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心理灵活性与照顾者负担及病耻感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心理灵活性与照顾者负担、病耻感的相关性.方法 对2023年1月~2023年12月资阳市精神病医院342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中文版接纳与行动问卷(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Second Edition,AAQ-Ⅱ)评估照顾者心理灵活性;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ZBI)评估照顾者负担;病耻感量表(Affiliated Stigma Scale,ASS)评估照顾者病耻感,比较不同心理灵活性的ZBI和ASS评分,不同负担程度的AAQ-Ⅱ和ASS评分,不同病耻感程度的AAQ-Ⅱ和ZBI评分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AAQ-Ⅱ评分与ZBI评分、A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心理灵活性较高组的ZBI和ASS评分<心理灵活性中等组<心理灵活性较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顾负担较轻组的AAQ-Ⅱ和ASS评分<照顾负担中等组<照顾负担较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耻感较低组的AAQ-Ⅱ和ZBI评分<病耻感中等组<病耻感较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Q-Ⅱ评分与ZBI评分、ASS评分呈正相关(P<0.05,r=0.422、0.614).结论 随着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心理灵活性的提升,其所承受的照顾压力和与疾病相关的羞耻感呈现减轻趋势,临床应视照顾者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情绪支持干预,以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消除照顾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负担及病耻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抢救室封闭管理模式下突发灾害事故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感受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抢救室封闭管理模式下突发灾害事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感受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9年1~12月因突发灾害事故住院的患者88例,将其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心理感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抑郁及焦虑评价:将SDS≥63分及SAS≥60分作为观察组,SDS<63分及SAS<60分作为对照组。同时采用疾病不确定量表(MUIS)评价主要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采用照顾者准备度评估量表评价准备度,采用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量表评价综合照顾能力。分析两组受试者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主要照顾者年龄、经济收入、关系、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不可预测性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准备度得分低于对照组,综合照顾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年龄、经济收入、关系、MUIS评分、准备度得分、综合照顾能力得分均是主要照顾者心理感受的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抢救室封闭管理模式下突发灾害事故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年龄较大、经济收入较低、父母及配偶、MUIS评分高、准备度得分低、综合照顾能力得分高均是主要照顾者不良心理感受的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中需重视其心理需求,并针对不同困难进行必要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措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截肢患者的家庭照顾者6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负担水平量表对研究对象负担水平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收集汇总。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相应解决措施。结果: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身体负担维度平均分为(21.35±5.06)分,经济负担维度平均分为(13.12±2.26)分,心理负担维度平均分为(9.46±2.12)分,社会负担维度平均分(14.05±2.33)分,疾病观负担平均分(6.46±0.87)分,负担总平均分为(64.44±12.54)分,整体负担呈中度水平;截肢部位、家庭年均收入、患者自理能力、患者心理状态、治疗费用来源、社会支持度、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均为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 P<0.05),患者自理能力、患者心理状况、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均为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患者自理能力、患者心理状况、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均为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应对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而有效提高照顾者的负担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心脏康复指导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心脏康复指导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心脏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家庭赋权方案及心脏康复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中文版家属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家属的FCTI各项维度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家属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心脏康复指导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对住院期间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出生并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100例早产儿的母亲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直至出院。早产儿入院第2天(干预前)、出院前1 d(干预后)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ositive aspects of caregiver,PAC)及中文版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对两组早产儿母亲进行积极感受及出院准备度的评价。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干预前,两组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研究组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总分[(32.00±2.79)分,(27.40±3.37)分]及自我肯定维度[(18.55±2.39)分,(16.10±1.77)分]、生活展望维度[(13.45±1.93)分,(11.30±2.20)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研究组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总分[(106.75±6.11)分,(100.40±10.41)分]及个人状态[(26.92±2.37)分,(25.11±3.32)分]、适应能力[(43.50±2.70)分,(40.64±4.65)分]、预期性支持[(36.33±2.16)分,(34.29±3.29)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后两组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研究组早产儿母亲干预后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对照组早产儿母亲干预后除适应能力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 P<0.05),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其它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提高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水平和出院准备度,且提高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的效果更加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电话随访干预对小儿泪道探通术后遵医行为及家属照护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干预对小儿泪道探通术后遵医行为及家属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泪道探通术后患者106例,其中2019年1~6月收治的53例患者进行常规随访干预;2019年7~12月收治的53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院外遵医行为如掌握疾病知识、正确合理用药、指导患儿规范饮食、按时复诊以及主动询问,并采用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1 w和1个月家属照护能力。