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发荣运用角药分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总结张发荣教授运用角药分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认为邪热耗伤气阴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机关键,初期肝郁化火,邪热内盛,耗气伤阴;中期火热炽盛,痰瘀互结,气阴始亏;后期气阴两虚,病久及肾,肝肾亏虚.治疗时,注重扶正祛邪,顾护气阴,分期辨证施治,根据不同时期病机特点总结出8组角药.初期常以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郁,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中期常以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散结,黄药子-猫爪草-山慈菇化痰散结,丹参-玄参-苦参活血消瘿;后期常以党参-白术-薏苡仁健脾益气,麦冬-北沙参-五味子养阴宁心,黄芪-黄精-地榆养阴益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清代古籍关于乳中结核的外治方法与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国清代古籍中关于乳中结核的外治方法与用药规律.方法 对《中国国家图书馆》(V6.16版)收录的清代古籍中出现的关于乳中结核的外治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并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V2.3.5)统计频次前30味中药的归经、性味和功效,及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社团分析.结果 最终检索到关于乳中结核的清代古籍10本,记载的乳中结核的外治方法有外敷、艾灸、热疗、针刺4种.其中外用方共13首,中药53味,总频次为104次,频次≥3次者共10味,前三位分别是铅丹、麝香、麻油;药物功效以清热解毒、清热凉血、解毒散结为主;归经多为脾、肝、心,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四气以温、寒、平为主;社团分析显示外用药物治法分为4类,分别是清热燥湿泻火、活血通络化痰、消肿敛疮生肌、行气活血散结;关联分析显示外用药方核心处方为琥珀膏;外用药中麻油和动物药2种特殊类型的药材出现频率较高.结论 清代古籍中关于乳中结核有4种不同治疗方法,外用药物以寒温并用、标本兼顾、活血清散为主,并常用芳香类溶剂和血肉有情之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复杂网络探究肺系疫病各阶段核心"症-药"关联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通过整合肺系疫病的各阶段临床表现与中药复方,利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组学大数据资源,挖掘肺系疫病各阶段症状与中药的内在联系,为阐明中医药在治疗肺系疫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明确界定肺系疫病非特异性症状特征,系统梳理古代疫病文献资料、中成药目录,以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诊疗方案,构建包含肺系疫病各阶段症状与方药的大数据集;运用网页排名算法提炼出肺系疫病在急性期(轻症、重症)和恢复期 3 个不同阶段的"核心症状群"和"核心中药群",并通过随机游走算法深入剖析核心"症-药"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在纳入的 822 条数据中(轻症 287 条,重症 403 条,恢复期 132 条),所识别的核心症状群与各阶段肺系疫病的实际临床表现高度吻合.轻症阶段的核心中药以解表药和清热药为主,重症阶段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祛湿化痰药,而恢复期以补气养阴药为核心.进一步的富集分析揭示,急性期核心中药主要涉及调控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和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恢复期核心中药主要影响成纤维细胞增殖相关通路.结论 核心症状群对应的核心中药群可能通过调节关键转录因子来治疗肺系疫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扶正祛邪、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中医病因学说和五脏学说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病因病机特点,认为本病符合伏邪致病特点,病机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肝脾不调之证。临证用药应注重扶正祛邪、调肝理脾,常见证型有3种,其中肝郁化火、肝脾湿热证治宜清肝泻火、健脾除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合除湿胃苓汤加减;肝郁气滞、痰瘀互阻证治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选丹栀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气血亏虚、久病入络证治宜益气健脾、补肝益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另外,还需注意恰当应用风药,并重视心身同调、内外同治,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脾胃论》医方"治法-病证"规律及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脾胃论》之方剂散见于各篇,未成系统,不易明晰证治脉络。以"治法-病证"模式统领诸方剂,用药规律及特色可归纳为:升降浮沉疗"繁证"、扶正固脱救羸弱、消导和中愈伤食、调和化痰消胃痞、温中和胃降呕逆、通补清敛瘳泄痢、降中有升通便秘、泻土攻破荡寒积、清热利湿滑溲闭、群"风"汇药祛风湿、扶正解表治虚感、清热解毒泻三焦、分消三焦散湿阻、逐饮分消除酒湿、清心调和止病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骨免疫微环境探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中医属性及治则治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骨免疫微环境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中医辨证多为“肝肾亏虚”“湿热痹阻”“痰瘀阻络”,以此提出补益肝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痰的治则治法。试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中医病机出发,探讨中医药干预骨免疫微环境的思路与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医大师王世民治疗糖尿病肾病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国医大师王世民运用中医辨证思维,结合DN西医发病机制及肾脏病理特征,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中医病机与西医病理的相关性探究,认为气虚血瘀、肾络癥瘕是DN的基本病机,瘀血、癥瘕贯穿病程始终,导致精微物质从尿中排出。临床应针对患者不同情况辨证施治,主要治以益气活血消癥,或化痰消癥佐以清热利湿,或活血通络佐以调畅气机,或破血消癥佐以搜风通络,可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清金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清金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市第六医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金化痰汤。2组均连续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检测FEV1、FVC及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 PE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 NE)、组织蛋白酶G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痰液中TNF-α、IL-4、IL-6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为77.5%(3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01, P=0.034)。治疗后,研究组咳嗽、咳痰、痰质、痰量、发热、气促、口渴、胸闷痛及湿啰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5.240、16.910、21.761、18.949、16.740、9.285、11.732、9.050、11.193, P值均<0.001);FEV1、FVC及PEF均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085、4.468、4.219, P值均<0.001);痰液TNF-α、IL-4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8.341、8.884、11.352, P值均<0.001);血清NE[(26.20±3.18)μg/L比(51.15±5.24)μg/L, t=25.744]、组织蛋白酶G[(5.62±1.01)μg/L比(8.05±1.33)μg/L, t=9.203]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 结论:清金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明显减轻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抑制气道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与蛋白分解,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脾胃论治尿酸性肾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从脾胃论治尿酸性肾病的诊疗思路及验案进行介绍,提出采用益气健脾、温补脾阳、清热利湿运脾及化痰泄浊和胃之法治疗尿酸性肾病,可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减轻患者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可视化网络分析治疗小儿癫痫古方的用药特点与配伍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治疗小儿癫痫古方的用药特点,总结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对癫痫的中药治疗选择与相关成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中医方剂数据库中筛选治疗小儿癫痫的古方。采用Excel 2013对纳入方剂中的中药及其性味归经进行频次分析;采用R 3.6.3的arules包,基于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采用R 3.6.3的sankey包及ggraph包绘制高频中药的性味归经所属及关联规则相关网络,实现数据可视化。结果:共纳入处方360首,剂型以丸剂为主;处方多由1~10味中药组成,共192首(53.33%,192/360);共涉及中药152味,使用较多的中药有甘草、麝香、防风、天麻、附子。高频用药(频次≥30)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归脾、肝经为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常用的二联用药有牛黄-麝香、人参-茯苓、防风-甘草;常用的三联用药有天麻-附子-僵蚕、茯苓-甘草-人参、麝香-牛黄-雄黄。结论:治疗小儿癫痫的古方以平肝息风药、开窍药和补益药为主,核心组方思路主要为化痰息风、温经通阳、开窍止痉、清热开郁和益气和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