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首发未治疗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大脑功能活动变化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首发未治疗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大脑功能活动变化,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纳入首发未治疗的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30例(观察组)及健康对照24例(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获取平均低频振幅(mALFF)值并比较;然后取两组mALFF值有差异的脑区中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的扣带回和额中回作为感兴趣区域,采用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观察两组之间的大脑功能活动,并获取功能连接值.两组均进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调查,评估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组mALFF值差异性脑区mALFF、FC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右侧额中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右侧角回的mALFF降低(P均<0.05).基于扣带回作为感兴趣区域做全脑的功能连接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右侧海马旁回和右侧眶部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值增高(P<0.05).基于额中回作为感兴趣区域做全脑功能连接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双侧小脑8区和左侧补充运动区的功能连接值增高(P均<0.05).观察组认知功能与差异性脑区的mALFF和功能连接值无相关性(P均>0.05).两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总分、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延时记忆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 首发未治疗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扣带回、额中回等关键脑区mALFF、功能连接存在异常,但并未发现上述脑区功能活动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脑炎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抗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脑炎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探讨抗GABAB受体脑炎的MRI特征。发现抗GABAB受体脑炎MRI表现为颞叶内侧海马旁回、海马及齿状回和(或)额叶扣带回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参考脑区对阿尔茨海默病 18F-Florzolotau PET图像SUV比值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不同参考脑区对阿尔茨海默病(AD) 18F-Florzolotau PET图像SUV比值(SUVR)的影响。 方法: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间正常对照(NC)28名[男13名,女15名,年龄(57.3±9.5)岁]、β淀粉样蛋白(Aβ)阳性的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19例[男4例,女15例,年龄(73.3±7.3)岁]和AD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61.9±9.1)岁]的 18F-Florzolotau PET图像。定义6种参考脑区:全小脑(WC)、小脑灰质(GM)、小脑白质(WM)、参考信号强度的参数化估计(PERSI)、部分容积校正(PVC)后的WC(WC_pvc)、PVC后的小脑GM(GM_pvc),分别计算14个ROI[由自动解剖标记(AAL)模板定义的全脑,由AAL模板定义的梭状回、颞下回、舌回、颞中回、枕叶、海马旁回、顶叶、后扣带回、楔前叶以及上述脑区构成的Meta ROI,由Desikan Killiany模板定义的braak_Ⅰ~Ⅱ、braak_Ⅲ~Ⅳ、braak_Ⅴ~Ⅵ]的SUVR,用AUC衡量SUVR对疾病组与NC的分类能力,并评估SUVR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大部分脑区的SUVR在AD疾病谱中表现出稳定的上升趋势。在NC与MCI的分类中,基于WC_pvc的SUVR整体表现相对最优(AUCs:0.975~1.000);在NC与AD的分类中,10个脑区SUVR在WC_pvc方法下效能最优(AUCs:0.976~1.000)。基于小脑WM的梭状回SUVR表现出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最高的相关性( rs=-0.72, P<0.001);基于WC_pvc的楔前叶SUVR表现出与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最高的相关性( rs=0.78, P<0.001)。 结论:基于WC_pvc的SUVR在AD疾病鉴别、相关性分析等任务中获得了较好的效能,推荐将其用于AD 18F-Florzolotau PET图像半定量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功能MR评估轻重度吸烟成瘾患者动态功能连接密度的差异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功能MR探讨吸烟成瘾患者动态功能连接密度(dFCD)改变的脑区及其与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募的176名志愿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为男性,年龄20~55岁,根据文献结果分为吸烟成瘾轻度组(59例)、吸烟成瘾重度组(61例)、对照组(56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静息态功能MR扫描并计算dFCD。