结果:观察组掌握疾病知识、正确合理用药、指导患儿规范饮食、按时复诊以及主动询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FCTI评分均在干预前最高,在干预后1 w降至较低水平,但在干预后1个月有所回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干预后1 w及1个月,观察组的FCT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电话随访干预可以提高小儿泪道探通术患儿遵医行为,并改善家属照护能力,但其远期干预效果仍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家庭功能对首发脑梗死患者康复期情绪-社交孤独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家庭功能对首发脑梗死患者康复期情绪-社交孤独的影响,以确定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首发脑梗死患者共160例为研究对象,借助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患者相关信息,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量表、家庭关怀度问卷进行评价,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首发脑梗死患者康复期情绪-社交孤独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经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首发脑梗死患者康复期情绪-社交孤独的影响因素,据此确定护理干预策略。结果:首发脑梗死患者康复期情绪-社交孤独评分为(26.58±6.25)分,家庭关怀度问卷评分为(7.42±1.4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首发脑梗死患者康复期情绪-社交孤独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学历状况、职业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卒中后遗症、日常活动能力、与照顾者关系、自尊水平、社会支持(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首发脑梗死患者康复期情绪-社交孤独量表4个分量表与家庭关怀度问卷5维度均呈负相关性( r=-0.337~-0.195,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首发脑梗死患者康复期情绪-社交孤独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年龄≥60岁、离职或退休、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日常活动能力较差、自尊低水平、社会支持低水平、家庭关怀度( P<0.05)。 结论:家庭功能与首发脑梗死患者康复期情绪-社交孤独呈负相关性,且患者康复期情绪-社交孤独影响因素复杂,临床应积极开展护理宣教,强化护理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文版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中的信效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修订中文版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并分析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在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175例,利用修订版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2周后,对30例患者家属进行量表重测。对修订版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进行条目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修订版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包括适应照顾角色、根据需要提供帮助、处理个人感情需要、评估支持资源、平衡个人生活与照顾需求5个维度,25个条目。量表的总Cronbach α系数为0.850,适应照顾角色、根据需要提供帮助、处理个人感情需要、评估支持资源、平衡个人生活与照顾需求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71、0.887、0.817、0.851、0.841。重测信度系数为0.878。结论:修订版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照顾能力的评估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白血病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急性白血病患儿主要照顾者准备度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便利抽样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Herth希望量表、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及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对2021年6—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160名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 H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有效回收问卷159份,男13名,女146名,年龄(34.61 ±8.60)岁。急性白血病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准备度总分为(26.47 ± 7.53)分,希望水平总分为(37.72 ± 4.11)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61.96 ± 17.02)分,照顾者照顾能力总分为(15.06 ± 12.94)分。急性白血病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准备度与希望水平、照顾能力呈正相关( r=0.166、0.254,均 P<0.05),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 r=-0.300, 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照顾者性别、有无共同照顾者、照顾者希望水平是照顾者准备度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其20.4%的变异。 结论:急性白血病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临床中应重点关注男性、对疾病认知不足、无共同照顾者、希望水平低的主要照顾者,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照顾者准备度,改善照护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首发脑卒中患者亲属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首发脑卒中患者亲属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脑卒中患者亲属照顾者心理减压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21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的亲属照顾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预期性悲伤量表和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首发脑卒中患者亲属照顾者预期性悲伤得分为(87.93 ± 17.36)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亲属照顾者年龄、心理弹性、与患者的关系程度、患者认知能力及自理能力是首发脑卒中患者亲属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 t值为-6.73~11.77,均 P<0.05)。 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亲属照顾者存在较为严重的预期性悲伤,医护人员应重视亲属照顾者的心理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其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