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和不典型免疫表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典型和不典型免疫表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在免疫表型、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及遗传学异常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依据英国马斯登皇家医院免疫分型积分系统对2014年11月至2021年5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8例初诊CLL患者进行分类,其中积分4~5分为典型免疫表型CLL(tCLL)(382例),积分3分为不典型免疫表型CLL(aCLL)(106例)。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所有CLL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359例CLL患者的遗传学异常,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330例CLL患者基因突变情况。结果:aCLL患者CD10、CD22、CD49d、CD81和FMC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tCLL患者( P值分别为0.020、<0.001、<0.001、0.027和<0.001),CD5、CD23、CD148和CD200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tCLL患者( P值分别为<0.001、0.017、0.041和<0.001)。aCLL患者+12阳性率显著高于tCLL患者( P<0.001),del(13q14)阳性率显著低于tCLL患者( P<0.001),同时aCLL患者NOTCH1突变发生率高于tCLL患者( P=0.038),其余基因突变发生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生存分析显示,tCLL和aCLL患者总生存(OS)率与无治疗生存(TFS)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tCLL与aCLL患者的抗原表达特征、细胞遗传学及体细胞突变均存在差异,有助于tCLL与aCL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再生障碍性贫血转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1例诊疗过程分析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诊疗过程.方法 收集1例由AA转化的MDS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相关文献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45岁男性,6年前曾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及骨髓病理等检查明确诊断为AA.治疗上首先给予雄激素等促进造血但效果不佳,4个月后加用环孢素,治疗1年后患者就诊,此时血常规结果提示血红蛋白(Hb)及白细胞(WBC)较前已有所恢复,但由于血小板(PLT)一直无明显提升.为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再次行骨髓细胞学检查但未发现异常.在随后的2年多随访时间里,虽然该患者定期检测环孢素浓度并规范调整治疗,但WBC和PLT始终未见好转,Hb甚至有下降趋势,而患者网织红细胞比例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逐渐升高.因此考虑患者的原发病可能已转化,故再次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骨髓中三系均存在病态造血,最终患者诊断为MDS(AA继发).结论 对于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效果不佳的AA患者,尤其是重度AA患者,应积极监测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情况,若疾病转化则应尽早处理,有条件者也可考虑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避免其向其他克隆性疾病转化.同时,由于AA患者存在向MDS转化的风险,在做骨髓检查时可以通过MDS的流式细胞术(FCM)积分系统早期判断患者原发病是否已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周围血中性粒细胞CD35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初步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性血管炎(MPO-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35表达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疾病活动性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40例初诊未治的活动性MPO-AAV患者为病例组,记录患者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积分(BVAS),4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35和MPO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外周血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ANCA)、补体B因子活化片段a(Ba)及MPO水平,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2组受试者的检测结果,分析病例组内各检测指标间及检测指标与BVAS间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CD35及MPO表达水平均增高[分别为(2 014±968)与(1 454±511),t=3.024,P=0.002和(709 ±244)与(580±158),t=2.806,P<0.01],而胞质内MPO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 525±1 033)与(3 196±2 126),t=-4.468,P<0.01].病例组血清Ba和M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7.89(26.17,63.14)] μg/L与[27.99(18.64,46.52)] μg/L,Z=-2.521,P=0.012和[546.16(450.55,729.96)] U/L与[327.93 (279.02,365.10)] U/L,Z=7.121,P<0.01}.病例组中性粒细胞膜CD35表达水平分别与周围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Ba及BVAS呈正相关(分别为r=0.573,P<0.01;r=0.433,P=0.005和r=0.368,P=0.020);中性粒细胞胞内MPO水平与周围血MPO水平呈负相关(r=-0.458,P=0.003);MPO-ANCA与BVAS呈正相关(r=0.351,P=0.026).结论 MPO-AAV患者中性粒细胞膜CD35的增强表达,可能保护中性粒细胞不被激活的补体旁路破坏,导致更多的中性粒细胞参与MPO-AAV发病,抑制CD35表达可能是MPO-AAV新的潜在治疗途径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巨噬细胞百分比异常及其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所占比例,并分析其与Th细胞、IPSS积分及骨髓CD34+细胞比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CD14、CD68标记巨噬细胞,以CD3、CD8、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ukin,IL-4)标记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7例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以及Th细胞活化情况,另设8名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①低危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为1.56%±0.22%,显著高于高危MDS患者(0.20%±0.07%)(P<0.001)及正常对照者(0.62%±0.09%)(P<0.001).②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与Th1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34,P<0.01).③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百分比与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呈负相关(r=-0.532,P<0.001),同时也与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457,P<0.01),与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成负相关(r=-0.398,P<0.01),与骨髓CD34+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324,P<0.05).结论:低危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增加,并可能导致了Th1细胞的异常激活;检测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百分比可能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周血血小板膜连蛋白Ⅴ及血小板 α颗粒膜糖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颈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心血管系统硬化病变.颈动脉接近体表,易于检测,是诊断动脉硬化的窗口.目前超声检测颈动脉为诊断动脉硬化和监测病变进展的主要方法 .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由于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常出现斑块破裂、出血、溃疡、脱落后成为不稳定斑块,进一步发展导致血栓形成、动脉破裂等严重的心血管恶性事件.因此,检测不稳定斑块的形成、研究其发生机制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预防并发症的热点.不稳定斑块形成的诱发因素是血小板活化与局部黏附能力的增强.膜连蛋白Ⅴ(Annexin Ⅴ)是钙离子依赖的磷脂结合蛋白,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1].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而血小板 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水平可敏感地反映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活化程度[2].