采用方差分析对3组dFCD进行分析(GRF校正,体素水平 P<0.005,团块水平 P<0.01),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采用Pearson偏相关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区dFCD与FTND的相关性。 结果:吸烟成瘾轻度组、吸烟成瘾重度组及对照组dFCD差异脑区主要分布在右侧眶额皮层、左侧尾状核、右侧壳核、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楔叶、左侧海马旁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颞中回和双侧丘脑(GRF校正,体素水平 P<0.005,团块水平 P<0.01)。吸烟成瘾轻度组和吸烟成瘾重度组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出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楔叶、左侧楔前叶的dFCD降低,右侧眶额皮层、右侧壳核、左侧尾状核及左侧丘脑的dFCD增加(Bonferroni校正, P<0.05)。吸烟成瘾重度组相较于对照组右侧丘脑dFCD增加;吸烟成瘾轻度组相较于对照组左侧颞中回dFCD降低(Bonferroni校正, P<0.001);吸烟成瘾重度组相较于吸烟成瘾轻度组左侧颞中回和右侧丘脑dFCD增加,左侧海马旁回dFCD降低(Bonferroni校正, P<0.05)。吸烟成瘾患者右侧丘脑dFCD值与FTND评分呈正相关( r=0.227, P=0.014),其中吸烟成瘾重度组右侧丘脑dFCD值与FTND评分呈正相关( r=0.323, P=0.013),吸烟成瘾轻度组与FTND评分无相关性( P>0.05)。 结论:不同程度吸烟成瘾者间存在与吸烟行为相关的脑区改变,并且重度吸烟成瘾人群的吸烟行为相较于轻度吸烟成瘾人群更趋向于习惯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后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的特征性改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患者的脑结构网络的特征性改变。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至2022年9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分娩后于精神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PPD患者(PPD组),以及根据年龄、受教育年限、体重指数匹配同期产后复诊的产妇(非PPD产妇组)和同时期在本院就诊或体格检查的非孕妇(非产妇组)。收集3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数据。利用解剖学模板将大脑划分为90个脑区并构建脑结构网络,应用基于网络的统计分析法(network-based statistics,NBS)进一步筛选和构建子网络。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子网络鉴别PPD的效能。白质连边的连接强度及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参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结果用错误发现率法(false discovery rate,FDR)校正。 结果:(1)共纳入116例受试者,其中非孕妇组40例,非PPD产妇组40例,PPD组36例。PPD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分别高于非孕妇组和非PPD产妇组[(18.0±4.1)与(2.5±1.2)分和(6.1±2.1)分, F=340.40,组间两两比较时 t值分别为24.65、10.60和16.16; P值均<0.001]。(2)与非孕妇组相比,产妇组脑结构网络中9条白质连边(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杏仁核、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脑岛、左侧脑岛-左侧豆状壳核、左侧脑岛-左侧海马、左侧海马-右侧杏仁核、左侧海马-左侧楔前叶、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回-右侧杏仁核,以及右侧杏仁核-右侧海马)的连接强度降低( P值均<0.05,FDR校正),未发现连接强度升高的连边。非PPD产妇组与PPD组上述9条边的连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基于上述9条连边成功构建产妇组特征性子网络,且具有典型的小世界属性( σ>1)。与非PPD产妇组相比,PPD组的特征路径长度增加[(3.904±0.328)与(4.130±0.433), t=-2.58],全局效率下降[(0.361±0.036)与(0.331±0.053), t=2.91]( P值均<0.05)。局部属性比较结果显示,与非PPD产妇组相比,PPD组中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脑岛、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回、左侧海马、右侧海马、右侧杏仁核、左侧楔前叶和左侧豆状壳核的节点效率值明显下降[(0.273±0.023)与(0.267±0.030), t=0.98;(0.299±0.035)与(0.276±0.041), t=2.64;(0.265±0.019)与(0.258±0.025), t=1.38;(0.318±0.028)与(0.305±0.031), t=1.92;(0.312±0.027)与(0.302±0.031), t=1.50;(0.322±0.030)与(0.298±0.026), t=3.71;(0.356±0.040)与(0.338±0.056), t=1.62;(0.346±0.028)与(0.331±0.036), t=1.74; P值均<0.05]。但仅左侧脑岛和右侧杏仁核节点效率值的差异通过了FDR校正(校正后 P值分别为0.041和0.003)。(4)全局效率,以及左侧脑岛和右侧杏仁核的节点效率对于鉴别PPD均具有良好的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及其95% CI分别为0.827(0.732~0.922)、0.741(0.628~0.854)和0.761(0.653~0.867)],三者联合鉴别效能更佳[0.897(0.828~0.969)]。(5)PPD组的全局效率( r=-0.43, P=0.008),以及左侧脑岛( r=-0.39, P=0.019)和右侧杏仁核节点效率( r=-0.42, P=0.011)均与EPDS评分呈负相关。 