血CD4+ CD25high Foxp3+ Treg细胞比例及转录因子Foxp3表达显著升高(P<0.05),其抑制功能相关分子CTLA4、GITR、LAG3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2.B-ALL患儿CD4+T淋巴细胞IL-2Rα/β及下游信号分子pSTAT5表达升高(P<0.05),且pSTAT5表达与CD4+ CD25high Foxp3+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17,P<0.05),IL-2Rγ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 >0.05);3.B-ALL患儿外周血TGF-β水平、CD4+T淋巴细胞TGF-βRⅠ/Ⅱ及下游信号分子Smad3/4表达显著上调(P<0.05),但RUNX1/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Smad3、RUNX1表达与CD4+ CD25high Foxp3+细胞比例均呈正相关(r=0.87、0.60,P<0.05).B-ALL患儿外周血IL-6水平明显增高(P<0.05),但IL-6Rα/β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游pSTAT3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与CD4+ CD25high Foxp3+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39,P<0.05).结论 儿童B-ALL调节性T淋巴细胞异常可能与IL-2/pSTAT5、TGF-β/Smad信号过度活化及pSTAT3表达不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泡球蚴感染小鼠中Tim-3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泡球蚴感染小鼠Tim-3、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方法:建立泡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和对照组,取小鼠脾脏,分离脾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淋巴细胞Th1和Th2细胞水平以及Tim-3在Th1和Th2上的表达水平,用流式微珠阵列技术(CB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清中IFN-γ、IL-4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泡球蚴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Tim-3在Th1中表达增高,Tim-3+Th1细胞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泡球蚴诱导小鼠Tim-3在Th1细胞高表达,下调Th1免疫应答介导了Th1/Th2失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IV-1感染通过诱导IL-6促进可溶性PD-1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血浆中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sPD-1)表达水平增高的原因.方法 采用流式微球阵列多重蛋白定量检测技术,检测HIV-1感染者(HIV组)和健康人(HD组)外周血13种炎症性细胞因子的含量,分析其与血浆sPD-1水平的相关性;体外分析相关细胞因子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PD-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HIV组(n=31)血浆sPD-1蛋白含量平均(295.21±167.7) pg/mL,显著高于HD组(n=30)的(104.69±72.04)pg/mL(P<0.000 1);此外,HIV组血浆γ干扰素(IFN-γ)、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2、IL-33等7种炎症性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高于HD组,且MCP 1(P<0.000 1,r=0.581 2)和IL-6(P=0.006 1,r=0.350 1)含量与血清sPD-1水平呈正相关,而重组人IL-6可显著增强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sPD-1(P=0.000 3).结论 HIV-1可能通过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IL-6的分泌,进而促进sPD-1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