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血小板的 Annexin Ⅴ及 CD62p 水平,同时收集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探讨外周血中血小板的 Annexin Ⅴ和CD62p 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及流式细胞术积分系统(FCSS)在儿童MDS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儿童MDS初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FC分析MDS患儿骨髓各细胞群的表型及比例,并对FCSS评分与儿童MDS分型的关系、FCSS评分与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评分的关系、FCSS评分与修订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评分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异常髓系原始细胞增多者共20例(48%),19例(45%)淋系/髓系比>1,淋系抗原在髓系细胞异常跨系表达者14例(33%),CD13/CD16分化抗原异常者8例(19%),CD56异常表达者5例(12%),3例(7%)粒系侧散射角(SSC)减弱或增强,3例(7%)有核红细胞CD36表达减弱,2例(5%)有核红细胞CD71表达减弱,髓系CD33表达缺失、粒系CD11b表达减弱或缺失、单核细胞系CD56及CD14表达缺失者各1例(2%).FCSS评分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以及无事件生存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的2年总体生存率以低危组最高,中危组与高危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的2年无事件生存率依次95%、6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SS评分与儿童MDS分型以及IPSS、IPSS-R的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MFC及FCSS可以协助儿童MDS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154的表达与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D154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SLE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54水平,采用多层螺旋CT(mult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进行检测.比较两组CD154及CACs水平,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和SLE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D15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6.19% (15.98%~34.18%)和5.89% (1.34%~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400分的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D154水平显著高于CACs≤400分的SLE患者,分别为34.24% (25.98%~39.18%)和20.21% (16.98%~2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SLE患者CD154水平与CACs呈明显的正相关(r=0.504,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SLE患者CACs严重程度的因素有年龄、病程、糖尿病以及CD154.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D154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高水平的CD154与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相关.CD154可能参与SLE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h9细胞表达水平及其与肝功能和Mayo评分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Th9细胞表达水平及其与肝功能指标和Mayo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PBC患者为PBC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免疫系统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9细胞表达水平.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生物化学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ine transpeptidase,γ-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并计算Mayo评分.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的表达.水肿积分由2~3名有经验的医师通过患者症状进行双盲评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嘌呤盒-1(purine-rich box 1,PU-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BC患者外周血Th9细胞表达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和Mayo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BC组患者PT[(13.42±1.34)s vs(7.05±1.01)s]、ALP[(391.42±182.39)U/L vs(63.29±20.71)U/L]、AST[(147.20±60.28)U/L vs(19.04±7.23)U/L]、ALT[(166.19±80.34)U/Lvs(24.12±10.38)U/L]、γ-GT[(442.08±124.47)U/Lvs(28.10±13.82)U/L]、TBil[(140.58±20.75)μmol/L vs(12.84±3.99)μmol/L]、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占比[25/50(50.00%)vs 14/50(28.00%)]、水肿积分[(0.54±0.04)分vs(0.15±0.01)分]、肝脏形态缩小人数占比[6/50(12.00%)vs 0/50(0.00%)]、肝实质回声中结节增生表现人数占比[5/50(10.00%)vs 0/50(0.00%)]、肝内胆管壁增强人数占比[26/50(52.00%)vs 1/50(2.00%)]及肝实质回声中颗粒表现人数占比[34/50(68.00%)vs 2/50(4.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LB水平[(31.29±7.45)g/L vs(45.12±1.88)g/L]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PBC组患者外周血Th9细胞亚群占比为(1.68±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9±0.04)%,PBC组患者Mayo评分为(6.45±1.1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0.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70、24.323,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PBC患者外周血Th9细胞表达水平与AST、ALT、γ-GT、TBil及Mayo评分均呈正相关(r均>0,P均<0.05).PBC组PU-1和TGF-β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7±1.03 vs 1.34±0.47;4.33±0.78 vs 1.38±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293、22.383,P均<0.001).结论 PBC患者外周血Th9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肝功能指标和Mayo评分呈正相关.Th9细胞表达水平可能反映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检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并比较急性白血病(AL)患者细胞过氧化物酶(POX)染色与细胞质髓过氧化物酶(cM-PO)流式细胞术检测的阳性率及阳性积分,评价cMPO流式细胞术的检测能力.方法 选取该院60例AL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POX染色与cMPO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AL患者细胞POX染色与cMPO流式细胞术的阳性率及阳性积分.结果 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cMPO的阳性率较高,与POX染色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POX染色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ALL与ANLL的POX染色与cMPO流式细胞术的阳性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X染色的准确度低于cMPO流式细胞术,但成本低、仪器依赖性小,建议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继而为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运用CLLflow积分系统诊断中国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运用CLLflow积分系统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在内的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6月就诊的363例B-CLPD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成CLL组(185例)和非CLL(non-CLL)组(178例),分别对其进行CD分子染色,经流式细胞仪前向/侧向散射光(FSC/SSC)和CD45设门,对2组标本中各类细胞进行分群,选择CD19+细胞,分析该群细胞的表型,并同时进行CLLflow和Matutes积分统计,比较CLL组和non-CLL组间2种积分以及各CD分子表达差异.结果:2组CLLflow和Matutes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LLflow与Matutes积分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4%vs 95.7%,P>0.05),然而,CLLflow积分特异度明显高于Matutes积分(89.9%vs 64.6%,P<0.01).CLLflow积分的中位数随着MS分数的增加而增加.2组间CD5、CD10、CD23、CD79b、FMC7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CD20、CD2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CD23双阳性对CLL的诊断表现出了高敏感度和特异度(P<0.01).Kappa/Lambda双阴性在CLL组中更为多见(P<0.01).CD200在CLL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non-CLL组(P<0.01).结论:运用复合免疫标记的CLL-flow积分系统在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CLL在内的B-CLPD时有用性高.与Matutes积分相比,CLLflow积分灵敏度相当,特异度显著提高,稳定性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