结论:全局效率、左侧脑岛节点效率和右侧杏仁核节点效率异常可能是PPD患者脑结构网络的特征性改变,可作为PPD的特征性影像学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高压氧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高压氧综合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认知障碍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高压氧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连线测试(TMT)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执行功能。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数字广度测试、数字符号替换测试(DSST)和警戒性注意能力指数(E)测试。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T1WI、DTI扫描,获取脑白质损伤区域左侧扣带回、丘脑、额下回、海马旁、楔前叶区域各向异性分数(FA)值;采用Pearson分析FA值与高压氧综合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MoCA评分、数字广度测验评分、DSST评分、E及脑白质损伤各区域FA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高压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治疗后2组患者的TMT-A、TMT-B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高压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FA值与高压氧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各项指标存在相关性( P<0.05)。 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创伤性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注意力;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评估高压氧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患者认知障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的单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技术,探索单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SSNHL)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改变。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32例单侧SSNHL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数据,其中男7例,女25例,年龄17~73(44.9±14.4)岁。按耳聋发生位置不同分为左侧SSNHL(L-SSNHL)组(18例)与右侧SSNHL(R-SSNHL)组(14例)。从社会招募无耳聋的健康志愿者34名作为对照组,男14名,女20名,年龄24~68(46.2±14.4)岁。采用CereFlow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得到各个脑区的脑血流量(CBF)参数。使用基于MATLAB的Brainnetome Atlas软件包进行可视化。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单侧SSNHL组与健康对照(HC)组脑血流灌注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脑灌注改变与临床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L-SSNHL组左侧眶回5区、颞下回7区和右侧眶回5区、颞下回1区、颞下回7区、海马旁回3区的CBF值均高于对照组[(49.1±8.8)比(31.6±10.9)ml·100g -1·min -1,(42.8±14.3)比(27.1±13.6)ml·100g -1·min -1,(51.8±9.4)比(27.2±11.2)ml·100g -1·min -1,(38.8±5.7)比(28.0±9.2)ml·100g -1·min -1,(38.4±13.8)比(23.6±10.3)ml·100g -1·min -1,(42.4±9.4)比(30.1±12.6)ml·100g -1·min -1;均 P<0.05];左侧额上回7区、额中回3区的CBF值均低于对照组[(48.2±7.9)比(59.3±13.7)ml·100g -1·min -1;(46.4±10.3)比(59.3±16.9)ml·100g -1·min -1;均 P<0.05]。R-SSNHL组左侧眶回5区和右侧眶回5区、颞下回1区、颞下回7区的CBF值均高于对照组[(50.6±7.0)比(31.6±10.9)ml·100g -1·min -1;(50.9±8.8)比(27.2±11.2)ml·100g -1·min -1;(38.0±7.2)比(28.0±9.2)ml·100g -1·min -1;(35.7±8.5)比(23.6±10.3)ml·100g -1·min -1;均 P<0.05];右侧脑岛4区的CBF值低于对照组[(44.2±6.1)比(54.4±11.3)ml·100g -1·min -1, P=0.018]。L-SSNHL组左侧额上回7区、右侧眶回5区的CBF值与耳鸣响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呈负相关( r=-0.83、-0.81,均 P<0.05),右侧眶回5区的CBF值与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呈负相关( r=-0.75, P=0.013)。其余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评分之间无相关性(均 P>0.05)。 结论:通过3D pCASL技术发现单侧SSNHL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脑血流灌注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储尿期大脑功能连接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NOAB)患者膀胱储尿期大脑中枢控尿区域及其相关的功能连接。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选取北京博爱医院就诊的NOAB患者。纳入标准:①存在明确的神经系统原发病(除外脑部疾病和脊髓发育异常),选择脊髓损伤(Asia评级C级)、能够随意排尿的患者,主诉为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等OAB症状;②记录3 d排尿日记,24 h排尿次数≥8次,残余尿量≤100 ml;③尿动力学检查提示逼尿肌过度活动。