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海战伤救治训练系统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为有效提升海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效果,结合海军部队伤病员救治训练需求,本研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海战伤救治模拟训练系统,并探索利用该系统开展案例模拟教学及训练考核的模式,以提升部队人员伤病员救治能力,为拓展虚拟现实技术在海军卫勤保障层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不断推动我军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的创新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我国舰船外科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舰船外科是海战伤救治的核心能力要素之一,它不仅包括医院船内的舰船外科力量建设,还包括临时部署在大型舰艇上的可移动舰船外科手术单元力量建设。笔者回顾我国舰船外科的发展史,分析舰船外科面临的问题,提出舰船外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促进我国舰船外科领域有序、规范和快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海战创伤救治构建海上快速转进卫勤保障体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海上卫勤保障模式与陆地有很大的不同,受多重因素制约,海战伤员救治和后送极为困难。笔者以战创伤时效救治理论为指导,依据海战形态变化和海战创伤伤情演变,结合我军海上卫勤现状,对构建新型海上快速转进卫勤保障体系进行系列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其构建思路、实施要则和工作方法,创新构建海上快速转进卫勤保障体系,以期提升海上卫勤保障能力,确保我军海上战斗力持续生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海战伤院前急救训练中标准化伤员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将标准化伤员(standardized wounded soldier, SWS)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应用于我海军部队和海军院校,以检验其有效性。方法:培训15个海军部队的30名战士担任基础级SWS,培训1所海军院校的6名学员担任专业级SWS。将指标体系转换为理论试卷和调查问卷2个部分进行验证。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救护员、课程导师及SWS 3类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试卷的信度和区分度较好,难度适中。调查问卷整体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学员担任的专业级SWS总体评价优于战士扮演的基础级SWS。结论:SWS分级评价指标体系适宜可行,为合理评价SWS模拟质量、提高我军实战化训练效果提供了依据,有利于SWS在军事医学模拟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我国军事航海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通过对最近20多年来公开发表的军事航海心理学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发现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心理选拔、心理训练与干预、心理应激与防护等几个方面。心理卫生基本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舰艇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尚可,海训、长航、睡眠问题和长期驻岛等对海军人员心理状态影响较大。针对航海作业中的心理问题开展一般性心理训练与针对性心理训练对于提升海军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与能力具有明显作用。针对潜水员、艇员等航海作业岗位人员应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已开展了心理选拔指标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另外,在心理应激反应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职业倦怠、海战心理防御与进攻、航海团体心理训练、严重心理异常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当前,军事航海心理学学科框架初步构建,但在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研究手段、人才队伍等多方面存在不足,研究方法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研究范围与实践验证需要拓展,系统性与原创性研究亟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人工智能伤情评估和损伤控制外科在开放性腹部海水浸泡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由于海水的低温、高渗及大量细菌等因素影响,开放性海战腹部伤体现出与一般腹部创伤不同的伤情特点,既有原发性创伤的损害,又有海水浸泡对腹部重要脏器的二次损伤。对开放性腹部伤合并海水浸泡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受伤人员的诊疗和救治效率。笔者剖析开放性腹部伤合并海水浸泡的致病机制,结合损伤控制外科和人工智能伤情评估在战伤救治领域的应用,阐述开放性腹部外伤合并海水浸泡的救治新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显微外科先驱——王成琪教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王成琪教授生于1931年12月,1944年10月参军,13岁就成为一名八路军卫生战士。参加过济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1957年王教授由原济南军区89医院考入重庆第七军医大学(后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1963年2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该医院工作。在医院工作70余年,为该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曾任解放军第89医院副院长兼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技术级一级,文职级特级。曾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坏死学组副组长,《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委、《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委等。曾于20世纪90年代初编著出版较为全面系统的显微外科专著:《实用显微外科学》(后再版更名为《王成琪显微外科学》)、《现代骨科显微手术学》;后陆续参编《现代显微外科学》《矫形外科手术学》《野战外科学》《现代战伤外科学》《骨科手术图解》《现代手外科显微手术学》《显微外科手册》《现代骨科手术学》;以及翻译《上肢战伤》等20余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他于1978年荣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后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1999年获"八五"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0年获"九五"全军重大医疗成果奖。他领导的创伤骨科研究所获得大小科技成果奖共计138项。2010年荣获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救护直升机实施海上救助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直升机海上救助需要复杂的、高技术含量的密集综合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的设施还不完善,而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救护的成功率也比较高。随着近年来我国海洋蓝色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海战也逐渐趋于立体化、多层次化,平、战时均会有大量的海难事故发生,导致人员伤亡,卫勤保障人员及时搜救落水的舰船员和飞行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直升机海上救助的特点、海上搜救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海上搜救过程中的救生工具及直升机舱内抢救等问题进行阐述,为完善直升机海上救助及卫勤保障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颅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颅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TBI-SIH)是海战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不同程度的TBI-SIH对机体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这与海水温度、脑损伤程度、低温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多种因素相关。与亚低温的治疗效应不同,重度体温过低对机体各系统功能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合并颅脑损伤(TBI)的患者,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SIH)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海战肺部创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肺部创伤是战场后方医院伤员院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现代战伤和灾害性救援的研究重点.新一轮军事变革背景下的海战面临越来越多的高能、高爆武器挑战,富含气体的肺脏发生创伤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密闭舱室、海水环境、后送困难等海战特殊因素更是增加了肺部损伤的发生率和伤情程度.成熟可靠的动物模型是海战肺部创伤损伤机制研究和诊治技术研发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对海战肺部创伤动物模型的造模原理、基本参数、造模流程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肺部创伤动物建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期为海战伤的肺部创伤动物模型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