排除标准:①有泌尿系肿瘤、结石、感染等疾病者;②不能进行MRI检查者;③存在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者;④留置导尿、膀胱造瘘者;⑤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时,头部活动超过1.5 mm和1.5°。在受试者膀胱空虚时和强烈尿意时分别进行脑部rs-fMRI扫描,第1次扫描后饮水500~1 000 ml,两次扫描间隔时间为20~40 min。采用MATLAB、SPM8、DPABI等数据处理、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两种状态下患者大脑血液灌注差异。rs-fMRI扫描的主要观察数据包括:①大脑兴奋区域和抑制区域;②激活区域峰值点坐标X、Y、Z值;③激活区域体积;④区域的关系连接情况。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分析rs-fMRI扫描中有明显激活的功能区域,做为感兴趣区域(ROI)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FC)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NOAB患者20例,年龄(30.2±4.3)岁,均为右利手。第1次扫描前检查所有受试者的残余尿量均<10 ml,排尿感评分为0分。第2次扫描前测量膀胱容量为(203.7±41.8)m1,排尿感评分为(7.1±0.5)分。NOAB患者储尿期,大脑兴奋性激活区域为左侧眶部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抑制性激活区域为右侧中央前回。将此4个激活区域的峰值点做为ROI种子点进行全脑FC分析,发现控尿区域与额叶、顶叶、扣带回、颞叶、豆状核、岛叶、角回、海马旁回、中央前后回均存在相关性。结论:NOAB患者的脑激活区域主要在右侧额叶,抑制区域在右侧中央前回。NOAB患者额叶、中央回的兴奋及抑制性连接均有增加,岛叶的兴奋及抑制性连接明显减少,海马旁回兴奋及抑制性连接有所减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P300的酒精渴求相关脑电特征及溯源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酒精视觉线索反应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特征及其与主观渴求关系,并寻找渴求相关脑电源活动脑区。方法:招募20例男性酒依赖住院患者(酒依赖组)和18名健康男性(对照组)进行含酒精线索的Oddball范式ERPs检测,以标准化低分辨率脑电磁断层扫描方法(standardized low-resolution brain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sLORETA)进行ERPs-P300溯源定位。采用视觉模拟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宾夕法尼亚酒精渴求量表(Penn Alcohol Craving Scale,PACS)评估主观渴求程度。2组ERPs数据差异分析采用混合设计方差分析,脑电溯源差异分析采用置换检验,脑电数据与饮酒特征及量表评分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酒依赖组相比对照组在观看酒精线索图片的P300峰潜伏期延长( F=9.32, P=0.004)、Fz、Cz处波幅增高( F=20.59、14.74,均 P<0.01),P300溯源分析显示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顶上小叶皮质激活增强( P<0.01)。酒依赖组酒精线索图片相比水果图片诱发的P300峰潜伏期延长( F=33.82, P<0.01),Fz、Cz处波幅增高( F=12.56, P=0.001; F=10.92, P=0.002),P300溯源分析显示左侧岛叶、右侧海马旁回皮质激活增强( P<0.01)。酒精线索图片P300波幅与VAS、PACS评分呈正相关( r s=0.590, P=0.048; r s=0.780, P<0.01)。 结论:视觉酒精线索诱发的ERPs可能有助于客观评估酒依赖患者渴求相关心理,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顶上小叶、左侧岛叶、右侧海马旁回脑区可能与酒精渴求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脑功能网络拓扑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甲基苯丙胺(MA)成瘾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的拓扑特征。方法: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构建MA成瘾患者(MA成瘾组, n=46)及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 n=46)的脑功能网络。比较2组成员脑功能连接及网络拓扑属性的差异,分析组间有显著差异的拓扑属性与临床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脑功能连接: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A成瘾组位于顶下小叶、中央后回、枕外侧皮层、腹内侧枕叶皮质、眶回、中央前回、梭形回、颞上回皮层及丘脑的多个脑区构成的子网络的功能连接增强,位于眶额回、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颞下回、梭形回、海马旁回、顶上小叶、中央后回、腹内侧枕叶、枕外侧皮层及杏仁核的多个脑区构成的子网络的功能连接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网络拓扑属性:2组成员的脑功能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但是MA成瘾组小世界属性值、聚类系数、局部效率、模块化程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MA成瘾组的左侧额上回、右侧眶额回、右侧颞中回和左/右侧枕外侧皮层介数中心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相关性分析:MA成瘾组右侧颞中回的介数中心度与第1次服用MA的年龄呈正相关关系( r=0.327, P=0.028);MA成瘾组的模块化程度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中激活性因子分呈正相关关系( r=0.315, P=0.035)。 结论:慢性MA成瘾患者的大脑功能网络部分拓扑属性被破坏,且患者首次服用MA时年龄越小右侧颞中回的介数中心度越低;网络模块化程度越深,精神病性症状中的激活性症状越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